意外的旅程─成為至今的一門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統計軟體的刻意練習

記得在大三時,我撰寫當時專題的一課《水文學》,這堂課也是我在大學修課中最硬的一堂,當時教授邀請了業師,教導我們使用SketchUp軟體,從量河川沿線到設計河川附近的景觀,設計完後,教授教導我們設計問卷作業,實作問卷前測與後續的問卷實測,不斷地刻意練習SPSS和Amos軟體,逐漸地將統計實務與統計方法摸熟,找到畢業專題的模型,當我完成這堂課程作業後,我回到作業量測的大佳河濱公園,心中浮現以「教授」目標,嘗試各式各樣地研究讓我著迷,告訴自己考研究所。當我從大三下學期期末的畢業專題獲獎,也是讓我鼓起勇氣與我周遭好朋友說;「我想以當「教授」為目標」。決定後我詢問系上幾位教授,教授給的答案多為「先以碩士為目標,若家境可以的話以出國為目標;若家庭經濟有限,先以台灣的研究所為目標。」

有限資源的最適性策略

我走向學術的道路,因家庭經濟有限,我選擇同校的研究所進行準備,入學後的下學期爭取,交換學生前往日本姊妹校作為自身前往國外機會,碩一時,我嘗試以「統計方法」作為研討會或是投稿期刊的研究方法,不斷地練習「高統的結構方程式模式(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SEM)」,在前往日本交換留學一年時,我投稿了名古屋大學國際研討會,寫了一篇分析台灣電影產業的初探,以「BCG矩陣」、「SWOT管理理論」進行數據分析,另一篇為碩士論文的文章,以商圈作為整合行銷績效的題目,嘗試用整合行銷工具對組織內部與外部衡量指標作為架構的主題,在內部組織在針對組織的第一界和第二屆理事長訪談,補足量化無法解釋的部分。

在就讀研究研究所期間,碩一我先國際交流為目標,爭取參與學校日本交換生考試,最後獲得日本鹿兒島大學交換資格,另一條支線,因系所有一堂海外專訪的課程,我嘗試擔任召集人,邀請三位同學共同組織企畫,我們總共撰寫四個企劃案,僅有其中一件,獲得國藝會研究案,開啟日本京都、大阪、奈良作為田野調查的場域探勘,這也是我初次前往國外進行田野調查,意味著在碩一上學期到碩一下學期的四月前,我與團隊嘗試邀請博物館的學藝員、副館長、日本企業經理、以及到日本同志社大學教授,確定訪談與交流合作事項。

焦點團體的專案號召

在執行這個案子,我與三位同學每週開會一次,設計規劃前往活動邀約日本學者,在口頭與書信確認後,再與系所主任詢問如何規劃兩校交流公文申請,整個行政流程大概要跑三個月,當確定下來兩天跨日交流活動,請對方學校簽同意書,這次為我第一次主導的專案管理。碩三回台灣後,我與學弟妹共同執行小農計畫的申請案,這次活動並沒有申請政府補助,故在執行時調整使用者付費行銷方案,採用邀請制規劃小農活動,當時活動門票為520元,總共來了12人,活動結束後發現實際這個活動並任何利潤就是門票與成本打平,不過有其他附加價值,小農因此被曝光,後續電視台邀約他專訪機會,以及這12位客戶邀請他們已婚朋友,開啟後續小農的親子農村體驗課程,有此次食農經驗,我決定先以專案管理作為自己的工作目標,嘗試轉為專案管理的行動研究,故我將自身的博班考試延期至30歲,累積三年期間申請日本博士班及準備台灣博士單的考試,最後我選擇就讀台灣博士班,主因是沒有申請到獎學金,我告訴自己以四年為畢業目標,六年內找到助理教授的缺。

不同屬性的技能提升

在入學時其時我發現與同儕相比,我年紀是班級最小的,明顯地感受出階級差別外,再者就是自身體驗太少,當下我採取的策略就是系所開設的所有講座,我都去參加,給自己一個任務就是每次講座,我至少要問一個問題,逐漸地我透過參與不同講座,強化我體驗較少的實務面,再者我舉辦日本交流茶藝體驗活動、以及申請於2019年前往日本瀨戶內海擔任攤位的銷售人員,嘗試用文化研究模式撰寫藝術季或是茶藝活動,瀨戶內海刊登於期刊,茶藝活動在論述上亮點,尚未找到合適觀點故沒投上期刊,後來我修正了研究方法,主要是疫情爆發後,我在猜國際這條可能會停滯一段時間,所以爭取博物館工作機會,採用參與式觀察法了解博物館的營運模式,並將作為博論撰寫內容,剛好當時碰到疫情,各博物館如火如荼地找尋轉型策略,讓論文的題目更可以得到發酵,我算是得到疫情的紅利,順利地四年畢業,不過在博四下學期,我知道教學能力是自身欠缺的,開啟讀書會活動,不過這樣模式對於學術現場來說,是不被認可的。

依照大專學校的規定,如果要拿到教師證通常就是兩種方式,先到大專學校兼任兩年,抑或是有學校願意錄取你幫你申請教師證,自身在博班畢業後選擇擔任博後,持續地投稿職缺,大多都是死沉大海,後因自身研究議題與現今學校需求,所以來到現在學校擔任專案助理教授,接下來面對為研究著作與實體工作坊與系所統計課程進行教學,系所課程剛好是過去所學的統計課程,所以我花了三個月時間,透過每週末期間撰寫了14週課程,4週設計與研究生期中及期末討論,兩週設計邀請業師講者;在研究議題上,搭配鎖定自身預計研究議題「社會影響力」,針對SROI的系統了解與刻意練習,對現在的我來說,離找到專任助理教授還有一段距離,能做就是持續地精進自身,找尋新的可能性。

歡迎喜歡地方創生的朋友,一同討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暢銷書作家愛瑞克在《內在原力》中提出每個人都必須有「三種工作」才完整:第一,「有償工作」,賴以維生經濟來源的工作;第二,「無償工作」,利他幫助別人受益的工作;第三,「自我實現」,也就是俗稱的夢想,就算不給你錢或其他好處,你仍然很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第一,「有償工作」 過去在私立美術館工作時,面臨
近幾年臺灣政府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畫」,期待大專院校走進社區,達到在地連結、人才培育與國際鍵結等社區實踐,筆者參與大專院校面試時,各間學校提出需有大專院校社會實踐計畫經驗。在「社會企業與組織」為筆者博士論文所專注的議題,
在2023年後疫情時代,各國貿易與觀光陸續地開放交流,筆者從2023年1月參與TEDxXinyi(信義)大會,持牌策展人(Dawn Chang)提出了2023共譜計畫,跟著風起國際局勢,探討「獨特創新的Idea案例」以及「從社區COMMUNITY出發」的觀點,在2023年AI逐漸地成熟
以當責思考求職的挑戰 在離開博士後研究員,嘗試前往教職道路時,投稿了幾間學校,通常教職依照學校不同而有不同程序,通常先寄出履歷、備審資料、學術著作、博士論文以及投稿的相關期刊,進行初次的審查,通常許多學校不給予回覆,故筆者認為平常心很重要,因投稿者都有自己研究背景,而研究背景與投稿教
筆者選擇師範體系學校就讀,記得當時全臺51所學校提供「教育學程」,分成「幼教」、「小教」、「中教」、「特教」四種類別,從2017年透過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教師利用跨領域合作,研發課程模組,並在體驗教學引導學生做中學,進而產生動機達到自主學習。這樣畫面筆者想到日本的動漫《黑子的籃球》,
       小時候父母親總是說要好好讀書,才能找到好的工作,當時筆者問父母親說:「賣蔬菜是不好的工作嗎?」 父親說:「賣蔬菜是我喜歡的工作,好好讀書可幫助你了解自己喜歡什麼工作?」 培養閱讀的動機        今年筆者參加了「書店老闆」第二季的讀書會,第一場讀書會為《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暢銷書作家愛瑞克在《內在原力》中提出每個人都必須有「三種工作」才完整:第一,「有償工作」,賴以維生經濟來源的工作;第二,「無償工作」,利他幫助別人受益的工作;第三,「自我實現」,也就是俗稱的夢想,就算不給你錢或其他好處,你仍然很想做的事情是什麼? 第一,「有償工作」 過去在私立美術館工作時,面臨
近幾年臺灣政府執行「大學社會責任實踐(University Social Responsibility,USR)計畫」,期待大專院校走進社區,達到在地連結、人才培育與國際鍵結等社區實踐,筆者參與大專院校面試時,各間學校提出需有大專院校社會實踐計畫經驗。在「社會企業與組織」為筆者博士論文所專注的議題,
在2023年後疫情時代,各國貿易與觀光陸續地開放交流,筆者從2023年1月參與TEDxXinyi(信義)大會,持牌策展人(Dawn Chang)提出了2023共譜計畫,跟著風起國際局勢,探討「獨特創新的Idea案例」以及「從社區COMMUNITY出發」的觀點,在2023年AI逐漸地成熟
以當責思考求職的挑戰 在離開博士後研究員,嘗試前往教職道路時,投稿了幾間學校,通常教職依照學校不同而有不同程序,通常先寄出履歷、備審資料、學術著作、博士論文以及投稿的相關期刊,進行初次的審查,通常許多學校不給予回覆,故筆者認為平常心很重要,因投稿者都有自己研究背景,而研究背景與投稿教
筆者選擇師範體系學校就讀,記得當時全臺51所學校提供「教育學程」,分成「幼教」、「小教」、「中教」、「特教」四種類別,從2017年透過大學社會責任實踐,教師利用跨領域合作,研發課程模組,並在體驗教學引導學生做中學,進而產生動機達到自主學習。這樣畫面筆者想到日本的動漫《黑子的籃球》,
       小時候父母親總是說要好好讀書,才能找到好的工作,當時筆者問父母親說:「賣蔬菜是不好的工作嗎?」 父親說:「賣蔬菜是我喜歡的工作,好好讀書可幫助你了解自己喜歡什麼工作?」 培養閱讀的動機        今年筆者參加了「書店老闆」第二季的讀書會,第一場讀書會為《我們為什麼要讀書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我說我大學唸數學,研究所畢業後在某大學教了三年書,接著轉職為軟體設計工程師,約二十年後才進入社大工作時,許多社大人都感到訝異。從軟體設計工程師轉化為社大行政工作者,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主要原因是對教育改革的關注。 1994年4月10日,我參加了「410教改運動」,並開始關注後續發展。
Thumbnail
當我說我大學唸數學,研究所畢業後在某大學教了三年書,接著轉職為軟體設計工程師,約二十年後才進入社大工作時,許多社大人都感到訝異。從軟體設計工程師轉化為社大行政工作者,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主要原因是對教育改革的關注。 1994年4月10日,我參加了「410教改運動」,並開始關注後續發展。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記錄一下近兩個月準備碩士論文計畫書的過程。 到了碩二下,離開了全職工作後,終於能全心投入時間來書寫了。所謂的碩論計畫書就是指論文的前三章,在兩年的在職專班課程中,分別有一年級的研究方法論、進階生物統計學,以及二年級的論文寫作課,為碩士論文寫作做各方面的預備。
Thumbnail
準備日本考研究所重要的一環即是撰寫研究計畫書。這篇文章提供了撰寫研究計畫書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建議,幫助準備考研究所的學生了解該如何撰寫研究計畫書。歡迎有煩惱的留日學子詢問相關問題哦!
Thumbnail
   身為專科生要領到畢業證書需要通過兩次的歷練,一個是畢業專題,另一個是實習。    上個學期,科上安排了一系列的課程,撰寫履歷、實習公司入班宣導、職場面面觀;學期末,甚至以模擬面試做為期末考評量。   這學期,他們進入實戰,自己去找公司面試,自己爭取錄取機會。   為了這場面試,我們從過年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當我說我大學唸數學,研究所畢業後在某大學教了三年書,接著轉職為軟體設計工程師,約二十年後才進入社大工作時,許多社大人都感到訝異。從軟體設計工程師轉化為社大行政工作者,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主要原因是對教育改革的關注。 1994年4月10日,我參加了「410教改運動」,並開始關注後續發展。
Thumbnail
當我說我大學唸數學,研究所畢業後在某大學教了三年書,接著轉職為軟體設計工程師,約二十年後才進入社大工作時,許多社大人都感到訝異。從軟體設計工程師轉化為社大行政工作者,是我人生的一大轉折,主要原因是對教育改革的關注。 1994年4月10日,我參加了「410教改運動」,並開始關注後續發展。
Thumbnail
十八歲初次來台求學,在成大中文系和府城的滋養下對台灣好像開始有一點了解。以台南為家的我決定在南部尋覓第一份工作後, 開始踏上了人生第一次的求職之旅。
Thumbnail
記錄一下近兩個月準備碩士論文計畫書的過程。 到了碩二下,離開了全職工作後,終於能全心投入時間來書寫了。所謂的碩論計畫書就是指論文的前三章,在兩年的在職專班課程中,分別有一年級的研究方法論、進階生物統計學,以及二年級的論文寫作課,為碩士論文寫作做各方面的預備。
Thumbnail
準備日本考研究所重要的一環即是撰寫研究計畫書。這篇文章提供了撰寫研究計畫書的重要性以及一些建議,幫助準備考研究所的學生了解該如何撰寫研究計畫書。歡迎有煩惱的留日學子詢問相關問題哦!
Thumbnail
   身為專科生要領到畢業證書需要通過兩次的歷練,一個是畢業專題,另一個是實習。    上個學期,科上安排了一系列的課程,撰寫履歷、實習公司入班宣導、職場面面觀;學期末,甚至以模擬面試做為期末考評量。   這學期,他們進入實戰,自己去找公司面試,自己爭取錄取機會。   為了這場面試,我們從過年
Thumbnail
你有沒有曾經很想做一件事,卻因為各種原因躊躇不前呢? 大學三年級時,我漸漸意識到自己就讀的科系不符合我的職志,那時的我其實很混亂也很焦慮,看著同學們一個個準備出國念書、考研究所、考公務人員等,於是我也跟著同儕搭上這班「符合社會期待的列車」畢業後馬上念研究所。 研究所念了一年後,我休學了。
考在職專班是自己的人生規劃之一,只是不知道這一天會這麼快到來,不曉得自己的衝動是好還是不好。 現在的我,很喜歡研究所科系,但心裡面總是會擔心,不知道會不會失敗、英文作文好難,所以有時候都會逃避讀書,但深深了解只有去克服困難,才能更進一步。 從現在開始,給自己的短期目標就是:考到在職專班研究所,降
Thumbnail
進行學術研究的第一步是要提出研究問題,這也是一開始從事學術研究者所面臨的困難,如何提出好的研究問題? 東京大學名譽教授上野千鶴子,本身是社會學者,主持東京「上野講座」近二十年,上野講座其實是一個教導研究方法的工作坊,他並將其授課內容集結出版《如何做好研究論文》一書。 在談到如何提出研究問題的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