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4|閱讀時間 ‧ 約 0 分鐘

冒牌者症候群:溫尼考特(Donald Winnicott)怎麼看?


我真的有那麼好嗎?

凱芮在一家運動用品公司擔任平面設計師,工作表現認真,因感情及工作壓力來身心科診所就診半年。上個月她被老闆稱讚並獲升遷,但她反倒出現某種不安感:「我真的有那麼好嗎?」從小到大,無論是壁報比賽得名、完成碩士學位或通過求職面試,她都會出現類似的疑問。返診時她鼓起勇氣問我:「醫生,我是不是有冒牌者症候群?」

冒牌者症候群(Imposter syndrome)是指對自己的成就、智識等產生嚴重自我懷疑,無法內化自己獲得的成功,並因此導致焦慮憂鬱,特別容易發生在高成就者身上,尤其是在學術圈和醫療場域。此名詞於1978年首次被提出,亦可稱為冒牌者現象(imposter phenomenon)。

冒牌者個案內心經常出現的糾結如下[1]

經常擔心有一天自己會被揭穿,自己其實並沒有那麼好。

認為別人高估自己的能力,覺得自己是一個騙子,是薪水小偷。

覺得自己得到的這一切都只是僥倖。

在學校、公司或群體當中覺得自己配不上現在的位置與成就。

 

冒牌者個案信奉完美主義,自己經常給自己樹立一個實際上難以達成的標準;面對任務過度準備,想表現出不只勝任而且是游刃有餘;否認自己的能力,傾向於將失敗內化,將成功歸因於外在因素例如運氣;既害怕失敗,又害怕成功,因為她預期成功將導致別人對她有更高的期待,或工作量增加。追求完美的壓力造成兩種可能結果:其一是過度工作,努力達成各項高標準;其二則恰恰相反,開始越做越慢,拖拖拉拉,沉溺在自我懷疑裡。不過,後者通常會在期限截止前瘋狂趕工完成任務。

雖然冒牌者始終抱持著非常負面的想法,但結果經常是成功的,可是他們卻沒有歡欣慶祝的感覺,就算有也非常短暫。過度工作型相信,成功是因為自己的付出遠遠勝過他人;拖延型則相信,成功只是臨時抱佛腳的僥倖結果。

「教授稱讚的人真的是我嗎?」「我好像欺騙了長官和同事,我是個冒牌貨。」這類心情透露出一種自我感覺的不穩定性,我相信每一個人或多或少都曾有過這種感受,因此絕非不正常,也從未列入正式的精神醫學診斷之中。但如果過於強烈且重複發生,就會打擊自尊自信,造成職業過勞,影響生活品質。許多精神分析的視角對理解此一心理現象很有幫忙,例如超我過度嚴苛、自體心理學談論的自體障礙(self disorder)等等。然而,關於一個人面向外在世界的那個部分,好似戴上一層虛假的面具,這一點特別讓我想起英國分析師溫尼考特關於假我(false self)跟真我(true self)的論述。



假如我是真的

小時候我記得有部國片片名叫做《假如我是真的》[2],雖未完整看過,但當年這個片名讓我非常困惑,無法理解其義。現在年紀大了我知道,片名意味著「其實我是假的」,我面對世人眼光那一部分的存在是虛假的,也就是冒牌者的心情。

我對溫尼考特相關理論[3]的粗淺理解是這樣的:

付費訂閱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