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名詞可能聽起來還是好陌生,那有聽過「自律神經功能失調檢測/治療」嗎,其實專業的名稱是生理回饋,神經回饋其實也使用了相同的原理,都是透過儀器偵測人體的生理訊號,生理回饋偵測的是呼吸、心跳、皮膚導電程度、手指表面溫度、肌肉緊繃程度、血壓等等,而神經回饋專門針對的是腦波。
在心理諮商中常會提到要能「自我覺察」,例如知道自己為什麼在此時此刻會有這樣的感受與想法,但是仍可能讓很多人覺得太抽象了,例如可能會很好奇到底什麼叫做放鬆,什麼叫做專注。所以生理回饋的放鬆訓練中,可能會有人覺得我明明已經全身放軟,或是心平氣和坐著也沒有在煩惱什麼事情,為什麼心跳還是這麼快?
以神經回饋的訓練來說,當我們看到孩子坐在椅子上沒亂動也沒講話,這就是專注的狀態嗎?孩子說不定在發呆、覺得好無聊快要睡著、想著等一下要玩什麼,或者就算孩子真的專心在上課,也未必可以說出來這到底是什麼感覺。即使對成年人來說,有些人會覺得就是放空,有些人會說就是什麼都不要想,有些人會覺得聽不到周圍的聲音,每個人對專注的感受也不盡相同。
這時候就可以借助神經回饋儀器,而這是一種非侵入性的設備,完全不會對人體產生任何刺激,連接在孩子的頭部之後,就可以偵測到腦波。訓練的過程讓孩子嘗試保持專注,可能是孩子自己想到的方法,也可能是心理師教導的策略,無論用了什麼方法,只要保持專注,電腦畫面中的動畫就會開始動,如果沒有專注,動畫就會停下來,但是只要再次進入專注的狀態,畫面又會動起來。整個過程像練習騎腳踏車,久而久之身體就會自然記住那種感覺,差別在於神經回饋儀器可以很即時的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的狀態,就可以跟心理師討論要如何讓自己更專注。
常見的策略在於幫助自己進入心平氣和的狀態,例如靜坐、腹式呼吸、正念呼吸,或是想像自己正在進行某個可以很專注的活動,例如騎腳踏車、賽車遊戲、溜冰、滑雪,最重要的就是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策略,嘗試過程也練習不斷調整。當日的訓練結束後為了要保持效果,最理想就是在任何需要專注的情境中來練習,無論是寫功課、下棋、玩桌遊、上課等等,鼓勵孩子把訓練過程中的體驗複製出來,也把遇到的任何困難記起來,帶回到訓練中與心理師討論可以怎樣調整,效果就會慢慢出來了。神經回饋訓練其實也很像心理諮商,任何改變都不是一朝一夕,開始進步的時候也可能起伏不定,因此重點在於長期改變的趨勢。
過去的研究建議30~40次的規律訓練,而且最好每週兩次,每次50分鐘,但是後來也有新的研究發現至少20次以上就會有一些效果。以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兒童為例,訓練效果至少等同於規律服藥(利他能),包含父母與老師的行為觀察與電腦化注意力測驗都顯示有效,甚至可以改善對立反抗的行為,而且半年後即使沒有再訓練也依然有效,過了二年再追蹤,大約50%的兒童已經不再符合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診斷,所以如果想要尋求非藥物的治療,神經回饋會是個很推薦的選項。
我的標題是專注力訓練,所以一般人也可以訓練嗎,答案是可以的,如果期待自己在學習、工作上可以更有效率,神經回饋一樣可以提供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