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跟朋友聊天,聊到一位我們曾經在某個實體讀書會有過一面之緣的人。
「我最近在網路上讀到了幾篇A寫的文字,在文字中所呈現的『他這個人』樣子,和當時在讀書會互動的感覺好像不太一樣,」我說:「文字給人的感覺,是個非常關注『自己』的人,有點自視甚高。因為他的文字通篇都圍繞著『自己』,不斷地闡述『我如何如何』,但同時卻又想要表現得很謙虛、希望隱藏他『希望獲得很多讚賞』的意圖。感覺上,他雖然為自己貼上了『喜愛學習』的標籤,但是對於別人或旁的事並不感興趣,似乎他真正感興趣的,從頭到尾都只有自己。」
朋友聽了,露出並不意外的表情,他說:『A在讀書會發言的時候,其實能感覺得出來他一方面試圖表示低調;一方面,又一直想要表現出自己懂很多、與眾不同!』
從文字和行為,都能觀察一個人的狀態,真有趣。
不過,若是讓我透過文字去認識一個人,趨近現實的可能性就要大得多了。
一直都覺得,文字可以清楚透露出一個人的狀態、性格,甚至意圖,包含「想要假裝」的意圖。畢竟,在實體的互動中,反應多少會依據情境而定,帶有表演的成份,演技好的或者足夠成熟的大人,不會隨便讓旁人看穿他們;但是,文字就不太容易遮掩了。
這麼想來,暗自心驚——不知道我自己都透漏了些什麼呢?
曾經在筆記本上寫過:
如果說話是溝通的一種形式,那麼,除了聲音可以透露說話者的狀態,包含情緒和意圖,語言也是可以的吧。不管是用說的語言,還是,用文字傳遞出去的。
既然文字與聲音都很容易被捕捉到我們的真實意圖,那麼在開口或表達之前,先想清楚到底溝通想要達成什麼目的,或許有助於先釐清那些自己都沒有察覺意念傳遞出去,沒事則沒事,有事則可能造成別人的困擾了。
當我想和朋友說一件事情,目的是什麼?是解決問題嗎?或者就只是想要撒嬌、想要表現自己很不一樣、想要假裝自己很厲害?或許有的時候,先釐清意圖了,就會發現其實不用說了、不需要這樣說,或者不應該提。
又或者是,其實有的時候,不要使用原本習慣的表述方式,更能夠達到最終的目的呢?
節制,不只是把放低自我,也是不輕易地衝口而出。
今天傍晚朋友和我說,她在職場與各式的交流場合中時常感受到:在許多的對話或互動場景中,有時對方不見得是真心地徵詢建議或投入交流,而僅只是在自說自話而已。
感覺就像是,在此刻這個大時代的氛圍下,每個人都能說些什麼,也都想要說點什麼,不管究竟有沒有聽眾需要知道那些事,也不管是否真的有什麼是值得說的。
不過,除了沒有那麼多值得說、也沒有是必須知道的事情之外,會不會連能夠好好聽別人說話的人也不多了呢?
「除了節制自己之外,或許也需要練習擴大聆聽的能力,」朋友這麼說。
如果能夠擴大聽力的深度與範疇,就能聽懂言下之意、聽懂委婉與含蓄,並且接住那些對方未明說的意圖,然後才能達成真正的溝通。
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