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5|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raw-image



  自2019年碩士畢業已屆兩年,期間沒有中斷學習哲學與發表論文,本篇想分享的便是,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及思考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如何平衡研究與工作


  學校老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研究,同樣的,我也是利用下班後的時間從事研究。不同的是,老師研究是為了升等,我的研究或者說報名研討會則是為了逼自己反思工作─文化資產修復,並濃縮、具體化為文字;藉由思考工作實踐哲學(文化資產哲學)。


  雖然從建築跨哲學再跨文化資產(文化資產哲學)看似一片藍海(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然而,如何寫得讓審查委員讀進去並認同該論文的價值,卻是需要磨練的。以今年投稿「臺灣建築學會第33屆建築研究成果發表會」便甫獲「優秀研究成果發表獎」的〈保存思想家故居之方法:以「思想」作為文化資產價值的可能〉為例,獲獎並非僥倖或奇蹟,而是該論文早已歷經《文化資產保存學刊》(下稱《文資學刊》)之文化資產專家學者多次審查及修改。只是當時審查的結論是:「敬請予以潤飾或補強修正後再行投稿或另投他刊。」在此感謝《文資學刊》,雖然無緣刊載,卻讓該論文的完成度有了獲獎的可能,重點是《文資學刊》請了3位委員匿名審查,投稿者皆不需支出費用,還能獲得委員寶貴的意見。藉由一次次的修正(修了兩次),讓論文架構、論證更趨精煉、完整,對於一位研究菜鳥而言,無疑是快速成長的捷徑。


如何找到研究方向並獨力完成


  研究的方向就是我平時注意、有興趣的方向,以上周甫經台灣文化資產學會審核通過的論文〈論文化資產體系與法律體系下的文化資產〉為例,便是從平時的評論中延伸、發展成一篇論文(1萬字以上)。


  關於研究,我認為並非是學術的專利,出發點其實很單純,就是想對感興趣的東西知道得更多、一種求知的本能。故任何人只要肯投注時間在某領域,樂在其中、生活在其中,當獲得某領域的知識與能力,自然理解到該領域的架構與限制,研究便是為了突破限制與創新該領域。然而,研究是一回事,該研究能否打進該領域的學術圈又是另一回事。好的研究不一定最受歡迎,但最少一定要受學術圈肯認。


  以我為例,大學沒學過文化資產、考試沒考過文化資產,直到進公部門才接觸文化資產,之所以能夠在學術圈殺出一條進路,這都要歸功於哲學研究所的訓練,讓我能在平日繁忙的文化資產業務中看見研究的可能,並且從哲學的角度切入,提供文化資產圈不一樣的聲音。


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研究之於我不是另一項工作,因為完全沒有薪水可領。研究之於我是一種訓練;透過文字,濃縮、聚焦腦海中的想法,並試圖讓第三者能夠讀懂、甚且同意研究的論點。研究之於我的樂趣在於,這是一種生活方式,一種我定義我的生活方式。沒有物質的回報(金錢)沒關係,重要的是透過與他人分享、改進的機會,提升自我的精神層次與求知欲望的滿足。


  然而,我比較好奇的是學術圈如何看待研討會?以我參與過的研討會為例,延長繳交日期、延期發表時間早已是研討會的通病(陋習),且議程總是排得非常緊,發表人的發表時間通常不到10分鐘,與談人的意見又常讓人懷疑有沒有讀懂(應該是論文本身的問題),對該論文的發展與修正幫助不大。整體而言,總覺得研討會只是某領域的聚會,雖然不是隨便投隨便上,然形式上就是發表論文、出版個論文集,為的是背後的學術利益與人脈。


  綜上,雖然改論文很痛苦,但在被通知審查通過的那一刻比什麼都滿足。不知道未來會不會走向學術之路,就算不走學術,當研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依然能夠提供錢買不到的東西,如同我每篇論文的第一讀者、文化資產所畢業的賢內助,總是讓我有機會看見自己的不足之處,而這就是研究之於我的意義。

2021/10/7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