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30|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學校沒教的國文課:戒嚴時期的臺灣文學──四個文學團體的掙扎

會想提筆撰寫這篇文章,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又到月底了,方格子仍無產出(揍飛~)。第二,上週聽了場很棒的演講,講者是知名作家、台灣文學推廣者朱宥勳,研習回來後,一旁同事迫不及待想聽我分享,於是起了簡單整理演講重點與心得的想法。第三,「戒嚴文學」主題,在傳統教育上,不太談到,因此在整個現代文學史的脈絡下,彷彿缺了一塊,若能將這塊拼圖拼上去,文學教育會更為完整。

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主要以「反共、懷鄉、復興中華文化」三個項目為核心。對於台籍作家而言,他們只有反日沒有反共,懷念的是高屏溪與濁水溪,而非長江黃河,此外脫離「中國」達五十年之久,「中華文化」對他們相當陌生。因此,即使評審公正客觀,他們也是處於不利地位。

面對教條式的文學箝制,底下介紹四個文學團體,分別以不同的方式因應,適應這場文學圈的巨大改變。

一、文友通訊

1920年代出生的作家,面臨熟悉的日語無法使用,必須重新學習新的語言,進行語言轉換(如鍾理和、鍾肇政),過程相當艱辛,此為先天劣勢。但他們並沒有放棄對文學的熱忱與信仰,在沒有網路與通訊不發達的年代,鍾肇政以「輪閱制度」,聯繫幾位文友,互相取暖,討論寫作。

面對戒嚴時期「政治正確」的題材,他們沒有發揮的空間,要不回憶過往,以批判日本為主,如廖清秀《恩仇血淚記》,描述日治時期的台日衝突。要不怕惹禍上身,乾脆架空小說時空,如鍾理和《笠山農場》,寫的是鄉土與農業轉型。再不以得罪得起的對象為書寫主軸,如鍾肇政《魯冰花》,闡述教育與地方派系的關聯。

二、現代主義

此時期作家有個特色,因為多半是外文系學生,英文能力佳,得以閱讀、接觸美國多年前流行的現代主義。再加上美國刻意透過文學,建立反共堡壘,達到宣傳自由世界的目的。

此時期作家,有兩條路徑,對抗戒嚴時期的教條文學。其一,破中文(如王文興《家變》),以相當不通順的語句,或新造的語詞,傳達出內在幽微的思考。其二,雅中文(如白先勇《臺北人》),以意識流手法,晦澀而抽象描繪內心處境。因此,外在環境上,美國暗中支持,政府不得不然的默許;內在作品上,讓官員「不想看」或「看不懂」,巧妙迴避審查。

三、文季

前面兩個文學團體,都是不直接衝撞體制,採行迂迴方式。異於王文興、白先勇等台大幫,政大幫的陳映真、黃春明,前期雖以現代主義為作品風格取向,隨後卻以描寫小人物、現實主義為內容取向,以鄉土掩護當中的左派思想。

像是黃春明〈兒子的大玩偶〉,主角坤樹的遭遇,隱然有馬克思「異化」的影子。小丑工作脫離自身的控制,成為無意義的活動,也無法帶來真正的滿足。〈蘋果的滋味〉更是批判美國資本主義(「沒有想像那麼甜美,酸酸澀澀的,嚼起來泡泡的有點假假的感覺」),施以小惠(醫院、蘋果)卻殘害甚巨(車禍斷腿)。單純看小說情節,跌宕起伏,人物鮮明靈活,然而細看文本意涵,左派色彩不證自明。

四、神州詩社

馬來西亞長期有著馬來人與華人間的衝突,促使當地華裔一直以來,對中國文化充滿想像與認同,許多人來台灣讀大學,以溫瑞安為首的旅台馬華文學,於焉而生。

他們將臺灣政府「復興中華文化」看得過於認真,文學作品上處處復古、擬古,嚮往傳統中國,或者更精確來說,是「想像的」中國。生活上講究練拳、練劍等武學傳承,並且成立組織,因而觸動國府敏感神經。雖體現政策要求的「中華文化」,卻因內容、舉止上與「中國」牽扯不清,處境尷尬,最後被關押並逐出臺灣。要角溫瑞安避走香港,創作武俠小說,我想是透過主角對抗體制,取得精神上的解脫吧!

簡而言之,在戒嚴政策的底下的文學,要不與政府前呼後應,要不曲折避開,或選擇直球對決,不一而足。然而文化有其「解釋彈性」,稍有不慎,仍是鋃鐺入獄,落魄流浪。

以上內容僅是嚐鼎一臠,如果要了解台灣近百年來的文學發展,歡迎參閱《他們沒在寫小說的時候》、《他們互相傷害的時候》二書。前者以九位作家為骨幹,利用故事與逸事勾勒出作家形象、時代背景以及面對的文學環境,精彩萬分,適合普羅大眾的讀者,當作八卦來讀(例如鍾理和本人,並非如國文課本介紹,或是作品所呈現出來包容寬厚的特質,私下其實是「酸民」一枚)。後者介紹十場文學論戰,或是政治影響文學,或而文學影響政治,內容較為艱深,適合文學愛好者進階閱讀。

藉由這兩本書,我想能補足目前以中國文學史為核心的高中國學常識,讀完至少能對「台灣」文學史的脈絡有個梗概,有志於台文相關科系的同學,不容錯過。總之,論戰當下或許沒有勝負,但歷史的後見之明會告訴我們誰才是最後的贏家!

取自網路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