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3|閱讀時間 ‧ 約 26 分鐘

看見愛的存在:薩提爾探索自我工具—「家庭圖」

在薩提爾探索自我工具中,有一個是「家庭圖」。想了解家庭圖怎麼畫,可以參考張天安老師的這兩篇文章探索你的原生家庭(上)探索你的原生家庭(下)

簡單來說,家庭圖可以讓我們探索自己受到原生家庭哪些影響,以及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從原生家庭複製了哪些熟悉的模式,並帶到生活中處理面對事件、與他人互動。

而我想分享的是,自己幾次畫家庭圖的觸動跟啟發,以及如何幫助我改變與家人的互動。



透過家庭圖探索我們的來時路


畫家庭圖並不是要讓我們擺脫不愉快的童年經驗或是責備父母,而是讓我們看見,現在我們困在某些事件裡,或者受到某些事件的衝擊,許多是受到過去小時候的經驗影響,使我們即使想放下某些執著,卻被緊緊束縛。

透過畫家庭圖的過程,可以開始欣賞並接納過去,進而看見我們為了要生存下來而長出許多豐富資源,這些資源幫助我們在成年後的現在,能夠處理工作、生活、人際關係中遇到的困難。


畫家庭圖幫助我們探索自己的來時路,以及如何長成現在的自己。


每一次畫家庭圖都有新的啟發跟看見,在處理跟弟弟的關係之前,我其實也透過家庭圖重新看待自己與父母之間的關係,漸漸改變互動模式,這又是另一段深刻的故事了。

在今年初家中發生一些事情導致弟弟與家人斷絕往來,故而特別想分享,我如何透過家庭圖看見弟弟的正向資源,重新拉近與弟弟的關係,改善了彼此的互動。


是怎樣的疏離,讓我們明明關愛著彼此,卻難以啟齒


不知道別人家手足都是如何互動的,先說說我自己和弟弟的關係,我們一直到彼此結婚之後,才算是「有話聊」。

原因是,成長路上我一直是家中成績比較好、資源比較多的孩子,我總認為弟弟是家中的麻煩製造者,總是讓爸媽傷透腦筋,連婚後也沒少讓家人操心。

媽媽總把「弟弟常抱怨妳、看妳不順眼」說給我聽,故而影響了我們,不僅不了解彼此真實想法,還因而產生疏離。


家中有一個相框,那是某一年石門水庫見底時,爸媽帶著我們走下石門水庫拍的。照片中,我站在弟弟後方環抱著他,兩個人臉上都掛著大大的笑容,從這張照片看來,小的時候我們感情挺好的。


總總原因生成疏離感,沒能和弟弟連結,是我心中的一個遺憾。同時心中另一個困惑是,明明對彼此有關愛,為何難以啟齒表達?



從各種負面印象,轉而看見弟弟的正向資源


在畫家庭圖時,有一個步驟需要寫下18歲以前,對每位家人的三個形容詞,記得第一次畫家庭圖時,居然完全寫不出來對弟弟的形容詞,這才讓我驚覺跟弟弟的關係原來是這麼地疏離。


第二次畫家庭圖時,終於擠出了幾個形容詞,但浮現腦中的弟弟,是青春期時,為了女朋友、為了辦手機、為了跟同儕的衝突,跟爸爸總是爭吵不休的他。把房間的木門撞破、把玄關鐵門上的玻璃砸碎、跟爸爸扭打在地等等驚悚事件時常在我們家發生,於是我寫下「叛逆的」、「荒唐的」、「不上進的」…沒一個正向的詞彙。


第三次畫家庭圖(到底要畫幾次XD),在寫到對弟弟的形容詞時,當寫完「叛逆的」,我的手像是握著筆在玩碟仙一樣,自動寫下了「孤獨的」、「努力的」,當下我震驚不已。

特別是寫下「努力的」三個字時,我突然看到弟弟的成長路上,在這個家中,無人可以訴說自己內心真實想法,或是即使說出口也不被接納的孤獨感,彷彿一波波大浪襲來,把我捲入海底。


為了要存活,拼命往上游,這要多麼努力!這麼辛苦、這麼努力,卻不被看見、無法獲得鼓勵和肯定,這又該多悲傷!


隨著這股情緒升上來,眼眶一陣濕熱,我卻不知道這個眼淚從何而來。是我在流淚,抑或是我在幫弟弟把這股悲傷用力地哭出來…


家庭圖的力量


這或許是我一廂情願,但也或許弟弟真的是如此感受。

在這三次畫家庭圖的過程中,我看到了自己在這個家中學習如何生存,以及與每一位家庭成員的互動關係,更看清了關係中的糾結原因來自何處。

我舉手問了老師:「我不清楚這個淚是來自自己的悲傷,又或者是弟弟真的悲傷。」

當時天安老師給我的回答是:「先走一次自己的冰山,再去看看弟弟的冰山,看清了,這樣才知道下一步要怎麼行動。」


不管弟弟是真有這樣的感受,或只是我的『猜測』,這又能幫助我什麼?


也許只要猜出弟弟可能有這樣的感受,對我就足夠了,我這樣想。

原因是,這從此改變了我看弟弟的眼光,在我更能同理弟弟的處境後,與弟弟的對話跟互動都變得更柔軟親近。


現在如果讓我形容,我們的關係大概是牛軋餅吧。外層的餅乾酥脆易碎,內餡的牛軋糖軟Q濃郁,看起來很普通,嚐下去才知道是如此好滋味。把兩片易脆裂的蘇打餅連結起來的牛軋糖,正是我跟弟弟的手足之情,是對弟弟的愛。


而這份愛,是在畫了幾次家庭圖,我才真真切切感受到的。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