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失去曾經引以為傲的能力或優勢時,我該怎麼辦?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在「公主病」的過程中,面對許多從未見過的自己,像是「服藥初期躺在床上整天昏睡、行走時持續疼痛的雙腳、坐姿轉站姿的疼痛、雙手無法支撐自己的身體、上廁所時因為只有蹲式馬桶而跪在地上,用巍巍顫顫的雙手勉強支撐起自己的身體、無法坐在低於膝蓋的椅子上、大腦分泌的皮質醇不夠而使得自己抗壓的能力降低」,這些我都知道。隨著病情慢慢地轉好,不能改變的問題則找到應對的策略,比如開會時,服用類固醇,增加自己的抗壓性。從覺察自己的變化、認同及磨合改變,是一段漫長的過程。


天真的以為可以持續穩定,但被現實狠狠打臉。當免疫風濕科的醫生跟我說:「需要加藥,以便於後續的藥物申請。」是的,情況果真如醫生所說:「要學著跟上上下下的病況相處。」正努力地適應,但過程中又讓我挫敗,因為原本服用類固醇可以協助我維持既有的作息,但連續兩次卻覺察到,藥物居然失靈了!我不知道為什麼?然後,在多人的會議進行中,不管我多努力,似乎都無法進入狀況,沒有真實感,而且感到無比的疲累。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我辛苦學習的優勢,已經「回不去」了,「回-不-去-了」。到底怎麼回事,當時的我,假裝微笑與默默地離開人群,回到獨處的空間時,只覺得電風扇吹得臉頰冷,因為淚嘩啦啦啦地流。


這比當初失去行動力,可謂「有過之而無不及」。實際的感受是,「唯一可以安身立命的棺材本,沒了,沒了,沒了!!!」該怎麼辦呢?理智上,當然理解這是無可奈何的事,現在的我能自主生活已經是老天爺的恩賜。可是,淚水停不下來!不是失去工作的問題,而是「我努力這麼久,吃了這麼多苦,到頭來是,一~場~空。」可能有人會說:「人生本是一場空。」我會說:「是嗎?那我在這裡是為了什麼?為了受苦嗎?是嗎?」當下真的無法冷靜,因為剝奪感太強烈。唯一的辦法就是,一直哭,哭到我累了,哭到我放棄,腦袋才會放空接受新的改變吧!


小時候看著別人類似的情況,蒼白無力的金句總是不斷。比如外婆因為身體機能慢慢退化,必須要使用拐杖、輪椅或請看護協助時,當時的我總是用「人生本來每個階段就不同,讓自己舒服最重要。輪椅、拐杖或看護只是協助,在我心中,外婆就是外婆,無可取代。」剛開始外婆聽到這些話的時候,口中叨叨念著:「我就是沒有用,我就是孩子的拖累,菩薩什麼時候讓我趕快『回天堂』(食指彎曲比出ㄇ字型的動作)?」當時金句不斷的我根本無法體會,現在,我懂了。外婆是「種田、下廚、整理家務」的能手,但因為年紀和身體的關係,她花了大半輩子培養的優勢或專長,在一夕間就消失了。傷心無助的她,不知道該怎麼辦?剛開始她常常把年紀比自己大的鄰居朋友當對照組,對方可以自己自理生活,但自己不行。又或者跟以前的自己比,說現在的自己真的不行。回想自己「公主病」的經歷,人性就是「想要留住一切對自己生存的有利條件」,自然而然,就會想要回到過去的自己或希望能像比自己好的人!


哭完後,想到外婆,腦袋開始慢慢冷靜下來。如果「人生是為工作而活」,那年紀大的外婆和「公主病」的我,應該像1983年的日本電影「楢(音同「由」)山節考」那般,早早回天堂。但如果「人是為體驗而生」,不管是從前的我,現在「公主病」的我,以及未來的我,就是體驗每個階段的任務,沒有好或不好,一切都是體驗。比如「公主病」的我,以前聽歌「只看歌手和表面的歌詞」,像是「夢為努力澆了水,愛在背後往前推」,因為符合自己心路歷程而喜歡。但現在能覺察到「歌詞以外的立場和情緒的轉變」,像是楊宗緯與張碧晨合唱的「他不懂」,楊宗緯的立場是「張碧晨的閨密」,而段落間由剛開始的「苦口婆心地勸說、慢慢參與其中而出現情緒、再隨著時間投入越多而忍無可忍的情緒爆發」,與楊宗緯在段落間的肢體動作緊密配合!也讓我想到當初診斷為「公主病」的時候,大姐從「理性安慰、有點情緒到忍不住激動」的過程很像。而「他不懂」歌曲的最後合音「嘟-嘟-嘟-嘟」,就像隨著時間慢慢平復和放下。


「公主病」固然讓我失去引以為傲的優勢,卻也提供不同的人生體驗。果真,一件事情沒有全然的好,也沒有全然的壞,端看我們用什麼標準看待自己和解讀事件。以「外婆」為例,剛開始只用「以前的自己」或「能夠生活自理的鄰居朋友」當標準,讓她覺得「人生無望」。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出現另一位罹患「失智症」的鄰居朋友,再加上慢慢習慣改變後的自己,又覺得「自己挺好的」。當遇到類似的事情時,你會怎麼做呢?我選擇「以發病時但未確診『公主病』的自己」為標準,珍惜和感恩現在擁有的一切。失去的工作呢?至少曾體驗過,不適合留著也沒用。只想及時把握自己伸出手就能得到的幸福和快樂。」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點燃的香飄著裊裊的煙,像是一去不返的專長,只留下看似無用的香灰。換個角度想,我很幸運地享受過那樣的火焰,現在則珍惜寶貴的香灰,創造不一樣的精采。


目前「公主病」多是「醫生說」或「預防疾病說」,而沒有診斷後的「相處說」。作者以病患的身分和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分享治療過程的點滴和因應策略。雖然沒有辦法適用所有情況,但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方向,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接續上篇的內容,戲劇中的金句和片段,對於作者的幫助是什麼呢?請讓我娓娓道來!第五步「跟我老公結婚吧」韓劇中提及「會發生就一定會發生」的金句,但以前總僥倖地覺得自己一定可以避免或有效的預防,即使事實證明不可行,該怎麼辦?
一談到「簡單生活」,多數的我們會想到的是「減法生活」或「極簡生活」,屬於個人價值觀和居住的主動選擇,但這裡的「簡單生活」是專為遭逢人生重大挫敗或疾病者,如何慢慢回歸日常的踏實感,沒有過多的焦慮和恐懼,以面對現在及未來的生活。什麼意思呢?
在「公主病」後,只與重要他人互動,我知道有很多善意的關懷,但仍我選擇暫時不接觸,為什麼?因為擔心成為別人口中聊天的話題嗎?不是的,在我周圍的親友們絕大部分都是善意的關懷和積極的協助,那為什麼不接觸?
一看到家人傳繳費通知單,第一時間不是仔細看是否繳費完成與否,而只想趕快繳完,為什麼會這樣?曾以為心病已經過去,但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舊傷口又再次掀開。什麼舊傷口?「我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擔」,所以,一看到自己在繳費單上的名字,就急急忙忙地繳交款項,完全沒有注意已經繳費完成。
這麼久沒有發文,是因為病情處在「不上不下」的狀況,換個角度想,也是一種穩定。繼「類固醇是良藥,『戒』嗎?」這篇文章,主治醫生告訴我可以再試著戒掉半顆類固醇(等於平常用藥不吃類固醇),但這個過程並不輕鬆,尤其在冬天。當時聽到醫生這樣說,便下定決心給自己兩個禮拜試試看。
提筆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當至血液科回診時,告訴醫生:「目前免疫風濕科的主治醫生,希望我減類固醇的量,因為我有『類固醇依賴』。」該怎麼辦呢?
接續上篇的內容,戲劇中的金句和片段,對於作者的幫助是什麼呢?請讓我娓娓道來!第五步「跟我老公結婚吧」韓劇中提及「會發生就一定會發生」的金句,但以前總僥倖地覺得自己一定可以避免或有效的預防,即使事實證明不可行,該怎麼辦?
一談到「簡單生活」,多數的我們會想到的是「減法生活」或「極簡生活」,屬於個人價值觀和居住的主動選擇,但這裡的「簡單生活」是專為遭逢人生重大挫敗或疾病者,如何慢慢回歸日常的踏實感,沒有過多的焦慮和恐懼,以面對現在及未來的生活。什麼意思呢?
在「公主病」後,只與重要他人互動,我知道有很多善意的關懷,但仍我選擇暫時不接觸,為什麼?因為擔心成為別人口中聊天的話題嗎?不是的,在我周圍的親友們絕大部分都是善意的關懷和積極的協助,那為什麼不接觸?
一看到家人傳繳費通知單,第一時間不是仔細看是否繳費完成與否,而只想趕快繳完,為什麼會這樣?曾以為心病已經過去,但沒有預期的情況下,舊傷口又再次掀開。什麼舊傷口?「我擔心成為家人的負擔」,所以,一看到自己在繳費單上的名字,就急急忙忙地繳交款項,完全沒有注意已經繳費完成。
這麼久沒有發文,是因為病情處在「不上不下」的狀況,換個角度想,也是一種穩定。繼「類固醇是良藥,『戒』嗎?」這篇文章,主治醫生告訴我可以再試著戒掉半顆類固醇(等於平常用藥不吃類固醇),但這個過程並不輕鬆,尤其在冬天。當時聽到醫生這樣說,便下定決心給自己兩個禮拜試試看。
提筆寫這篇文章的原因是,當至血液科回診時,告訴醫生:「目前免疫風濕科的主治醫生,希望我減類固醇的量,因為我有『類固醇依賴』。」該怎麼辦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小時候差點下身癱瘓,我以前跟爸媽出去,回來以後我雙腳就完全動不了就像癱瘓了一樣,我還嚇死了,如果是癱瘓了怎麼辦,好在可能是某些疾病原因導致我的腳不能動,但有去找醫生治療所以我的腳就好了可以走路,我無法想像如果我真下身癱瘓我的日子會怎樣,我應該會先自暴自棄吧。
接連在床上躺了一個禮拜,這段時間對我來說可謂是如坐針氈。 「那個……」我趴在病床上,在等待換要的時候趁機起個頭。 「怎麼了嗎?」 柔柔的回答雖然讓人感到舒心,可是對於接下來的問題,我自己也沒什麼把握。 「我現在可以運動嗎?只是簡單的動動身體而已。」 「不行喔,你的傷口還有些發炎反應,最好還
Thumbnail
以前總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有很多挫折,覺得全天下的困難好像都集中在我們身上了,看著別人輕鬆愜意的生活,不由得心生羨慕 在沒經歷過那麼多事以前,碰到挫折的第一時間就是告訴自己要趕緊振作起來,不能被這個挫折打敗,要壓抑甚至忽視自己的受挫感,整個人像打了雞血一樣,繼續往前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壓抑自己與身體疼痛之間的關係,並分享了三個個人成長與自我接納的故事。通過重新認識自己、調整姿勢、接受自身特質,作者鼓勵讀者發掘內在力量,療癒自己的心靈。這些故事觸及了許多人的成長與身體健康議題,讓人深感共鳴與啟發。
Thumbnail
給心靈的重感冒一次診療的機會 儘管,理智上我們都知道要愛自己、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但我們仍舊會有無法放下自己失誤的時候。 即便,我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改變」,但我們仍舊無法堅定信念,仍舊會有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那種時候。 許多人會用童年時期的機制,來應對壓力與困境,然而想要駕馭心情上的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2021.3.4 周一結束了三天的二階療癒課程,課堂上沒有太多的釋放,回家之後隱隱感覺右手、左膝、還有右邊的坐骨神經不太舒服,昨天睡了一覺起來,驚覺大事不妙!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我小時候差點下身癱瘓,我以前跟爸媽出去,回來以後我雙腳就完全動不了就像癱瘓了一樣,我還嚇死了,如果是癱瘓了怎麼辦,好在可能是某些疾病原因導致我的腳不能動,但有去找醫生治療所以我的腳就好了可以走路,我無法想像如果我真下身癱瘓我的日子會怎樣,我應該會先自暴自棄吧。
接連在床上躺了一個禮拜,這段時間對我來說可謂是如坐針氈。 「那個……」我趴在病床上,在等待換要的時候趁機起個頭。 「怎麼了嗎?」 柔柔的回答雖然讓人感到舒心,可是對於接下來的問題,我自己也沒什麼把握。 「我現在可以運動嗎?只是簡單的動動身體而已。」 「不行喔,你的傷口還有些發炎反應,最好還
Thumbnail
以前總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有很多挫折,覺得全天下的困難好像都集中在我們身上了,看著別人輕鬆愜意的生活,不由得心生羨慕 在沒經歷過那麼多事以前,碰到挫折的第一時間就是告訴自己要趕緊振作起來,不能被這個挫折打敗,要壓抑甚至忽視自己的受挫感,整個人像打了雞血一樣,繼續往前衝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壓抑自己與身體疼痛之間的關係,並分享了三個個人成長與自我接納的故事。通過重新認識自己、調整姿勢、接受自身特質,作者鼓勵讀者發掘內在力量,療癒自己的心靈。這些故事觸及了許多人的成長與身體健康議題,讓人深感共鳴與啟發。
Thumbnail
給心靈的重感冒一次診療的機會 儘管,理智上我們都知道要愛自己、擁抱自己的內在小孩,但我們仍舊會有無法放下自己失誤的時候。 即便,我們告訴自己「我一定要改變」,但我們仍舊無法堅定信念,仍舊會有覺得自己不夠好的那種時候。 許多人會用童年時期的機制,來應對壓力與困境,然而想要駕馭心情上的
Thumbnail
這個月,要說自己有所成長也行,要說自己沒有成長也行。總的來說,有前進的也有暫停著絲毫無動靜的,這些想法卻總是搞得我頭昏腦脹。自己就一顆腦袋,也沒有八隻手,到底該怎麼一次應付這麼多事?這種時候越會覺得自己根本就是個一事無成的人或是這世界上一定找不到能夠真心接受自己的人。「為何自己不......」的問題
Thumbnail
此文章在描述作者面對自己的脆弱,常常感到無助和害怕。有時她會害怕失控,幸好她懂得尋求外部的支持與資源。 作者表達,如果有人願意聆聽、接納她的脆弱,她一定會願意告訴這個世界。
Thumbnail
你生過病嗎? 面對不舒服的身體,你會怎麼做呢?是會好好重視、積極面對,調整生活作息,改善不舒服的狀態;還是會忽略身體的不適,用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去,或者吃藥緩解疼痛,度過眼前的危機就將之拋諸腦後。
Thumbnail
2021.3.4 周一結束了三天的二階療癒課程,課堂上沒有太多的釋放,回家之後隱隱感覺右手、左膝、還有右邊的坐骨神經不太舒服,昨天睡了一覺起來,驚覺大事不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