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台灣文學研究史-2:白話字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濟南教會在青島東路的協(餵)助(養),讓基督長老教會再次受到大家關注。趁機講一下長老教會和白話字研究。


昨天提到戰後的「台灣文學研究」,準確地說應該是「漢字台灣文學研究」,在1970年代開始,而「白話字的台灣文學研究」反而在1970年代結束。


《{Tâi-oân Kàu-hōe Kong-pò》(《台灣教會公報》,原稱《Tâi-oân-hú-siâⁿ-kàu-hōe-pò》(《台灣府城教會報》))從1885年開始,一直都是用白話字,但到1970年因為國語運動,國民政府強烈要求下才改用漢字延續至今。


在台灣教徒本就相對小眾,又國語運動以及國字、漢字中心思維,具備基督教啟蒙性質的白話字,以及用白話字書寫的文獻便被時興的漢字台灣文學光芒掩蓋。


直到呂興昌老師於1993年6月〈台灣文學資料的蒐集整理與翻譯〉中提到台語文學,以及隔年在「第一屆台灣本土文化學術研討會」發表的〈白話字中的台灣文學資料〉,才讓白話字及白話字文獻重新進入台灣文學研究的視野。


參考資料:

1.陳慕真《白話字的起源與在台灣的發展》

2.呂興昌〈白話字中的台灣文學資料〉

寫寡讀書筆記/寫一些讀書筆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關於林榮三散文首獎〈媽媽說我是假的〉,內容是關於生理女性進行性別手術時,與媽媽之間一輩子的拉扯。而作者潘柏霖為生理男性,其關於女性書寫的散文,便引起散文真實性和書寫倫理爭議。
現代文學有戲劇、詩、小說、散文四大文學體裁。因為形式結構的關係,小說和散文會放在一起討論,尤其關於「真實」和「虛構」的問題。這樣說就有點有趣,難道戲劇和詩就沒有「真實」和「虛構」的問題嗎?顯然不是。
得知藤子不二雄Ⓐ過世時,youtube正巧從周星馳的〈秋意濃〉播放到張學友版本,再到粵語版的〈李香蘭〉,放完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 〉,進入谷村新司為東映動畫版《三國志》演唱的〈風姿花伝〉。 都忘記小時候東映版的原貌了。
前記:文長台語MODE腎入。不知道用「智障」和「弱智」等生理病症罵人,算不算是沒有思考用字。 百外年來「入聲是三四聲」成做常識,平仄拗來拐去,講這是李白蘇軾才會使無合格律,倯。「中文」是20世紀初期才出現的概念,以早漢字在人讀,「國字」是「國語」硬搶去的,知影了後閣講「入聲是三四聲」嘛無問題。
  駱以軍《明朝》在鏡文學有意推廣之下,成為當時眾所矚目的新作。然,出版之後風波不斷。朱宥勳在2019年11月的《聯合文學》發表書評〈「投降」是文明的最終形式嗎──讀駱以軍《明朝》〉,認為《明朝》挪用《三體》的概念,是「囡仔穿大人衫──無合軀」
戰後真正要說「台灣文學研究」──與台灣相關、在台灣書寫、台灣人書寫文學開端,大概還是得從1970年代算起。
關於林榮三散文首獎〈媽媽說我是假的〉,內容是關於生理女性進行性別手術時,與媽媽之間一輩子的拉扯。而作者潘柏霖為生理男性,其關於女性書寫的散文,便引起散文真實性和書寫倫理爭議。
現代文學有戲劇、詩、小說、散文四大文學體裁。因為形式結構的關係,小說和散文會放在一起討論,尤其關於「真實」和「虛構」的問題。這樣說就有點有趣,難道戲劇和詩就沒有「真實」和「虛構」的問題嗎?顯然不是。
得知藤子不二雄Ⓐ過世時,youtube正巧從周星馳的〈秋意濃〉播放到張學友版本,再到粵語版的〈李香蘭〉,放完玉置浩二的〈行かないで 〉,進入谷村新司為東映動畫版《三國志》演唱的〈風姿花伝〉。 都忘記小時候東映版的原貌了。
前記:文長台語MODE腎入。不知道用「智障」和「弱智」等生理病症罵人,算不算是沒有思考用字。 百外年來「入聲是三四聲」成做常識,平仄拗來拐去,講這是李白蘇軾才會使無合格律,倯。「中文」是20世紀初期才出現的概念,以早漢字在人讀,「國字」是「國語」硬搶去的,知影了後閣講「入聲是三四聲」嘛無問題。
  駱以軍《明朝》在鏡文學有意推廣之下,成為當時眾所矚目的新作。然,出版之後風波不斷。朱宥勳在2019年11月的《聯合文學》發表書評〈「投降」是文明的最終形式嗎──讀駱以軍《明朝》〉,認為《明朝》挪用《三體》的概念,是「囡仔穿大人衫──無合軀」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羅馬書10章15節:「傳福音的人,他們的腳蹤多麽佳美!」 (寫於2024年2月22日,台東宣教聯盟二二八紀念活動文章講稿)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
Thumbnail
國語政策、臺灣各大族群及其母語乃至「臺語」爭端等究竟緣何而來,本文透過一點閱讀心得,從外國到本國,從南非到台灣,提出自己的一點想法,與大家一起討論、思考臺灣各族群母語乃至「國語」政策的未來。
Thumbnail
本文介紹了臺灣戒嚴時期文學主題以及四個文學團體的因應方案。透過介紹不同的作家與他們的作品風格取向,突顯出在戒嚴政策的底下,文學界選擇了與政府前呼後應、曲折避開,或直球對決的不一而足的態度。
Thumbnail
一、換語言佮文字是誠悲慘的代誌   以早,日本人來矣!台灣人換讀日本書,講日語。50年了後,另外一个政權來,逐家閣愛改學講華語,寫華文。彼當陣仔的台灣人誠可憐,尤其是佇寫文章,寫東寫西的人,愛換另外一種語言,是真慘的代誌。   我自2019年開始,佇部落格寫「逐工寫一段」,開始用漢字寫台文,
Thumbnail
1895~1945年,台灣淪為日本殖民地長達50年之久。日本殖民當局在台灣建立總督專制統治,構築嚴密的警察網絡、復活封建保甲制度來控制台灣經濟命脈。為了推廣農業發展台灣總督府在1937年(昭和12年)成立 「臺中州立農業學校」,為當時的教育部農業群科中心及食品群科中心的主辦學校
Thumbnail
恢復台語文,甚至以台語文為官方語言,其願景動人處,就是區隔來自中國的入侵政權。
Thumbnail
《出版島讀:臺灣人文出版的百年江湖》回顧了清領時期、日治時期、冷戰時期與九○年代《著作權法》修訂的江湖風雨,也指出前輩們百年追求的路,作者們也描繪出臺灣人文出版的面貌,同時介紹出版史上獨特的出版現象,呈現這一個議題的時代意義,以及未來如何開拓人文出版的道路與方向。
Thumbnail
羅馬書10章15節:「傳福音的人,他們的腳蹤多麽佳美!」 (寫於2024年2月22日,台東宣教聯盟二二八紀念活動文章講稿)
Thumbnail
近年來,現代台灣社會隨著科技進步、全球化發展,文化的多元性不斷呈現。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開始思考,在現代社會,是否還有必要學習古老的文言文?這個問題涉及到文化傳承、語文修養以及個人發展等多個層面,值得深入探討。
在臺灣這篇土地上,有多元的原住民族群,其語言和文化代代相傳,是重要的文化資產。 然而,在歷史長河中,原住民語言曾經面臨過不同時期的困境和挑戰。 本文將梳理自光復初期至今的數個時期,探討臺灣原住民語言教育政策的演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