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07/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夠好的工作》心得:一窺人生與工作的關係

一位商人在小漁村,看到一位漁夫帶著魚貨走過去,魚的品質讓商人印象深刻,於是詢問漁夫花了多久時間捕到這些魚。

「喔,一下子而已。」漁夫回答。

「你怎麼不多待一會兒,多捕些魚呢?」

「因為我只需要這些。」

「那你平常都在做些什麼呢?」

「早上睡到自然醒,捕幾條魚,陪孩子玩,和老婆小睡片刻,然後和朋友喝點酒、彈吉他。」


商人很震驚,他告訴漁夫可以幫助拓展生意。

「你可以買一艘更大的船。」


「然後呢?」

「然後你可以搬到市區,開一個配送中心。」

「然後呢?」

「然後你可以把生意擴展到國際,會變成非常有錢。」

「然後呢?」

「然後你就可以退休,搬到一個小村莊,早上睡到自然醒,捕幾條魚,陪孩子玩,和老婆小睡片刻,然後和朋友喝點酒、彈吉他。」

以上的小故事出現在《夠好的工作》一書的開頭(因文長有稍微改編縮短)。


「你很成功耶!能夠擁有這樣的事業。」

跟朋友閒聊時,當談到成功時,通常上面這句話很常出現。找到自己有熱情的工作,為了這個目標奮鬥,並在上面獲得成就。曾經我也用這樣的方式去面對工作,當我期望工作能幫助實現自我時,結果不如預期,我感到很失敗。

工作不如預期=人生不完美

我在工作上遇到挫折時,往往會陷入負面情緒中,賦予工作一個意義很重要,但當它成為人生唯一的重要事,可能會有點風險。自己的工作是業務,出遊玩時,還是會優先處理工作,彷彿工作比起其他事情,是第一重要的,因此容易陷入煩躁,也總想著出來玩,要抽空來處理公事,或是學習跟工作有關的新知識,才沒有虛度光陰,然而都忘記自己正在度假,無法享受美好的假期。


看了《夠好的工作》,終於讓我對於什麼是「工作」,有不一樣的看法。這本書收集真實世界中不同主角的親身經歷,描述他們對於工作態度的轉變。這些人在工作上獲得的成就,都非常出色,其中幾位,因為意外而失去工作時,他們開始迷惘,不知道自己是誰。

書裡提到若找到對自己來說,多種不同的意義來源,能比較不被工作所影響。看到這邊我開始了實驗,現在除了工作上業務的角色以外,偶爾會寫文章,或是研究書籍,練練瑜珈,有了這些不同的意義來源後,發現工作上就算遇到困難,也比較不會陷入情緒中,能好好解決問題。

要找出多種不同意義,我自己會多問問自己:「假如我今天不用上班,我想做什麼?」然後將自己的工作,調整為不佔滿全部時間,漸漸的,有了體驗其他興趣的機會就出現。

 

在我的生活環境,對成功的定義,通常跟金錢或是工作扯上關係。

書裡提到一個概念「地位遊戲」,導致大家對成功的定義,變成像是電玩遊戲中得分、打敗魔王、贏得勝利,或是你為公司和自己賺取多少錢,來衡量成功。

這種地位遊戲的價值量化工具,像是越有錢越成功、在社群媒體上擁有更多的讚、原本智慧手錶是幫助改善健康,後來沉迷於追求更多的步數,漸漸地大家對成功的想法,都像是累積成就一樣,收集越多越成功。

定義自己的成功,在過程中,需要長期的反覆思考,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這與之前介紹的文章提到的「當你心有所感、有什麼想法從內心深處湧現時,千萬不能有一絲敷衍。一定要想清楚,自己在什麼情況下、對什麼事情、有什麼感覺。」非常相近!

(詳情請參考 一本影響宮崎駿一生的書,從《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思考真正的自己。)。


我自己對這部分有深刻的經驗,之前做某套瑜珈時,一開始希望自己得到精神上的喜悅,因為聽說練越多次越有效果,後來改為一天做兩次,漸漸變成一種集點任務。每次做瑜珈的時候,滿腦子都是「趕快完成!趕快完成!」,卻無法體驗瑜珈的過程,而那過程反而才是讓精神喜悅的關鍵。有時候比較忙,一天無法練到兩次時,還會變得很焦慮,後來發現越練習壓力越大,才開始重新專注在瑜珈本身,而不是完成多少次數。

 

看到這邊或許會疑惑,找到自己想要的成功後,如果專注自己在這些興趣,可能因為生存而煩惱,但太過於專注賺錢,又可能失去當初對興趣的初心,那到底該怎麼做呢?

書中說找到何謂對自己工作上的「夠好」,是重要的關鍵,認清工作的本質,工作最重要的本質是帶來足夠的金錢過生活。

知道「夠好」,就能知道自己工作到什麼程度就該停止, 在工作時間內盡力學習,盡力處理公事,過了工作時間,盡力做其它喜歡的事情。

 

以上是對於這本書的一點點心得,歡迎大家留言,聊聊你的看法~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