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28|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智者靠理性指導,凡人靠經驗探路」

在古代經典的智慧中,理性被視為指導人們行動的最高準則。《論語》云:“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這句話強調了內省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提醒我們要以理性為基石,獨立思考和行動。

在我個人的經歷中,這種智慧對我在1990年代日本求職的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1990年代我在日本求職的經歷

1990年代是日本經濟泡沫破滅後的調整時期,整個社會處於一種不穩定和不確定的狀態。我作為一名外國求職者,面臨著語言障礙、文化差異和經濟環境等多重挑戰。在這個過程中,我深刻體會到了理性在決策中的重要性。

在求職的過程中,我首先做了充分的市場調研,了解了當時日本的經濟形勢和各行業的就業前景。這讓我能夠理性地評估自己的優勢和劣勢,選擇最適合自己的職業方向。我還花費大量時間學習日語,提高自己的語言能力,以便更好地融入當地的職場文化。

在面試過程中,我遇到了很多挫折和挑戰。有一次,我面試了一家知名企業,經過了幾輪面試後,最終卻被告知不合適。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重大的打擊,但我並沒有因此放棄。相反,我冷靜地分析了自己的不足之處,並不斷改進自己的面試技巧和專業能力。

雖然最後的結果並不完美,但如果我當時沒有如此理性地深思和調整缺失,結局肯定會更糟,甚至讓我無法在日後身居日本。


理性引導行動的力量

回顧那段求職的經歷,我深刻認識到,理性不僅是一種思維方式,更是一種生活態度。正如古書中所言,理性幫助我們在面對挑戰時保持冷靜和清醒,使我們能夠做出最明智的決策。在日本求職的過程中,正是理性引導我一步一步地克服困難,最終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古代哲學家和學者們對理性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並將其應用於各種生活場景中。例如,《道德經》里提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這段話強調了自我認識和自我控制的重要性,理性不僅幫助我們理解他人,還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自己,從而在生活中做出明智的選擇。

《孫子兵法》也同樣重視理性的作用。孫子認為,戰爭中的每一個決策都應該基於理性的分析和客觀的評估:“知彼知己,百戰不殆。”這種思想不僅適用於戰爭,也適用於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個決策。


諸葛亮北伐中的理性智慧

在三國時期,蜀漢丞相諸葛亮為了恢復漢室,進行了一系列的北伐。「智者靠理性指導,凡人靠經驗探路」這一原則在這段歷史中得到了鮮明的體現。

諸葛亮以其卓越的智慧和理性,成為北伐戰爭中的核心人物。他精心制定策略,依靠嚴謹的分析和深思熟慮來指導行動。諸葛亮在北伐前進行了詳細的計劃和準備。他分析了魏國的地理形勢、兵力布置和糧草供應,並制定了相應的戰略。例如,他選擇了進攻魏國的隴右地區,這裡地形複雜,易守難攻,有利於蜀軍進行游擊戰。這些策略充分展現了「智者靠理性指導」的智慧。


此外,諸葛亮非常重視人才的使用,並根據每個人的特點安排適當的任務。他提拔了像姜維這樣有才能的將領,充分發揮他們的長處。在北伐過程中,糧草供應至關重要。諸葛亮非常注重後勤保障,精心安排了嚴密的糧草運輸和儲備計劃,確保了軍隊的持久作戰能力,這正是基於理性的分析和深思熟慮。

然而,諸葛亮麾下的一些將領則更多依賴他們的經驗來作戰,這往往導致了失敗。最典型的例子便是馬謖。

在第一次北伐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街亭。馬謖自視甚高,認為自己的經驗足以應對任何情況,未按照諸葛亮的戰術布置。在駐守街亭時,馬謖選擇在高地駐紮,這一決定完全依賴於他過去的經驗,而未能謹慎理性地分析當前的戰況和地理形勢。結果,馬謖的部隊被司馬懿圍困,蜀軍缺乏水源和補給,最終導致街亭失守,北伐失敗。

這次失敗正是依靠經驗、未遵循理性分析的結果,充分體現了「凡人靠經驗探路」的局限性。馬謖的失敗讓人們看到了僅靠經驗而不謹慎理性分析情勢所帶來的嚴重後果。

這一點體現在諸葛亮對戰略的精密計劃和用人得當上,而依賴經驗的將領則因缺乏理性分析而導致失敗,這兩者的對比在戰爭中起到了鮮明的警示作用。


理性是智慧的核心,它幫助我們在紛繁複雜的世界中找到前進的方向。無論是古代的哲學家還是現代的職場人,只有以理性引導行動,才能在生活中取得真正的成功。這種智慧不僅適用於我在1990年代日本的求職經歷,也同樣適用於今天的每一個人。通過不斷地自我反省和提升,我們可以在理性的指導下,邁向更加光明的未來。



我是一個中年大佬,目前長居在日本,這些內容是基於我多年來的經驗和思考,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啟發和幫助。人生旅途漫長而充滿挑戰,但只要我們用心思考,認真對待每一個淺顯的問題,就能發現深刻的答案,實現自我成長。祝願大家在人生道路上順利前行,不斷收穫智慧與幸福。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