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12|閱讀時間 ‧ 約 25 分鐘

園丁與木匠 #009: 玩是什麼

園丁與木匠

園丁與木匠

玩的意義

玩不是工作。無論是和人玩、和物玩,還是和想法玩——即假裝,我們都是在隨機、多變地嘗試不同的動作和想法,然後總結這些動作和想法的後果。玩是一種試錯式的學習,能讓我們快速獲得反饋、積累經驗,提高應對意外局面的能力

人們通常在基本需求得到滿足後,比如吃飽穿暖,才會想玩。玩有特定形式,例如小孩打鬧,似乎在重複一些動作,但又在重複中有變化。玩是自發和自願的。在老鼠的實驗中,小老鼠為了能玩,甚至願意完成一些工作。




科學家眼中的最佳教學方法

科學家認為,最好的教學方式是讓老師成為學生學習的腳手架,引導孩子自己構建知識,而不是直接傳授知識。這種方法對家長和老師的要求都非常高,尤其是對於一般家長來說,不干預可能是最簡單的方法。

總結來說,家長在孩子的遊戲過程中可以做的事情有三點:

  • 1. 提供安全穩定的環境:孩子即使在貧窮或危險的環境中也能玩,但如果能提供一個安全穩定的環境,孩子會更積極地探索。
  • 2. 提供玩具:玩具不必高端複雜,一根小木棍也可以成為玩具,關鍵是要有玩具可玩。
  • 3. 參與和引導孩子玩:比如,高普尼克經常和她的小孫子一起玩,假裝桌子底下有一隻老虎正在睡覺,他們悄悄爬過桌子,避免驚醒老虎。高普尼克強調,家長參與的關鍵不在於對孩子有多大好處,而是家長也喜歡玩。

遊戲是孩子理解世界的一種方式

遊戲在孩子的成長中扮演著重要角色,不僅提供娛樂,更是他們理解和探索世界的主要途徑。以下是幾個具體例子,說明遊戲如何幫助孩子理解世界:

1. 過家家遊戲 - 模擬社會角色和日常生活

孩子們在過家家遊戲中扮演不同的家庭角色,如父母、孩子、醫生、警察等。他們透過這些角色扮演來模擬現實生活中的互動和情境。例如,孩子扮演醫生,模仿醫生看病的過程,這讓他們學會瞭解醫生的工作,並在模擬中減少對醫院的恐懼。

2. 建築積木遊戲 - 學習物理和數學概念

孩子們在建築積木遊戲中,嘗試搭建各種結構,如塔樓、橋樑等。這過程中,他們不僅學習了平衡和重力的概念,還開始理解空間關係和幾何形狀。例如,孩子們會發現,如果基礎不穩,塔樓就會倒塌,從而學習到基礎的重要性和穩定性的概念。

3. 玩泥巴和沙子 - 探索自然和科學

孩子們在玩泥巴和沙子的過程中,體驗到不同材料的質感和性質。他們會嘗試將水倒入沙子中,觀察其變化,從而理解吸水性和流動性等概念。例如,他們會發現濕沙更容易成型,這有助於他們理解固體和液體的區別。

4. 角色扮演遊戲 - 發展同理心和社交技能

在角色扮演遊戲中,孩子們會模仿各種職業或角色,如教師、消防員、超級英雄等。他們透過這些角色體驗不同的職責和情感,增強了同理心和社交技能。例如,扮演教師的孩子會學會如何教導和幫助其他孩子,這增強了他們的領導能力和責任感。

5. 規則性遊戲(如棋類和卡牌遊戲)- 學習規則和策略

孩子們在玩棋類或卡牌遊戲時,需要遵守遊戲規則並制定策略。這過程中,他們學會了如何計劃、預測對手的行動以及調整自己的策略。例如,孩子在玩象棋時,需要考慮每一步的最佳走法,這訓練了他們的邏輯思維和決策能力。


---

透過遊戲,孩子們能夠模擬現實生活中的情境,探索自然和科學,發展社交技能和同理心,並學習規則和策略。遊戲為孩子提供了一個安全且充滿樂趣的環境,讓他們在其中自由探索、犯錯並成長。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蒙格的跨領域學習和多元思維模型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