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23|閱讀時間 ‧ 約 24 分鐘

靜坐須知 (31)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靜坐須知 (31)

上良下因法師主講

20221022 台灣悟光精舍

很多修行人對自己其實是不太清楚的,但是我們看別人,找別人的缺點都是很准,一針見血,而且非常刻骨銘心。這個人什麼習氣,這個、那個,講的神准。但講到自己缺點的的時候,「就是有一點點不圓滿!」「有時候也發脾氣,但是可以原諒!」

看自己的缺點就是朦朦朧朧的不清楚,然後再適當給它美化一下:我這個缺點其實沒什麼,我還比別人好多了,別人還比我更差呢,我這個其實沒什麼大不了。但是批評別人的時候,那是很嚴厲地批判:這簡直不像出家人呐,不應該啊!這是我們凡夫眾生的習性。

所以說,其實很多修行人對自己不清楚。我們講修行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行為啊。在修正自己的行為之前,首先要先認識自己:我的優點在哪裡?缺點在哪裡?我的優勢(外在的好的條件)在哪裡?。劣勢在哪裡?你要很清楚。

不要要求自己過高,也不要產生自卑,妄自菲薄,自甘墮落。我們要真正瞭解自己的狀態,才能夠在修行的過程當中不急不躁。

我們為什麼會很急躁?就是因為我們不瞭解自己。我們希望趕快得到什麼,或者趕快捨掉什麼。事實上,以我們的條件來說,不可能那麼快一下子就達成,但是我們急,你越急追著它,它就離你越遠。

所以我們先要瞭解自己的狀態,有時候我們在不是很急的情況之下,循序漸進地去做,反而你能夠得到你想要的結果。各位看阿難尊者的公案,他當初證果的過程就是這樣子。

阿難尊者想要參加大迦葉尊者洞窟裡面結集經典的法會,但是當時他還未證阿羅漢,大迦葉尊者不准他進去,他就趕快精進地修,希望能夠趕快證得阿羅漢。所以他就非常刻苦地修,但始終沒有證果。

後來實在是身體疲累已極,就稍微放鬆點,把身體倚靠到牆壁上,這時候一下就證阿羅漢了。

所以,有時候你越是急,它離你越遠,稍微適當地放鬆調整,它反倒可能離你更近。當然也不是說放鬆就一定能夠距離目標更近,你首先要瞭解自己,如果不瞭解你自己,你的放鬆可能就不是放鬆,而是放逸了。

人生幾何,何必給自己那麼大的壓力呢?一天天過就好了,打板上殿,安板下殿,到時間睡覺就好了,那麼大壓力做什麼?這樣子就不是放鬆,那叫放逸。所以要先瞭解你自己的程度,還有你的承受力,給自己修行帶三分勉強,差不多控制在這種程度。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