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06|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與食物對話,細品臺灣的歷史和人情

「約吃飯」總是最常見、最簡單的社交活動,以前常一口答應邀約,半百之後因時間心力有限,也怕身體負荷不了,就會有所取捨,畢竟每個人閒暇之餘的興趣、喜好可能大相逕庭,話不投機半句多,何況還要放鬆一起吃美食。

還有,細究一個人「吃甚麼」以及「怎麼吃」的時候,會發現,這些平時沒有意識到的細節,在在反映了一個人的文化、成長背景:「吃甚麼」以及「怎麼吃」,看似平常,卻是大有學問。



跟對味的人吃最對味

我和女兒很喜歡跟一位前輩吃飯,或是吃他推薦的,幾乎不會踩雷,而且意猶未盡。他吃的不一定是昂貴的餐廳,或是賣相好、擺盤美的食物,而是能入味入心,或是跟記憶連結的滋味。

算是走過中國大江南北的他,也懂得一些食物的來歷,還有飲食文化史,所以崇拜之餘也因他推薦買了一整套的《 唐魯孫先生作品集 》,有時拿來慢慢讀就像品嘗一道道的食物。

餐桌上認識自己的歷史

《餐桌上的臺灣史》這本書討特定食材、料理,可能是在甚麼時代、由甚麼人引進台灣的。很懂吃的作者 #編神老師 也以感官的角度來探討歷史,從「聲色味」的「味」來下筆,翻看常會跳出驚喜:「哇!原來是這樣啊!」

台灣的飲食變遷,其實與歷史環環相扣,而所謂的「台灣味」,也跟著不同的時空背景,有不同的理解與印象。就以前面提到的原味重味的問題來說,其實兩者都存在於台灣味的精神中。

忘了是誰說「菜餚如同語言,有自己成長變化的生命線。」一碗牛肉麵,一盤蚵仔煎,都可以透露出台灣菜多元交融的痕跡。與其急著用刻板印象找出台灣味標誌性的特點,不如試著去理解台灣菜的過去,試著從歷史、風土與文化去了解台灣味道。


每回聊天聽前輩不疾不徐地「說菜」,都會想起 #鞭神老師 的這段文字:「有時清燉,有時紅燒,有時白湯白肉或白湯紅肉,有時紅湯紅肉或紅湯白肉,有時吃牛、肚、雜的三寶,有時吃牛、筋、雜的三寶,有時預約牛胸過橋。不變的都是湯鮮、肉好、麵兼具滑順與筋道, 撒上蒜苗後,整碗更是躍動了起來。」

好生動的描述讓牛肉麵活了起來,其實關鍵在牛肉的火候,需要耐心燉煮。留意日常飲食中的諸多細節,培養一輩子可以帶著走的飲食素養。其中蘊含的豐富文化與歷史背景,這是一趟充滿發現和感動的旅程,就像人生。

細心慢熬的人際關係

我和前輩都喜歡台灣的小吃,例如肉燥飯和爌肉飯,肉燥飯最好不要用絞肉,而是將肥瘦相間五花肉慢慢切成小丁,加入紅蔥頭拌炒後加醬油,用小火滷上兩三個小時,淋上大碗的白飯,就是最大的滿足。

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需要時間的淬煉和相處的堆疊,呼應我之前寫的:「有溫度的人際,可以讓互動是自然的情感流動,不用急於連結人脈,因為人生的智慧,不是商管書中汲汲營營的規矩。」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