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11|閱讀時間 ‧ 約 17 分鐘

學會情緒管理:情緒的功能與調節策略

raw-image


真的好煩,講不聽,也理不清,只要每次情緒一來,腦袋就像被綁架一樣!沒有辦法克制自己,也不知道該怎麼幫助自己。對自己生氣,然後覺得好累好累。


成為一位心理師之後,講過最多的主題就是「情緒」。而在執業的過程,更有許多人會問我:「心理師,你可以教我如何情緒管理嗎?」。當然,情緒形成的脈絡百百種,並沒有所謂萬用的公式,但在之中,依然還是有些共通之處。本文聚焦於此,先從情緒的功能開始討論,接著整理可以運用在日常生活中的情緒調節策略。也祝福閱讀文章之後的你,都能從中找到通往寧靜的路徑。


通常來講,情緒存在的功能是什麼?



雖然情緒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現象,但情緒所造成的不舒服,再加上社會對於情緒反應所貼上的各種標籤,諸如不夠成熟、不夠理性、不夠體貼等,都讓我們對於情緒抱有極大的反感。然而,經過漫長的演化,情緒之所以會被保留下來,恰恰是因為情緒有它存在的必要性。


其中,為人帶來負向感受的情緒,包含恐懼、焦慮、憂鬱或憤怒等,往往會影響到我們的生存。恐懼會驅動戰鬥或逃跑反應;而焦慮讓我們提早為未來的潛在風險做好準備;憂鬱則在我們受傷的時候,提醒我們要先慢下來療傷;憤怒恰恰推動我們做出改變。


至於帶來正向感受的情緒,賦予我們生活動力與意義,讓我們因為成就、滿足、興奮,進而願意不斷投入精力,甚至磨礪自己,一步步提升自己的生存條件。


綜上所述,可以發現情緒之所以存在,就是為了讓我們「好好生存」下來。


除此之外,情緒往往也會跟人的需求或內在現實相互連結。舉例來說,生氣可能源自於在乎、害怕、肚子餓(?);迷惘可能是因為面臨失落、關係或環境的變動;沒有動力則是因為壓力過大、超過負荷、習得無助等。換言之,我們可以把情緒視為一種訊息的載體,代表我們的身體或心靈正在跟它的主人傳遞重要的資訊


為此,試著理解情緒,其實就等於在貼近自己的需求。


就像小嬰兒肚子餓、分離焦慮、尿布濕的時候會以哭泣展現自身情緒,藉此讓需求可以被照顧者們看見並滿足。而當需求被發現、被照顧,小嬰兒的情緒也會隨之平復。長大之後的我們,雖然已經擁有自我照顧與口語表達的能力,但以情緒表現作為需求連結的設定依然存在。只不過,這個設定不再只是為了喚起他人的注意與行動,亦為一種警報系統/自我提醒(或者說一面鏡子),除了提示危險,更能助人看見自我的匱乏。


神奇的是,人類的內在空間好比像是一條河流。當情緒可以被表達、被明白,就會產生流動。因為情緒已經完成它的任務,亦即被自己的主人理解,所以可以暫時退回背景。


也因此,如果我們一味壓抑或忽略情緒,同樣會因此失去重要的資訊,讓我們跟自己的關係越來越疏離。甚者,壓抑跟忽略會阻礙需求的滿足,導致情緒越演越烈,只為讓你聽見,結果延伸出更多內耗跟拉扯,使得空虛、徬徨或疲憊等負性感受一再被強化。


由此可知,暫時迴避情緒,並不可恥,也很有力量。但如果發展成一種長期的壓抑或者忽略,不僅違反人類的原廠設定,還會引發反效果,導致自己的情緒困擾越來越嚴重。


到頭來,相較於要求自己情緒總是穩定(沒有情緒或者一直保持正向),試著練習如何跟「情緒共處」,更能幫助到自己,亦即在情緒出現時,保持接納與行動,以便在情緒的波動中,不至於被情緒浪潮給吞沒。



情緒管理四步驟


而要如何跟情緒共處,或者說情緒管理,我們可以分為四大步驟(循序漸進),包含:


  • 接納且允許自己擁有情緒反應,進而讓情緒流動,並讓其中的需求被辨識
  • 針對情緒感受做出行動與回應,亦即情緒調節,避免自己被感受給淹沒
  • 理解並貼近情緒背後代表的需求或意義,不再只是被動反應,重新找回掌控感
  • 針對情緒背後的需求或意義做出行動與回應,深度處理個人議題,甚至改變自我


以上步驟,依據不同的情境,可能會需要不同程度的處理。有些情緒所代表的需求,也不一定會跟未竟議題有關,而是普世性的心理需求,諸如自尊、歸屬、成就等。所以就不會涉入太多的個人議題、自我的改變。


想當然,知道因應步驟只是第一步,要如何去實踐又是另一回事。


首先是「接納跟允許」這一步,看似簡單,卻是許多人的大魔王。而卡關的原因,往往來自於我們對於「情緒」本身的「評價」。舉例來說,憂鬱帶來不舒服之外,也經常會讓人懷疑自己是不是太過脆弱,亦即把「憂鬱」跟「自我價值」進行連結。然而,無論優秀與否,我們都會歷經憂鬱的時刻。正因為我們出生於不同的家庭,擁抱不同的價值信仰與自我認同,也擁有不一樣的特質,才會產生相異的情緒感受。


對於某些人來說,微不足道的事情,對於其他人來說,正好喚起個人的議題。也因此,每一份痛苦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沒辦法透過數字去丈量,更無法藉由比較分出高下。感受的真實性,講的不是客觀上的條件,而是我們在感性上經歷了怎麼樣的波瀾。


再者,當我們對於情緒抱有評價時,也會產生更多的次級情緒(對於情緒的情緒),而這又會使得原始情緒無法被我們清楚辨識。比如對於自己的脆弱感到憤怒、對於自己的憤怒感到羞恥、對於自己的迷惘感到害怕等,皆會促使內在經歷更多的拉扯與消耗。


為此,在練習接納跟允許情緒存在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去提醒自己:情緒沒有好壞、優劣之分,只是會有正負性或者程度上的差異,但都會是通往自我的路徑。作為珍貴的內在資源,情緒正好幫助我們好好貼近自己地活著。



另外,我們之所以無法順利接納自己的情緒反應,許多時候,也因爲太過習慣壓抑自己的情緒,甚至不自覺麻木感受,只為控管情緒的影響力。

總體來說,如果想要重新迎回自己的情緒,除了打破思考的慣性,包含評價情緒或貶低情緒,還得打破身體(行動)的慣性。例如總是習慣馬上把眼淚擦掉、下意識抬頭避免眼淚掉下來、排斥接觸會引發感受的刺激、太過仰賴轉移注意力、總是過於理性分析、經常把他人需求或處境放在自身感受之前、習慣輕描淡寫自己的感受、抗拒分享感受或心事等,都會造成情緒感受難以舒展,遑論後續的因應、覺察與整理。


當然,人類原本就是一種遵循慣性的物種。如果想要改變習慣,並非一念之間,而是要有意識地刻意練習。最好的方式,則是把相關的感受練習加入日常規劃中。舉例來說:每個月看一部感性的影劇作品、開始練習寫日記去將感受留下來、試著在安全的情況下(好比在洗澡、開車、騎車時)去放聲哭泣、吼叫或吼罵。甚者,光是每一個禮拜花個十分鐘,透過沖澡,稍微感受全身肌肉的痠痛,都能促進情緒經驗的接觸。



接下來,談完接納跟允許之後,讓我們進入下一個步驟:情緒調節策略


承前所述,雖然情緒承載各種訊息,也有它的功能與意義,但在理解跟貼近的過程還是會不舒服!為此,以下整理五項可以運用或培養的情緒調節策略。不過,情緒調節僅僅針對「當下的情緒」進行處理,並不等於可以直接解決「引發情緒的個人議題」。


一、藉由深呼吸調節身體節奏


深呼吸,許多人會以為指的就是大口吸氣,但在焦慮或緊繃的狀態下,不斷地大口吸氣或者快速換氣,恐怕會引發反效果,例如過度換氣、心悸、胸悶、恐慌等。若是要透過深呼吸調整壓力或情緒,不可或缺的是「好好吐氣」。在吐氣的過程中,我們的身體會自然進入一個比較放鬆的狀態,副交感神經作用,心率變慢。而「好好」吐氣,指的也不是「大口」吐氣,還要「緩緩」吐氣,才能達到「調節身體節奏」的效果。


假如在練習深呼吸時,還是會不自覺越來越快,可以在「吸氣吐氣之間」,再加上一個「閉氣」的步驟,亦即「吸氣—閉氣—吐氣」,藉此達到緩緩深呼吸的目標。


常用的口訣,包含4—7—8、3—3—3、4—4—4。如果可以,吐氣時間最好比吸氣長,才能讓自己好好慢下來。另外也可以用手輕壓胸部去引導自己放慢深呼吸。在深呼吸的過程,搭配深呼吸速率去畫三角形或正方型,同樣具有指引效果,可以直接用手指畫在大腿上,亦能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想像。



二、運用注意力轉移,抽換情緒感受


人們總是對於逃避抱有負向偏見,但逃避其實是人類天生內建的自我保護機制。當然,有些時候,不能一再逃避,做出回應也同樣重要。只不過一時的逃避,同樣有助於保持或累積自己的能量。至於要如何逃避,除了物理性的離開,轉移注意力亦能達到類似的效果,包含做自己喜歡的事、暫時關掉訊息通知、滑滑短影音、追劇、追星、玩個遊戲等,都能讓我們獲得喘息,甚至因此充電,然後才有力氣回來面對各種生活挑戰。


甚者,在無法離開或隔絕壓力(刺激源)的狀況下,利用白日夢、消極應對、設定心理界線、左耳進右耳出、找藉口、話題打岔等策略,就算無法完全消除所有的情緒感受,亦能避免情緒不斷被放大。


三、利用降溫策略,舒緩情緒感受


許多人在緊張的時候,都會習慣咬東西去舒緩。而飲用冰水或者食用冰塊、冰品,同樣也具備情緒舒緩的效果。只不過,如有牙口、心血管疾病、腸胃問題,不建議使用。

另外,當臉部接觸到冰冷的刺激時,我們的身體會自動產生潛水反射,促使心率變慢、副交感神經作用,進而達到快速冷卻情緒感受的效果。所以,洗冷水澡、用冷水洗臉、冰敷臉頰或脖子,皆都有助於情緒調節。


四、定期的身心保養,藉以代謝疲憊,然後好好充電


簡單來說,就是所謂「me time」的安排,可是肉體上的放鬆,也可以是心靈上的抒發,包含看電影、抱怨、寫日記、按摩、散步、吃大餐、諮商、追星、投入興趣等,都可以再次喚起生活動力。

只不過,在安排的時候,切記是要安排照顧自己的活動,而不是促進自我成長的活動。假如讀書或運動會讓你感到壓力、焦躁、抗拒,就算可以幫助你變好,卻也不是最適合你的項目。何況有些自我成長,可能是源自於他人期待,這時候,又會涉入多重的壓力與矛盾,而這會造成更多的消耗,好比說看完電影一定要寫影評、完成繪畫練習才能睡或者是沒有減肥成功就不能休息,都無法達到心靈照顧的目標。


為此,如何打造自我照顧計畫,雖然沒有標準答案,卻有共同的準則,亦即照顧自己是當下最首要考慮的事。至於是要兼顧成長,還是好好耍廢,端看個人需求或情境而定。


五、建構內在(自我)支持系統,然後好好接住自己


就像追逐理想,打造內在(自我)支持系統也是持續一輩子的課題。除了直接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在日常生活中,同樣可以透過改變日常習慣或者自我對話,慢慢摸索出最適合自己的生活步調(自我關係)。至於如何實踐,可以參考以下方向。

  • 定期回顧自己的成長與行動
  • 練習把生活目標或行動,拆解成自己可以做到的小步驟
  • 減少使用「應該」、「必須」、「一定」等壓迫字眼去要求自己
  • 多多使用可以賦能自己的詞彙,例如:我想要、我決定、我選擇等
  • 減少使用「自我羞辱」、「過度向上比較」、「不斷反芻失敗」等方式去自我激勵
  • 對於自己的感受保持覺察跟紀錄,就像記帳一樣,持續貼近自己的內心
  • 規劃行事曆時,不要忘了為自己的生活留白,甚至安排特定的自我照顧計畫


除了上述方向之外,內在支持系統順利運作的關鍵還有彈性,亦即擁有充足的開放性去迎接生活的各種可能。如果想要提升自我的接納性,適時跨出舒適圈之外,更重要的是多方接受資訊,多聽多問多體會,同時避免以「非黑即白」的推論方式評斷自己的人生規劃與表現,才不會把自己的路越走越窄。


若是深受「冒牌者症候群」影響的讀者,總是認為自己「不夠好、不夠完美」的話,也可以參考另一篇文章:如何擺脫冒牌者症候群:面對焦慮、過度比較跟自卑的攻略



緊接著,情緒調節策略第三步:理解並貼近情緒感受背後的需求與意義。其實,當我們能夠好好接納,並好好因應情緒感受時,背後的「為什麼」自然而然就會越來越清晰。


當然,有些情緒,不只是情緒而已,更涉及複雜的個人議題。這時候,就會需要專業的心理師一起幫忙整理,以便跳出盲點看懂自己。但高昂的諮商費用總是讓人卻步,假如經濟狀況不允許的話,也可以透過「心理位移」這個特殊的書寫方式,引導自我覺察。


心理位移由金樹人教授所發展,特點在於書寫自身經歷與感受的過程,按照步驟去切換人稱(我 > 你 > 他 > 我),進而達到情緒宣洩、自我覺察、換位思考的效果。


  • 我人稱,亦即大家最習慣的書寫方式,比如我感受到什麼、我認為怎樣、我覺得
  • 你人稱,有點像是一位好朋友在聽你抱怨,比如你覺得很委屈、你感受到無助,可以豐厚感受的覺察;但要小心變成自我批判,所以書寫時避免過多的自我評價
  • 他人稱,距離更遠,但也更全面,基於你人稱的發現,通常會引發更多詮釋、分析、換位思考,甚至促發行動,好比說原來他是因為、他或許需要怎麼做
  • 我人稱,再次回到自身感受與經驗,但帶有不同的覺察與發現,有助於整合或轉化


受限於篇幅,以上僅能簡單介紹心理位移的精神,如有興趣,歡迎自行搜尋關鍵字。


回到情緒需求的辨識,除了心理位移、諮商服務之外,隨著科技發展,包含chatGPT、Gemini、claude等常見的 AI 模組,也開始具備優異的對話功能,同樣能幫助使用者在一來一回的問答中,慢慢釐清自己的感受與處境。



最後,針對自身的情緒需求做出回應或行動,屬於非常個人化的最後一步,無法以文章簡單概述。唯一可以確信的是,沒有標準答案。就像是面對原生家庭議題,有些人渴望獲得補償,甚至和解;有些人則希望可以拉開距離,然後學習放過自己;有些人需要的是轉化,還有一個可以放下的契機。


至於時間,可長可短,有些議題只是卡在一個念頭,想通了就可以行動。有些議題,則是涉及了整個人生,必須來來回回對話,才能釐清什麼是自己真正需要或想要的方向,畢竟那些關於人生定位的答案,往往必須親手打磨,才能真正合身。


結語


總體來說,情緒共處與調節是非常生活化的一件事,不只是一個待解的問題,更是我們每天都會遇到,也必須持續去練習與消化的一個課題。當然,在這樣的過程中,不必然只能獨自面對,不管是親友或專業人士的協助與陪伴,都是一種可以使用的資源。只是回到情緒辨識與自我覺察上,還是只有我們自己最清楚到底「經驗」到什麼,別人或許能夠作為一面鏡子,卻不代表他等於你。


也祝福看完這篇文章的你,可以稍微再貼近自己一點活著,並找到專屬自己的寧靜。


如有心理諮商預約需求,敬請聯繫:心風景心理治療所
沒有人一出生就知道要如何照顧自己,我們也都需要時間一步步認識自己。走入諮商關係,就像開啟一場旅程,讓我們有機會走向不同的生命面貌——黎豈鳴諮商心理師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