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我是人生整理師/離開後遺留下的東西/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人生整理師似乎是近年比較多人注意到的主題。因為高齡化社會的關係,死亡的議題也開始比較多人關注。


這三本書都是從遺物處理的概念切入,談談死亡與生命的啟發。比較有趣的點在於,作者分別是台灣人、韓國人、日本人,即便是同樣的主題模式,大概也有國情差異的分別。


一開始我是從台灣的這本[人生整理師]出發,對於清掃遺物這件事有些好奇,不過在閱讀過程中,反而更好奇的是他們能夠消除屍臭的特殊技巧或工具到底是甚麼,但是看了三本也沒看出甚麼所以然,想來是商業機密吧。


在台灣跟韓國的書寫上,某種程度上會覺得比較單一,或許因為這種遺物整理的狀況,大多是孤獨死、死於非命、親友不往來的情況居多,所以往往就會造成房東或遠親的困擾,也比較會看到所謂 “人性的醜惡面”;對於生者而言,遺物的殘存經濟價值更勝於亡者本人。也因此引發諸多從業人員的感嘆。尤其韓國人書寫的這本[遺留下來的東西]大多都比較偏向嗚呼哀哉的情感。


然而,對於 正常死亡者,我們可能會更仔細的去整理亡者的遺物,挑選其中有紀念價值的東西留存,而非單就經濟價值衡量他們的遺產,這一點或許就是這些作者們比較難觸及到的面向。


以此來說,日本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的作者,自稱特掃隊長就比較特殊,他的工作界定為特殊形態的清掃作業,所以工作內容涵蓋遺體接送乃至喪禮的部分,所描述的情況就不只侷限在死者的遺物處理。諸如血友病或癌症患者對於遺體腐壞速度的影響,孤獨死太晚被發現對於環境的影響,乃至老者想要在生前處理將來的遺物,在書中都能窺見一二。除此之外,有些家人因為愛或情義的關係,一起協同清掃作業,甚至因為覺得被汙染的環境沾染遺體體液也是祂的一部分,希望這些拆卸下來的物品都要祭拜之後再處理火化等等,都能透過這些描述看到對於遺體的看法似乎展現國情的差異。尤其他們比較會在意瞻仰遺容的禮俗,所以遺體的完整性或冰存也就相對更為在意。這點來說,當然我們在台灣也都有此禮俗,用冰存的方式處理。但近年也有花葬海葬等環保葬禮,又或者基於佛教教義,擔心親人墮入寒冰地獄而不冰存遺體的處置方式,就與日本的禮俗有所差異。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幾個,一個是其中一篇引用的某個家庭在跟小孩對話阿嬤到天國其實是一件沒那麼難過的事,他在天國不會寂寞,因為這世間死去的人也很多,會有很多人陪她。乃至於人為什麼會死這件事,作者個人認為是因為要讓我們知道人的渺小、生命的可貴。 短文的結尾以一句不要笑老者,是我們的未來,不要罵小孩,是我們的曾經。實在頗有感觸。(這一篇剛好也被選為網路也有引用)


其次是在結尾有一篇解剖專家-養老孟司先生的 解說,明明是收錄部落格文章的書,竟然還需要解說是一件滿妙的事。但是細看內容,又還頗有深刻的道理;他認為死與生之間並不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不同個體,反而像是狀態的轉移,就像口水本來就充滿細菌,為什麼脫離嘴巴就變成髒的? 全世界只有日本以 人間 來形容人類,這在漢語的人間明明是指人世間,日語的人間又比較偏向人與人之間(人間關係翻譯為中文是人際關係),這樣的反覆語詞探討界定人間與人類的意義、生死疾病的差異,似乎更有助於我們理解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總的來說,這三本書雖然都是相關主題,閱讀時間的先後難免也還是有所遺忘,所以最後看的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著墨較多、感受相對也比較深刻。


近期自己也經歷學長、親人的離世,友人之中也有正受到病痛折磨的,或英年早逝的,對於那些可能來到的離別、已經不可逆的分離,作為生者的我們,或許只能透過記取他們生前的種種教誨、各種美好的德行,在注意自己身體安康的同時,繼續向其他人演義(突然好像理解演義的概念!?) 我們所曾體驗過的、生命的美好面向。



avatar-img
37會員
142內容數
這是一個小小的心願,接觸茶業10年以上,總覺得該對業界有所回饋。面對人生的無常,更應該以文字保留思想。 希望透過這種出版形式,一來將自己所學加以整理,二來將茶葉相關的基本知識更加普及,讓茶文化有機會更源遠流長。 頭像為我的父親,現已退休,感謝他多年的教導,以此為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Francis Kao's talkinsofa 的其他內容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穀倉效應對公司治理和社會文化有重大影響。本文從布赫迪厄的人類學觀點出發,探討穀倉效應對企業犯錯的影響。同時,提出以人類學方法破除穀倉的建議,並闡述未來思考對穀倉觀唸的重新審視,引起對於穀倉是否必要和如何破除的討論。
閱讀這本書讓我覺得有點延續之前的討論,當我們要探討怎麼補償遭到政治迫害的人才叫做正義的時候,總會牽涉到金錢數字,談錢很俗氣,但是當生命逝去,能留在世上的或許也只有這些身外之物可言。 這本書的切入點是九一一攻擊事件,對比其他恐怖攻擊政府採取國賠的方式處理,而非資本主義式的-飛機事故由航空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乍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心中無比驚訝,因為覺得這又是一本 “洗腦書”。它所針對的閱讀者是青少年,內容沒有提到如何達到轉型正義、正義是什麼,卻詳細舉證挖掘一個又一個對於白色恐怖的指控,在閱讀的過程中很難不將仇恨的情緒轉移到某政黨或某些人身上。 然而,基於對多元價值的尊重,如果要認同言論自由,光是拒絕
關於麩質,一直有耳聞但沒有真正了解。最近剛好看到這本書就借來看。 麩質,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又稱麩質蛋白、麥膠、麵筋、麵筋蛋白、穀膠蛋白,是指某些種類穀粒的一群種子貯藏蛋白質或蛋白質複合體,胚乳中含量尤多,麥麩也含這些蛋白質;其成分主要由醇溶蛋白(又稱「麩朊」)以及穀蛋白兩類蛋白質所組成。在多種
<一切未曾遠去>的作者阮越清是一位越南裔的美國人,夾在美國與越南之間,對於越戰甚或戰爭有不同於我們以往的理解。或者說,即便我們可以理解勝利者所寫的歷史一定有其偏頗之處,諸如解放自由之類的冠冕堂皇理由…但是在細節上往往無法更進一步探究。而作者透過本書,以越戰甚或其他美國所發動的戰爭,是如何在媒
穀倉效應對公司治理和社會文化有重大影響。本文從布赫迪厄的人類學觀點出發,探討穀倉效應對企業犯錯的影響。同時,提出以人類學方法破除穀倉的建議,並闡述未來思考對穀倉觀唸的重新審視,引起對於穀倉是否必要和如何破除的討論。
閱讀這本書讓我覺得有點延續之前的討論,當我們要探討怎麼補償遭到政治迫害的人才叫做正義的時候,總會牽涉到金錢數字,談錢很俗氣,但是當生命逝去,能留在世上的或許也只有這些身外之物可言。 這本書的切入點是九一一攻擊事件,對比其他恐怖攻擊政府採取國賠的方式處理,而非資本主義式的-飛機事故由航空
有點忘記是透過甚麼樣的契機看到網友推薦這本書,很輕鬆的漫畫小品,介紹自己照顧父母的經歷。書中有提到一些痛苦的回憶,很多時候還牽涉到社會價值觀所帶來的壓力,諸如,女兒總是要照顧父母,兒子反而在爸媽有狀況的時候拿自己的家庭出來當擋箭牌,這卻是社會所認同的氛圍。後來據說作者父母因病離世之後,自己的狀況
乍看這本書的時候,我心中無比驚訝,因為覺得這又是一本 “洗腦書”。它所針對的閱讀者是青少年,內容沒有提到如何達到轉型正義、正義是什麼,卻詳細舉證挖掘一個又一個對於白色恐怖的指控,在閱讀的過程中很難不將仇恨的情緒轉移到某政黨或某些人身上。 然而,基於對多元價值的尊重,如果要認同言論自由,光是拒絕
關於麩質,一直有耳聞但沒有真正了解。最近剛好看到這本書就借來看。 麩質,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明:又稱麩質蛋白、麥膠、麵筋、麵筋蛋白、穀膠蛋白,是指某些種類穀粒的一群種子貯藏蛋白質或蛋白質複合體,胚乳中含量尤多,麥麩也含這些蛋白質;其成分主要由醇溶蛋白(又稱「麩朊」)以及穀蛋白兩類蛋白質所組成。在多種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ブックサンタ(Book Santa)」活動始於 2017 年,是由日本的非營利組織 NPO 法人チャリティーサンタ所發起的公益活動,旨在送出一本書,給那些無法在聖誕節收到禮物的孩子們作為聖誕禮物,讓他們在特別的節日也能感受到溫暖與關懷。目前已是許多書店固定在聖誕期間推出的活動,邀請你一起參與~
《海灘男孩》心得感想:岡田惠和的新作《再見的延續》剛播出不久,他的90年代經典作品《海灘男孩》也登上了Netflix,看著方形的「電視畫面」,以及90年代氛圍的畫質、色調,有種考古的感覺。1997年的我才剛滿一週歲又幾天,完全看不懂在演什麼哈,但現在28歲作為小社畜的我,完全能懂這部作品好看的地方。
本文介紹中山美穗八部她主演的電視劇、五部電影、及七首經典歌曲。中山美穗1970年出生於東京,1985年高一時在原宿被星探發掘後以偶像身份出道,一路從廣告與雜誌模特兒闖蕩到影歌雙棲,被稱為日本「四大偶像天后」,因為美麗的外表也多次當選「最美麗的偶像」,是日本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歌影兩棲藝人之一。
螞蟻人來介紹由 JA 全農推出的 Nippon-yell 系列水果軟糖,以日本 47 都道府縣特產水果作為主軸,實際開箱品評其中的 30 種口味,讓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可以參考參考,快來透過軟糖體驗日本水果的魅力吧。
走り出した午後も 起跑的下午 重ね合う日々も 交織的歲月 避けがたく全て終わりが来る 全都無可避免的會迎來結束 あの日のきらめきも 曾經閃耀的愛情 淡いときめきも 曾有過的輕微悸動 あれもこれもどこか置いてくる 一切的一切也都擱置在人生旅途的某處 それで良かったと 就那樣吧 これで良かったと
6月11日,No. 162,#一圖勝千言:#神奈川沖浪裏 致敬台日友好
「ブックサンタ(Book Santa)」活動始於 2017 年,是由日本的非營利組織 NPO 法人チャリティーサンタ所發起的公益活動,旨在送出一本書,給那些無法在聖誕節收到禮物的孩子們作為聖誕禮物,讓他們在特別的節日也能感受到溫暖與關懷。目前已是許多書店固定在聖誕期間推出的活動,邀請你一起參與~
《海灘男孩》心得感想:岡田惠和的新作《再見的延續》剛播出不久,他的90年代經典作品《海灘男孩》也登上了Netflix,看著方形的「電視畫面」,以及90年代氛圍的畫質、色調,有種考古的感覺。1997年的我才剛滿一週歲又幾天,完全看不懂在演什麼哈,但現在28歲作為小社畜的我,完全能懂這部作品好看的地方。
本文介紹中山美穗八部她主演的電視劇、五部電影、及七首經典歌曲。中山美穗1970年出生於東京,1985年高一時在原宿被星探發掘後以偶像身份出道,一路從廣告與雜誌模特兒闖蕩到影歌雙棲,被稱為日本「四大偶像天后」,因為美麗的外表也多次當選「最美麗的偶像」,是日本9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歌影兩棲藝人之一。
螞蟻人來介紹由 JA 全農推出的 Nippon-yell 系列水果軟糖,以日本 47 都道府縣特產水果作為主軸,實際開箱品評其中的 30 種口味,讓大家在選購的時候可以參考參考,快來透過軟糖體驗日本水果的魅力吧。
走り出した午後も 起跑的下午 重ね合う日々も 交織的歲月 避けがたく全て終わりが来る 全都無可避免的會迎來結束 あの日のきらめきも 曾經閃耀的愛情 淡いときめきも 曾有過的輕微悸動 あれもこれもどこか置いてくる 一切的一切也都擱置在人生旅途的某處 それで良かったと 就那樣吧 これで良かったと
6月11日,No. 162,#一圖勝千言:#神奈川沖浪裏 致敬台日友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囤物代表怎樣的執念和對人生的影響?傷痛又要怎樣整理才能讓人重新振作呢?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對我們而言,真正留下的不是房子、金錢、名聲,而是曾經深愛過的誰,以及被深愛過的記憶。 我們人的一生,必須經過「生與死」,每人必須走完自己的一生,親人或其他至親的人未必可以走出傷痛地幫自己曾經最愛的人整理遺物,或處理死亡現場。因此他們需要「遺物整理師」。這書透過「遺物整理師」的職業告訴讀者他對「生與
Thumbnail
一生中大概都有幾次搬家的經驗,但只要是和家人一起,到哪都是我們的家。一旦有變故了,家就不再是家了,真的只是一間房子了,那種百感交集只有經歷過的人能深刻體會。人生到頭來就是得自己一個人走完這一程,雖然感傷但也正提醒我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美好曾經,更重要的是當下的每一刻。
Thumbnail
遺物斷捨離是幫助整理記憶,回顧亡者走過的路、做過的事、遇見的人,臨終之時該「斷開」的不是鎖鏈,而是以死亡為終點的聯繫。本文介紹如何適時地斷開與遺物的聯繫以及如何在面對生死之時做好心理建設。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Thumbnail
而我心中對物品的價值定位是:會使用的、沒有被遺忘的,才有價值。束之高閣的、被歲月封印和冷落的,不是。
Thumbnail
《作者:盧拉拉》 〔推薦理由〕 我是人生整理師,是盧拉拉的第二本著作,這次探討的面向,不只侷限清掃死亡現場的描述,更聚焦隱藏在後的社會議題–「孤獨死、親情、遺物斷捨離」。 透過盧拉拉的文字,我們彷彿跟著走進那些髒亂、孤單的死亡現場,隨著清洗的過程,能夠還原空間的樣貌,但心中的結卻無法輕易解開。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對於生活中遺留的習慣、記憶和物品的反思和回憶。作者選擇以網路書寫的方式來重新梳理和分享這些記憶。從筆記的撕下到數位工具的使用,都展現了作者對於記憶整理的執著和努力。
Thumbnail
囤物代表怎樣的執念和對人生的影響?傷痛又要怎樣整理才能讓人重新振作呢?
Thumbnail
★檢視自己與物品之間的關係,進而規劃美好未來的願景。
Thumbnail
對我們而言,真正留下的不是房子、金錢、名聲,而是曾經深愛過的誰,以及被深愛過的記憶。 我們人的一生,必須經過「生與死」,每人必須走完自己的一生,親人或其他至親的人未必可以走出傷痛地幫自己曾經最愛的人整理遺物,或處理死亡現場。因此他們需要「遺物整理師」。這書透過「遺物整理師」的職業告訴讀者他對「生與
Thumbnail
一生中大概都有幾次搬家的經驗,但只要是和家人一起,到哪都是我們的家。一旦有變故了,家就不再是家了,真的只是一間房子了,那種百感交集只有經歷過的人能深刻體會。人生到頭來就是得自己一個人走完這一程,雖然感傷但也正提醒我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美好曾經,更重要的是當下的每一刻。
Thumbnail
遺物斷捨離是幫助整理記憶,回顧亡者走過的路、做過的事、遇見的人,臨終之時該「斷開」的不是鎖鏈,而是以死亡為終點的聯繫。本文介紹如何適時地斷開與遺物的聯繫以及如何在面對生死之時做好心理建設。
Thumbnail
整理物品其實是在整理人生,關係的斷捨離與界線的界定,如何捨掉「執著」?如何透過斷捨離讓生活重新流動?讓人生更自覺、自在!
Thumbnail
而我心中對物品的價值定位是:會使用的、沒有被遺忘的,才有價值。束之高閣的、被歲月封印和冷落的,不是。
Thumbnail
《作者:盧拉拉》 〔推薦理由〕 我是人生整理師,是盧拉拉的第二本著作,這次探討的面向,不只侷限清掃死亡現場的描述,更聚焦隱藏在後的社會議題–「孤獨死、親情、遺物斷捨離」。 透過盧拉拉的文字,我們彷彿跟著走進那些髒亂、孤單的死亡現場,隨著清洗的過程,能夠還原空間的樣貌,但心中的結卻無法輕易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