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整理師似乎是近年比較多人注意到的主題。因為高齡化社會的關係,死亡的議題也開始比較多人關注。
這三本書都是從遺物處理的概念切入,談談死亡與生命的啟發。比較有趣的點在於,作者分別是台灣人、韓國人、日本人,即便是同樣的主題模式,大概也有國情差異的分別。
一開始我是從台灣的這本[人生整理師]出發,對於清掃遺物這件事有些好奇,不過在閱讀過程中,反而更好奇的是他們能夠消除屍臭的特殊技巧或工具到底是甚麼,但是看了三本也沒看出甚麼所以然,想來是商業機密吧。
在台灣跟韓國的書寫上,某種程度上會覺得比較單一,或許因為這種遺物整理的狀況,大多是孤獨死、死於非命、親友不往來的情況居多,所以往往就會造成房東或遠親的困擾,也比較會看到所謂 “人性的醜惡面”;對於生者而言,遺物的殘存經濟價值更勝於亡者本人。也因此引發諸多從業人員的感嘆。尤其韓國人書寫的這本[遺留下來的東西]大多都比較偏向嗚呼哀哉的情感。
然而,對於 正常死亡者,我們可能會更仔細的去整理亡者的遺物,挑選其中有紀念價值的東西留存,而非單就經濟價值衡量他們的遺產,這一點或許就是這些作者們比較難觸及到的面向。
以此來說,日本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的作者,自稱特掃隊長就比較特殊,他的工作界定為特殊形態的清掃作業,所以工作內容涵蓋遺體接送乃至喪禮的部分,所描述的情況就不只侷限在死者的遺物處理。諸如血友病或癌症患者對於遺體腐壞速度的影響,孤獨死太晚被發現對於環境的影響,乃至老者想要在生前處理將來的遺物,在書中都能窺見一二。除此之外,有些家人因為愛或情義的關係,一起協同清掃作業,甚至因為覺得被汙染的環境沾染遺體體液也是祂的一部分,希望這些拆卸下來的物品都要祭拜之後再處理火化等等,都能透過這些描述看到對於遺體的看法似乎展現國情的差異。尤其他們比較會在意瞻仰遺容的禮俗,所以遺體的完整性或冰存也就相對更為在意。這點來說,當然我們在台灣也都有此禮俗,用冰存的方式處理。但近年也有花葬海葬等環保葬禮,又或者基於佛教教義,擔心親人墮入寒冰地獄而不冰存遺體的處置方式,就與日本的禮俗有所差異。
[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這本書讓我印象深刻的地方有幾個,一個是其中一篇引用的某個家庭在跟小孩對話阿嬤到天國其實是一件沒那麼難過的事,他在天國不會寂寞,因為這世間死去的人也很多,會有很多人陪她。乃至於人為什麼會死這件事,作者個人認為是因為要讓我們知道人的渺小、生命的可貴。 短文的結尾以一句不要笑老者,是我們的未來,不要罵小孩,是我們的曾經。實在頗有感觸。(這一篇剛好也被選為網路也有引用)
其次是在結尾有一篇解剖專家-養老孟司先生的 解說,明明是收錄部落格文章的書,竟然還需要解說是一件滿妙的事。但是細看內容,又還頗有深刻的道理;他認為死與生之間並不是截然不同的兩個不同個體,反而像是狀態的轉移,就像口水本來就充滿細菌,為什麼脫離嘴巴就變成髒的? 全世界只有日本以 人間 來形容人類,這在漢語的人間明明是指人世間,日語的人間又比較偏向人與人之間(人間關係翻譯為中文是人際關係),這樣的反覆語詞探討界定人間與人類的意義、生死疾病的差異,似乎更有助於我們理解死亡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總的來說,這三本書雖然都是相關主題,閱讀時間的先後難免也還是有所遺忘,所以最後看的這本[那些死亡教我如何活] 著墨較多、感受相對也比較深刻。
近期自己也經歷學長、親人的離世,友人之中也有正受到病痛折磨的,或英年早逝的,對於那些可能來到的離別、已經不可逆的分離,作為生者的我們,或許只能透過記取他們生前的種種教誨、各種美好的德行,在注意自己身體安康的同時,繼續向其他人演義(突然好像理解演義的概念!?) 我們所曾體驗過的、生命的美好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