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3|閱讀時間 ‧ 約 4 分鐘

職場霸凌定義?遇到職場霸凌可以怎麼作?

你是否在辦公室曾遇過同事對你工作表現的冷嘲熱諷、批評貶低你的工作能力、在背後攻訐及用不禮貌的方式傳遞公文,甚至工作時短暫的私人行為都被同事拍照等侵犯隱私的行為?如果有的話,或許你正處於職場霸凌的環境,以下進一步介紹職場霸凌的定義及保障權益的相關作法,學會如何自保並遠離職場霸凌。

一、什麼是職場霸凌?職場霸凌有明確定義嗎?

我國現行法規對於職場霸凌還沒有定義性規定,不過已有法院判決及行政機關行政指導有相類似的定義可供參考。

(一)法院判決

法院實務[1]認為「職場霸凌」,是指發生在工作場所中,藉由權力濫用與不公平的處罰,造成持續性的冒犯、威脅、冷落、孤立或侮辱行為,使被霸凌者感到受挫、被威脅、羞辱、被孤立及受傷,進而折損被霸凌者的自信,並帶來沈重的身心壓力。

此外,除了上司對部屬的職場霸凌,也有法院[2]認為職場霸凌也可能發生在部屬對上司,或同儕之間,重點是在被霸凌的人本身是否受有身心壓力,或有人格遭到否定的羞辱感受。

(二)行政機關行政指導

勞動部公告的「執行職務遭受不法侵害預防指引」,前言[3]中也特別提到:勞工在職場上遭受主管或同事利用職務或地位上的優勢予以不當對待,或遭受顧客、服務對象、其他相關人士的肢體攻擊、言語侮辱、恐嚇、威脅等霸凌或暴力事件,導致勞工發生精神或身體上的傷害,甚至危及性命等。這份行政指導中關於職場暴力危害的說明,也可以作為了解職場霸凌的參考。

綜合法院和行政機關的說法,可以說「職場霸凌」就是勞工在職場上受到其他個人或一群人藉由權力濫用或職務優勢,持續對被霸凌者造成冒犯、威脅而產生精神或身體上的傷害。

二、遇到職場霸凌可以怎麼作?(見圖1)

圖1 遇到職場霸凌可以怎麼作?資料來源:侯嘉偉 / 繪圖:Yen

相較於職場性騷擾,如果符合性別平等工作法、性騷擾防治法的定義,會有比較完整的規範和處理機制[4];但職場霸凌的受霸凌者對於霸凌者或雇主,就要依具體情形,分別從刑事、民事責任及勞動法上的權益,尋求救濟。 

(一)追究刑事責任

若霸凌者以肢體攻擊、言語侮辱、恐嚇、威脅等,因為具體行為可能涉及傷害[5]公然侮辱[6]、恐嚇危安[7]、強制罪[8]刑法相關規定,可以向檢警提起告訴[9]來追究霸凌者應負的刑事責任。

(二)請求民事賠償

霸凌行為也可能構成侵權行為,須負損害賠償責任[10]。如果霸凌者不是雇主,而是其他同事或主管,受僱人在執行職務時對其他同事、下屬的霸凌行為,雇主也可能須負擔僱用人責任,因而也可以向雇主請求連帶賠償[11]

另外,受僱人服勞務時,雇主也負有使受僱人避免受危害之虞的保護義務[12],若雇主明知或可以知道工作場所內受僱人有受霸凌危害的可能,卻未提供必要的預防,而造成受僱人的生命、身體或健康遭到危害,則雇主也應負相關的民事賠償責任[13]

(三)要求雇主保障勞動權益

我國勞動法對於雇主應預防勞工發生職業災害,並建立適當的工作環境及提供安全衛生措施,在勞動基準法[14]、職業安全衛生法[15]及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16]均有相關的規定,所以如果發現雇主違反這些勞動法上的義務時,受霸凌者也可以直接向主管機關或檢查機構申訴[17],藉由政府部門的介入,確保勞工免於職場霸凌的工作環境,保障勞動權益。

原文作者:侯嘉偉(臺灣花蓮地方法院勞動調解委員/臺北市政府勞資爭議調解委員)

原文標題:什麼是職場霸凌?遇到職場霸凌可以怎麼作?

原文出處:法律百科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曾任勞動檢查員、人資、法官助理、勞動法令講師以及勞動局及法院的勞動調解委員。 透過勞動法律知識普及,使每個人都有正確的勞動概念,避免自身在職場上應有的權利及義務認知不足,讓自己的權益受到損害。 因此結合自己勞動領域的相關經驗撰寫勞動小小百科分享。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