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這一中性、甚至偏正面的概念之下,我們實際遭遇到更多的是美國化與資本主義化。各式各樣的傾銷如同潮水,從(以資本與當代科技為主要標準的)發展進程較高的國家/地區流向低窪。
透過上個時代的船堅炮利以及這個時代的巨大經濟與文化影響力,美國輸出了一大堆就他們自己而言過剩的東西,譬如並非最先進的軍備、廣大土地上機械化農耕的作物、與我們所處的社會與文化毫無干係的節日習俗、以及一些出於他們自身歷史的「普世價值觀」與道德禁忌。
*
從十月中旬,全世界的手機遊戲玩家都會意識到萬聖節快到了。雖然萬聖節並不是一個美國人發明的節慶,但如今家喻戶曉的變裝派對與"Trick or Treat!",很大程度還是經由好萊塢電影等美國文化工業強勢輸出到世界各地。
身處於台灣的我們,除了或許在某些樂意舉辦或參與熱鬧活動的小學老師(又或者是為了順便多教幾個英文單字)的安排下在兒時極簡化地稍稍體驗過,這樣的節日就僅僅意味著手機遊戲要辦節日活動,可能會有限定的角色外型、或限定外型的角色;或某些電商會推出相關的折扣,來促銷一些平常沒機會賣掉的商品。就更多節慶的日常功能而言,我們實在不太需要清明、中元之外的又一個鬼節。
另一方面,在資本主義的全球化運作之下,即便是對美加、紐澳、英國或愛爾蘭等原來就有在過萬聖節的國家國民而言,這些節日也漸漸地被這些商業活動與派對活動所浸滿。慶祝豐收或應對亡魂等事對現代人而言已不再真正存在於生活。找個理由舉辦並參與活動、販售與購買更多超過需求的消費品,成了一切節日所要提前慶祝與紀念之自成迴圈的理由。
差別只在於,那些被用來作為商業活動軸線的icon首先會是美國為首的強勢國家的傳統,最後也要符合「美國的普世道德」才能得到廣泛接受。
在荷蘭的12月5日,比利時的12月6日。如同作為那更廣為人知的聖誕節之前奏,聖誕老人的助手黑彼得會分送糖果禮物給小孩。但與聖誕老人不同的是,聖誕老人是個高大的白人,助手黑彼得則是有些傻里傻氣、黝黑面容的形象。
在不同版本的黑彼得故事裡,有的說他本就是種族不同的外地移民、有的則說他是因為負責爬煙囪而弄的一臉黑。雖然要說裡面完全沒有種族歧視或至少膚色歧視大概也是過分天真,但一直以來,他也是荷蘭傳統節日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當然,這樣的「傳統中不可或缺」仍可以被指出是欠缺反思的)。
然而,當美國人發現這一角色時,這在他們的「正義」中顯然無法被容忍。無論是讓黑人去擔當這一角色,或者更加違背美國禁忌的--將白人的臉塗黑來扮演黑彼得。這都嚴重地違背了現代美國社會特別重視的種族禁忌。
*
固然,即便是從一種尊重當地文化的角度,這個有著與其他故事類似之「白人扮演重要的主角、黑人扮演配角/丑角」結構的故事也不會因為它是一個「長久以來的傳統」就不需要被檢視與批判,其中所包含的可見歧視也值得被指出來並讓當地的下一代不再習以為常。然而,這並不等同於一切存在有膚色指涉的傳統文化都必須被取消,也不意味著任何人都絕對不該將臉塗黑扮黑人。
「將臉塗黑扮黑人」這件事之所以在美國是一個需要被特別嚴厲拒斥的禁忌行為,有完整的美國壓迫非裔的歷史背景原因。除非是秉持著美國中心主義,以為「美國就是國際」的人,才會直接將之理解為一種世界性的、理所當然的常識。
在過去,台灣也有團體塗黑臉模仿「黑人抬棺舞」引發爭議的事件。參與模仿的成員或許並不知道塗黑臉在美國的歷史中有嚴重的歧視意涵,那樣的行為也的確很容易突顯出他們不自覺的歧視。但同時,「基於美國的歷史……,所以全世界的人若沒有避免塗黑臉表演,就必定是惡劣或無知的」這樣的思路也同樣是一種對非美國文化者的嚴重歧視。
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應當要去認識到更多來自世界各地不同的文化與價值體系,並在這之中學習並檢討自身的不足。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應該會變得對「多元」有更多理解、從各式各樣的角度去交叉與重新評估自己能夠接受什麼、不接受什麼。而絕非簡單地全盤接受一套--如「美國就是對的」、「歐洲就是對的」、「中國就是對的」這樣的--官方價值就叫做國際化了。
完全不認識美國種族問題歷史或許是無知的一種,但以「美國的種族問題史就是全人類的種族問題史」的思路去隨意(且相信自己義正嚴詞)地攻擊別人的人,則是無知裡更可怕的那一種。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