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續上一篇〈《心流》(一):你可能聽過,卻從未讀過的一本書〉的討論,在《心流》一書中提到一個典型的文化的神話盾牌。在過去,我們被灌輸只要好好念書就能找到好工作,有好工作就能獲得成功的人生,這個「幸福人生的解方」,屏蔽了我們去思考努力念書、工作和成功的對自己而言的真正意涵。結果我們對這些信念不假思索的接受,長大後才驚覺事實並非如此,事實是學歷不能作為好工作的保證,所謂的成功,亦不必然是擁有人人稱羨的工作。
「幸福人生的解方」幻滅之後,我們發現自己從小信以為真的都是謊言,被父母、師長、親朋好友、社會等等欺騙,回過來面對現況,卻又失去人生意義和一直以來的行為準則,我們產生存在的焦慮,而作者發現,大部分的人分別發展出焦慮或冷漠這兩種回應世界的態度。
焦慮的人在失去舊有目標之後轉而朝向具體可見的成功,例如財富、外貌、權力或聲望。積極向外尋找新的「幸福人生的解方」,但卻陷於無止盡的外在目標的追求上,甚至不惜攻擊自己的身體,過度節食或健身,只為達到所謂成功的標準。對立的另一個極端是冷漠的人,在被欺騙之後退縮到安全、不被欺騙和攻擊的範圍之內,乾脆放棄成功和幸福的可能,無視社會主流價值觀以求自我保護。然而這也意味著他知道什麼是被認為是好的,卻拒絕去選擇要或不要,而只是讓它無關於己,事實上是逃避自己作為自己人生的主宰,必須承擔起思考的責任。
***
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發展出這兩種態度,以為了更好的進入心流呢?
「唯有每個人負起責任,才有機會擺脫困境」,作者認為我們必須負起不思考就順應社會獎懲機制的責任。也就是說,我們必須負起讓自己被遍的責任,因為輕易的相信
當然,我們作為社會的一份子,成長至今或多或少是社會化的結果,但如今應該善用我們具有的反思能力,重新檢視社會對我的制約是不是與我的個人目標一致,對我的影響是不是我所希望的。而非繼續像最初相信「幸福人生的解方」那樣,繼續不假思索的順應生物需求、遺傳特性上的快樂,且以「人性解放」作為旗幟,建造另一種文化的神話盾牌。
作者主張我們擁有改造經驗的能力,透過對意識的控制,我們能夠駕馭直覺的衝動,建構出一套針對個人目標所設定的機制。幸福如何可能?如何進入心流狀態?作者認為必須回到對意識的探究上,以及其如何影響心理和身體,影響一個人的幸福和滿足感,以及影響一個人在活動經驗上的行雲流水狀態。如此看來作者的心流研究,同時也是打破心物二元的心理學研究。
既然幸福關乎我們對內在經驗的控制和詮釋,而這樣的控制又牽涉到對意識的掌握,緊接著作者從「意識」出發展開討論。章節安排如下:
***
學術研究的寫作方式上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邏輯上層層推進,最後抵達穩固的結論;另一種是循環論述,概念一環扣一環,最後形成穩固的知識系統。就目前閱讀第一章〈重新詮釋幸福〉來看,作者採取後者,但這讓我在閱讀上有時會感到不耐,有「重覆卻沒有新東西」的感覺,但很可能是因為這還只是導論性質的第一章,想當然整個知識系統還未能進一步去攤展開來。此外,有時作者的論點恰好與我的觀點不符,像是從遺傳特性來談社會化,或是把宗教當成文化的神話盾牌的標靶來打顯得過於便宜行事,雖然這可能是論述上的策略,但也讓我總是保持著距離來讀。還有一點是作者在列舉調查數據時,有時會讓我覺得是為了讓後面的論述具煽動性,這是我不喜歡的文字效果。
但是即便如此,在讀完第一章後仍覺得《心流》是值得一讀的,平常比較少接觸這類修改版的經驗主義理論,好奇會如何理解意識、經驗和行為,以及會好奇自己不同意哪些部份,這能幫助我進一步釐清自己的觀點。且除差異之外,會讀這本書最一開始,是因為與作者有類似的關懷,尤其距今三十年前的書放到現在來看,恰好與當前我們所關心的專注力剝奪的問題息息相關,如何在手機、社群媒體圍繞的生活中進入心流,對我而言是一大挑戰。
【延伸閱讀】
《被討厭的勇氣》(上):「否定心理創傷」是一種邏輯語言的暴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