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不妨倒過來想,凡事依據事實真相,真的能夠說服他人嗎?
我們先來看一個狀況題。有一天,研發部和行銷部的主管,正在為了客戶服務部歸誰管轄而吵得面紅耳赤,如果你是這家公司的執行長,你會怎麼做呢?
執行長對他們兩位說:我聽說某一棟社區大樓發生大火,很多居民被困在裡頭。但逃生路線有三條,前棟的左右各一條;後棟的只有一條。
消防人員抵達現場之後,發現只有前棟的兩條通道是暢通的;後棟的通道被貨物堵住路線,消防車無法進去救援。眼見火勢越來越大,隊長果斷下令,先搶救前棟居民。
於是困在前棟的居民,看到的是消防人員奮不顧身、努力救人的樣子;後棟的居民,則是聽到一兩位消防人員隔著老遠大聲喊話,要他們留在房間內、不要亂跑等待救援。
最後很幸運,全部的居民都被安全救出,沒有人傷亡。這時候,困在後棟的居民不滿地說道:你們這支消防隊,上至隊長、下至隊員,都應該通通解雇,根本就沒有盡到救人的義務!
另一群前棟的居民聽了非常生氣說:你們瘋了嗎?他們奮不顧身地解救我們,是我們的英雄,應該獎勵才對!
執行長說完之後,問兩個部門的主管說:你們認為誰是對的?
主管們說:都對。
執行長說:是啊。你們兩個要求的理由都很有道理,無論我如何協調,你們都會站在自己這一面看事情,不管最後歸屬誰,都有一方會認為自己輸了或贏了。
由我來決定,當然最簡單快速。但如果你們兩人能夠靜下心來,互相瞭解對方對於客戶服務的需求,一起討論出共同合作的機制,是不是會更好呢?
這位執行長透過說故事,來代替直接給指令,引導兩個部門願意放下對立的成見,共同協商出可行的方案,讓組織更健康的磨和成長。
好的故事可以引起共鳴,用感性的方式化解對立、影響他人、共創雙贏。
今天和朋友們分享的好書是《說故事的力量》作者:安奈特‧西蒙斯。
作者是美國知名說故事大師、溝通教練。本書曾被美國書評網站,評選為史上最佳100本商業書籍之一。善用說故事的技巧,可以有效提升我們的影響力,達到你想要達成的結果,不管是運用在行銷銷售或組織溝通,都非常的實用。
如何透過說故事提高影響力呢?總共分為兩個類型:
這三種故事的使用情境,主要用於雙方處於不熟悉的狀態,你說的任何話語,對方都會懷有戒心。因此可以用這三種故事,拉近彼此的距離。
第一種故事稱為「我是誰」故事,第二種稱為「我為什麼在這裡」故事。第三種稱為「我知道你在想什麼」故事。
1.「我是誰」的故事
想要影響他人的第一個條件,必需先讓對方產生信賴感。用一個親身經歷,說明「我是誰」的故事,會比直接告訴對方「我值得你信任」要高明得多。
先說說我自己的背景,我是一位從事行銷企劃超過20年的資深工作者,我大學學的是工業設計,卻因緣際會走進行銷這個花花世界。我就像一隻小白兔,突然被丟進野生叢林,從此展開一場「行銷小白求生記」。
我負責的產品很多都是新產品,往往都是從零開始,就好像母雞在孵蛋一樣。我「孵化」過的產品從資訊服務、生技保健、水產養殖、生鮮蔬果、銀髮用品等等包羅萬象。每接觸一種產業,就發覺自己什麼都不懂,往往因為對產業的專業知識不足,犯下了許多錯誤。
舉例,智慧型手機剛推出沒多久,我服務的公司研發出一款銀髮族專用的手機和平版產品,交由我來銷售推廣。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社區大學的老人最多。好不容易說服社區大學共同合作,同意一起開辦許多『銀髮族學平板』的體驗活動課程。
我用心地將活動辦得有聲有色,還跟社區的大哥大姊們搏感情,心想產品價格雖然高一些,但是讓這些樂齡族看到、摸到、還學會怎麼使用,應該會願意買單吧。沒想到,最後的成果卻是只賣出一個產品。事後檢討原因,是因為我找錯對象。最後決定買單的關鍵人,是老人們的小孩,而不是他們自己啊。
後來我馬上調整策略,將產品重新定位為「子女送給爸媽最好的3C禮物」,產品才逐漸被市場所接受。
因此,我領悟一個道理,想要業績好光有拼勁、熱情是不夠的,還需要策略和戰術不斷地試驗調整,兩者交互運用,才能做出好成績。
閱讀正是提高認知思維的最佳方案,好書可以協助你用別人的眼光、經驗來看待事情,這也是我這樣的行銷小白,能夠在殘酷的商業叢林中,存活下來的硬道理。
2.「我為什麼在這裡」的故事
當你進行提案或業務拜訪工作時,人們往往會疑惑你為什麼會來這裡,你的背後到底有什麼企圖?與其被懷疑,不如開誠布公、直接把你的目的透過「我為什麼在這裡」的故事講清楚。
有一次我轉換到生技保健食品的領域,必需負責產品的通路和廣宣活動。但是我對於藥局、美妝通路的營業屬性、生態完全不瞭解,也不清楚原來保健食品廣告有許多不可涉及療效的限制。
於是我利用假日去圖書館、書店找相關書籍充電進修,從書本中找到許多可行的解決方法,很多困擾和問題的答案,其實就藏在書本裡。
用心閱讀,你會發覺每一本書的作者,都是你生命中的貴人。
我曾經聽過一個小故事,小島上一處美麗的白色沙灘上,退潮之後,一個小男孩在沙灘上散步,看見許多海星被海浪捲到岸邊。小男孩開始沿路撿起一隻隻的海星,將牠們丟回海裡。
旁邊其他人見狀,戲謔地笑著說:「你不知道這樣做,根本是做白工嗎?這麼多海星,你丟得完嗎?」另一人也附和說:「是啊!是啊!全世界有無數的沙灘,每個沙灘都有數不清的海星擱淺,你這樣做根本沒有任何意義啊。」
小男孩聽了之後,停下腳步,望著手中的海星,天真地回答說:「至少對我手上這一隻有意義啊。」說完,他又將這隻海星丟回海裡。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作者陳立飛曾說:
寫作最有價值的部分,不是寫,而是想,比觀點更重要的是思考的過程。
每週錄製大衛說故事Podcast,我享受的是「從無到有」的這段創作過程。
也許我分享的一句話、一段文字,會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吸引到路過的某個人,若是他因此獲得一個嶄新的觀點、解決一件困擾已久的問題、或是重新燃起他閱讀一本書的動力,那麼對我來說,就是一件非常有價值的事啦。
3.「我知道你在想什麼」的故事
當你面對一群人或組織溝通時,總會有人想要質疑你,也許他們不會當著你的面說,但會私下搞破壞。你必需先瞭解你溝通的對象在想什麼,讓對方感受到「你懂他」,那麼他們就會信賴你、接受你。
許多年輕人夢幻職業第一名就是當網紅,想像自媒體經營者好像可以賺很多錢。實際上,頂尖優秀的網紅存活率,和中小企業創業的存活率相差無幾,最多不會超過5%,也就是說,想要透過自媒體養活自己,是不太現實的事情。
《讀懂一本書》作者樊登曾說:
讀書不是為了賺錢,但學會讀書,才會越來越值錢!
我成立說書頻道的目的,當然還是為了自己。讀完一本書,如果沒有經過整理、反思和應用,很可能只是「過目即忘」。
輸出是一種主動的學習方式,通過向別人講解的過程,強迫自己思考,如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這樣的知識才能真正成為「自己的」。
讀書的真正價值,不在於讀了多少本書,而是在於我們從中學到了什麼?如何用學到的知識改變自己和影響他人,如果能夠利己利人,何樂而不為呢?。
這兩種故事的使用情境,非常適合用於傳達企業理念、組織溝通。
第一種故事稱為「願景」故事,第二種稱為「教誨」故事。
1. 願景故事
描述願景,才能激發行動。願景可以很小,但至少一定要有。作者舉了三個工人的故事,有人來到一座建築工地,見到有三個人正在工作,於是好奇地問他們說:「請問你們正在做什麼呀?」
第一個工人說:你沒看見嗎?我正在砌磚啊,混口飯吃罷了。
第二個工人說:我正在砌一面牆,我想成為一名最好的泥水師傅。
第三個工人說:我正在建一座最莊嚴宏偉的教堂,為上帝宣傳福音。
願景的有無,決定了一件事情的意義與持續力。
第一個工人心中沒有願景,對手邊的工作只是交差了事毫無熱情;第二個工人為自己,有自我成長目標,但與組織團隊沒有連結;第三個工人則充滿使命感,偉大的願景將引領他無私奉獻、全心投入、充滿熱忱地工作。
如果你是老闆或主管,你希望你的團隊成員,處於哪一種心態呢?如果你是團隊的領導人,你更需要學會說願景故事,引導員工將「我」變成「我們」。
2. 教誨故事
直接填鴨式的說教,無法讓人打從內心信服和順從。試著用說故事來模擬過往寶貴的經驗或教訓,可能效果會更好。
前鴻海集團郭台銘董事長有一句名言:「魔鬼都藏在細節裡」。如果你想要教授新人,產品操作過程一定要仔細檢核每個項目,不要放過任何一處細節,你該說什麼樣的故事呢?
舉例,有一次我負責的產品是資訊雲端系統,忽然接到客戶的緊急電話,說我們的系統有一項重要功能無法使用,不管是重開機或重新登入都無法恢復正常,要求我們盡快處理。
研發部的工程師們,花費很多人力、時間,反覆檢查程式碼、確認客戶端的電腦設定、使用步驟等等,就是找不到原因。
客戶等了三天仍無法解決,非常生氣,甚至揚言要退租。後來一位同仁問:客戶是用什麼方式上網的?是中華電信還是其他業者?我們馬上詢問,得知是透過當區的有線電視固接專線上網。
賓果!原來問題就出在當區的有電電視台,他們的電腦主機並沒有即時同步更新系統,導致客戶的系統不能使用。
這件事情讓我們得到一個教訓,一定要鉅細靡遺地瞭解客戶使用的情境,包含上網的系統服務商、操作時使用的作業系統、瀏覽器的品牌、使用桌機還是手機等等小細節。
因為任何一個小環節的疏漏,都可能引發產品效能的大問題,甚至嚴重影響公司的品牌形象。
最後,總結一下本書提出的五個方法。
第一個類型的主要目的是取得信任,總共有三種故事型態。
「我是誰」的故事,是透過一個小故事,讓別人更瞭解你的背景、個性、特質。
「我為什麼在這裡」的故事,是讓對方清楚你和他溝通的主要目的,即使是為了利益,也讓對方清楚知道。
「我知道你在想什麼」的故事,則是知己知彼,讓對方明白我真的瞭解你,我們一起合作解決問題、共創雙贏。
第二個類型的主要目的是營造價值。分為兩種故事型態。
「願景」故事是為了傳達你的價值觀,鼓勵對方將價值觀轉化為行動。
「教誨」故事,是用故事包裝你想要傳達的要求或經驗,啟發和提醒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可以獲得什麼好處。
有句話說:
笨拙的人講道理,而聰明的人會說故事。
說故事是將理性思維,透過感性的故事傳達,寧可說故事不要說教。說故事可以讓對方引發共情共鳴,進而產生認同感,願意做出相對應的選擇或改變。你準備好了嗎?開始向別人說說你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