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書籍或是在生活日常教導著「時常保持善良的心,這是基本的做人道理」,倘若牽扯到成本利益,這份善良之心還會繼續保持下去嗎?
《善行》一書作者阿曼·法爾克是位經濟學博士,運用科學實驗方式,探討人們最深層的人性主題,在看此書過程,會覺得實驗過程怎麼會如此黑暗,但或許這就是人的基本生存機制。
人類為了活下來,會在內心深處盤算每件事情對自己有何好處,但這本書也不是要告訴你只當個自私的人,作者認為,善行依舊能為我們自己和社會帶來巨大的好處。
理解善良真正本意,就能與他人創造正向的互惠。
這個世上沒有純潔無瑕的善意,因為每個善行的背後,都會考量「代價」與「效益」。
書內前言說到,「好人」定義在哪裡?也許你會想著扶老奶奶過馬路、搭運輸工具讓位給需要的人,那「道德行為」、「親社會行為」或是「利他行為」是什麼意思呢?
作者問到,你願意為了拯救一條人命而放棄一百歐元嗎?你應該會立刻回答:這還用說,我願意!但轉換到現實,你最近曾經為了拯救生命而捐過錢嗎?在前言看到這段問題,我是保持自我懷疑的心態,為了家人我會立刻去搶救,但如果換成一位陌生人,我會立馬拋出錢財而去救他嗎?
就以捐款來說,有人認為捐款是幫助他人的一件好事,但也有認為捐款不過是商人的賺錢方式之一,我捐的錢搞不好會有一半都入有錢人的口袋裡。關於錢財,就會牽扯到一邊是行善的效益,另一邊則是行善的成本,所有涉及道德的行動都建立在這種衝突上。
行善是一個決定、一個行動,而道德行為的癥結在於它經常會和我們個人的福祉和利益起衝突。
我們會在意別人的想法,無論是工作能力希望被主管讚賞、為感情努力希望伴侶能看見等等,而做「好人」這件事,也希望被周圍人看見並獲得讚賞。但當周圍不再有其他人只剩自己,就會開始思索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人的大腦很容易想出負面的事情,想出自己今天搞砸什麼事情、想出自己今天都在麻煩別人...,但如果在這種時候可以相信:是的,我是個好人!這不是很棒嗎?
在心理學裡,正面的自我形象是指自覺以符合本身價值觀的方式生活。
但為了可望得到別人的讚賞,也是會犯下道德錯誤。比如,書內舉出荷蘭大學心理學者德里克.斯塔佩爾,他的學術研究備受矚目,受歡迎到讓論文共同作者和工作同仁開始對數據產生疑惑,為何每個數據結果出來都能那麼漂亮?前後也矛盾許多。之後,大學進行了調查,才知道斯塔佩爾造假,他也坦承屬實。校方把他的頭銜都撤銷了,五十八篇論文也被正式撤回。為了得到更好的利益,不得不說謊,但同時也得付出更大的代價。
每個人生活不同,但都有同個目標:生存。在這時代,要做好人並不容易,人們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得不優先考慮自己的成本。自己過得好,才有辦法幫助其他人。雖然做好人難,但我們還是要繼續努力。書內舉出10個做法,我認為最基本就是誠實面對自己、尊重他人。就如前面所說,人們為了獲得更大的讚賞,會採取些「漂亮」的數據或者字語,好讓大眾們信任,但倘若自己都不信任自己,那又怎麼會尊重其他人呢?
我們雖然不能完全當個善心的人,因世上什麼人都有,若沒有採取保護機制保護自己,也是會讓自己受傷。而我認為的好人除了保持善念,同時也擁有堅強的心態,不被社會黑暗所影響。
書內最後運用德國作家耶里希.凱斯特納寫著:
除非去做,否則這世上就沒有好事。
無論我們在怎麼想、在怎麼抱怨,若什麼都沒有去做,那就只是空頭支票而已。善良,能簡單也能難,沒有一定的答案,試著去執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