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職涯諮詢過程中,「選擇」是幾乎是所有問題的核心。我常聽到有人問我「如果要當 PM 一定要懂寫 code 嗎?」「如果要當主管,要先有什麼技能?」「如果要轉業務,我應該要先做什麼事嗎?」「如果我 gap year 回來,要怎麼跟面試官解釋?」
相對於我大學剛畢業的 2007 年,2024 年的現在有「相當多」職涯框架給大家參考,這些琳瑯滿目的框架好像不知不覺的「幫你」做了選擇。很像「如果我也跟這個人一樣,是不是就會得到至少不會差太多的結果呢?」的一種暗示。
有趣的是,我大學畢業的時候,對於「成功」的想像大概就是「賺大錢」,而現在我接觸的 30 以下的朋友們,大多都有「多元」的成功想像,而每一種「成功」都可以找到一個「對應的框架」可以參考。
但這些框架輔助之後的「選擇」,真的是忠於我們自己的「喜好」嗎?別人成功之後的目標、真的跟自己是對齊一致的嗎?更進一步說,如果在過程中真的痛苦難耐,那這真的是一個「對的」選擇嗎?
要怎麼去意識到「現在這份工作到底還適不適合自己」,可以用一個簡單的模型來評估:責任感、成就感與使命感。這三者並非獨立存在,而是像飛輪般相互推動。
責任感會推動成就感,當你越來越強、完成更多責任的時候,你會獲得更大的成就感。至於這個「成就」本身是什麼,有些人認為是「學到更多東西」有些人認為是「獲得更多報酬」,無論是哪一個,當承擔更多責任、我們都期待有更高的成就感。
成就感累積久了,會發現「工作環境」本身是很適合自己的,慢慢延伸出「使命感」,開始對公司組織的認同、對公司目標的認同,慢慢開始投入更多在公司當中。
試想想,當一份工作缺乏使命感與成就感,僅剩責任感時,便容易進入「安靜離職」的狀態。安靜離職沒什麼大問題,但久了會侵蝕的是自己對「工作」這件事的質疑,進而質疑自己「為什麼要工作」。因此,如果有類似的情境發生時,可以去思考重新評估方向,而非長期將自己困在安靜離職的情境中。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模型,是同事與我聊起的「時間、金錢與喜好」的三角形。這三件事都是工作所追求的,比方說:我希望更少的時間工作、賺更多的錢、同時工作內容也是我熱愛的。但通常工作的現實並不會一次給你這三個最完美的結果。
年輕的時候,我更追求「熱愛」的事情,遠大於賺多少錢、花多少時間。但隨著年紀大了,開始負擔更多生命中的責任,我是否熱愛這份工作已經是其次,更多是希望「留下時間」給重要的人,賺「足夠的金錢」負擔生活的經濟。
我同事 K 跟我說:「大概 45 歲左右,就是人生中的黃金時刻,因為這個時候,你工作時間投入會是可接受的,金錢的收入也達到穩定,對工作的熱愛也不會這麼衝動。這個三角形的平衡,不是三個都衝到超高,也不是要妥協,是你已經成熟了,長大了,工作不再是最重要的,生活才是。」
每一個時間點、每一個人選擇的「平衡」都不同,但這三者的拉扯、挪移,是要自己去探索跟掌握的。
回顧過去,讓我印象最深刻、最熱愛的工作,是 2010 年我擔任媒體企劃時的經歷。那時後我熱衷於行銷提案,我認為所有的「行銷」都是「將感性的訴求轉化為理性的成果。」每一份提案、每一支廣告,從構想到上線的過程都充滿熱血。一年只有 52 週,我總共寫了 74 份提案給直客、代理商,我經常熬夜到凌晨,但我相當的樂此不疲。
人生一輩子就是要為工作大膽的瘋一次,當年 25 歲,經歷過之後我回頭去反思才發現,當時這麼熱衷感性與理性的轉化,變成我後來當主管在做商務決策的時候,我熟悉的同理每一個人,並且協調出商務上必須達成的結果。
很像當看到自己設計的廣告帶來實際轉單的時候,那種成就感是無可取代的。
我始終認為呀,每一份職場經歷都不是「浪費」,有時候我們繞點路,是為了最終能夠獲得「工作」與「生活」的平衡。隨著人生階段不同,你的選擇策略也不盡相同。
如果你正掙扎於職場的選擇,不妨試試責任感、成就感與使命感的飛輪模型,或時間、金錢與熱愛的三角平衡。最終,能讓你發揮才能,並且滿足內心渴望的選擇,才是值得追求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