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4/12/21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深蹲根本錯了?!99%的人都不知道,放鬆骨盆底肌的真正秘密竟然是...

你是否曾聽過「骨盆底肌」這個名詞?它不像腹肌、二頭肌那樣顯眼,卻是我們身體深層核心的關鍵。骨盆底肌不僅僅是一群肌肉,更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與我們的呼吸、穩定、排泄、甚至情緒都息息相關。這篇文章將深入淺出地解析骨盆底肌的結構、功能、以及如何維護它的健康。

什麼是骨盆底肌?

raw-image

骨盆底肌並非單一肌肉,而是一組位於骨盆底部的肌肉群。它如同一個菱形的吊床,由以下四個骨性標誌點所界定:

  • 兩側坐骨:位於骨盆兩側的骨頭突起處。
  • 前側恥骨聯合:位於骨盆前方的骨頭交會處。
  • 後側尾椎:位於脊椎末端的骨頭。
這個菱形區域內,骨盆底肌形成一個碗狀的結構,支撐著內臟器官,並與其他肌肉、筋膜、韌帶、神經、淋巴管交織成複雜的網絡


骨盆底肌的解剖構造

骨盆底肌可大致分為兩個部分:

  • 前半部:生殖橫膈 (urogenital triangle):主要與泌尿、生殖系統功能相關。
  • 後半部:肛門三角 (anal triangle):主要與排便功能相關。

構成骨盆底肌的肌肉包括:

  • 恥骨直腸肌 (puborectalis muscle):環繞直腸,主要與排便功能有關。
  • 恥骨尾骨肌 (pubococcygeus muscle):骨盆底肌的主要肌肉,連結骨盆深層筋膜、橫膈肌群。
  • 髂骨尾骨肌 (iliococcygeus muscle)。
  • 尾骨肌 (coccygeus muscle)。


骨盆底肌的功能

  1. 支撐內臟:骨盆底肌如同吊床般,支撐著骨盆內的內臟器官,包括膀胱、子宮、直腸等。
  2. 穩定核心:骨盆底肌是深層核心肌群的一環,與橫膈膜、腹肌、背肌等共同作用,維持軀幹的穩定性。當我們活動手腳時,核心肌群會預先收縮,提供身體穩定的基礎。
  3. 調節腹內壓:骨盆底肌與腹肌、背肌形成一個封閉的空間,共同調節腹內壓,這對於呼吸、排便、甚至是舉重等動作都至關重要。
  4. 控制排泄:骨盆底肌中的肌肉(如恥骨直腸肌)控制著尿道、肛門的括約肌,對於維持排尿、排便功能至關重要。
  5. 維持性功能:骨盆底肌的健康與性功能息息相關,良好的骨盆底肌功能有助於維持性器官的正常運作。
  6. 影響脊椎與顳顎關節:骨盆底肌與脊椎、顳顎關節(TMJ)的功能相互影響。骨盆底肌張力異常可能導致脊椎張力失衡,進而影響到顳顎關節功能和咬合。
骨盆底肌的功能遠超乎想像,它不只是一組肌肉,更是身體深層核心的一部分


骨盆底肌與其他肌群的關聯

  • 與橫膈膜的協同作用:骨盆底肌與橫膈膜之間存在著協同作用,兩者在呼吸時會相互協調,吸氣時橫膈膜下降,骨盆底肌放鬆;吐氣時橫膈膜上升,骨盆底肌收縮。
  • 與髖袖肌群的關聯:髖袖肌群中的閉孔內肌與梨狀肌,與骨盆底肌位置非常接近,尤其閉孔內肌的張力可以反映骨盆底肌的狀態。觸診大腿骨外側的轉子,可以間接評估閉孔內肌的緊繃度,進而推測骨盆底肌的狀況。
  • 與核心肌群的連結:骨盆底肌與腹肌、背肌等核心肌群共同作用,維持身體的穩定性和腹內壓。
  • 筋膜系統的連結:骨盆底肌透過筋膜與身體其他部位連結,包括橫膈膜、腹肌、髂腰肌等,形成一個整體. 恥骨尾骨肌甚至會一路連結到骨盆深層筋膜和橫膈肌群。
骨盆底肌很難觸診,但可以利用表層的髖袖肌群(閉孔內肌),間接評估骨盆底肌張力,是一條不可多得的重要檢查肌

骨盆底肌失能的影響

骨盆底肌失能可能導致多種問題,包括:

  • 應力性尿失禁:產後婦女常見的困擾,由於骨盆底肌前後肌群張力失衡,導致咳嗽、打噴嚏或運動時漏尿。
  • 排便困難:恥骨直腸肌過度緊繃或拉扯可能導致便秘。
  • 骨盆疼痛:骨盆底肌功能異常可能導致骨盆區域疼痛。
  • 腰痛:骨盆底肌與腰痛之間存在關聯,骨盆底肌壓痛會增加靜態肌張力,降低放鬆能力.
  • 性功能障礙:骨盆底肌的健康與性功能有關。
  • 顳顎關節問題:骨盆底肌異常可能影響脊椎張力,進而導致顳顎關節功能障礙.

骨盆底肌失能的原因

骨盆底肌失能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 骨盆底肌前後肌群失衡:生殖橫膈與肛門三角之間的張力不平衡。
  • 核心筋膜、肛尾韌帶異常:核心筋膜或肛尾韌帶受損或功能異常.
  • 核心周圍問題:疝氣或支配核心的神經受擠壓。
  • 子宮或膀胱問題:子宮肌瘤、膀胱發炎或尿路感染等問題。
  • 錯誤的骨盆與腰椎力學:薦髂關節障礙、下肢排列異常、姿勢不良(長短腳、腰椎曲度增加、胸椎駝背)。
  • 骨盆底肌受傷:生產、跌倒、踩空、恥骨聯合錯位、重複高衝擊性運動等.
  • 錯誤的生活習慣:錯誤的動作模式、過度性行為、創傷性廁所訓練、尿床病史、長時間在不平整平面坐著.
  • 情緒因素:性行為罪惡感、焦慮、緊張、壓力、安全感被剝奪等.
  • 發炎或骨盆內臟問題:刺激性排便(腹瀉、便秘)、慢性膀胱炎、子宮肌瘤等.

如何維護骨盆底肌的健康?

維護骨盆底肌的健康需要從多個面向著手:

  • 正確的姿勢:保持良好的姿勢,減少對骨盆底肌的壓力。改善不良體態可以幫助減少骨盆底肌的張力。
  • 適當的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強化骨盆底肌,但要避免過度衝擊性的運動,特別是產後或骨盆底肌虛弱者。
    • 避免過度衝擊運動:高衝擊性運動(如跳繩、跑步、排球等)可能增加骨盆底肌負擔,對子宮也可能造成影響。研究顯示,即使是高強度運動員,高衝擊運動也可能增加尿失禁的風險。
    • 孕期及產後運動考量:對於孕期及產後婦女,應謹慎選擇運動類型,建議先穩定骨盆底肌功能,再加入衝擊性運動。
  • 放鬆骨盆底肌:
    • 嬰兒式(跪坐姿並向前趴在地上)是放鬆骨盆底肌有效的姿勢。
    • 仰躺青蛙式:仰躺並將髖部外展外轉的姿勢也有助於放鬆骨盆底肌。此姿勢有最大放鬆效果。
    • 避免高強度深蹲:深蹲會迫使核心收縮,適當深蹲有助於骨盆底穩定,但強度過高反而讓骨盆底肌更緊繃,因此不建議用於放鬆骨盆底肌。
  • 正確的排便習慣:避免在坐式馬桶上用力排便,建議使用排便凳或改用蹲式馬桶,以減少對恥骨直腸肌的拉扯。但對於孕婦,坐式馬桶可能比蹲式馬桶更適合。
  • 情緒管理:學習管理壓力,避免情緒波動過大,影響骨盆底肌的張力。
  • 處理內臟問題:及早治療發炎或骨盆內臟問題,避免影響骨盆底肌的健康。
孕婦: 避免高衝擊運動、避免高重量深蹲。建議多利用嬰兒式放鬆骨盆底、坐式排便。


關於會陰的定義

值得注意的是,學界對於「會陰」的定義尚無統一定論。有些學者認為會陰是指骨盆底肌周圍的肌肉,有些學者則將周圍的筋膜和生殖器官也包含在內。總之,骨盆腔的結構非常複雜,各個組織層層疊疊,互相影響.

結論

骨盆底肌是一個複雜且重要的結構,它不僅影響我們的排泄、性功能,也與呼吸、穩定、情緒等息息相關。維護骨盆底肌的健康需要從生活習慣、運動、情緒等多方面著手,並在有需要時尋求專業協助。透過對骨盆底肌的深入了解,我們可以更好地照顧自己的身體,提升生活品質。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 2024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