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有看過《秘密》這本書嗎?書中提到了「吸引力法則」,告訴我們經驗的事,都是我們自己吸引來的。關於「吸引力法則」,大家相信嗎?也許有些朋友是嗤之以鼻的,因為如果光用想,就可以讓現況轉變,那人生怎麼會有這麼多磨難?
所長頗認同這樣的想法,如果人生遇到的境遇,都可以靠我們的想法轉變,那我一定想要四季如春,哈哈~
但是,所長也認為「吸引力法則」有其道理,因為只要每次想到千萬不要……喔,這件千萬不要的事情通常都會發生,這不正是「吸引力法則」發威嗎?
誒誒誒!這種說法不是廢話嗎?兩邊都不想得罪,真的是騎牆派!
不是啦!所長的意思是,光是只有以個人經驗,就要說「吸引力法則」真實存在,沒有足夠的說服力,讓不同的族群信服,對吧!
因此,所長本次介紹的書,算是科學驗證版的「吸引力法則」,書名是《心念的力量:運用大腦的期望效應,找到扭轉人生的開關(The Expectation Effect: How your mindset can transform your life)》,作者大衛‧羅布森(David Robson),譯者是何玉方。
在戲劇中,如果有人被醫生診斷出絕症時,醫生和身邊的人都會跟他說:「保持樂觀的態度,對疾病的治療會更有幫助。」這種老生常談的法,在實際上是否真的能提升治療的效果呢?
書中提到了許多關於「安慰劑效應(placebo effect)」的研究來說明。
「安慰劑效應」:指病人並沒有得到有效的治療,但是他們「預期」或「相信」自己接受了有效的治療,症狀真的就獲得了緩解。過去的研究中,大多關於安慰劑效應的設計,實驗參與者不知道自己是服用安慰劑,還是服用藥物。然而現在有許多研究發現,即便人們接受已公開標示的安慰劑,依然會產生反應。此外,也有實驗發現,如果安慰劑的氣味與人們服用藥物的氣味相近時,也會提高身體對這些安慰劑的反應。
另外,不只安慰劑可以提高治療效果,語言也有提高治療成功率的效果。像是開刀的之前,醫療團隊如果給予病患情感支持,並詳細說明手術過程,以及列出手術後會有的樂觀、合理的結果,病人的復原過程會更容易,同時也使手術達到最佳的效益。
也就是說,當我們接受治療時,如果有一套適合我們的身心合一康復行動計劃,身體會較快地復原,同時也會較快回歸正常的生活。
從「安慰劑效應」研究中,可以發現,當我們在接受疾病治療的同時,如果也可以收到相關的樂觀資訊,將能幫助我們更好地恢復身體健康。
關於健康是如此,生活中的其他方面是否也有用呢?
大家平常有運動的習慣嗎?關於「運動習慣」,大家是如何認定的?做家事,算不算是運動?工作時,在辦公室走來走去,是不是運動?
關於運動習慣呢,所長的標準蠻寬的,只要生活中身體有動來動去,都算運動,並不一定要換上運動服、穿上運動鞋,走到運動場或健身房,才算是運動。因此,在家裡拖地是運動,上下樓是運動,晾衣服、收衣服也是運動。所以所長沒有「固定運動習慣」,但是每天都有運動。
可能有一些朋友可能不這麼想,他們會覺得剛剛這些事屬於勞動,不是運動。因為,做那些事讓自己很累,但是運動讓自己快樂。
書中舉了一個研究作例子,這個研究的實驗對象飯店房務清潔的工作人員。研究者將這些工作人員分為兩組,一組告訴他們,他們在做每一項清潔工作時,會運動到哪些肌肉,消耗多少熱量,所以他們不只是工作,同時也在鍛鍊身體。同時在員工休息室中,也張貼相關資訊提醒他們。另一組的工作人員,則沒有接受這些資訊,工作環境也沒有任何改變。
一個月後,所有接受研究的參與者,接受身體的檢查。結果發現,接受過這些資訊教育的工作人員,各項的指標都比過去好,體重減輕了,體脂肪降低了,血壓也回到正常。而另一組的檢查結果,則與過去沒有差異。
兩組參與者的生活型態與工作內容上與過去並沒有差別,唯一的不同是,一組接受了自己每天都有運動的訊息,另一組沒有。但是最後的檢查結果,卻有明顯的差異。可見,我們如何解讀,真的會直接影響身體的狀態。
不過,這本書也不是要我們不管自己真實的感受,而是用「理解」代替「壓抑」。書中提到:「認識負面情緒的潛在價值,將使我們能夠更有效地引導情緒,並在發洩完之後更快地恢復。」透過負向情緒的發洩,與轉變事情的看法,可以幫助我們將心念的力量用在期望的方向上。
書的最後,作者寫到:「無論你希望達成何種期望效應,在測試不同的策略技巧時,試著保持開放的心態,原諒任何的失敗,慶祝一切的成功。如果你認爲自己有能力實現個人轉變—並且原諒自己的錯誤—你就可以達成個人的自我實現預言。」
想要心想事成嗎?可以看看這本書,書中有更多的例子讓我們明白,只要我們願意改變心念,事情的結果就會朝我們希望的方向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