鑰匙1-6 : 擁抱情緒,慶祝每個進步,讓正向感受加速習慣自動化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些人能輕鬆養成好習慣,而有些人總是半途而廢?答案可能比你想像的更簡單!讓我分享一個改變我生活的重要發現。

最初,我也和很多人一樣,認為養成習慣需要用實質的獎勵來激勵自己 - 買新鞋、享受美食、看場電影。但在工作和家庭的雙重壓力下,需要時間的獎勵都是我額外的負擔。找不到合適的獎勵方式,讓我的習慣養成之路舉步維艱。甚至我還會負向思考,覺得既然找不到獎勵,我也沒有完成小習慣的動力了。

直到我開始閱讀福格博士的【設計小習慣】,才發現原來養成習慣的祕密武器,不是外在的獎勵,而是內在的【正面情緒】!這個發現徹底改變了我培養習慣的方式。不但更能接納自己的失敗,還能在愉悅中建立習慣。


獎勵 vs. 慶祝:破解習慣養成的迷思

很多人不知道,真正有效的獎勵必須是即時的、與行為直接相關的正向體驗。那些我們常聽到的獎勵方式 - 買禮物、美食犒賞,其實都只是表面的誘因。如果獎勵不是在行為進行時或結束後的千分之一秒內發生,就很難與行為建立直接連結。

真正的關鍵在於「慶祝」!當我們在完成一個行為後立即慶祝,大腦會分泌多巴胺,建立起正向的神經連結。這就像是在大腦中種下一顆快樂的種子,讓下次再做這件事時,自然而然就會感到愉悅。

在進行習慣性行為時,大腦會根據過往經驗不斷評估、計算周遭發生的事情,包括影像、聲音、氣味、動作,並做出預測。大腦可能已預設好接下來會發生的各種行為。但如果接下來的行為超出你的預期,就有可能觸發大腦分泌多巴胺。

想像一下日常生活中的小情境:每天早上等公車時遇到紅燈,你會怎麼做?與其煩躁不安,不如轉個念,看看天空、想想值得感恩的事。這個小小的心態轉變,就能觸發大腦釋放多巴胺,讓原本令人煩躁的等待變成一個正向的休息時刻。

因此,習慣能否持續的關鍵不在於執行次數或天數,而在於你執行時的情緒感受。當你享受一個習慣的過程,就越容易持之以恆。


打造自動化習慣的兩大祕訣

習慣與單次行為的模式不同,習慣是要養成自動化或半自動化的行為。有些行為不需思考就會自動進行,這就是自動化,例如綁鞋帶、打字。當這些行為達到一定程度,你不用思考就能自動執行。要讓小習慣變成自然而然的行為,關鍵在於兩個要素:

❶正面能量:當你在執行習慣時感到愉悅、滿足或成就感,或是成功地緩解了身體上的不適、平復了負面情緒、或是化解了心理上的壓力時,這此美好的情緒會自然而然地強化習慣。就向播種一樣,每一次的正面體驗都在為你的習慣澆灌養分,讓愉快的體驗與該習慣建立起正向連結,增強執行該習慣的動機。當下次要執行這個習慣時,整個過程不僅會變得更加順暢自然,你也更容易投入其中並保持持續性。

❷專注力:在建立新的小習慣時,盡量保持專注。就像我在養成運動時所發現的秘密。當我全神貫注於當下的體驗時,比邊運動邊聽歌更容易養成習慣。專注讓我能感知身心的變化,維持良好心情。如果同時做其他事,反而會分散專注力,無法完全投入。專注力是寶貴的資源,在執行新的小習慣時善用它,能加速習慣的自動化,也更容易保持動力。


慶祝:最溫柔的習慣養成法

即使我是個善於正面思考的人,但我卻常常覺得自己事情做得不夠好。我很少肯定自己,並對自己說「我做得好」,因為總覺得事情還可以更好,但又無法做到;或是事情太多,無法全部完成。我難以認可自己的成功,也很難對自己的表現感到滿意。更別說是完成一些微小的習慣後就要慶祝,我會想:這不是理所當然的嗎?這麼簡單,有什麼好慶祝的?

但換個角度思考後,我發現選擇變得比較多。我已經看到許多人親身體驗並強力推薦完成小習慣一定要慶祝,而且只要慶祝就能讓習慣根深蒂固,為什麼不試試看呢?用白話文來說,這條簡單的康莊大道就在眼前,何不嘗試?選擇做這件事並沒有什麼壞處,也不會耗費資源。既然可能有效,為什麼不試試看呢?

因此我參考福格博士所列出一百種慶祝方式,嘗試在完成一個小習慣時,就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慶祝儀式。慶祝儀式非常的簡單,我最常用的是「微笑」,最近也在練習鼓勵自己說「我做得好」。

慶祝可以隨時做,但「想起要做習慣」時、「執行習慣」時,或「完成習慣時」都可以補強一下。等習慣達到半自動化,你就可以減少慶祝的頻率。習慣慶祝以後,我自己是真的很喜歡慶祝這件事,每完成一項小習慣就覺得自己很棒(尤其是覺得很累的時候,慶祝起來真的蠻有動力的)。雖然還有很多不足之處,但一味責備自己並不能帶來改變。有時事情太多,你已經盡力了,就不要過分苛責自己。我們可以藉由習慣改變心態,培養更多能力,創造更多改變。

每個人的習慣養成之路都是獨特的,不要因為某些小習慣在他人眼中微不足道就否定它的價值。只要對你有意義,每一次的努力都值得慶祝。因為你已經種下想要的習慣種子,這可能讓家人關係更美好,也可能增強你的自信心。就算偶爾失敗也沒關係,重要的是保持溫柔的心態,繼續嘗試。

現在輪到你了! 試試看在完成小習慣後給自己一個溫暖的慶祝,讓自己更有動力前進。期待聽到你的慶祝故事!🌟。

角落中會探討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心態調整,並嘗試透過英語閱讀和寫作來拓展思維,藉由輸出讓我看到不一樣的嘗試。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利用行為模型中的「提示」來建立好習慣,特別著重於在早晨安排習慣和利用既有行為作為提示(錨點)的策略,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時間和行為來建立新習慣,並強調習慣的特定調性和個人體驗的重要性...
福格博士的行為模型B=MAP公式,強調將行為變得容易是驅動改變的關鍵。相較於期待高動機,分析行為難題並使用PAC模型重新設計行為,可以降低行為難度,促進習慣的形成。透過找到障礙、分解動作以及改善情境,個人在面對新習慣時將獲得更大的信心與成功感,最終持續推動自我成長
在行為改變的過程中,許多人常常忽略了動機和能力的影響。根據福格博士的行為模型B=MAP,動機、能力和提示三者的結合才會形成行為。本文深入探討動機的波動性會影響我們執行新習慣的穩定性,因此,我們需要調整能力的因素,以便在動機低時也能繼續前進,建立持久的行為改變。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利用行為模型中的「提示」來建立好習慣,特別著重於在早晨安排習慣和利用既有行為作為提示(錨點)的策略,以及如何選擇合適的時間和行為來建立新習慣,並強調習慣的特定調性和個人體驗的重要性...
福格博士的行為模型B=MAP公式,強調將行為變得容易是驅動改變的關鍵。相較於期待高動機,分析行為難題並使用PAC模型重新設計行為,可以降低行為難度,促進習慣的形成。透過找到障礙、分解動作以及改善情境,個人在面對新習慣時將獲得更大的信心與成功感,最終持續推動自我成長
在行為改變的過程中,許多人常常忽略了動機和能力的影響。根據福格博士的行為模型B=MAP,動機、能力和提示三者的結合才會形成行為。本文深入探討動機的波動性會影響我們執行新習慣的穩定性,因此,我們需要調整能力的因素,以便在動機低時也能繼續前進,建立持久的行為改變。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旦從事一個習慣的阻力減少了,它就更容易被實現。換句話說,當便利性上升,你就有更高的機率去遵循你的習慣。 當決定在哪裡實踐新習慣時,最好選擇一個你日常規律中的必經地點,因為當一個想被建立的習慣與你的日常生活適性度高的時候,它更可能成形。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有關高效習慣的書籍,探討如何培養好的習慣,包括清晰、活力、必要性、生產力、影響力、勇氣等。文章內容非常豐富,值得一讀。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習慣追蹤法是衡量你是否養成了習慣的簡單方法,比如在日曆上打叉。可以清晰無誤地證明你取得的進步,從而讓你對自己培養習慣的程序感到滿意。 另要要記得不要中斷培養習慣的程序,。絕不錯過兩次。如果你錯過了一天,試著儘快恢復固有的做事節奏。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
Thumbnail
行為轉變的第四條定律是讓它令人愉悅。當體驗令人愉悅時,我們更有可能重複一種行為。人腦進化為優先考慮即時獎勵而不是延遲獎勵。行為轉變的基本準則:重複有即時回報的行為;避免受即時懲罰的動作。要保持一個習慣,你需要有即時成就感,即使它體現在細微之處。
Thumbnail
2025 年,從分享精彩的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開始! #Myvocus2024 年度回顧通知已送達 vocus 的 2024 有超過 12 萬筆訂單、35 萬則以上的內容、16 萬以上的新會員、4 千+ 筆數位商品訂單,5 萬 + 則貼文! 曬曬你的 2024 vocus 吧!
Thumbnail
相信大家現在都有在使用網銀的習慣 以前因為打工和工作的關係,我辦過的網銀少說也有5、6間,可以說在使用網銀App方面我可以算是個老手了。 最近受邀參加國泰世華CUBE App的使用測試 嘿嘿~殊不知我本身就有在使用他們的App,所以這次的受測根本可以說是得心應手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一旦從事一個習慣的阻力減少了,它就更容易被實現。換句話說,當便利性上升,你就有更高的機率去遵循你的習慣。 當決定在哪裡實踐新習慣時,最好選擇一個你日常規律中的必經地點,因為當一個想被建立的習慣與你的日常生活適性度高的時候,它更可能成形。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這本文章介紹了一本有關高效習慣的書籍,探討如何培養好的習慣,包括清晰、活力、必要性、生產力、影響力、勇氣等。文章內容非常豐富,值得一讀。
Thumbnail
✨閱讀後你將學會: 認識習慣形成的底層原理:瞭解習慣是如何透過「提示-行為-獎勵」的模式形成。 具體的習慣形成策略:提供具體步驟來介紹讀者養成新習慣,從設置清晰的提示、規範行為模式,到創造實質的獎勵。 實際案例的應用:發現習慣養成的步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成功應用。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習慣就是「自我改善」這件事的複利。如同錢財透過複利加倍,習慣的效果也在你重複執行的過程中加倍。隨便挑一天來看,習慣的效應似乎很小,但幾個月、甚至幾年下來,它們就可能造成極巨大的影響。唯有兩年、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回頭看,好習慣的價值與壞習慣的代價才變得極為明顯。
Thumbnail
習慣追蹤法是衡量你是否養成了習慣的簡單方法,比如在日曆上打叉。可以清晰無誤地證明你取得的進步,從而讓你對自己培養習慣的程序感到滿意。 另要要記得不要中斷培養習慣的程序,。絕不錯過兩次。如果你錯過了一天,試著儘快恢復固有的做事節奏。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
Thumbnail
行為轉變的第四條定律是讓它令人愉悅。當體驗令人愉悅時,我們更有可能重複一種行為。人腦進化為優先考慮即時獎勵而不是延遲獎勵。行為轉變的基本準則:重複有即時回報的行為;避免受即時懲罰的動作。要保持一個習慣,你需要有即時成就感,即使它體現在細微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