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液態現代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 : 齊格蒙.包曼

翻譯 : 陳雅馨

液態與固態

    這本書的作著包曼,寫下了21世紀的社會形貌,包曼使用了「液態」現代性這個詞取代了「後現代」,包曼形容對於現代社會,以「固態」為意象,追求的目標是沉重、龐大,所以時代的特徵是不斷擴張的工廠、不斷累積的資財、不斷聘用的人員等等,但到了以「液態」為意象的現在,時代的特徵反而是輕盈、轉瞬即逝、移動速度等等。

以作者的話來說,固態現代時,重點是「空間」的占領,而在這樣的沉重狀態中,資本跟勞工是互相連結或說牽制,且都被禁錮在土地或工廠中;但是到了液態的現代,資本脫離了空間的限制,拜現在科技所賜,即便不用在場,資本家也可以隨時監控底層的勞工,而且由於全球化的關係,資本也不受在地政府的拘束,一言不合就可以快速轉向另一個投資的標的,以前大型、承諾、管理等沉重且長久的事物,如今天變成了可以快速消耗、替代、丟棄的。

在這樣液態的社會中,「時間」便成了重點,能成為宰制階級不在於有多少資本,而更多在於可以掌握多快的速度,並且能夠多快地轉換、逃跑、脫離。

自由與獨立個體是這時代不可成承受之「輕」

    在這樣快速流動的時代中,所有一切「堅固的事情都被打破」,這句本來是為了追求解放、脫離宰制以獲得自由的口號,的確在由固態現代進入到液態現代時,許多帶著批判精神的學者高聲歡呼進入了一個美麗或說完美的時代,但事態卻不如想像中的美好,人們的生活有了自由後並非無慮,反而在液態現代中,「個體化」變成了生命事業,每個人必須是個體,未來道路不在有大論述來告訴你/妳該如何走,因為妳/你是自由的,所以你/妳必須承擔自己的生命,所有的開心、美好、痛苦與不堪,都是「妳/你自己」的事情。

作者提到,到了現代,權力(有能力的人)跟政治(決定事情應該如何)被切斷了連結,政治不在是可以凝結眾人意見,並反映到公共論述空間,過往進入到公共空間可能困難重重,但現代更是公共空間已然消失,本來我們擔心的是公領域侵犯到了私領域,而現在私領域反過來殖民了公領域,政治變成談論公眾人物私人生活的舞台。沉重消失了、一切都輕盈;禁錮消失了、一切都開放,相對的,承諾消失了、一切都輕浮;審慎消失了、一切都轉瞬;駐停消失了、一切都必須不斷的活動、流動起來…

    現在的我們,面對的不是,知道未來在哪,但有沉重的枷鎖在我們身上,所以我們必須打破,而是我們已經「不知道我們未來在哪了」,甚至也失去了去「反思本源」的能力,我們已經透過批判、革命,來到一個極度個體、極度自由的時代了,我們還能批判什麼呢 ? 這不是我們所求嗎 ? 不管在我們未來的選擇、在學校的教育、在商店市集中,無一不傳達,你是消費者,你可以有很多的選擇,你可以自己做決定的進步理念,但把所有一切變得簡單、把所有困難、沉重拿去、把所有可能變的可及,「自由」與「獨立個體」反而成為了這時代最沉重的事情,或許是生命所無法承重之「輕」。

持續享受、持續消費、做自己,是絕對的命令

    書中提到,這個時代,邀請我們所有人想像自己與所處的環境(地球)是個容器,並鼓勵我們不斷的掠奪、極盡努力的滿足我們的慾望以及願望,這個時代的唯一信條就是:「持續享受、持續消費」,在消費清單上,永無止境的謄寫著一列列待完成的事項,但卻唯獨沒有「不要在消費」的選項。而對應這無止盡消費的命令,物品的價值不在來自於「持存性」,反而來自於容易「消耗性」,越能被快速生產、快速消耗的物品,就越有價值,這樣的價值一樣用來看待人,越能夠輕盈地從一地轉到另外一地,從一個場域轉到另一個場域,你就越有價值,快速、流動、高汰換的時代價值,影響著每個層面,並且受到從根本而來的對未來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而產生的充斥每個細微的不安全感給形塑、並影響著。

    這個時代的理性意義是 :「如何能在滿足追求時,可以不用承擔後果」,這個時代,因為對未來的不確定,所以能把握的就是眼前的兩三步,而使我們失去長期規劃的能力,只能考量短期,而且每個短期都需要在達成時被消耗掉。連貫的累積被快速消耗取代。「今天的努力與節制會在未來漫漫有成果」這樣的口號,在這時代成了童話故事般荒誕。我們失去了不自由的權力、我們失去了承擔的權力、我們失去了無聊的權力、我們失去了沉靜的能力。我們擁有無限選擇的現在,卻遺失了對過去與未來的構想;自由與無能為力並肩而行;賦能的前提是去能,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結論

    作者並沒有對於這樣的時代,提出一個我們應該如何的解方,但所描述的時代樣貌,卻貼合好多我違和的體驗 : 為何人們認知越來越好,但卻感覺越來越輕 ? 能力越來越好,卻感覺越來越浮 ? 明明還有好多的不確定,為何能如此斬釘截鐵 ? 明明生活爛透了,卻怎麼也無力去提出質疑 ? 明明前景一點樂觀的基礎都沒有,我們卻仍只能無力地想著如何生活、賺錢 ? 明明實現了無遠弗屆,我們卻害怕面對面見面 ? 明明踩踏地土,卻總仰頭探詢 ? 明明眼睛張開,卻什麼也看不見 ?

道德經第26章

重為輕根,靜為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raw-image


 

 

avatar-img
1會員
46內容數
我的沙龍內多是我的閱讀心得,以及日常對話、景色反思,希望能將我的體悟分享給更多的人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洪瑋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作者 : 羅洛.梅 譯者 : 朱侃如 內容 : 權力的意義 這是一本討論「權力」的書籍,不同於一般共識中可能對權力有的負面印象,例如:「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的說詞,作者則認為權力是生命基本的運作過程的展現,甚至可以說是一切生物的根本,特別對人類來說。 作者提到,權力是自尊的根本,是
接續上偏,這篇要來談談學校以及家庭可以做什麼 ? 學校可以做什麼 ? 玻里尼西亞人有句諺語「站在鯨魚被上釣小魚。」許多學校大費周章地聘請心理師,研擬情緒課程、購買相關教具等等方式,為了解決孩子焦慮、憂鬱等心理狀況上升的層出不窮,但其實有兩件事情,學校可以馬上實施,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資金,且效果
本文章,來談談《失控焦慮世代》一書中,提到對於在如此智慧型手機侵蝕孩童、青少年以及我們的時代,我們能做什麼事情,並從政府、學校、家庭等面向來描述可以做的事情。 作者的四項革命主張 一、高中之前不使用智慧型手機 二、16歲以前不使用社群媒體 三、校園禁用手機 四、大幅增加自由自在玩耍(無大人
前面談及了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安全至上主義等等,造成的一些具體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好像有些更深層,內在的一股無力感在使我們越陷越深,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作者提到在具體造成的影響外,更深層、靈性層面的影響。 靈性的退化 自2010年代以來,社會就瀰漫一股無力感,彷彿看不到盡頭,用來表達這樣狀態的詞
本篇文章,想來分享書中在討論男性受媒體的影響時,在章節中出現的概念,由社會學家涂爾看提出的「失範」所帶來的影響。 為什麼推倒傳統權威,迎來的不是從此過的幸福快樂的日子 ? 1897年,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人們所屬的社區越是緊密連結,並且受到道德權威約束慾望,他們自殺的可能性就越低」。
接下來的兩篇文章,我想來分享散在討論其他主題的章節間,提到的兩個特別吸引我注意的內容,一個是社群媒體勾癮人的方式以及背後設計角色的考量。二則是涂爾幹提到的「失範」的概念,這篇先來討論社群媒體。 社群媒體的問世 2010年iphone4問世,這是第一款配備前置鏡頭的iphone,讓自拍變得更容
作者 : 羅洛.梅 譯者 : 朱侃如 內容 : 權力的意義 這是一本討論「權力」的書籍,不同於一般共識中可能對權力有的負面印象,例如:「絕對的權力帶來絕對的腐敗」的說詞,作者則認為權力是生命基本的運作過程的展現,甚至可以說是一切生物的根本,特別對人類來說。 作者提到,權力是自尊的根本,是
接續上偏,這篇要來談談學校以及家庭可以做什麼 ? 學校可以做什麼 ? 玻里尼西亞人有句諺語「站在鯨魚被上釣小魚。」許多學校大費周章地聘請心理師,研擬情緒課程、購買相關教具等等方式,為了解決孩子焦慮、憂鬱等心理狀況上升的層出不窮,但其實有兩件事情,學校可以馬上實施,幾乎不需要額外的資金,且效果
本文章,來談談《失控焦慮世代》一書中,提到對於在如此智慧型手機侵蝕孩童、青少年以及我們的時代,我們能做什麼事情,並從政府、學校、家庭等面向來描述可以做的事情。 作者的四項革命主張 一、高中之前不使用智慧型手機 二、16歲以前不使用社群媒體 三、校園禁用手機 四、大幅增加自由自在玩耍(無大人
前面談及了智慧型手機、社群媒體、安全至上主義等等,造成的一些具體的影響,但除此之外,好像有些更深層,內在的一股無力感在使我們越陷越深,這篇文章,就來分享作者提到在具體造成的影響外,更深層、靈性層面的影響。 靈性的退化 自2010年代以來,社會就瀰漫一股無力感,彷彿看不到盡頭,用來表達這樣狀態的詞
本篇文章,想來分享書中在討論男性受媒體的影響時,在章節中出現的概念,由社會學家涂爾看提出的「失範」所帶來的影響。 為什麼推倒傳統權威,迎來的不是從此過的幸福快樂的日子 ? 1897年,法國社會學家涂爾幹認為:「人們所屬的社區越是緊密連結,並且受到道德權威約束慾望,他們自殺的可能性就越低」。
接下來的兩篇文章,我想來分享散在討論其他主題的章節間,提到的兩個特別吸引我注意的內容,一個是社群媒體勾癮人的方式以及背後設計角色的考量。二則是涂爾幹提到的「失範」的概念,這篇先來討論社群媒體。 社群媒體的問世 2010年iphone4問世,這是第一款配備前置鏡頭的iphone,讓自拍變得更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比目前繁體書上常見的「瘋狂的中世紀」、「黑暗的中世紀」等介紹,本書採取一種樸實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爬梳中世紀的發展。作者丹・瓊斯非常擅於「比喻」,將中世紀發生的事情進行現代化的說明。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生活十講」是在談論蔣勳所觀察到的現今「社會現象」。在物質生活越趨於富裕、穩定、便利的同時,在文化、思想和「心」的本質上卻越來越單薄、脆弱,這是蔣勳在這世代所看見的擔憂。透過這本書,我們得以更有意識地覺察我們處在什麼型態的大環境裡,這些現象是如何滲透在我們的生活和行為之中。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370/370!西方社會學理論下 2024.0210.1908 2024.0225.1244 全文分為2部分,1記錄、2心得 1記錄 聽說這是一套書,共有3本,中卷我沒借到。 本書介紹的有柯爾曼、哈貝瑪斯、紀登斯、烏爾里希.貝克、布赫迪厄、諾伯特.埃利亞斯、福柯、布希
簡述包曼的著作所畫出的路徑,乃「直接」面對「現代性」——亦即,社會學此一學問,只要問題探究夠深,或讀者能與著述者達成默契,或多或少都在處理著「現代性」的問題。ㄧ如此導讀黃厚銘教授指出,沿著《現代性與大屠殺》(1989)、《現代性與含混曖昧》(1991)、 《後現代性及其不滿》(1997),直到我們手
Thumbnail
面對後現代以科學為名,以術語推論「論述絕對至上」,主張人文主義皆為意識形態,法國美學思想家迪迪–裕柏曼重回西方文學源頭-荷馬史詩,所描繪的「痛苦與慾望的迷霧」,試以生命激情的內涵,超越人類語言的形式,平反人文主義於文學與影像上,數千年的激情試煉。
的確,真正的閱讀是重讀,真正的書寫亦是重寫。必然是複讀與複寫,在無數的「已發生」上行跡,且終會無數次地,被往後的所覆蓋。於是在此,由書中一再出現的關鍵詞語之一,「現代」或「現代性」,召喚起波特萊爾,這位無非對「現代性」最有洞見的靈魂之一:「你的腦袋有無以數計的念頭、影像與情緒,一層層地堆疊其上,溫緩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相比目前繁體書上常見的「瘋狂的中世紀」、「黑暗的中世紀」等介紹,本書採取一種樸實但又不失趣味的方式爬梳中世紀的發展。作者丹・瓊斯非常擅於「比喻」,將中世紀發生的事情進行現代化的說明。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作者歷史系背景以及創作科幻小說的文章,透過文筆,作者試圖用歷史來看到未來,並探討歷史專業在現今社會的角色和價值。
Thumbnail
消失的愛:逆轉我們的時代 我拿到的版本是裸背線裝,非常美麗,排版也是前所未見的舒適,因為字體很大(笑),但其實這本書談及的問題跟舒適簡直扯不上邊。 又一次,接觸國際議題時總是強烈感受到自己的無知,但比起這個,我比較擔心自己漠不關心,所以即使欠缺對國際新聞、情勢的認識,我還是會關心,也告誡
Thumbnail
以認知革命、農業革命、科學和工業革命為主軸,探討人類的發展史以及如何形塑了今天的我們。
「生活十講」是在談論蔣勳所觀察到的現今「社會現象」。在物質生活越趨於富裕、穩定、便利的同時,在文化、思想和「心」的本質上卻越來越單薄、脆弱,這是蔣勳在這世代所看見的擔憂。透過這本書,我們得以更有意識地覺察我們處在什麼型態的大環境裡,這些現象是如何滲透在我們的生活和行為之中。
Thumbnail
#原著對於人生的質疑、自由之身心靈的追求,以及未來生活的憧憬,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於21世紀的今日,依然令苦心探尋人生意義的讀者有所啟發而讚嘆、省思不已。 (一)存在主義盛行的年代 20世紀爆發兩次世界大戰,在無情摧殘破壞之下,傳統社會及價值為之解體,造成人際關係冷漠、疏離,人們對生命的意義不斷
370/370!西方社會學理論下 2024.0210.1908 2024.0225.1244 全文分為2部分,1記錄、2心得 1記錄 聽說這是一套書,共有3本,中卷我沒借到。 本書介紹的有柯爾曼、哈貝瑪斯、紀登斯、烏爾里希.貝克、布赫迪厄、諾伯特.埃利亞斯、福柯、布希
簡述包曼的著作所畫出的路徑,乃「直接」面對「現代性」——亦即,社會學此一學問,只要問題探究夠深,或讀者能與著述者達成默契,或多或少都在處理著「現代性」的問題。ㄧ如此導讀黃厚銘教授指出,沿著《現代性與大屠殺》(1989)、《現代性與含混曖昧》(1991)、 《後現代性及其不滿》(1997),直到我們手
Thumbnail
面對後現代以科學為名,以術語推論「論述絕對至上」,主張人文主義皆為意識形態,法國美學思想家迪迪–裕柏曼重回西方文學源頭-荷馬史詩,所描繪的「痛苦與慾望的迷霧」,試以生命激情的內涵,超越人類語言的形式,平反人文主義於文學與影像上,數千年的激情試煉。
的確,真正的閱讀是重讀,真正的書寫亦是重寫。必然是複讀與複寫,在無數的「已發生」上行跡,且終會無數次地,被往後的所覆蓋。於是在此,由書中一再出現的關鍵詞語之一,「現代」或「現代性」,召喚起波特萊爾,這位無非對「現代性」最有洞見的靈魂之一:「你的腦袋有無以數計的念頭、影像與情緒,一層層地堆疊其上,溫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