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2025/01/23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工作中規定與彈性,我們該如何進行選擇?】

設定規定是為了要減低或避免風險產生,但當遇到特殊狀況時,100%的遵守規定是否就一定是正確的,這個答案往往見仁見智沒有標準答案,到底哪時候要照規定還是可以有彈性,這是我們在職場工作中,最容易感到困惑的部分。


1. 規定的核心是用來防止風險,但什麼是風險是由人決定的

規定存在的目的是用來避免風險,但現實中往往出現特殊狀況,死守規定反而是讓人不解的,這時候最優先考量的應該是實際需求,才能夠做出合適的判斷。


例如:公司規定病假以外,其他假別都要前一天申請。但同仁遇到家人重病需要臨時請假,這作業雖然與規定不符,也可能造成後續管理上的問題,但多數主管應該都會給予准假,因為這把尺也是主管在管理上的一個應用性。


2. 規定的重點是幫助進行管理,不是沒有討論空間

規定之所以存在,大多數是基於公司過往的經驗所設計,但規定是死得,當實際的時空背景改變,我們就應該要透過應變方法去做因應,才能真正符合工作需求。


例如:公司規定設備需求申請,要完成3道線上簽核後才能執行,但有個案件非常緊急,要等待主管回來線上簽核,可能需要幾個小時,這時先用通訊軟體取得相關主管同意後先進行,也是工作中會遇到的應變作法。


3. 規定的彈性應考量公平性,因為成員都在看

當主管願意給予一些規定上的彈性,就要嚴格看待公平性,若這些彈性都只針對特定員工,就容易有失公允,反而容易出現對立或是派系。


例如:公司規定同仁不能遲到,但某位員工常常遲到幾分鐘,主管卻認為這是彈性沒有管制,反而讓其他同仁感到不平,到後來團隊遲到風氣越來越嚴重,主管反而更難以管理。


4. 當規定難以遵守時,就該請示主管

有些員工可能會因為規定在那邊,就不敢進行請示要求彈性,結果不僅工作無法如期完成會遭受責罵,又或者是讓自己工作情緒更難過,這些應該都是有機會避免的。


例如:第一點提到的同仁一樣,當家人重病時若同仁還礙於提前請假規定,最後可能會讓自己更痛苦,工作時也無法專心,這對於公司、主管、個人來說都沒有正向的幫助。


就如同最開始所提到的,規定的目的是為了要降低或避免風險,這應該是主要大原則,當特殊情況發生時,表示規定可能無法完全適用(公司也不可能為了那些特例無止盡的增加規定),所以主管與同仁在了解並尊重規定的情況下,適時在需要時後提出彈性做法,應該就是建立完善決策的關鍵要素。

分享至
成為作者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1. 🏆17年科技、外商專業高階經理人 2. 🏆1,000人次履歷健檢、面試、職涯諮詢、職涯轉換建議、求職方向諮詢、作業效率優化、個人興趣探索 3. 🏅104職涯引導師 4. 📩合作邀約/預約諮詢:66123456@yahoo.com.tw
© 2025 vocus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