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111國寫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學習」,其實是以「世界為教材」,無論是對於議題的思考,或基於自身經驗的深入探究,而每一次試題書寫,其實都不斷在幫助我們擴大對生活想像的邊界,即便是相同的經驗也能有不同的切入角度。透過不斷地向內省思、向外表述,都能讓我們更好地釐清思考的理路。

  幾年推行下來,素養評量的方向是越來越明確──透過情境化的題目設計,讓學生將所學知能用於解決問題,從中促成價值觀形成。體現在國寫上,則是讓學生對於情境化的素材進行解構與建構,系統地表述自身的觀點與體會。只要立意明確、取材不偏側、結構清晰、文采適切,便能有出色的表現。若要自主練習,則可多以此類情境素材自己練習解構與再建構,便能看見自己的進步。

  今年的題目也體現貍們國寫獨立施測第一年所說,國寫的獨立,意味著閱讀與寫作是各學科教學時都要努力的方向,以國文科而言,教學目標是協助學生更精準的解構文本建構觀點,而建構時,學生要更有意識地綜合各科所學,視之為學習歷程的總結,便能串連自身三年間的所有學習。

  而這些「學習」,其實是以「世界為教材」,無論是對於議題的思考,或基於自身經驗的深入探究,而每一次試題書寫,其實都不斷在幫助我們擴大對生活想像的邊界,即便是相同的經驗也能有不同的切入角度。透過不斷地向內省思、向外表述,都能讓我們更好地釐清思考的理路。

  對於今年的考題,許多教師認為題目是有「瑕疵」的,質疑「樂齡出遊」已確定書寫的立場;而「當我打開課本」一題,也擔心因為每位學生擁有的學習資源不同,造成書寫的落差。不過,即便書寫立場已確定,當每個人對於長者的描寫不同,出遊計畫也是多元紛呈,就能反映出對於議題的思辨;而「課本」,也從來就不縮限在書包能裝納的教科用書中,與其去挑剔引文詩句不會出現在課本中,不如反過來思考,這其實指示著,只要能帶來成長意義的,都能視作學習的材料。

    國寫的本質是「素材寫作」,關鍵在於「有限時間內解構素材,並建構自身的思考」。現今不解的聲音是由於「素材並不直接與寫作內容關連」,然而,「素材寫作」與「引導寫作」並不相同,不是將引文素材視作是書寫的限制條件,非要引導至某個特定的書寫觀點,更多的是希望透過素材引導思考的方向,同時素材本身也可以納為所用,作為立意、取材、結構、文采各面向的參考。因此,知性題雖為人詬病說「立場僅有支持樂齡一項」,但不可否認的是,即便立場單一,學子依舊能自素材中洞察用意,並且開展樂齡出遊的方案,亦符合知性題評量設計中「提出個人見解與評斷」的要求。

  同樣的,當我們將感性題的引文視為「提供思考方向的素材」,也能從中看見對於「課本」的重新定義,以及對於「學科本質」的探究。若我們只看見表層的人物行為(費曼觀察轉動的餐盤),沒有能看見背後的思維意義(物理是發現萬物運行的迷人);只看見題目指示的「課本」,沒能看見引文以世界為「學習素材」的閱讀線索,那麼是否已先預設了「課本必然是專屬於學科的」、「學習必然是索然無味的」?哪怕學生在過往的學習裡只是按表操課,或是淺碟的吸收,但不可否認的,這一道題目擺在眼前,便可能促成學生反思,思考三年來各個面向所學及其背後的意義,再以數百字書寫他的所思所獲。以此角度來看待,此題作為總結性評量一環,同時也起到了歷程回顧的作用,並再次申明國寫獨立後,以文字解建為基底,包納各個學科所學的用心。

  不妨把今年的國寫試題,也視作為給現場教師的一道評量,或者是對大眾的一份教材,只要懷有學習的意識,「課本」早已打開在我們眼前,端看我們懷著怎樣的眼光去看待。

avatar-img
6會員
15內容數
作為教育工作者溫柔的後盾, 貍想教育從文學、教學、共學三面向提供課程, 致力於開拓教學想像、進行教學設計、推動教學實踐,從而推動教育轉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貍想教育 的其他內容
寫作就像是廚藝比賽中,端出精心的料理,無論我們用的是新冰箱或舊冰箱,人們期待吃的都是現做的食物。如果學生學習後只能將教師所提供的即時料理拿出來解凍(有的甚至連解凍都沒有),那其實意味著我們的教學重點偏離了,需要提供更為新鮮、可自主調理的食材,貍們願每一個學子都能端出自己的獨特料理。
貍想教育每年在大考後提供的免費分析報所寫的,是貍們期待平日教學可以進行的方法,也是將讀寫教學視為思維的解構與建構,當我們在課堂上的每一個文本都實踐這樣的教法,學生自然不是到考場才突如其來地會這麼做。一個純熟解建的閱讀者、寫作者才能在短時間呈現成熟的思考。與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之。  
108的國寫試題是「易寫而難工」。 知性題的部分,訊息擷取容易、立場表態容易,而難在歸納統整、觀點闡述。 感性題部分,提及換位思考容易、談將心比心容易,難在無法提取題幹的意旨、難在淪為對世局冷漠的抱怨……。
觀察107國寫試題,貍們是持肯定的態度,認為這樣的出題方式有意促成現場教師調整教學方向。 延伸素材、策略模組的時代將結束,即將迎來思維導向的教學新紀元。在嶄新的國文教學世代中,讀寫結合絕對是關鍵,要在既有文本的解構中梳理文本的理路,進一步建構屬於自己的理路,並藉以勾勒文學長河的圖象。
關於學測的N種思考: 學測的目的並非找出考生當中的國文學者、也不是為了發現考生當中的文壇新秀,而僅僅是為了檢視考生是否具備有迎戰升學或就業所需的基本國語文能力,它不會太難,卻時常為了貼近生活、促進多元思考而飽受抨擊。 在106年國寫試題後,貍們相信試制的改變,將會走出一幅嶄新的教學風景。
寫作就像是廚藝比賽中,端出精心的料理,無論我們用的是新冰箱或舊冰箱,人們期待吃的都是現做的食物。如果學生學習後只能將教師所提供的即時料理拿出來解凍(有的甚至連解凍都沒有),那其實意味著我們的教學重點偏離了,需要提供更為新鮮、可自主調理的食材,貍們願每一個學子都能端出自己的獨特料理。
貍想教育每年在大考後提供的免費分析報所寫的,是貍們期待平日教學可以進行的方法,也是將讀寫教學視為思維的解構與建構,當我們在課堂上的每一個文本都實踐這樣的教法,學生自然不是到考場才突如其來地會這麼做。一個純熟解建的閱讀者、寫作者才能在短時間呈現成熟的思考。與所有教育工作者共勉之。  
108的國寫試題是「易寫而難工」。 知性題的部分,訊息擷取容易、立場表態容易,而難在歸納統整、觀點闡述。 感性題部分,提及換位思考容易、談將心比心容易,難在無法提取題幹的意旨、難在淪為對世局冷漠的抱怨……。
觀察107國寫試題,貍們是持肯定的態度,認為這樣的出題方式有意促成現場教師調整教學方向。 延伸素材、策略模組的時代將結束,即將迎來思維導向的教學新紀元。在嶄新的國文教學世代中,讀寫結合絕對是關鍵,要在既有文本的解構中梳理文本的理路,進一步建構屬於自己的理路,並藉以勾勒文學長河的圖象。
關於學測的N種思考: 學測的目的並非找出考生當中的國文學者、也不是為了發現考生當中的文壇新秀,而僅僅是為了檢視考生是否具備有迎戰升學或就業所需的基本國語文能力,它不會太難,卻時常為了貼近生活、促進多元思考而飽受抨擊。 在106年國寫試題後,貍們相信試制的改變,將會走出一幅嶄新的教學風景。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針對114學測國寫情意題「52赫茲鯨魚」,本文提供題型分析、取材策略及立意思考,幫助考生掌握寫作方向。文章點出審題關鍵在於理解表層訊息及深層意涵,避免僅聚焦表層或脫離題旨。文章也分析如何將想像與自身經驗連結,從經典選文中找到相同處境,藉此深化思考。最後,透過河道式作文的立意技巧,提升文章的思辨深度。
問題在於,公司是否會重視人類勞動的無形資產 — 創造力、同理心、理解深度,或是將人類輸入,純粹視為機器產生文字的最後清潔人員?
  你心中有故事,卻不知道該怎麼表達出來?   你想寫小說,打開文檔,卻發現自己的腦袋跟word一樣空白?   你想動筆,卻發現每個人寫的小說都長得不太一樣,讓你無從參考?   那麼,這篇針對小說格式的教學文,應該可以幫上一點忙。   許多人都想寫小說,卻不是每個人都注重基本格式。然
歡迎來到方格新手村第一站!參加方格主題活動,發表任何一篇貼文、文章加上指定標籤, 就有機會得到免費禮券,或是讓 vocus 把你的創作推薦給全站會員! 現在就完成新手村任務,讓更多人認識你!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考試作文與創作文體不同,有明確的評分標準因此需要特殊訓練符合要求。主要體現在寫作目的、時間限制、格式要求和評分標準等四個方面,相應的考生訓練項目,包括有類題練習,時間管理,結構清晰,以及應對評分標準。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寫給學生如何完成「學習歷程」的建議,初步建議或許未來有空會再修改,又或許有好的作品可以出現? 學歷歷程重點在於「學生」面對「問題」的「學習過程」與「反思」,如何完整地將一個「問題」(或主題、議題)呈現才是學習歷程的重點。 所以:重點不是「頁數」多寡、而是「內容」有沒有足夠的品質。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考古題的練習是必須的。 尤其是111年(含補考)~112年;這是108課綱後的出題。 基本上,我會要求我的學生把近五年(108~112年,含補考)的題本都練習過。行有餘力,再往前做。90~102年,屬基測範疇,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看。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用長遠的眼光來想像,我們眼前的孩子未來終將長成一個公民,那麼重要的就不再是眼前階段性的成績表現,而是成為一個公民所需要的能力……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考試作文與創作文體不同,有明確的評分標準因此需要特殊訓練符合要求。主要體現在寫作目的、時間限制、格式要求和評分標準等四個方面,相應的考生訓練項目,包括有類題練習,時間管理,結構清晰,以及應對評分標準。
Thumbnail
針對新課綱學測【國文科】趨勢分析說明與準備 一、學測國文測驗科目 二、學測國文成績計算 三、測驗題型與時間 四、命題趨勢分析 五、能力養成與準備
寫給學生如何完成「學習歷程」的建議,初步建議或許未來有空會再修改,又或許有好的作品可以出現? 學歷歷程重點在於「學生」面對「問題」的「學習過程」與「反思」,如何完整地將一個「問題」(或主題、議題)呈現才是學習歷程的重點。 所以:重點不是「頁數」多寡、而是「內容」有沒有足夠的品質。
Thumbnail
本文討論了113國寫知性題與113會考作文題的題型特徵與寫作策略,希望國中老師可以參酌高中學測國寫知性題,如:議題內容的社會意義、學生寫作應當要設計出來的作文結構、國寫與會考寫作測驗的題型呈現模式等方面。並提出了對國中會考寫作測驗的組織能力和立意能力的培養建議。
Thumbnail
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考古題的練習是必須的。 尤其是111年(含補考)~112年;這是108課綱後的出題。 基本上,我會要求我的學生把近五年(108~112年,含補考)的題本都練習過。行有餘力,再往前做。90~102年,屬基測範疇,有興趣的話,可以試試看。 
Thumbnail
【國中會考必考】   依照現在的出題方向來說,將課內的文章和所有的重點背起來,當作資料庫使用,先不要考量觸類旁通的情況下,理論上只有「六題」跟課文內容有直接相關,其他的根本就是綜合練習,而國文一科,又是「文史哲地」不分家,缺了哪一項都不容易,偏偏國文排序又高,放棄哪一科都不行。    
Thumbnail
孩子們學習國文科到底是為了什麼? 而國文老師們又應該努力為孩子培養哪些能力?
Thumbnail
用長遠的眼光來想像,我們眼前的孩子未來終將長成一個公民,那麼重要的就不再是眼前階段性的成績表現,而是成為一個公民所需要的能力……
每次的課綱調整就像是環境工程,也難怪所有人都想檢視這些調整是否符合自身的需要和對社會未來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