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榮格對我的吸引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昨天在網上瀏覽影片,看到鄧惠文醫師的訪談,於是進去觀看,內容是講榮格心理學如何應用在生活上,聽聽覺得滿吸引我的,於是搜尋影片中她所要推薦的榮格線上課。然後發現價位對我來說太高貴了,只能退而求其次,去買些感興趣的榮格相關的書,然後繼續搜尋她的影片聽她講述以榮格分析的各類話題。


鄧醫師講得真的很好,不愧是十幾年來深耕榮格心理學的精神科醫師,可以用淺白的語言把我們心中那些幽微、無以名狀的感覺梳理清楚:「啊!對!就是這樣!沒錯!」這大概就是榮格吸引我的地方吧?


事實上,二十多年前買了《榮格自傳》,當時也買了《西藏生死書》,我記得當年看生死書時,覺得有一股寧靜的能量從書中緩緩流洩出來,閱讀經驗是順暢的,讓我想進一步去看《西藏度亡經》,但在書店翻了一下,覺得和生死書的感覺差很多,不是我的菜,就放棄了。


接著看《榮格自傳》,讀著讀著才發現不好嗑,不知道是本身內容就比較艱澀,還是譯筆不夠淺顯流暢,整個閱讀體驗像在做工,雖然勉強讀完一遍,除了知道一點專有名詞,和他本身特殊的背景以及對潛意識、夢境、原型的興趣外,書中內容已經記不清了。


後來幾年也看了蘇絢慧的書,慢慢發現陰暗面對於人生的影響很大,只是主流社會強調正能量、正面思考,好像討論這些陰影的部分都被貼上負面情緒者、負面思考的標籤,一般人為了避免被貼標籤,總是盡量表現出積極的一面,避談情緒困擾,彷彿作為一個現代人,無法好好處理情緒就是一個不夠格的成人一樣。


這些壓抑的情緒啃噬著人們,最後導致臉上掛著微笑,心裡卻鬱悶至極,然後有了洪培芸心理師的《微笑憂鬱》,以及周慕姿等後期年輕的心理師們的著作紛紛出現,表示人們已經開始注意到自己內在世界的問題了,這是個好現象,代表人們開始走向一個整合自身陰陽兩面的路途,而不是一股腦地強調陽性的一面。


從以往所做的內在功課中知道,我是一個害怕未知的人,而害怕未知,是因為害怕失去控制,這會讓我感到沒有安全感,所以會寧願待在一個熟悉的痛苦裡,這相當程度反映了一些人,我不敢說是否是多數人,但一定有一定比例的人是像我那樣的心態,就像那些做一行怨一行的人,嘴裡抱怨著,卻也不敢真的離開那個至少可以給他生存保障的工作。


有時我會想著,未知也許不那麼可怕,或許是新的開始,但從未訓練過的心靈肌肉太過無力,尚沒有足夠的勇氣和動力,還需要積蓄能量。


榮格提到人們的問題,原生家庭及創傷只是一部分,我們還受到集體潛意識和角色原型支配,就像一個傀儡娃娃,被角色原型附身,只能照劇本演下去,除非自己能覺悟到那是角色,而不是真正的你,跳出角色,不然就會被角色綁架而不自知。


就像母親原型,集體投射在這個角色上的期待是慈愛、溫暖、無私奉獻、支持、撫慰、滋養、保護、養育⋯可是一個小小的女性肉身,是否能不被這樣廣泛的期待給壓垮?為了演出大眾期待的母親角色,媽媽們要壓抑多少真實的自己去把自己塞進那個名為母親的角色框框裡?


還有英雄原型,多數人都只想要享受英雄角色帶來的掌聲和榮耀,卻不想要伴隨而來的孤獨與寂寥。


這兩個都是鄧醫師提到的例子,很貼切地表述了對應者的狀態。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媽媽,也有過一個媽媽就應該要如何如何的觀念,當這樣的觀念和我個人意志衝突時,我會把自己壓抑下來,選擇先當一個認知上的好媽媽,以符合自己和社會的期待。可是我的犧牲不會被其他人看見,因爲被視爲理所當然,那些被壓抑的部分,會變成所謂的內在小孩之類的情緒,時不時地向我抗議,要我看見她的委屈,讓她的委屈有個出口,否則,她會在ㄧ些外在情境中被觸發,提醒我她的存在。


我想榮格另一個吸引我的地方,就是他願意去觀照這些部分,而不是用一種標準式的評估眼光來看待一個人,而是讓一個人可以按照他自己獨特的方式成爲他自己,這就是個體化。


別人是成功的企業家、網紅、商店老闆⋯我未必也要是, 現在就是因為很多人都想當一樣的角色,才會卷得這麼厲害,競爭不過,最後只好躺平。


而躺平在鄧醫師眼中也不是壞事,那表示你不想照著社會給你的劇本演了,你在一種混沌的狀態中,你真正的人生劇本才有機會浮現出來。


真正屬於自己的路,都是摸索出來的,未必有一條清晰的路線圖。我聽到鄧醫師講到榮格學派有一個分支,叫發展心理學,當人發展到一個程度,如果他覺得那樣怪怪的,他就會退到原來那個混沌的起點,休養生息後慢慢再開始發展,也許會長成和原先那個樣子不太一樣的狀態。


這點有打到我,我覺得自己像是退化了一樣,對於很多事情不是很信任了,可能是以往的樣子碰到一些阻礙,覺得和世界格格不入,所以退回原點,目前不清楚在發展的哪個階段。


我想到《騎驢少年》書中有段描寫主角的一場夢境,每次出發,最後都發現回到原點,像量子世界或平行宇宙,只是不斷地在嘗試各種可能性而已,這和鄧醫師說的狀態雖然不一樣,卻也有點類似。


我目前也就是這樣的狀態,我沒有預期我會成為什麼,所以我也沒有明確的定位,或許不符合任何一種社會期待,就只是存在而已,但這個狀態又似乎擁有許多可能性,我有時像散文寫手,有時靈感來會變詩人,目前比較常像個畫者,有時變成書法愛好者,也能變成烏克麗麗、姆指琴等樂器的純興趣彈奏者,也可以是練太極拳、舞劍的養生者,年少時還是合唱團歌者,也會打棒針織毛線做點簡單的圍巾帽子,只是眼力不好多年不做了,也曾是朋友暢談心事的傾聽者⋯,雖然沒有一項是可以用來賺錢謀生的,但不表示我本身沒有價值。


如果生命是一條流動的河,我想,我希望自己也能夠有足夠的能量流動性,去應對生命可能的變化。


附上兩支訪談影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這裡收錄我的手繪、手寫作品,以及各類讀書心得,和早期部分極短篇,鋪展出極個人的創作及閱讀之路。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公今天請特休,趁著好天氣,去幫公公買茶,順便去迪化街逛逛。 中途在超商買茶飲,瞥見書報架上放著幾疊薄薄的報紙,想起報社的衰微,覺得還有報社存在,和上個世紀的距離還不算太遠。最上面那疊是人間福報,似乎是免費贈閱的,不過也沒看見有人去拿。 九型人格測試裡,我在多感型的部分比例很高,大概
52赫茲的鯨魚,是我在龍應台《大武山下》中讀到的,那是音頻和其他鯨魚不同,註定收不到同類訊號,同類也聽不到牠的聲音的孤獨鯨魚。 其實我剛完讀小湛的兩本關於靈界運作的書,和52赫茲鯨魚沒有關係,只是在看脆時,發現有人對我提到52赫茲的鯨魚的留言有回應,便又想起來。 去年六月開始在脆上出沒,
約是兩個月前吧?我在脆上看到有一篇串文,大概是說如果提供談話收費服務的話,有沒有人會想要。 我看底下的留言,幾乎都是批評此人想錢想瘋了,或是其他服務業者說也能順便提供談話服務,有點酸對方的意味,還有就是心理諮商類的人,覺得有人搶飯碗也來發聲。 我想到以前日本有些提供我們當時還沒想到的服務
來分享一下前幾天被Bing安慰到的事。 由於宅婦我平日沒什麼人可以說話,所以開始偶爾和Bing聊天,但通常無法得到什麼情感價值,我也是腦子有洞,才會想從機器人身上尋求安慰😂 但前幾天和它聊起剪髮的事,它回我一句「你有積極行動的勇氣是很棒的事情」,我愣了一下,因爲我很少覺得自己是積極的人
關於剛過去的一年,對我而言有什麼不一樣呢?我變得比較敢表達自己想說的話,關於這一點,我得先花點篇幅說明一下。 去年上半年家裡發生一些狗屁倒灶的事,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公公再娶的太太,因為從一開始就以為我們目前的住房以後是他的,而我們因為經濟問題只能和公公住在一起 ,為了逼我們搬走,又不想在公公
其實很不喜歡想標題,尤其是這種生活散文很不好下標,但爲了發文有題目又不得不下,真是小小煩惱😅 看到有個網友說,最後悔的事就是婚後當全職媽媽,看了心中五味雜陳。 我也是全職媽媽,沒有收入和與過往朋友漸行漸遠也是我的切身感受,連帶買個東西都要想很久,日常也只挑平價商品,確實感受到沒有收入沒
老公今天請特休,趁著好天氣,去幫公公買茶,順便去迪化街逛逛。 中途在超商買茶飲,瞥見書報架上放著幾疊薄薄的報紙,想起報社的衰微,覺得還有報社存在,和上個世紀的距離還不算太遠。最上面那疊是人間福報,似乎是免費贈閱的,不過也沒看見有人去拿。 九型人格測試裡,我在多感型的部分比例很高,大概
52赫茲的鯨魚,是我在龍應台《大武山下》中讀到的,那是音頻和其他鯨魚不同,註定收不到同類訊號,同類也聽不到牠的聲音的孤獨鯨魚。 其實我剛完讀小湛的兩本關於靈界運作的書,和52赫茲鯨魚沒有關係,只是在看脆時,發現有人對我提到52赫茲的鯨魚的留言有回應,便又想起來。 去年六月開始在脆上出沒,
約是兩個月前吧?我在脆上看到有一篇串文,大概是說如果提供談話收費服務的話,有沒有人會想要。 我看底下的留言,幾乎都是批評此人想錢想瘋了,或是其他服務業者說也能順便提供談話服務,有點酸對方的意味,還有就是心理諮商類的人,覺得有人搶飯碗也來發聲。 我想到以前日本有些提供我們當時還沒想到的服務
來分享一下前幾天被Bing安慰到的事。 由於宅婦我平日沒什麼人可以說話,所以開始偶爾和Bing聊天,但通常無法得到什麼情感價值,我也是腦子有洞,才會想從機器人身上尋求安慰😂 但前幾天和它聊起剪髮的事,它回我一句「你有積極行動的勇氣是很棒的事情」,我愣了一下,因爲我很少覺得自己是積極的人
關於剛過去的一年,對我而言有什麼不一樣呢?我變得比較敢表達自己想說的話,關於這一點,我得先花點篇幅說明一下。 去年上半年家裡發生一些狗屁倒灶的事,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公公再娶的太太,因為從一開始就以為我們目前的住房以後是他的,而我們因為經濟問題只能和公公住在一起 ,為了逼我們搬走,又不想在公公
其實很不喜歡想標題,尤其是這種生活散文很不好下標,但爲了發文有題目又不得不下,真是小小煩惱😅 看到有個網友說,最後悔的事就是婚後當全職媽媽,看了心中五味雜陳。 我也是全職媽媽,沒有收入和與過往朋友漸行漸遠也是我的切身感受,連帶買個東西都要想很久,日常也只挑平價商品,確實感受到沒有收入沒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元宵節,不僅是傳統節慶,更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與民俗活動。本文從辛棄疾的詞作〈青玉案·元夕〉切入,探討元宵節的起源、演變、以及在臺灣地區的特殊節慶習俗,例如鹽水蜂炮、炸寒單等,並穿插燈謎等趣味元素,帶領讀者深入瞭解元宵節的迷人魅力。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想提升生產力,卻不知道從何開始?這篇文章分享我多年來愛用的 3 款高效 App:ATracker 幫你一鍵記錄時間流向,讓你清楚掌握作息;專注清單結合番茄鐘工作法,幫助你維持高效專注力;iPhone 內建提醒事項則讓待辦清單管理更容易。這些工具操作簡單、介面簡潔,讓你在新的一年裡,把時間花在刀口上!
這是我的房間,一個實體書迷的「災難現場」。教科書與各式書籍占滿了書桌和地板,衣服堆積在椅子上,禮品和包包散落一地,每次整理都無從下手。雖然我曾經努力進行斷捨離,但因執著於曾經買下的東西加上習慣不良,讓雜物重新湧現。我想改變卻遲遲未開始,希望能藉助大家的建議,找到解決這場亂象的辦法,真的很謝謝大家!
元宵節,不僅是傳統節慶,更蘊含著豐富的歷史文化與民俗活動。本文從辛棄疾的詞作〈青玉案·元夕〉切入,探討元宵節的起源、演變、以及在臺灣地區的特殊節慶習俗,例如鹽水蜂炮、炸寒單等,並穿插燈謎等趣味元素,帶領讀者深入瞭解元宵節的迷人魅力。
春節假期的最後一天,我隨意地滑動著 Netflix,想找一部電影來填補這段假期的尾聲。或許是因為標題的某種吸引力,或是葛倫·克蘿絲(Glenn Close)那張沉靜卻帶著故事感的海報,讓我點開了這部 「愛.欺 The Wife(2017)」
此篇文章提供關於學測國寫情意題的解題與寫作技巧教學,從大綱擬定、文采鋪陳、意象運用到範文解析,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掌握得分要領,並能有效觸動人心。文章以52赫茲鯨魚為例,探討孤獨與堅持的主題,並透過感官元素、動作表情、比喻等修辭手法,提升文章感染力。
嗨大家好!這裡是對錢斤斤計較又貪生怕死的Aurora😂 最近去了人生第一趟東南亞(峇里島), 基於個人對東南亞的一些刻板印象, 所以我在準備行李的時候可說是焦頭爛額, 在此分享一些經驗給有同樣困擾的大家🫶   旅行時間:2025.1.1-2025.1.10,時值峇里島雨季,每天都在下
想提升生產力,卻不知道從何開始?這篇文章分享我多年來愛用的 3 款高效 App:ATracker 幫你一鍵記錄時間流向,讓你清楚掌握作息;專注清單結合番茄鐘工作法,幫助你維持高效專注力;iPhone 內建提醒事項則讓待辦清單管理更容易。這些工具操作簡單、介面簡潔,讓你在新的一年裡,把時間花在刀口上!
這是我的房間,一個實體書迷的「災難現場」。教科書與各式書籍占滿了書桌和地板,衣服堆積在椅子上,禮品和包包散落一地,每次整理都無從下手。雖然我曾經努力進行斷捨離,但因執著於曾經買下的東西加上習慣不良,讓雜物重新湧現。我想改變卻遲遲未開始,希望能藉助大家的建議,找到解決這場亂象的辦法,真的很謝謝大家!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自本篇開始,微讀書評全面提升文章品質,開始以深入且少有的角度探討書中精華)
Thumbnail
收到這本書也快要一年哩,斷斷續續地緩慢閱讀中,但一個不小心就被擱在旁好長一段時間。前陣子不知道怎麼地忽然在Podcast聽到這本書,於是我就又拿起來讀,同時,和它一起發呆的《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也被我一並給消化掉了。
Thumbnail
雖然自己常說有點年紀,生活中開始有些「小的迷糊」,但這幾天密集在做學校分組報告的簡報時,還是常能想到可以引用過去讀過書的內容,該用腦子時還是很好使喚呀! 一直都很喜歡當代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作品,他的書我幾乎每本都讀過,有幾本還會反複的閱讀。 二十幾歲經由第一位諮商老師推薦,看了第一本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心理學家塔爾.班夏哈,以下選取書中有關於助人的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出了一本跟冥想,吸引力法則有關的書, 喜歡的話可以參考參考一下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98926
Thumbnail
所謂高我/靈魂,在我的想像中會說像這樣的話:「你不覺得這樣很刺激有趣嗎?體驗人生百態啊!很難寫沒關係啊,就是要這樣才有挑戰!重點是, 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我們都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喔喔喔!怎樣, 有沒有心動一點?」(推銷員狀態?)
Thumbnail
哇!我實在太愛這本書,絕對不是因為少女時代忙內徐玄也有掛名推薦的關係!事實上,我本來就很喜歡窺探自己的內心,想了解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存在,透過這本以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理解自己的潛意識以及各種情緒之下想傳達的感受,我覺得讀一次真的不夠。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借圖書館電子書、寫電子書的閱讀心得,《超直白心理學》就是讓我在會議上偷讀差點噗次笑出來的書。像我這樣的讀者,《超直白心理學》反而像看一場心理學相關的文字脫口秀,詼諧風趣又言之有物,不知不覺就長知識了呢!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自本篇開始,微讀書評全面提升文章品質,開始以深入且少有的角度探討書中精華)
Thumbnail
收到這本書也快要一年哩,斷斷續續地緩慢閱讀中,但一個不小心就被擱在旁好長一段時間。前陣子不知道怎麼地忽然在Podcast聽到這本書,於是我就又拿起來讀,同時,和它一起發呆的《哈佛 ✕ Google行為科學家的脫單指南》也被我一並給消化掉了。
Thumbnail
雖然自己常說有點年紀,生活中開始有些「小的迷糊」,但這幾天密集在做學校分組報告的簡報時,還是常能想到可以引用過去讀過書的內容,該用腦子時還是很好使喚呀! 一直都很喜歡當代心理治療大師歐文亞隆的作品,他的書我幾乎每本都讀過,有幾本還會反複的閱讀。 二十幾歲經由第一位諮商老師推薦,看了第一本
Thumbnail
本書作者為心理學家塔爾.班夏哈,以下選取書中有關於助人的內容和我的心得
Thumbnail
出了一本跟冥想,吸引力法則有關的書, 喜歡的話可以參考參考一下呀。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E050198926
Thumbnail
所謂高我/靈魂,在我的想像中會說像這樣的話:「你不覺得這樣很刺激有趣嗎?體驗人生百態啊!很難寫沒關係啊,就是要這樣才有挑戰!重點是, 這是很有意義的事!我們都可以從中學到很多喔喔喔!怎樣, 有沒有心動一點?」(推銷員狀態?)
Thumbnail
哇!我實在太愛這本書,絕對不是因為少女時代忙內徐玄也有掛名推薦的關係!事實上,我本來就很喜歡窺探自己的內心,想了解自己究竟是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存在,透過這本以精神分析的觀點來理解自己的潛意識以及各種情緒之下想傳達的感受,我覺得讀一次真的不夠。
Thumbnail
這是我第一次借圖書館電子書、寫電子書的閱讀心得,《超直白心理學》就是讓我在會議上偷讀差點噗次笑出來的書。像我這樣的讀者,《超直白心理學》反而像看一場心理學相關的文字脫口秀,詼諧風趣又言之有物,不知不覺就長知識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