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內心出現:「好累、想逃避、放棄了」的聲音時,試試以下幾種心態轉換的方法:
當你想逃避、放棄時,幻想自己正處於 「經驗值加倍」 的狀態。
這概念來自 David Goggins 的《Can't Hurt Me》,他認為內心掙扎就是在鍛鍊 「心智繭皮」,讓這次的經驗化為養料成長。
斯多葛主義將美德比喻為成熟的果實,你可以想像正在照顧一顆果樹,因為堅持而讓果實越來越成熟。
我喜歡水蜜桃。眼前快熟透的水蜜桃,陽光與風雨只會讓果肉變得更甜美。
有些情緒只有在特定情境下才會出現,就像遊戲中的 稀有怪 一樣,碰到了就不能錯過。
這種想法,會讓逃避、害怕,變成期待。
心念起伏時,正是最好的修行時機。
因為情緒波動讓你更容易察覺自己的念頭,就像人眼對移動的物體特別敏感,活躍的念頭也更容易補捉、理解和觀察。
當我低潮時,會用 ChatGPT,透過語音轉文字記錄;我會試著描述詳細的前因後果、感覺如何;甚至會 切換不同的電影角色音調,覺得很有趣,就不累了。
這是一種表達性寫作,透過寫作重新調整情緒,減少壓力。
下次遇到困難時,試試看,哪一個最適合你?
或是你有更好的方法呢?
Matthew J. Van Natta 的《The Beginner's Guide to Stoicism: Tools for Emotional Resilience and Positivity》是一本簡單的斯多葛哲學基本原則和實踐方法,小小一本書但是內容意外的豐富和實用。
《How Emotions Are Made: The Secret Life of the Brain》是知名心理學家 Lisa Feldman Barrett,針對情緒建構理論的科普著作;如果你想更了解情緒,只讀這一本就夠了。
David Goggins 的《Can't Hurt Me》是一本赤裸裸的自我挑戰指南,講述他如何從受虐童年和肥胖青年蛻變成海豹部隊隊員和極限運動員。他強調,我們只發揮了40%的潛能,並鼓勵讀者走出舒適圈,將痛苦轉化為成長的動力。這本書是對意志力的極限探索,適合渴望突破自我的人。
快速移動的物體更容易被發現,顯示運動是一種強烈的外源性線索,能夠突破專注焦點的限制:Wallisch, P., Mackey, W. E., Karlovich, M. W., & Heeger, D. J. (2023). The visible gorilla: Unexpected fast-not physically salient-Objects are noticeable.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https://doi.org/10.1073/pnas.2214930120
表達性寫作有助於情緒重評(Emotional Reappraisal),即透過書寫來重新理解與管理壓力,進而提升心理韌性。這一過程與寫作時使用的情感性語言有關,能夠促進更健康的心理狀態("Understanding Expressive Writing", 2023)。
Understanding Expressive Writing. (2023). https://doi.org/10.32597/honors/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