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心幫忙被狗咬?示範如何高情商接住伴侶的情緒炸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朋友跟我說了最近跟男友爭執的故事:

小晴一直是個樂觀的女孩,遇到問題時,總是習慣用積極的態度去面對。這週末,她和男友計畫去爬山,兩人都需要準備各自的隨身繩。但因為男友工作忙碌,他拜託小晴幫他一起買,並希望她早點準備好。小晴也答應了,畢竟她自己也需要繩子。

但計畫趕不上變化,週一時主揪宣布週三才會決定是否出隊,因此小晴覺得等確認後再購買比較妥當,也告知了男友這個決定。到了週三,確定要出隊後,她立刻傳訊息告訴男友,表示會在晚上去買。但這時家人突然有事要她回家,並且告知她家裡有一條夠長的繩子可以使用。

「或許這條繩子可以剪一半,這樣我們兩個人都有了!」小晴心想,這樣既省時又能解決問題。

她把這個想法告訴男友,並提供了另一個選擇:「如果你覺得還是不妥,我週五放假時可以特地去買,不過會多花一小時。」

然而,男友的回應卻讓她有點錯愕。

「你做事真沒方法,怎麼不事先規劃好?」男友語氣嚴厲,帶著強烈的不滿。

小晴愣了一下,心裡有點委屈:「我是好心幫你忙的,這件事本來就是你要的,而現在即使臨時變動,我還是提供了解決方案啊。」她心裡嘀咕著,但沒有立刻反駁。

她深吸一口氣,提醒自己不要讓對方的情緒牽著走,這不是大不了的事情。

「我整個晚上都在幫你處理事情呢,訂餐廳、幫你看企劃,現在這件事我也在解決呀!」她語氣平和地回應,甚至帶點俏皮:「而且我們已經有方案一啦,不管怎樣你都會有繩子哦!」

男友還是有些不滿,但至少沒有繼續生氣了。然而,他也沒有道歉,也沒有對她的付出表達感謝,這讓小晴心裡有點不舒服。

raw-image




當伴侶用負面情緒回應時,我們可以怎麼做?

這樣的情境,相信許多人都曾遇過。你已經在努力解決問題,但對方卻因為不符合他的預期而表現出憤怒或指責。這樣的時刻,該怎麼應對呢?

  1. 不讓對方的情緒牽著走,先穩住自己
    當對方生氣時,我們的本能可能是立刻反擊或防禦。但小晴選擇深吸一口氣,提醒自己「這不是大不了的事情」,不讓對方的憤怒影響自己的情緒。這樣的穩定,能幫助自己不被無謂的衝突帶走,也讓對話不至於惡化。
  2. 用溫和但堅定的方式表達自己的立場
    面對男友的指責,小晴沒有激動地反駁,而是用理性的方式提醒他:「我一直有在幫忙,現在也有解決方案。」這樣的表達,能讓對方理解她的努力,而不會進一步引發爭執。
  3. 幽默與正向語言化解衝突
    她還用了俏皮的方式說:「無論如何你都會有繩子哦!」這讓話題少了一點對抗的感覺,也降低了雙方的壓力。有時候,輕鬆一點的回應,能讓緊張的氣氛緩和不少。


一味忍耐會內傷!聰明溝通有方法

有高情商不代表要忍耐,畢竟

  • 延後溝通:讓他知道你的感受(但不指責)
    你可以在氣氛比較好的時候說:「其實昨晚我有點受傷,因為我真的有在幫忙,也一直試著解決問題,但你的回應讓我覺得我的努力沒有被看見。」這樣的表達方式比「你都不感謝我!」更容易讓他接受,因為它不會讓他感覺自己被攻擊。
  • 觀察他如何表達感謝
    有些人不擅長用言語表達感激,而是透過行動,比如改天請你吃飯、幫你做某件事。你可以留意一下,他是不是以別的方式來回應你的付出?如果他真的完全沒有這個意識,那可能需要進一步討論你們對「感謝」的期待不同。
  • 建立更平衡的互動
    如果這種「他要求你幫忙→你幫忙→他不滿意」的模式頻繁發生,可能需要調整一下界線。例如,未來當他請你幫忙時,你可以先問:「這件事對你來說有多重要?如果我有時間我會幫,但可能不會完全按照你的方式,你OK嗎?」這樣可以減少之後的壓力和委屈感。


結語:愛不是單向的付出,而是雙向的理解

在關係裡,每個人都希望被理解、被珍惜。但當對方用負面情緒回應時,我們可以選擇不讓情緒牽著走、冷靜回應、適時表達自己的感受。更重要的是,觀察這段關係是否在長期的相處中,能夠讓彼此成長,而不是一再陷入「一方付出,另一方指責」的循環。

你呢?曾經遇過類似的情況嗎?又是如何應對的呢?留言分享給 Raven 吧☺️








avatar-img
5會員
17內容數
在英國讀研後開始嚮往人生自由的 Raven 學姊,聊聊行銷人創業甘苦談。2025 年的目標是到全新的國家開始數位遊牧,關注議題包含 SEO、一人公司、AI 生產力工具與如何增加業外收入。興趣上山下海,最愛溯溪跟羽球,沒事的時候喜歡找外國人聊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Raven 聊行銷 的其他內容
分享感受換來的卻是「不要不開心啦」、「不要想太多」這樣的回應,是不是自己真的太敏感了?這種無力感,讓我一度選擇封閉自己,直到我意識到,這其實就是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化焦慮為行動,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何謂習得無助,身為高敏人又該如何好好與它相處,追求跟穩定平和的心境。
翻閱 7 年前文組剛畢業的日記,我才回想起當時有多迷惘,而自己在這些年又走了多長的路!回顧這幾年,有五件事情我想告訴 23 歲的自己,以及所有 20 多歲,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上迷惘的人...
你也是受夠內耗的高敏一族嗎?內心不斷充斥指責自己的聲音,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產出,真的好麻煩!在資訊時代的知識工作者,搭配過度反思、完美主義跟自我懷疑,簡直就是內耗不斷產生的逼死人機器。無意義地消耗自身情緒能量的狀態,對身心都是一大負擔,以下是我克服內耗的五個撇步,最後一個超有效,你試過了嗎?
分享感受換來的卻是「不要不開心啦」、「不要想太多」這樣的回應,是不是自己真的太敏感了?這種無力感,讓我一度選擇封閉自己,直到我意識到,這其實就是習得無助(Learned Helplessness)。化焦慮為行動,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何謂習得無助,身為高敏人又該如何好好與它相處,追求跟穩定平和的心境。
翻閱 7 年前文組剛畢業的日記,我才回想起當時有多迷惘,而自己在這些年又走了多長的路!回顧這幾年,有五件事情我想告訴 23 歲的自己,以及所有 20 多歲,站在人生十字路口上迷惘的人...
你也是受夠內耗的高敏一族嗎?內心不斷充斥指責自己的聲音,卻沒有任何實際行動產出,真的好麻煩!在資訊時代的知識工作者,搭配過度反思、完美主義跟自我懷疑,簡直就是內耗不斷產生的逼死人機器。無意義地消耗自身情緒能量的狀態,對身心都是一大負擔,以下是我克服內耗的五個撇步,最後一個超有效,你試過了嗎?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一隻野雁對於朋友的定義,可能會是「擁有共同勝利儀式的野雁」。這就好比人類用飲食及抽菸來社交: 下班回家路上跟我喝一杯的人,不見得就是我的死黨,但跟沒一起喝過酒的人相比,我較不容易對他產生敵意。
探討人們為何選擇身心靈課程,並反思這類課程背後的動機與產業化現象。作者分享自身經歷,從最初對水晶的興趣,逐步踏入靈修世界。觀察並依年齡與人生處境區分學習目的。此外,揭露部分課程如何成為商業化運作。透過學習動機的分析,拋出問題:「真正想從身心靈課程中獲得什麼?」最終,引導讀者回歸自身內在。
看了錫蘭的影片《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提出個人對心理學的一些見解。
探討現代社會盛行的心靈成長課程,從自我認同的觀點分析其成效與潛在風險。文章指出此類課程透過特定語言、體驗框架和社群支持,創造短期的自我轉變假象,但若缺乏內在轉化,容易導致自我認同崩解。文章強調真正成長來自內在而非速成,需建立在自我理解與接納的基礎上,並透過長期實踐逐步建立穩定的自我。
  這幾天心靈成長課程再次引起討論,課程被詬病的點主要是課程資訊不夠透明、收費昂貴、感覺被心理學技巧PUA、類直銷要學員拉人上課,以及疑似邪教的洗腦模式等等。參加過的網紅對此意見不一,愛莉莎莎和福爾思庭一起公開不同階段的課程內容,基本上同意上述爭議,並跟大家分享自己如何察覺異狀、逃離關係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網路上很多人都說:一定要找一個情緒穩定的另一半才能幸福。我跟你說,我和男友兩人都不是相識那一刻就做到情緒穩定的。以下是我們的小故事: 男友以前是一個⌈假情緒穩定⌋的人,當我們吵架或意見不合時,他都不出聲、沒表情,就是不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終於有一次,我們吵架了,然後他突然很大聲、很兇的將他
Thumbnail
生氣時的情緒反射,反映了人的個性和潛在性格特質,文章探討了清晰的憤怒和混亂的憤怒的特點,並針對如何解讀對方的憤怒表現給出了建議。另外還有對憤怒的控制和解決的建議,包括如何判斷對方是否值得愛、健康的愛情關係所需的磨合和溝通,以及如何應對自己的憤怒情緒。
樓主的女友,26歲,漂亮、友善、知性、得體,很難見到這四個詞和諧統一到同一個人身上。話說知性和得體不是失傳已久的兩大美德嗎? 樓主是這樣描繪他們的相處的: “她從不跟我發脾氣。工作的時候我們各自工作,她不黏我,不會奪命連環call或者發信息給我。我跟朋友看球賽玩遊戲,她幫我們買好吃的喝的,自
Thumbnail
溝通不僅是只為了資訊的傳遞,更是促進理解與連結的橋樑。 透過文中的兩大功能概念,平衡兩者,靈活運用,建立更強大的職場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當陪伴者也想鬧脾氣的時候,該用什麼樣的心態,才能為自己出口氣,又不會造成憂鬱伴侶過大的情緒負擔呢?內容主要分享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
Thumbnail
「她生氣了。」每當我這麼感覺,另一個聲音會說:「她需要幫忙。」原本被慣性激起的錯愕、驚訝、不解與跟著憤怒,彷彿撲了空,情緒在形成網羅罩住我之前,一下就被解開了。將焦點放在生氣的女友(而不是女友的生氣),我意識到她可能是受傷了。
女生要的好簡單,直男真的很需要看一下
Thumbnail
朋友W覺得沒辦法接受,他無法忍受事後才發現伴侶其實狀態很糟,而自己卻不知道。 同時也因爲這個憤怒的情緒,朋友Q在情緒上來時往往常出現較激烈的言詞,讓兩人陷入一個膠著痛苦的僵局。 你是否也曾遇到這樣的狀況,那這時候該怎麼辦?
Thumbnail
朋友A跟男友的感情一直以來不太順利。最近收到她的請託,想卜卦問感情。 我問她為何想這樣問?原來某日她感覺不對勁,向來愛宅在家的男友,居然要跟社團同學去爬山,怎麼想都很詭異,我說,或許他真的覺得自己需要運動了吧,朋友A不相信,直覺有鬼。
Thumbnail
網路上很多人都說:一定要找一個情緒穩定的另一半才能幸福。我跟你說,我和男友兩人都不是相識那一刻就做到情緒穩定的。以下是我們的小故事: 男友以前是一個⌈假情緒穩定⌋的人,當我們吵架或意見不合時,他都不出聲、沒表情,就是不會表達出自己的想法。終於有一次,我們吵架了,然後他突然很大聲、很兇的將他
Thumbnail
生氣時的情緒反射,反映了人的個性和潛在性格特質,文章探討了清晰的憤怒和混亂的憤怒的特點,並針對如何解讀對方的憤怒表現給出了建議。另外還有對憤怒的控制和解決的建議,包括如何判斷對方是否值得愛、健康的愛情關係所需的磨合和溝通,以及如何應對自己的憤怒情緒。
樓主的女友,26歲,漂亮、友善、知性、得體,很難見到這四個詞和諧統一到同一個人身上。話說知性和得體不是失傳已久的兩大美德嗎? 樓主是這樣描繪他們的相處的: “她從不跟我發脾氣。工作的時候我們各自工作,她不黏我,不會奪命連環call或者發信息給我。我跟朋友看球賽玩遊戲,她幫我們買好吃的喝的,自
Thumbnail
溝通不僅是只為了資訊的傳遞,更是促進理解與連結的橋樑。 透過文中的兩大功能概念,平衡兩者,靈活運用,建立更強大的職場與人際關係。
Thumbnail
當陪伴者也想鬧脾氣的時候,該用什麼樣的心態,才能為自己出口氣,又不會造成憂鬱伴侶過大的情緒負擔呢?內容主要分享一個普通人,陪伴憂鬱伴侶的日常。
Thumbnail
「她生氣了。」每當我這麼感覺,另一個聲音會說:「她需要幫忙。」原本被慣性激起的錯愕、驚訝、不解與跟著憤怒,彷彿撲了空,情緒在形成網羅罩住我之前,一下就被解開了。將焦點放在生氣的女友(而不是女友的生氣),我意識到她可能是受傷了。
女生要的好簡單,直男真的很需要看一下
Thumbnail
朋友W覺得沒辦法接受,他無法忍受事後才發現伴侶其實狀態很糟,而自己卻不知道。 同時也因爲這個憤怒的情緒,朋友Q在情緒上來時往往常出現較激烈的言詞,讓兩人陷入一個膠著痛苦的僵局。 你是否也曾遇到這樣的狀況,那這時候該怎麼辦?
Thumbnail
朋友A跟男友的感情一直以來不太順利。最近收到她的請託,想卜卦問感情。 我問她為何想這樣問?原來某日她感覺不對勁,向來愛宅在家的男友,居然要跟社團同學去爬山,怎麼想都很詭異,我說,或許他真的覺得自己需要運動了吧,朋友A不相信,直覺有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