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形經營者(五十七)可有如來相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公司的核心生意發展,以及未來性的確保,是我接手這個澳洲公司經營之後,日夜不懈的努力目標。但是原公司數十年的基業,在艱困的產銷關係情況下,要穩定發展很難,要想在短時間之內創新、突破,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沒有「魔術棒」,我最需要的是時間。


反觀當時原廠的處境,從廣義的利益角度來看,他們沒道理把花費超過半個世紀,透過與我們公司合作而取得的市場成績,要一夜之間全部抹去。所謂「打破重煉」的壯舉,重起爐灶,那更是不可思議的。對於他們聘僱的經理人而言,在完全沒把握的情況下這麼做,也是極度不負責任的。


稍微「越俎代庖」,站在原廠立場代位思考,不管他們將來走向如何,他們完全須要時間轉型。再怎麼說,都不至於蠢到「殺雞取卵」。儘管如此,那終歸是人家的事,我一直就是「如履薄冰」的在因應自己公司的存亡大事,而且早就自顧不暇了。如今,面對這麼殘酷的局面,我最應當小心處理的是,如何因應已經引發的內部人心衝擊?


供需雙方的相對關係,在思考的層面是必須冷靜梳理,謹慎尋求對策。可是,對於公司團隊的影響,那就是日常的風風雨雨,即便是原廠的細微政策變化,尤其對業務相關人員,直接影響的就是他們工作的表現,以及他們的獎金收益。特別是來自外在的因素,他們比誰都敏銳,也都會在第一時間向他們的主管抱怨的。


我對這個狀態是不能掉以輕心的,我了解我是那個必須給出答案的人。經營團隊成員,對於同仁的抱怨,口頭的安撫絕對是不夠的。他們想看的是,公司有什麼具體的措施,能保他們安穩的工作環境。這樣內部動盪的初期訊號,若進退失據,稍一不慎,將導致人心渙散,直到不可收拾的地步。


眾所皆知,成功經營事業的要訣,最基本的要素是勤奮和正派。此外,對生意外圍的廣義社會聯結,經營者和經理人若能把‘’人‘’做好,大概就成功一半了。另外一半就是,必須照顧好所謂的「專業」或一般「常識」,這樣就大致周全了。


依照我公司當時的狀況,我可以確定基本是面面俱到了。無奈情勢發展至此,看來正常的專業技能或是常識的互動,已經無法使得上力。再不做非常的處理,團隊再辛苦努力,都無濟於事。


我須重新審視整個局勢,我在購得公司所有權後的三、四年間,有沒有甚麼重大的政策疏漏?


在同步壯大公司實力的努力下,公司針對核心產品,每年向原廠採購的數額是穩定攀升的。這對原廠而言,是很正面的獲利來源,也是雙邊關係越形穩定的表徵,不是嗎?


至於和原廠的互動方面,為了尊重新加坡這個直屬的上游機構,絕大部份的業務聯繫都侷限在新加坡和雪梨之間。只有少數全球性專案計畫,會刻意的把總公司幕僚包括在「資訊鏈」裡,這是故意給總公司的行銷幕僚留下個窺視我們市場的「窗口」。


同樣的是尊重,特別是考慮我的昔日新加坡後輩同事的立場,也就是當時的印太總經理。為了不滋生困擾,除了聖誕節和生日祝賀以外,我不再和集團的董事主席做常態性的聯繫。


他老人家曾經要我在體制外幫總公司做一些事情,而且是極高層策略有關的機密事件,也因此有過一段時間的來回聯絡、磋商,但我絕口不提我自己公司的事情,更別說就公事打小報告了。


新加坡的這個人對於我和最高層的私人交情是非常在意的,曾經有幾次談話時,他會不經意試探我是否知道主席的近況?我的答案是直接的否定,我是盡最大的努力,不讓他的專業領域,因我而受到影響。這是我的善意,也覺得這樣做,對大家都好。


可是,我的「無形善意」,並沒有為我的事業帶來任何好處。反而,接二連三遭受無情的打擊,都快無力招架了。事到如今,看來我那幾年的「安分守己」,幾乎快要鑄成無法轉圜的大錯了!



如果直接影響我事業存續的那個人,是現代版神通廣大的「孫猴子」,而我已無計可施。那麼,我是否該直接向「天庭」求援,祈望「如來佛」出手相助呢?

avatar-img
195會員
288內容數
候鳥歸來,歷盡滄桑,回首憶往: [職海浮沉--雲層裡的風暴]早期職場點滴實錄。 [陪伴孩子的童年]放棄職涯升遷,陪伴孩子童年。 [隱形經營者]澳洲經商實錄。 [異樣思維的激盪]冷眼旁觀評論,針貶時弊。 [安立格散文集錦]天馬星空,文藝創作。 [短歌天涯路]心理,感知,哲學薈萃。 [獅子山下煙雲]香江記憶,回首前塵。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立格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接手這家在紐澳兩個市場經商的公司,由於超過半個世紀,任職過後離開公司的員工,若沒上百名,要說數十之譜,並不為為過。離職員工,同時轉業的很多。留在同業,轉投競爭對手的,也不在少數。 根據相關的澳洲勞工法律,僱主是無權要求離職員工,禁止加入對手公司。就算簽了保密協定,也只是徒具虛文。因此,基於公司
公司和通路上家的不和諧生意關係,不時的磕磕碰碰,轉眼也三四年時間過去了。雙方的關係很像冷戰時期的東西方陣營的互動,爭拗不斷,鬥爭不停。原廠對我方暗地裡使勁掣肘的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因為我的接手,新加坡的原廠人士,也是我的昔日同事,沒法再用過去落井下石的参奏方式,來扭曲這家紐澳經銷商的形象。也
何以專業場域的許多交情,很容易轉化成負面的人際關係? 道理應該是很簡單的,職場的位置設計,本身就是蘊含‘’合作‘’或是‘’團隊精神‘’的內涵,但那比較多着眼在團隊表現的觀點上。本質上,還是冀望個人有所表現。從公司組織的角度來看,也是有必要從中發掘比較優秀的成員,作為日後拔擢的重要依據。所以,任
企業能否永續發展,除了企業本身的核心業務必須不斷增長以外,外圍的商業關係以及社會關係是否良善發展,對企業的生存都是息息相關的。其中,企業主的個人上游關係,對公司的前景影響, 很多時候是很關鍵的。 當公司內部經營結構,以及公司文化的轉型,都過渡到了適合新時代的理想狀態,生意的發展也穩步朝向設定的
這家公司在原創辦家族手上時,和我接手之後,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實際帶領經營團隊的是專業經理人,而企業主並沒有參與日常的經營。 可是,我和原企業主背景不同的地方,他是富二代,出生就是準備承接父輩衣缽的,據說他對專業的理解並不深入。這情況,對於公司和原廠對
「隱形經營者」,在公司管治架構上,或是行政流程上,並沒有一個常設的位置。換個角度看,就是老闆自願的、有條件的把自己的權力關起來。那麼,對於生意的經營管理,又能有什麼實質的影響呢? 為了生意的穩定過渡,接手這家超過半個世紀的老公司,原則上,在員工薪資配套,以及獎懲制度,由於牽涉當地有關法令適法性
接手這家在紐澳兩個市場經商的公司,由於超過半個世紀,任職過後離開公司的員工,若沒上百名,要說數十之譜,並不為為過。離職員工,同時轉業的很多。留在同業,轉投競爭對手的,也不在少數。 根據相關的澳洲勞工法律,僱主是無權要求離職員工,禁止加入對手公司。就算簽了保密協定,也只是徒具虛文。因此,基於公司
公司和通路上家的不和諧生意關係,不時的磕磕碰碰,轉眼也三四年時間過去了。雙方的關係很像冷戰時期的東西方陣營的互動,爭拗不斷,鬥爭不停。原廠對我方暗地裡使勁掣肘的事件,更是屢見不鮮。 因為我的接手,新加坡的原廠人士,也是我的昔日同事,沒法再用過去落井下石的参奏方式,來扭曲這家紐澳經銷商的形象。也
何以專業場域的許多交情,很容易轉化成負面的人際關係? 道理應該是很簡單的,職場的位置設計,本身就是蘊含‘’合作‘’或是‘’團隊精神‘’的內涵,但那比較多着眼在團隊表現的觀點上。本質上,還是冀望個人有所表現。從公司組織的角度來看,也是有必要從中發掘比較優秀的成員,作為日後拔擢的重要依據。所以,任
企業能否永續發展,除了企業本身的核心業務必須不斷增長以外,外圍的商業關係以及社會關係是否良善發展,對企業的生存都是息息相關的。其中,企業主的個人上游關係,對公司的前景影響, 很多時候是很關鍵的。 當公司內部經營結構,以及公司文化的轉型,都過渡到了適合新時代的理想狀態,生意的發展也穩步朝向設定的
這家公司在原創辦家族手上時,和我接手之後,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所有權」和「經營權」是分開的。也就是說,實際帶領經營團隊的是專業經理人,而企業主並沒有參與日常的經營。 可是,我和原企業主背景不同的地方,他是富二代,出生就是準備承接父輩衣缽的,據說他對專業的理解並不深入。這情況,對於公司和原廠對
「隱形經營者」,在公司管治架構上,或是行政流程上,並沒有一個常設的位置。換個角度看,就是老闆自願的、有條件的把自己的權力關起來。那麼,對於生意的經營管理,又能有什麼實質的影響呢? 為了生意的穩定過渡,接手這家超過半個世紀的老公司,原則上,在員工薪資配套,以及獎懲制度,由於牽涉當地有關法令適法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小王在一家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工作,他的技術能力出色,常常能夠在團隊中脫穎而出。然而,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小王漸漸感受到自己在這個大組織中變得越來越「隱形」。即使在完成了幾個重大專案後,他的努力和貢獻依然沒有被上級和同事們充分認可。
老實說,這一年的工作經驗,真的比我之前十七年累積下來的壓力還大得多,因為當初小公司是一個調味料工廠,沒有單純賣給消費(B2C)這類產品,當時總經理還希望能為了了解消費者習慣,開一家店讓我去處理,但是那可是一個很大的決策~後來計畫也沒實行,直到現在這家公司,可是實實在在的做產品到消費者手上,且品項多達
Thumbnail
位居歐洲原廠和市場前緣之間關鍵的職務,任何閃失,都可能是我無法迴避的責任。因此,工作態度始終是嚴謹;且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雖然不是擔憂,但是從集團內已經發生的歷次人事地震,我就假想;每天都有可能是位置有效期的最後一天。 一轉眼;在這集團的服務已經來到了第七個年頭,從剛開始的“光棍司令”,篳路藍縷
何時動了 離開近10年斷續的工作 不是不順 的確是有些看不慣的事 但 動用一些手段 還是不是問題 我能讓老闆受挫 更何況那時不成器的小老闆 那些加諸自己身上 不屬於自己的力量 彷彿 是魔鬼的考驗 說錯一句話 也有人附和著 因為一場重要宴會 被西餐搞了一場 要飯店抉擇是我離開 還
由於工作的關係,時常會接觸到一些新開業的公司。老闆年輕、幹部也年輕,充滿了朝氣,今天一個目標、明天一個想法。但是開著開著,公司就𣎴見了。 有一家已經為它服務了快四十年的工廠,突然聽說副總要來找我。我正在想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一看到人,我就認出他了,三十年前,他剛進這家公司時,曾經因為勞健保的事情來
Thumbnail
我在園區上班時先是經由客戶電話中幫一位主管完成一件託付 後來跟這位主管會有電話聯絡,電話中他會聊到太太跟女兒 他所屬的公司正是我公司的重要客戶,當時我們雙方營業額都在快速成長 也正走向國際化的轉型他跟我常常要不停學習新系統讓工作營運能避免人為的操作錯誤 導致損失,他做人資主管面對公司要跨入國
Thumbnail
看了我的書,很多朋友不相信,在職場上,我曾經是個天兵。 想想,真是苦了當年帶領我開竅的老闆,不僅好佛心、還有好耐力,無論我如何脫序軟爛,總是恩威並濟,未曾放棄。換作是今日的我,早就把不成材的天兵掐死,逐出大門、永不錄用。
Thumbnail
我萬萬沒有想到,當初找工作時憑著一股傲氣,抱著「不做被取代性高的工作」這種中二的念頭來到這間公司的際遇,卻在這麼多年後成為讓我勇敢離職的另一塊墊腳石,幾年後回頭看看,我也徹底覺得這是個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不得不說,這種事情還是需要運氣,所以我才會說總經理是我的貴人。
Thumbnail
故事就是這麼開始的... 「整個事業部被裁撤是總公司的決定,我們也只是配合…只是這事業部副總實在不好處理…」總經理進入開講模式。 「想當年喔,這個副總跟我同期進公司,在總公司也是經營了不少人脈,只不過後來我的能力經驗各方面勝出一籌…(以下省略自吹自擂三萬八千個字)」 莉莉安膽戰心驚
Thumbnail
小王在一家國際知名的科技公司工作,他的技術能力出色,常常能夠在團隊中脫穎而出。然而,隨著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小王漸漸感受到自己在這個大組織中變得越來越「隱形」。即使在完成了幾個重大專案後,他的努力和貢獻依然沒有被上級和同事們充分認可。
老實說,這一年的工作經驗,真的比我之前十七年累積下來的壓力還大得多,因為當初小公司是一個調味料工廠,沒有單純賣給消費(B2C)這類產品,當時總經理還希望能為了了解消費者習慣,開一家店讓我去處理,但是那可是一個很大的決策~後來計畫也沒實行,直到現在這家公司,可是實實在在的做產品到消費者手上,且品項多達
Thumbnail
位居歐洲原廠和市場前緣之間關鍵的職務,任何閃失,都可能是我無法迴避的責任。因此,工作態度始終是嚴謹;且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雖然不是擔憂,但是從集團內已經發生的歷次人事地震,我就假想;每天都有可能是位置有效期的最後一天。 一轉眼;在這集團的服務已經來到了第七個年頭,從剛開始的“光棍司令”,篳路藍縷
何時動了 離開近10年斷續的工作 不是不順 的確是有些看不慣的事 但 動用一些手段 還是不是問題 我能讓老闆受挫 更何況那時不成器的小老闆 那些加諸自己身上 不屬於自己的力量 彷彿 是魔鬼的考驗 說錯一句話 也有人附和著 因為一場重要宴會 被西餐搞了一場 要飯店抉擇是我離開 還
由於工作的關係,時常會接觸到一些新開業的公司。老闆年輕、幹部也年輕,充滿了朝氣,今天一個目標、明天一個想法。但是開著開著,公司就𣎴見了。 有一家已經為它服務了快四十年的工廠,突然聽說副總要來找我。我正在想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一看到人,我就認出他了,三十年前,他剛進這家公司時,曾經因為勞健保的事情來
Thumbnail
我在園區上班時先是經由客戶電話中幫一位主管完成一件託付 後來跟這位主管會有電話聯絡,電話中他會聊到太太跟女兒 他所屬的公司正是我公司的重要客戶,當時我們雙方營業額都在快速成長 也正走向國際化的轉型他跟我常常要不停學習新系統讓工作營運能避免人為的操作錯誤 導致損失,他做人資主管面對公司要跨入國
Thumbnail
看了我的書,很多朋友不相信,在職場上,我曾經是個天兵。 想想,真是苦了當年帶領我開竅的老闆,不僅好佛心、還有好耐力,無論我如何脫序軟爛,總是恩威並濟,未曾放棄。換作是今日的我,早就把不成材的天兵掐死,逐出大門、永不錄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