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敵人更可怕的,竟然是『工作夥伴』? 有人告訴David:Fanciii的DHG團隊似乎被某人操作,啟動了Vibers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創業就像是一場熱血又驚險的冒險,有市場競爭、資金壓力、產品開發等各種關卡,但真正讓許多創業者「出局」的,往往不是外部的敵人,而是內部的「自己人」。


為什麼「身邊的夥伴」可能比敵人更可怕?

當我們想到創業挑戰,第一個直覺可能是「競爭對手」,但真正的風險,可能來自你每天一起奮鬥的夥伴。為什麼?

(1) 你對敵人有防備,對夥伴沒有

敵人你會提防,但夥伴你會信任,這讓內部攻擊更容易得手。共享資源、核心技術、商業機密……如果沒有設好防火牆,會讓心懷不軌的夥伴有機可乘

(2) 位置與高薪最能測試人性

創業初期,大家都是熱血戰友,但當事業開始變化,利益與權力就會讓人變心。當夥伴開始覺得「我其實可以自己來or我的機會終於來了」,他可能會選擇背叛

(3) 內部背叛比外部攻擊更難防範

競爭對手的動向還能用市場調查掌握,但如果是你的夥伴背刺你,等你發現時,刀已經插得很深。DHG 的夥伴們,你們可曾想過 David承受多深的傷?那位自稱創辦人的前員工,你在誠信上,還能對得起你的孩子嗎?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


人性法則:為什麼信任會成為創業的致命傷?

「信任」是團隊的基礎,但也是創業最容易踩雷的地方。

(1) 人性本逐利,情誼不敵利益

沒有人天生不忠誠,但當誘惑夠大時,很難有人能無動於衷。如果有集團開出更好的條件,或者出現更有利的機會,你的夥伴會不猶豫?我知道你們的確沒過這一關。

(2) 權力與慾望會讓人改變

當一個人掌握了足夠的資源與備位能力後,他的思維方式往往會發生變化。許多原本謙虛、忠誠的員工,在獲得新的機會後,就會忘記過去的海誓山盟。


如何在創業中防範朋友或夥伴的背叛?

說實話,只能防君子防不了小人。小人防不了,但該做的防備還是幫大家科普一下:

(1) 合作前,務必簽訂正式合約

再好的朋友、再信任的夥伴,合作時一定要簽訂正式合約,包括:

  • 股權協議:確保股權分配合理,並明確退出機制。
  • 保密協議(NDA):確保核心技術、商業機密不被洩漏。
  • 競業禁止條款:避免對方離開後立即成立競爭公司。

(2) 不要讓單一個人掌握全部資源

不要讓某個人擁有 「拔掉就能讓公司停擺」 的權力,確保項目不被單點控制。。

(3) 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信任但不盲信

在創業時,應該保持一定的心理距離,不因私人感情影響商業判斷,也不要在沒有正式協議的情況下交付公司重要資源。

(4) 定期評估團隊忠誠度與風險

創業者應該定期評估公司內部的忠誠度,觀察是否有異常行為,例如:

  • 是否有核心員工私下與競爭對手聯繫?
  • 是否有夥伴試圖在內部拉幫結派?
  • 是否有成員開始削弱你的影響力?


創業者應該學會信任,但不要盲目信任

創業是一場馬拉松,過程中會有人加入,也有人離開。你需要夥伴,但更需要有防禦機制,確保自己的努力不會在一夜之間化為烏有。

最好的創業夥伴,不會在關鍵時刻選擇「叛離」

願每一位創業者都能找到真正的戰友,而不是未來的敵人!!

avatar-img
4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CD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當今數位內容氾濫的時代,David秉持著 公平競爭 與 每個人都是創作者 的理念,致力於打造了一個沒有演算法干擾的創作環境。David的創業想法與奧運所推崇的公平競爭精神以及個人潛能的發掘高度契合。
創業過程充滿挑戰,信任風險更是潛在的殺手。本文以自身慘痛經驗,分享資本方與員工背叛,並以Facebook創辦人與早期投資人、Steve Jobs與John Sculley的案例佐證,提醒創業家在信任之餘,務必保持謹慎。
Fanciii由創辦人David領導DHG團隊精心開發,然而,由於某些原因,Fanciii被迫無法順利推進。而近期,市場上卻出現了一款名為Viberse的產品,引起質疑!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曾經DHG團隊的一名成員,如今自稱為Viberse的創辦人
FANCiii 是一款結合圖像、影片分享與 AI 的社群平臺,旨在重新定義創意娛樂。其核心價值在於將用戶的生活與社交體驗無縫融合,透過 AI 協助個人品牌成長並拓展全球市場。未來將融入 bigdatAi,實現 search 3.0,開啟AI 驅動的社交與創意新時代。
創辦,不是換個名稱就能據為己有 Fanciii的核心價值,包含每一步的市場策略、品牌定位與產品功能,皆承載著Fanciii團隊無數日夜的努力。自稱Viberse「創辦人」的人,從未參與Fanciii品牌設計、價值定位、產品設計,甚至市場團隊的組織,當然技術是他在管的
Fanciii是一個以創意為核心的社群平臺,創辦人David歷經四年籌備,目標打造一個讓用戶展現自我的無邊框舞臺。文章詳細描述Fanciii的理念、發展歷程及面臨的挑戰,包括核心概念Vibe、與競品TikTok的區隔,以及現況。
在當今數位內容氾濫的時代,David秉持著 公平競爭 與 每個人都是創作者 的理念,致力於打造了一個沒有演算法干擾的創作環境。David的創業想法與奧運所推崇的公平競爭精神以及個人潛能的發掘高度契合。
創業過程充滿挑戰,信任風險更是潛在的殺手。本文以自身慘痛經驗,分享資本方與員工背叛,並以Facebook創辦人與早期投資人、Steve Jobs與John Sculley的案例佐證,提醒創業家在信任之餘,務必保持謹慎。
Fanciii由創辦人David領導DHG團隊精心開發,然而,由於某些原因,Fanciii被迫無法順利推進。而近期,市場上卻出現了一款名為Viberse的產品,引起質疑! 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曾經DHG團隊的一名成員,如今自稱為Viberse的創辦人
FANCiii 是一款結合圖像、影片分享與 AI 的社群平臺,旨在重新定義創意娛樂。其核心價值在於將用戶的生活與社交體驗無縫融合,透過 AI 協助個人品牌成長並拓展全球市場。未來將融入 bigdatAi,實現 search 3.0,開啟AI 驅動的社交與創意新時代。
創辦,不是換個名稱就能據為己有 Fanciii的核心價值,包含每一步的市場策略、品牌定位與產品功能,皆承載著Fanciii團隊無數日夜的努力。自稱Viberse「創辦人」的人,從未參與Fanciii品牌設計、價值定位、產品設計,甚至市場團隊的組織,當然技術是他在管的
Fanciii是一個以創意為核心的社群平臺,創辦人David歷經四年籌備,目標打造一個讓用戶展現自我的無邊框舞臺。文章詳細描述Fanciii的理念、發展歷程及面臨的挑戰,包括核心概念Vibe、與競品TikTok的區隔,以及現況。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有沒有發現,人生中總有幾種人讓你忍不住多看幾眼? 不是因為他們長得特別帥、家裡特別有錢,而是他們總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別人都沒看到的地方發現機會 甚至,你還來不及反應,他們已經在前面三步了。 這種人,你可能以為是「天才」。 但其實,他們只是「開啟了某幾種特別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
從根本上說,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是因為在某個無法控制的瞬間,另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回應、拒絕或重新定義了我們。AI 只會永恆地迎合我們的期望,卻無法真正突破我們的自我界限。 如果我們完全隔絕於傷害與干擾之外,我們是否同時也喪失了成為真正「人」的可能性?
Elon Musk於Tesla全體員工大會上,分享了Tesla的未來藍圖,涵蓋電動車、自動駕駛、可持續能源、人形機器人Optimus等,最終願景為實現物質無虞的未來。演講重點提及Tesla的生產成就、工廠擴展、電池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及AI發展,以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生產計劃和市場潛力。
我寫小說,也畫畫,剛好方格子正在進行討論 AI 的話題,就來聊一下我自己怎麼運用 AI 的吧。 首先,我並不喜歡直接用 AI 生成的東西取代人工創作,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儘可能自己手工創作,因為我使用 AI 的技能並不好,只會跟 ChatGPT 聊天而已。我的經驗是,他創作出來的內容,其實不容易符合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你有沒有發現,人生中總有幾種人讓你忍不住多看幾眼? 不是因為他們長得特別帥、家裡特別有錢,而是他們總能在混亂中找到方向、別人都沒看到的地方發現機會 甚至,你還來不及反應,他們已經在前面三步了。 這種人,你可能以為是「天才」。 但其實,他們只是「開啟了某幾種特別的能力」。 而這些能力,
從根本上說,我們之所以是我們,是因為在某個無法控制的瞬間,另一個真實存在的人回應、拒絕或重新定義了我們。AI 只會永恆地迎合我們的期望,卻無法真正突破我們的自我界限。 如果我們完全隔絕於傷害與干擾之外,我們是否同時也喪失了成為真正「人」的可能性?
Elon Musk於Tesla全體員工大會上,分享了Tesla的未來藍圖,涵蓋電動車、自動駕駛、可持續能源、人形機器人Optimus等,最終願景為實現物質無虞的未來。演講重點提及Tesla的生產成就、工廠擴展、電池技術、自動駕駛技術及AI發展,以及Optimus人形機器人的生產計劃和市場潛力。
我寫小說,也畫畫,剛好方格子正在進行討論 AI 的話題,就來聊一下我自己怎麼運用 AI 的吧。 首先,我並不喜歡直接用 AI 生成的東西取代人工創作,如果可以的話,我會儘可能自己手工創作,因為我使用 AI 的技能並不好,只會跟 ChatGPT 聊天而已。我的經驗是,他創作出來的內容,其實不容易符合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自從當上業務主管的那天起,雖然團隊成員都很積極努力,有了不錯的業績,但我的脾氣也因此大了起來。而傳承長官一直以來的高壓政策,在糖果與鞭子的交互應用下,雖然有了好的業績,但我也發現,與同事之間就只是同事,無法建立起朋友般的交情。 記得有一次,公司來了一位新成員,他行事積極努力,個性卻是剛直不屈。因為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聽到「不要跟朋友做生意」這樣的建議。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一個讓你忍不住想推薦親朋好友加入的公司,那會是什麼樣的地方呢?
第五章 從認識他到開店不超過半年,我們的關係從最初的師生、室友,再到合夥,我真的沒聽過比我們更奇葩的,但此時我們還是對彼此沒什麼男女間的想法,只是兩個怪人所以頻率剛好有對上而已。 開店初期他還是一邊在公司上班,晚上才會到攤車那幫忙。直到九點左右我們一起把東西收好,再一起回家。
Thumbnail
要小心,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与人比较的人,你可能会看到别人的优点,以为那就是他们的日常,但实际上,这是远离真相的故事。例如,你可能会看到某人是个大老板,而自己只是小员工。事实是,你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外在表现,而未看到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 为什么要小心呢?比较成了不去做的借口。 太多时候,“我怎么能够进步
最近換了一間公司,是一間有很多業務的公司,辦公室通常就只有我跟一個同事姐姐(我們倆打包了整間分公司的行政內容),她是公司元老級的人(工號超前面),原本是公司的TOP SALE(ONE DEMO ONE BOOKING)的神人,後來身體不好轉做行政,基本上公司的事情她都懂,只有她不想講沒有她不知道的事
Thumbnail
除了我的故友在大陸遇害以外,台商在世界各地奔走,不幸命喪異鄉的人也所在多有。像知名作家黃越綏女士,他的先生也在菲律賓不幸經商遇害。
在成為業務之前,我是一位超級不會社交的人, 用現在比較常聽到的話,應該就是社恐或是I人吧。
那些對於自己有廣泛人脈的人來說,在他們離開職場之後,有多少是還有用的人脈?或是好朋友,我是說真的好朋友那種,那種你可以沒事情約出來聊天打屁看電影、COVID期間居家隔離還能幫忙送食物那種。
過客一直覺得可認識,就是彼此有緣,不管是有見過面的,或是沒見過面的薯友、格友° 在一起共事的同事,幾乎都將近20年的革命感情,過客在做事方面會比較圓融,不像姐姐就會比較強硬(她是我們的老闆),姐姐有一個優點,雖然我們常會因為公司而起爭執,最後還是會依我的想法為意見,該說我會比較站在員工的立場著
Thumbnail
會和阿人認識,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工作場合中能認識到變成熟識朋友,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而能在沒有一起工作後又能持續聯絡,又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能在工作場合中認識到一個正常人,更是不容易的事。 而我們都做到了,光這樣就值得為自己鼓勵。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本文探討AI筆記工具的優缺點、選擇建議及未來趨勢,比較NotebookLM、OneNote+Copilot、Notion AI、Obsidian+GPT插件和Palantir Foundry等工具,並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及個人需求評估的重要性。
Thumbnail
全方位分析脫離繼承戰的方法,大膽猜測誰會成為卡丁國下一任國王。
Thumbnail
自從當上業務主管的那天起,雖然團隊成員都很積極努力,有了不錯的業績,但我的脾氣也因此大了起來。而傳承長官一直以來的高壓政策,在糖果與鞭子的交互應用下,雖然有了好的業績,但我也發現,與同事之間就只是同事,無法建立起朋友般的交情。 記得有一次,公司來了一位新成員,他行事積極努力,個性卻是剛直不屈。因為
Thumbnail
在職場中,我們經常聽到「不要跟朋友做生意」這樣的建議。但是,你有沒有想過,如果有一天你遇到了一個讓你忍不住想推薦親朋好友加入的公司,那會是什麼樣的地方呢?
第五章 從認識他到開店不超過半年,我們的關係從最初的師生、室友,再到合夥,我真的沒聽過比我們更奇葩的,但此時我們還是對彼此沒什麼男女間的想法,只是兩個怪人所以頻率剛好有對上而已。 開店初期他還是一邊在公司上班,晚上才會到攤車那幫忙。直到九點左右我們一起把東西收好,再一起回家。
Thumbnail
要小心,如果你是一个喜欢与人比较的人,你可能会看到别人的优点,以为那就是他们的日常,但实际上,这是远离真相的故事。例如,你可能会看到某人是个大老板,而自己只是小员工。事实是,你只是看到了他们的外在表现,而未看到背后的努力和付出 。 为什么要小心呢?比较成了不去做的借口。 太多时候,“我怎么能够进步
最近換了一間公司,是一間有很多業務的公司,辦公室通常就只有我跟一個同事姐姐(我們倆打包了整間分公司的行政內容),她是公司元老級的人(工號超前面),原本是公司的TOP SALE(ONE DEMO ONE BOOKING)的神人,後來身體不好轉做行政,基本上公司的事情她都懂,只有她不想講沒有她不知道的事
Thumbnail
除了我的故友在大陸遇害以外,台商在世界各地奔走,不幸命喪異鄉的人也所在多有。像知名作家黃越綏女士,他的先生也在菲律賓不幸經商遇害。
在成為業務之前,我是一位超級不會社交的人, 用現在比較常聽到的話,應該就是社恐或是I人吧。
那些對於自己有廣泛人脈的人來說,在他們離開職場之後,有多少是還有用的人脈?或是好朋友,我是說真的好朋友那種,那種你可以沒事情約出來聊天打屁看電影、COVID期間居家隔離還能幫忙送食物那種。
過客一直覺得可認識,就是彼此有緣,不管是有見過面的,或是沒見過面的薯友、格友° 在一起共事的同事,幾乎都將近20年的革命感情,過客在做事方面會比較圓融,不像姐姐就會比較強硬(她是我們的老闆),姐姐有一個優點,雖然我們常會因為公司而起爭執,最後還是會依我的想法為意見,該說我會比較站在員工的立場著
Thumbnail
會和阿人認識,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工作場合中能認識到變成熟識朋友,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而能在沒有一起工作後又能持續聯絡,又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能在工作場合中認識到一個正常人,更是不容易的事。 而我們都做到了,光這樣就值得為自己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