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提起一句話——要了解一個人不容易啊!可要了解自己就更難啦!
不會吧!最了解自己的,當然是我們自己啦,怎麼了解自己會更難呢?
在《聖經》裡,保羅說:「立志為善由得我,只是行出來由不得我。」人,為什麼常常會違背初心、事與願違呢?
《聖經》又說:「只看到別人眼中的木樑,卻看不到自己眼中的木刺。」這是「目中無己」啊!
在官場的混水裡、在辦公室的政治裡,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要懂得鸚鵡學舌,其次要懂得盲從附和,再其次要懂得指鹿為馬,再更甚者要懂得諉過於人。這就是自己的「本我」嗎?唉!人在江湖嘛!
《莊子》有個寓言,他說:南海的帝王與北海的帝王,時不時都會在兩地中間相聚;而中間的帝王叫「渾沌」,每次相聚,他都很善待他們。於是,南海帝王與北海帝王就商量如何報答渾沌。他們說:「人皆有七竅,有了七竅,可以吃、可以喝、可以聽、可以看,人間的喜怒悲歡、五色五味,都可以享受到;但渾沌卻沒有,怎麼辦?我們給他鑿開吧。」於是,整整鑿了七天,結果怎麼樣呢?渾沌七竅生煙而死。為什麼會死呢?渾沌本身是用心來感應外在事物的,一旦能看、能聽、能吃、能喝,渾沌就失去了本真——已經不再是渾沌啦!
人,很多時候會好心做壞事的,為什麼會這樣呢?自以為是呀!有些人甚至會自辯:沒辦法啊,這是世俗的標準呀!
各位,我們離開赤子之心、渾沌之態又有多遠呢?為什麼我們好像都不認識自己啦!
(寫於2020年9月18日)
下一講:如何了解自己
上一講:求其放心
【港燦會館】今早有讀友回應:
人性呢😅通常對自己寬宏😉 期待下一講
我回應:說得很好!「人性呢?」
下一講,會以老子、孔子、孟子、莊子,分別說說如何從人性去了解自己。
再回應:
將來有機緣的話(可能排在半個月之後),會跟大家分享青原惟信禪師與蘇軾的詩,提到人生無明執著,換到的只是千般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