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時期多數人都討厭寫作文,覺得老師的選題已經很無趣了,還得符合結構、敘事和修辭要求,而有時一些題目會讓人自動自發地動筆,還拉著親友一起寫,這是怎麼回事?例如在奇摩家族、BBS、部落格時代就不斷有條列個人資訊的文體,為求擴散在文末點名哪幾位親友也要玩,現在大家使用hashtag、#字號來繼續這場連鎖文的遊戲。
連鎖文體會大流行,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最感興趣的是自己」。
在注意力是超級稀缺資源的時代,如果其他人能把目光集中在我們身上,或是那些對我們而言很重要的事情上,就會產生一種站在浪尖上、成為潮人的成就感甚至虛榮感。
我們渴望被關注,但其他人沒有義務照做,內政部的小編完全抓住這種心境,關於部會讓人民很意外的Point沒人在乎,「You don’t care I know(你不在意,我瞭)」,接下來轉得很好,可能讓人出意外的Point是「下雨天去登山」,呼籲並教育大家「山永遠在,命只有一條,不用急著一時,等到天氣好,再開開心心快樂出遊平安回家」,這個創意受到鄉民普遍好評。
「你不在意」的哽被用掉了,凸顯跟風這檔事講究先機,但搶快讓人壓力山大,也很難精緻內容,動筆之前可以花一點時間思考,我們有需要為了自我滿足跟風嗎?
人人經營社群的時代,不跟風便失職?
如果很注重個人隱私,或是在這一題上實在沒什麼值得發揮的,與其去硬擠出一些無趣的敘述,把腦力省下來去做其他事情,刷社群存在感並不是人生的全部。
但有時候存在感是不得不刷的,網路流量能變現,經營到能變現之前需要投入許多時間心力,對正努力衝出聲量的人和粉絲團小編來說,有一波現成的流行卻沒上車簡直是失職,不乏
公眾人物表示,會來跟這波「關於我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的風潮,她本人也一樣意外。
想在一列hashtag構成的花花列車上凸顯自己,先釐清目標設定--這篇文章是寫給誰看的?
- 給親友看:受眾是「參與我們日常生活的人」,他們對於我們線下的為人有一定程度的理解,來跟風是想要將幾分熟的人情加溫,可以多一些社交話題。
許多人會寫一行文,例如「看起來叛逆但國中高中都全勤」,我認為多補充一些細節和脈絡會更好,把一句話說成一個故事。
承接上面的例子,可以談談你為什麼看起來叛逆?是造型、打扮、你當時的興趣導致的?這是誤解還是你真的想反叛什麼事情?老師家長真認為你不乖或不夠乖嗎?你的哪些事蹟讓他們產生這種想法?
- 給追蹤者粉絲看:受眾是「對我們網路人設感興趣的人」,沒有跟我們實際認識相處過,主要考量是賺流量、刷存在感甚至是推銷產品,很多直播主網紅會附上自己的奇蹟美照、性感自拍,文字部分通常很簡略,處處可見一行文,例如「交往過的對象有X人」、「看起來有某種性癖好但其實相反」、「不吃特定食物或口味」,引發粉絲的遐想並轉貼照片。
以鞏固同溫層而言,這樣的內容策略沒錯,而當一整群人都在露身材、放送性感並且試圖挑逗時,讀者的感官會麻痺,很難區分自己正在看的對象有什麼特色,意外的Point全部變成不意外,對還不是追蹤者粉絲的人來說,知道這些要幹嘛?對我有什麼幫助?
我個人期待看到更多與現行專業或是形象有關的資訊,把自己的特色和定位凸顯出來。例如何時發現自己很正/很帥/身材很好/有做這份工作的潛力?怎樣的契機之下進入現在的領域?曾經遇到哪些關鍵轉折或是挫折?在業內你很意外的潛規則,後來如何適應和面對?
- 給大眾看:受眾是「所有人」,形同提出一份公開的履歷表,對所有不認識的人自我介紹,擴散倡議和自己的專業知識。
既然重點是寫一篇變形體的專業文,和倡議、專業無關的資訊刪光光也沒關係,想要增加人味,可以列入一兩條凸顯自己的個性,例如「會不會開車」、「身高幾公分/體重幾公斤」、「外向/內向型人格」等等,但放太多就顯得歪樓,尤其這些特質和發文主想要分享的專業一點關係也沒有時,對於路人一樣會產生「知道這些要幹嘛?對我有什麼幫助?」的疑惑,不是既有的鐵粉並不會想幫忙分享擴散。
紅到一定程度的名人,當然可以完全無視上述增加趣味點的技巧,如果基努李維公開他用哪個尺寸的牙間刷,英國女王分享她比較喜歡捲筒式還是抽取式衛生紙,絕對會有數以萬計的關注。
配圖的流量密碼真簡單?
名人、帥哥美女露性感、厲害才藝與可愛動物
除了文字內容,配圖也是一大學問,流量密碼經常是簡單粗暴的,例如最近我滑著臉書Reels的貓咪短片,有一支短片的觀看數破500萬人次,依我長年看貓咪影片的經驗,再可愛、反應再出乎意料的貓有十幾萬人次觀看就很多了,這支影片到底厲害在哪?
點進去一看,是一位帥氣歌劇男伶打赤膊,身材很明顯有練過,他抱著自家毛茸茸的寵物貓在鏡子前排練,也就是唱一段歌劇,專業的嗓音當然超好聽,但貓主子可不管奴才多有才,抱得不舒服直接貓拳伺候,人貓互動超有趣,笑死我了(但有點可惜我現在找不到那支影片,歡迎看到的網友貼連結給我)。
想在一個畫面裡一口氣展現顏值、身材、才藝與賞臉的可愛動物,必須湊足天時地利人和,有高超的攝影技巧,或者是修圖開濾鏡,只是如此顧慮網友的視覺體驗,仍不免被質疑「修太大了,你照騙?」
有流量密碼的美圖無法取悅所有人,可見要生出好照片多難,所以沒照片不見得致命,例如內政部用言簡意賅的字卡效果也很好,此時放上自己有興趣的事物,例如正在玩的手遊電玩截圖,還能吸引到同好。
我爬過這一系列的hashtag,歸納有大量轉貼和擴散的案例,除了已經有大量鐵粉支持的紅人和團體,就是提供有趣、有魅力、有含金量內容的。
好內容可以產生更多回響和討論,既然都花時間跟風寫文了,就多為讀者下一點功夫。
至於關於我可能讓你很意外的Point,身為一名職業寫作者,無論是在室內玩社群、外出跑步登山騎單車,不管眼睛盯的是螢幕還是風景,腦子裡就在運轉這裡面有什麼題材可以收、怎樣可以創作出有趣的內容、為什麼某個模式受歡迎、另外那種沒人理。
以上根本是作家的職業病很不意外?我超羨慕隨時能在鏡頭前展現外貌和性感的人,每次發文都在挑照片上卡很久,會挑貓照、動物照、風景照的理由,是我無法自拍出有流量密碼的網美照,網美要大量生產服務人類原始欲望的美圖超困難的,完全是一門不可小覷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