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剛完成公司首次的兩天一夜共識營活動,這次來聊聊共識營這個溝通強效藥。
共識營故名思義,把一群人聚集起來針對某個議題進行短時間、高強度的溝通活動。通常會設計各種活動,這些活動的目的不外乎要誘發參與者的投入、思辯及反思,最後期待一群人對於企業想要傳達的目的有更深入的理解、認同並且清楚方向以及方法。
因為溝通及活動的資訊量龐大,通常共識營會是一天以上,讓大家有充裕的時間吸收與消化,同時也多了不太常有的同儕相處時間。
主題挑選
基本上任何主題都能透過共識營的形式來呈現,舉凡領導力、溝通、凝聚力、團隊合作、策略思維、預算分配、決策力、當責思維等。主題的挑選不外乎從企業經營所碰到的痛點著手,因此也就成為共識營最重要的一個環節。
我們這次的共識營主題基本上圍繞著三大主軸:
- 有效溝通
- 勇於改變
- 品牌價值觀深化
對於一家超過35年的製造業公司,組織中新舊世代的溝通方式、做事風格、溝通工具的使用、資料呈現、風險評估等面向的差異,都造就巨大的無效溝通,自然就成為我們挑選的第一大主題。
而如何共同齊心突破舊有窠臼,意識到改變的必要性同時願意起身而行,抗拒改變同樣是我們近幾年談論轉型而無顯著成效的主要瓶頸。
最後,組織的人員樣貌希望是什麼樣子?對於公司的對內對外價值觀是否都認同也願意實踐,大家的理解都一致嗎?實踐的方法都清楚嗎?則是期待一個長時間的價值觀塑造能夠慢慢成形。
活動設計
活動設計也許可以粗略分成兩個環節:主題關聯性以及體驗。
主題關聯性應該不必多做解釋它的重要性,活動設計跟主題沒有連結就會變成團康活動,所有人開開心心的來、開開心心的離開,什麼問題都沒解決。相反的,與主題的關聯性越高,越有機會讓參與者深刻瞭解公司試圖解決的問題或推廣的觀念。總不能我要解決溝通問題,共識營一直在講成長吧!?
第二個環節是活動體驗,體驗的好與壞直接影響參與者的投入程度,同時也會影響參與者資訊吸收的程度。帶活動的人的口條、情緒、語調是否能抓住人心、團體活動是否能寓教於樂、教材的內容是否不至於陳腔濫調、活動的節奏是否不疾不徐。
最重要的,這段時間經歷好幾個活動,這些活動是否像拼圖一樣構成一張大圖,還是過於碎片、獨立讓參與者難以融會貫通,什麼都講一點,但什麼都沒帶走。
啊哈時刻 Aha moment!
有沒有成功創造Aha moment則是我認為一個共識營、活動、演講能否稱的上是優秀的評斷依據了。Aha moment通常會帶來精彩的反轉,你以為已經從活動中體會到含意,實際卻被當頭棒喝。
我自己體驗過幾次Aha moment,前一秒還樂在其中,下一秒卻嚴肅點出我們在領導時的盲區。情緒180度轉變,而這樣的Aha moment 即便過了一段時間仍然記憶猶新,每每遇到下指令的時候,會下意識的先檢視指令是否足夠明確。
一個共識營能不能提供至少一次這樣的Aha moment,決定了共識營的強力藥效是否有機會出現長尾效應的可能。
激情過後,然後呢?
就像標題表明的,共識營是能在短期產生強力凝聚力的強效藥,但通常無法治本。大家在高強度的相處與活動中,似乎拉近感情、存在革命情感,但藥效也許只能持續1個月甚至更短(有的甚至沒效)。激情過後,看不對眼的繼續看不對眼、搞小圈圈的繼續搞小圈圈、英雄主義的繼續英雄主義、推卸責任的繼續推卸責任。
共識營充其量只是溝通工具的一種,我們必須在藥效還在的有效時間內推出相對應的藥方,加速吸收。這些藥方不外乎是組織調整、新制度推動等。在共識營過程中取得的共識,要轉換成能在工作中看的見且感受的到的日常。
你也有體驗過讓你印象深刻的共識營活動嗎?歡迎留言分享你/妳的體驗。無論是對於本文的〔轉型〕議題深有同感,或持有不同意見,或覺得接班好鬧,都歡迎分享你/妳的意見與看法唷。
【接班G.G了】~其中GG代表著Generation Gap,是二代接班躲也躲不了的代溝課題,舉凡觀念、趨勢、管理、人才、制度等方方面面在日常工作上的隔代差異,都是我希望在專題中能記錄及討論分享的面向。
如果你/妳也正在接班這條船上還沒跳船,歡迎你/妳一起加入這場長期抗戰。一起把Generation Gap玩成一場Good Game,把接班G.G了做到接班G.G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