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看李儀婷老師的家庭薩提爾分享,這兩天老師分享孩子川川在數學作業上和爸爸起衝突的狀況,老師總是先不把故事說完、不直接分享她的做法,讓大家也思考一下可以用什麼方式去面對情況,這次的題目我有特別回文,回了之後想說,好像可以把回覆再寫多一點,也分享在自己的版面上:
我會先思考自己是否想要學習川川的數學作業,想完之後是「沒有」(真的是我江語嫣的想法、不是揣測儀婷老師),以 #穩定照顧自己 的內心出發、守護自己的 #界線行動,對著認為我比較會和川川溝通,也比較有機會快速學會先生數學方式的肯定,我會告訴先生和川川:「謝謝你們兩個對我的肯定,但老實說,我小學畢業過一次了,目前也沒有想要再重修,我沒有想要學更方便的數學作業運算方法。」
「作業和學業是川川的,看看川川自己有沒有想要學習爸爸的方式,如果有,或許川川可以和爸爸討論一下要怎麼進行教學你們兩個人會比較舒服,或是討論好如果在某一個有一人開始不舒服的時候就暫停教學。」
「不過這個前提是爸爸願意再教川川一次,川川也有意願再跟爸爸學習一次。」
分享到這裡,如果川川還想再聽我說,我會接下去分享我的想法,不然就會停在這裡,看川川和先生的反應。
如果很順的川川想繼續聽,我會誠實的說:
「我認為面對數學作業,川川其實應該有三個選項:
1。川川自己研究
2。川川去學校和老師請教
3。川川再去尋找他想要求助的人協助教學,這包含爸爸、同學、任何其他川川想尋求協助且願意提供協助的人。」
接下來我就會把選擇權交給川川和爸爸了。
我認為這個事件裡,最初的 #課題分離:川川的作業是川川自己的事;
下一個課題分離是:這是孩子川川與他父親之間的關係衝突,也不是我需要解決的課題。
如儀婷老師說的一樣,孩子川川和爸爸之間的衝突,兩人跑來找儀婷老師訴苦,都不是希冀儀婷老師解決他們的衝突、困境,而是希望找到 #安慰。那麼我、如果假裝自己遇到相同的情境,我也應該要在意我如何提供孩子和伴侶安慰,而不是必須協助他們解決問題!尤其尤其,那根本不是我的問題:不論是孩子的作業,還是孩子與其父親的衝突。
另外、我對於學校作業的想法是:
這是孩子學習的機會,不只是學『知識』,更重要的真的是過程!學習如何找到自己最適當的學習方式,包含:
至於作業本身,真的,到底現在小學作業有什麼不是Google回答不出來的?!
所以找出正確的答案、寫在作業本上是不難的,而學習過程才是真正的能力養成。
小學數學、或是國高中數學不好,成績不好,在一個人長長70-80年的人生裡,到底佔了多少比重?是拉低他的未來,還是讓他發現自己其他可能,老實說,沒走到終點再重新評估,根本說不準;但是發現自己的能力、解決自己困境的勇氣,我相信一定會是一輩子的好工具,而這才是該學會的吧!
因此,讓孩子自己找到完成作業的方法,對我來說比較重要。
這也是為何我可以很簡單覺得課題分離後,我不需要解決孩子數學作業不會寫的這個最表面的情況。
再來,既然決定送孩子去學校、交給有教學專業的老師,完成孩子的學習任務,就是因為相信教學專業!
孩子不論是「聽不懂題目、搞不懂邏輯」,都是屬於專業老師的工作內容:包含用各種不同的溝通方式讓孩子理解。
我看過用心且認真的老師,是很努力在教學上,在理解學生的差異,提供適合的教法的!教育、教學真的是一門專業!
如果我上班的時候,遇到客戶、同事、甚至承包商聽不懂我的需求和想法時,我要做的就是溝通:包含改變陳述方式、舉例、反覆確認大家真的有共識了,都彼此理解了,才繼續進行。
讓彼此相互了解,我想是職場上基本的每日工作吧。
所以,其實我是不願意學習孩子的作業和課業的啊!
我這麼相信專業分工的人,相信教學專業了,再又自己跳下去「教」我的孩子,那⋯⋯是不是我就違法「相信孩子的老師們的教學專業」呢!
孩子可能會遇到表達不清楚,或是有一些自己的關卡,讓他與老師之間的溝通不夠順暢,這種時候我很願意協助他們雙方溝通,這是我認為的親師生合作,由大腦前額列成熟的家長,協助大腦還未發展成熟的孩子,找到可以和老師順利溝通的方法,就像是我可以建議在這個例子裡的川川,他可以選擇怎麼和有比較好算數方法的爸爸。
祝福我自己在跳跳糖求學的路上,都記得自己寫過這篇回答,相信跳跳糖不是需要寫對答案就好,相信跳跳糖最重要需要學會的是學習的方法,相信跳跳糖的困境是屬於他自己的,我最終都只是提供他安慰和支持的媽媽角色而已。
我是最懂安全依附關係的嬰幼兒睡眠顧問江語嫣,無論你們的家庭是否需要寶寶睡眠顧問的協助,都祝福你們,今晚、寶寶好睏、一家睏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