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與解放》可說台灣教育哲學的經典,這本近30年前出版的書,至今閱讀仍不覺得有任何過時之處。作者黃武雄教授是台灣教育改革的推手,撰寫不少擲地有聲的教育論著。在本書,他旁徵博引,從人本教育的觀點探討兒童的發展、教育的本質與人的生命,並批判知識的異化如何使人不再成為其自身的目的,而是淪為教育體制、國家主義、市場機制的工具。
雖然本書大多環繞在兒童認識世界的歷程,但我認為最重要的主旨在於,無論是大人或小孩都需要受到思想上的解放。唯有我們活出一個解放的生命,才能打造一個協助人解放的教育環境,以及一個更加美善的社會。
不過,人需要受到怎樣的解放?解放要如何可能?
異化的知識,使人不再成為他自己
《童年與解放》其中一個基本命題是,現代人雖然透過學校教育汲取大量的文明知識,但這種抽象與普遍的知識吞噬了人與世界連結的具體關係,讓人從知識中異化,成為滿足消費體制、生產機器或國族主義的工具。換言之,人不再成為自己的目的,而是成為一種工具。
例如,我們從學校學習大量自然科學、社會人文的知識,卻只靠單向的背誦或記憶,彷彿背下來就是「自己的」。這使得學生與知識之間的關係是疏離的,傾向以考試導向的方式來學習,將教育視為文憑或地位的象徵,失去了與人類的集體體驗相互對話的機會,更失去了探究未知、批判思考的能力。
黃武雄指出,每一個領域的知識,都是記載著人類於不同時空下的集體或個體體驗,而閱讀的意義在於,將自己與人類的體驗相互印證與碰撞,打開自身的視野來認識世界。如此一來,學習物理就不再是背誦物理定律或解題,而是了解人類叩問自然的活動經驗;學習歷史不是記憶年代與事件,而是了解前人如何在時代困境中尋找改變的契機。
如果說人的異化在於我們長期接受過多的套裝知識,失去了提問、探究、體驗世界的能力,進而讓自己的思想臣服於各樣的權威之下(經濟、政治、宗教),那麼「還原人本來樣子」之任務,便是把人的主體性與創造性特質找回來。這需要思想的解放。
因此,黃武雄從兒童的學習歷程著手,探究人最初到底是怎麼認識這個世界。本書最精華的地方便在於,他區分了「自然能力」與「文明能力」的兩種類別,以探討知識生成的辯證過程。孩子首先發展的是自然能力,而後透過教育來獲得文明能力。
兒童的自然能力:整體的辨識、體驗的勇氣、無偏見的能力
自然能力的第一個特徵是「整體辨識」。孩子無論是學習語言、繪畫或書寫,首先都是從他切身的體驗而來,他們辨認事物的方式是整體的。書中舉例,小孩理解「在…之上」這個句法的方式不是透過定義、分析與拆解,而是連接到具體處境。像是「花落在姐姐頭上」、「阿嬤摔在地板上」、「飯粒掉在桌上」,孩子聽到後所理解的是「語感」(某實物透過某動作加諸在另一個實物上),使他能分辨某一事件的發生合不合這樣的情境特徵,以建立自己的語言能力。
兒童繪畫也是如此,孩子用極為簡單的顏色或線條,來呈現內心世界的感受。儘管他沒有畫出實際的輪廓,卻濃縮了整體的象徵符號,以表達當下的情感。當孩子長大後,才會以更細緻的筆法來刻畫線條,進入複雜尺度的文明世界。
再來,是孩子「體驗的勇氣」。世界上最真實的知識,是透過體驗與印證而來,而非記誦抽象性的知識或公理。人的成長,意味著不斷勇敢嘗試錯誤,挑戰、干擾外在世界的秩序,以培養創造性的特質。如果我們太早將孩子送入文明的世界,期待他被灌輸前人的知識結晶,便會扼殺他自身對世界的參與與體驗,失去了對知識的生命活力。
例如,孩子如何知道「冷熱」的概念?一開始絕不是靠科學定律,而是透過他的親身體驗。他往往會「手賤」去碰承裝熱水的容器或水蒸氣,這是大人最頭痛的事情。然而,如果剝奪他這個探索經驗,如果他遇到每件「危險」的事情都不敢去嘗試,那便會阻礙他的心智發展,因為他建構知識的過程並非依體驗而來,而是別人告訴他的。如果大人要協助孩子產生體驗的勇氣,可以在一旁給予提示,告訴他要怎麼在不受傷的情況下測試溫度(如移開一段距離或拿濕毛巾)。
最後,是孩子「無偏見的能力」。黃武雄特別指出,「無偏見」指的並非道德上的善,而是人類生命發展的必需要素。由於兒童生下來沒有偏見,不會依國籍、種族、性別、宗教等標籤來定人是非,他們喜好親近異類,透過比較與印證來拓展自身的知識,因此他們更能在認知上有所進展。相對地,充滿偏見的人學不到什麼東西,因為他們以為自己所擁有的就是正確的,而不願意開放自己的心胸去接納新的事物。
無偏見的能力,若加上教育的引導,便可以培養孩子產生「人類愛」。孩子學會將自己快樂或悲傷的體驗,投射到不同時空的人事物身上。正是這樣對人類的愛,激發孩子學習的動機,使他們進一步去探索世界。
自然能力與文明能力的辯證
這樣聽起來,是不是當孩子進入到文明世界,他們的自然能力就消失殆盡了?如果文明扼殺了自然能力,那我們該怎麼面對文明呢?
首先,雖然作者花了極多的篇幅解釋自然能力的重要性,但他並非反對文明能力,而是視兩者為辯證的歷程。文明能力著重訓練,自然能力著重創造,兩腳必須要一同往前走。
如果文明能力缺乏了自然能力給的整體性、直觀、體驗,往往會成為空洞的教條或技術;如果自然能力缺乏人類文明的結晶作為基底,以及分析、歸納的訓練,那其體驗終究只是個人的體驗,而無法拓展自身,超越時空限制與人類產生共鳴。
再者,雖然我們都需要進入文明社會,學習文明社會既成的價值與規則,但我們應對其進行解構與再建構,以獲得思想上的解放。作者指出,就人本主義的觀點而言,人本來的面目就是人要成長、要發展的創造性特質。如果當今的社會扼殺了成長的空間,我們就必須不斷思辨、批判,找回人的主體性、建構新的世界觀,而非無條件受到愛國主義、宗教教條或世俗規範的束縛。
因此,作者認為教育者要做的任務包括:基於兒童的創造特質,進而培養抽象能力;塑造多樣化的教學環境,刺激兒童的經驗世界;培養兒童的人類愛,批判性地投身於文明的創造中;教師流露自由、開放、尊重的身教。
結語:追求人類生命發展的愛
《童年與解放》提倡的「人本教育」,即還原人本來的樣貌,讓人成為他自己而非異化知識的工具,仍相當適切地回應當代教育議題。只要我們依然推崇升學導向的考試學習、期待子女讀賺大錢的科系、只懂抽象的知識而失去體驗生活的能力、害怕犯錯而不嘗試新的事物、懼怕並順從不合理的權威,那我們就需要解放。這種解放喚醒心中的童年,以大而無畏地勇氣實踐與世界真實的互動。
「什麼是解放?解放是讓人從這多重的桎梏中掙脫出來。這一層層桎梏譬如既有的社會價值及規範、國家安全、宗教種族性別及階級之歧視、代表普遍世界的知識及理性等,在人進入文明社會一段時日之後,便牢牢綑綁了人。解放是還人以本來面目,讓人能用童年時認識世界的方式重新體驗世界。這種認識方式的特質是把知識作為整體來了解,是無畏無休地嘗試錯誤、體驗與思辨,是免除人為的偏見。用童年這種特質去體驗世界,並以進入文明之後逐步形成的抽象思維,不斷去進行價值規範與知識之解構與重構,而抱持懷疑主義的精神去破除教條、縫補並堅實自身內在的經驗網絡,成為獨立自由的個人,這便是人的解放。」(頁288)
培養自然能力,是解放的關鍵,而自然能力的根基是真實的體驗。這不僅意味著接觸大自然(土地、山海)使我們的生命感到充實,更提醒我們任何一個真實的體驗都是教育的元素。當我們悉心留意與動植物的接觸、與他人真誠的談話,便能慢慢建立堅實的紐帶,真誠無畏地與世界互動,建立知識體系。
《童年與解放》帶給我們的,不只是教育哲學上的思辨,更是那追求人類生命發展的愛。流露在字裡行間的愛,召喚我們活出自己真實的樣貌,成為獨立自由的個體,持續創造這個世界,愛這個世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