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的時候修了很多課,比畢業需要的多了不少。不是要雙主修或修一些額外的學程,就僅僅是因為網路選課系統和期初加退選系統太方便了。我總是在開學前把課表排滿,然後打算加退選的那一兩週再決定哪些要退掉。結果往往覺得課足夠有趣,捨不得退,跑去印超修單、拿給系主任簽名蓋章,不小心就又一個超過三十學分的學期了。
貪心的結果是每個禮拜都有好幾個死線,可能有作業、可能要報告、可能要考試、還有社團和球隊比賽。那個時候不太知道休息,反正有點累就睡一兩個小時,起來繼續看接下來要做什麼事。三年過去,突然發現需要的學分已經修完,離畢業只差體育課。開始選一些研究所的課、當一些通識助教,但就不把課表排那麼滿了。
同時,社團也交接了,一些忙碌已久的事情也告一段落。頓時空出一大把可以自行運用的時間,看著助教課上一些和剛進大學時的自己一樣充滿熱情與好奇心的新生、想起當時一股腦想要學更多東西的自己。想要認識這些我還不知道是誰、但總覺得能一起說話的人,於是發起了幾次課外的讀書會與討論會。
我覺得那可能是我做過最對的幾件事情之一。除了那段時間的討論和閱讀令人很開心之外,幾個現在比較密切的朋友,也都是那段時間認識或變熟的。
離開學校再回頭去看,更覺得那段時間特別難得。一方面我們現在不太有動力或時間細細地讀書;另一方面,就算真的讀了,有什麼想法,好像也不太容易再找到人一起討論。
這並不是說所有人都被生活消磨殆盡、不再思考。而是離開了一個樂意讓人讀書與思考的環境之後,會談論這些話題的人各奔東西。你有想法的時候別人或許正在忙碌,即便有誰不忙碌,你也不會知道。
而我想重新找看看這種一起讀書與一起討論的感覺。也想再試試看,有沒有機會能把同樣有這種意願的人連結起來。雖然這應該會比在學校裡的時候困難一些,不管時間安排上、或是讓自己保持這種動力。但就像一切本來不覺得能會發生但後來卻落實的事情一樣,我想試著發起這個提議:一個相對重視思考和討論的線上讀書(討論)會。
它並不和一般意義下的職涯或課業直接相關,而是去讀一些或許和當代社會有關、或許和哲學議題有關的書。然後以這些書作為參考點,去做更多加深、加廣、或增加樂趣的討論。讓我們有機會在忙碌且不知不覺習慣下來的生活之間,穿插一些「想想其他事情」的時間。
今天稍早,我開了一個Google表單,裡面列了我初步設想的讀書會形式,以及我近期想讀或想重讀的幾本書。歡迎每個人,無論有沒有興趣/時間參加,可以稍微看一下表單、或提供我一些意見。如果有機會的話,或許春天時,我們可以找到一些人在線上一起讀書。
讀書(討論)會意向調查表單:
https://forms.gle/eND36yRNXG2pYHm16
也可以在社群裡討論、發問或回饋: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419520391554286/posts/257824862568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