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政大現象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現象學中的時空經驗」研討會,於111年5月12日(四)召開,因為對這題目感興趣,又剛好以線上會議方式召開,當天下午便請假在家享受這難得一次的「華山論劍」。
首先,政大哲學系助理教授鄭會穎以〈布倫塔諾時間意識觀初探〉說明根據布倫塔諾(Brentano, 1838-1917)對意識統一性的看法,在一個時間點上我們只有一個意識狀態。意識的統一性可分為兩種,即1.共時的(synchronic):同時間意識經驗的統合。2.跨時的(diachronic):過去、現在與未來意識經驗的統合,如:音樂旋律的聽覺意識經驗。
另探討何謂一個經驗?坐在電腦前上網,一段時間後算幾個經驗(中間去上廁所或喝咖啡)?因為影像(image)很難切割或者無從切割。有些學者則認為,從熟睡的無意識起床後到下一次熟睡都只有一個經驗。
接著,政大哲學系副教授張國賢以〈時間的分裂與接合〉通過梅洛龐帝、柏格森、德勒茲思考時間。梅洛龐帝的時間:「現在」具有優先性。梅洛龐帝認為時間流逝,我們須居住在世界,我們不與世界分離(受海德格「在世存有」的影響),時間不是我們「知識」的一個對象,而是我們「存在」的維度。柏格森的時間:綿延,柏格森批評「空間化的時間」,即相較於空間有無限多的點可切分,時間則是綿延、不可切分的;切分綿延(現實化)便改變綿延的本性(潛在的、虛擬的),如同「運動」是無法切分、沒有瞬間的。接著提出圖式(圖1),說明「現在」是「過去」與「未來」之雙重界域的呈現場;用「知性」的回憶掌握「過去」的時間A,掌握到的是A的「觀念」而非A的個體。A、A’、A’’的過程是非經過同一化的綜合,「觀念」是永不流逝的(沒有時間的永恆),A’則是A的界域、背景。時間在意識活動的背後流逝,如:車廂的風景,不斷有新的風景流逝。
另時間作為一個「過去」、「現在」、「未來」相互指涉的整體,時間為三維度的往返運動或交織,如:「過去」是以前的「未來」和最近的「現在」,「現在」是最近的「過去」和最近的「未來」,「未來」是將要到來的「現在」甚至「過去」。如:參加同學會,將「過去」當成期待的「未來」。在梅洛龐帝的時間下,即「存在」維度的時間下,我(主體)本身就是時間(因時間的關係,較少聽到德勒茲的時間,不過根據德勒茲的《柏格森主義》,其立場應該偏柏格森的時間)。
緊接著,東海哲學系助理教授潘怡帆以〈時間人學:奧古斯丁與柏格森的辯證〉,探討從奧古斯丁到柏格森的時間。奧古斯丁曾說:「什麼是時間?如果無人問我,我知道,如果我想回應這個提問,我則一無所知。」此話反映了兩種斷裂,即1.生活與認識的斷裂:時間可被生活卻無法被討論,時間存在,卻無法被認識。2.連續與不連續的斷裂。要回到連續的生活而非將時間視為不連續的、可切分的客體,時間是不可中斷之物。然而,如何認識不中斷的東西?因為尚在持續變化、綿延,故僅能認識部分而非全面。奧古斯丁認為,中斷只會認識時間「不是」之物。因為時間並非不變、永恆,而是不斷逝去、變化、等待發生的未來;時間就是「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時間。奧古斯丁發現了時間連續不可分的特性,認為不應該假定有三重時間:過去、現在、和未來;而是有三種時間,過去的現在、現在的現在、和未來的現在。奧古斯丁試圖以「現在」作為「基質」,使過去(記憶)、現在(注意力)、未來(期待)有關。
雖然奧古斯丁掌握到時間不可切分的特性,然而,柏格森批判奧古斯丁的時間依然是以「概念」思考、「對象化」的時間(現在),而非時間本身(變化),即概念「在場」,便驗證時間的「不在場」。柏格森的時間問題隱藏在人的認識方法,即時間唯有透過主體(我)理解,我即是時間、在時間中構成才得以認識。故柏格森的時間=人=絕對運動(對比於相對運動,絕對運動只有一種前進方向,如:生長),並以「橡皮筋」作比喻,橡皮筋拉出的運動是一氣呵成的,如同時間不可切分。爰此,奧古斯丁過去、現在、未來是變化(過去)、不變(現在)、變化(未來),時間以「現在」作為基質。柏格森的時間則是變化(過去)、變化(現在)、變化(未來),記憶不會有共在的可能(與現在平行、自成一類),但經驗上記憶持續「變化」,過去不是真的過去,更接近現在(變化、由現在聚焦過去)。如:多年未見的親友,相見不相識,因為不存在人的同一性。
另逢甲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陳慶德以〈異化時間的當代社會─資本、科技與自我〉探討信息的時代下的異化時間。異化為資本主義下物(金錢)對人的統治、死的勞動對活的勞動的統治、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韋伯(Weber, 1864-1920)認為,異化關聯於「無意義」和「疏離感」,從宗教中跳脫出來,個體卻在其中顯得微不足道,轉而服從各種管理規則與執行。涂爾幹(Durkheim, 1858-1917)則認為,工業化、技術化的發達社會,才是異化根源。陳慶德老師探討哲學家哈特穆特‧羅薩(Hartmut Rosa)與韓炳哲,認為,異化最深在於「時間」的體驗,資本家以他人的時間做為獲利手段,如:學貸、房貸,利息資本成為資本家營利的手段。而時間也異化成「權力」,如:快時尚、翻桌率、限時性飲食等易變性、易逝性,使得人不再求「生活」而是求「生存」。
柄谷行人(1941-)認為,資本主義世界史的各階段,在科技世界所主導的「信息」,不再需要累積時間形成資本,反倒「信息」更著重一種「即時當下性」。「信息」為搶快、與時間競賽,標題便越聳動、內容越破碎、越缺乏邏輯、越以情緒性的言論等越方便讀者閱讀的方式生產。習慣後,人們便難以長時間專注的閱讀,如:文章標示「文長慎入」、文章開頭以「先講結論」、懶人包吸引讀者云云。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認為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不同的知識型,而信息時代的知識型,過去與現在無法成為統一的經驗,並產生精神分裂式的語言(斷斷續續、缺乏邏輯、不具思辨的情緒性發言)。陳慶德老師舉出3種信息時代的文明精神病:1.錯失恐懼症:怕遺漏任何信息而時時處於不安、恐懼之中。2.信息疲勞綜合症:處理大量資訊,導致注意力下降、焦慮、逃避責任。3.突兀化的信息:對自身資本累積有極大助益,不知道可能導致虧損,如:政治情勢影響股價。故避免異化時間在於拿回時間的主控權,給自己一段遠離手機、做喜歡做卻不一定有目的的事情(如:寫作、聽音樂、運動),找回屬於自己的時間。
最後,政大哲學系副教授羅麗君以〈敘事的時間性:生活世界的原初時間經驗〉探討呂格爾(Paul Ricoeur, 1913-2005)試圖統一時間之主客觀、內外在。從「宇宙論」時間:代表人物為亞里斯多德(外在),到「心理現象學」時間:代表人物為奧古斯丁、胡塞爾(內在)。呂格爾的敘述時間,則認為時間不分主客觀、內外在、統一與多樣,皆是人的實際經驗。呂格爾在《時間與敘事》中認為:「每個敘事作品所展現的世界始終是一個時間的世界,……時間按照敘事的方式而被組織成為人的時間,反之,敘事亦基於其描述時間經驗的特徵而具有意義。」呂個爾的敘事包含三層模擬,即前結構、敘事內容、讀者;前結構成為敘事內容的背景,讀者再參與敘事、融入新意義的敘事內容再影響前結構(詮釋學循環)。在三層敘事中,時間可被展示出來,「過去」由「現在」說故事的活動中被回憶,並被帶入新的(「未來」的)記憶之中;人在敘事活動發生的「當下」,可同時經歷三維時態的統一時間性。
呂格爾認為,「歷史」時間是「被經驗」的時間(意識內之時間性)和「宇宙」時間(客觀的世界時間)之間的「中介」時間形式。「歷史」時間之所以作為中介形式,在於它是「主觀」經驗之時間被「客觀化」(被收納進宇宙時間)的媒介,故可通過對歷史的「重述」而重新體驗「被經驗」的時間(意識內之時間性)。及通過「重述」使「同在的眾人」成為「公共」時間(客觀)。故「從虛構敘事的歷史化和歷史敘事的虛構化之間的親密交替源生出我們所謂的人的時間,亦即敘事的時間」人活在時間之中,即是活在歷史之中。羅麗君老師認為,若敘事本身未能建立在參與敘事活動之人本身的經驗上,則敘事時間的結構化是無法被理解的,通過胡塞爾提出的「生活世界」中的時間經驗,共構了主客觀的意義,而有將傳統二元的時間(主客、內外)統一的可能。
綜上,此次研討會多聚焦在「時間」而少談論空間或時空之間的關係。當然,就海德格的立場,時間是比空間更根本、更源初的。鄭會穎老師探討何謂一個經驗?然而,意識既然在時間中,那麼它便是一種運動,一種無發切分的運動,睡覺真的沒意識嗎?還是轉為潛意識?既然夢有可能成為記憶的一部分,那麼睡眠便仍然在意識之中。
張國賢老師以梅洛龐帝、柏格森的時間,說明主體就是時間,及時間三維度的往返運動。雖然過去、現在、未來相互指涉,但「現在」卻具有優先性。這並不難理解。因為相較於「不再」的過去及「尚未」的未來,現在有更大的存有可能性、主動性。潘怡帆老師談論柏格森的時間,說明時間=人=絕對運動,即有人才有時間,不存在沒有人的時間。而人擁有兩種時間,一種是可被觀念化、概念化、無數可切分、分析、操控的時間(知道時鐘是否準確);另一種則是實際的生活狀態(活在時間之中)。另柏格森批判奧古斯丁的時間,認為概念「在場」,便驗證時間的「不在場」?此「在場」為概念、智性所能掌握的時間觀念,而非時間本身。時間本身包含時間觀念,因為思考仍在生活之中、在時間之中。
陳慶德老師談論異化時間,試圖從資本主義、信息社會下的生活狀態,分析當代社會文明精神病的原因。非常貼切生活,在信息社會似乎沒有人能完全不受信息影響的,我們都知道解決文明精神病就是遠離3C產品,然而,3C的影響早已滲入生活中,如:靠手機處理工作、消費、分享。過去我們很怕有人看到自己的日記、對某事的心情;現在則是怕沒有人看到自己的心情。這之間的差別便是有沒有留一段時間給自己,不為任何目的、不用管任何信息,只專注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會發現快樂離我們這麼近。羅麗君老師探討呂格爾的時間,通過呂格爾的詮釋學,將主客、內外的時間藉由歷史時間(歷史敘事的時間)統一。亦將時間建立在「人」上,因為人活在時間、歷史之中,即時間透過人的經驗有被理解的可能。時間似乎是離我們最近卻又最難以理解的東西,其之所以一直是個問題在於,隨著生活的變異(如:科技便利、強調效率),時間也隨之變異,而我們似乎遺忘了,能夠改變生活、改變時間的可能。
202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