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現象學中的時空經驗》談改變生活即改變時間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raw-image



  由政大現象學研究中心主辦的「現象學中的時空經驗」研討會,於111年5月12日(四)召開,因為對這題目感興趣,又剛好以線上會議方式召開,當天下午便請假在家享受這難得一次的「華山論劍」。


  首先,政大哲學系助理教授鄭會穎以〈布倫塔諾時間意識觀初探〉說明根據布倫塔諾(Brentano, 1838-1917)對意識統一性的看法,在一個時間點上我們只有一個意識狀態。意識的統一性可分為兩種,即1.共時的(synchronic):同時間意識經驗的統合。2.跨時的(diachronic):過去、現在與未來意識經驗的統合,如:音樂旋律的聽覺意識經驗。


  另探討何謂一個經驗?坐在電腦前上網,一段時間後算幾個經驗(中間去上廁所或喝咖啡)?因為影像(image)很難切割或者無從切割。有些學者則認為,從熟睡的無意識起床後到下一次熟睡都只有一個經驗。


  接著,政大哲學系副教授張國賢以〈時間的分裂與接合〉通過梅洛龐帝、柏格森、德勒茲思考時間。梅洛龐帝的時間:「現在」具有優先性。梅洛龐帝認為時間流逝,我們須居住在世界,我們不與世界分離(受海德格「在世存有」的影響),時間不是我們「知識」的一個對象,而是我們「存在」的維度。柏格森的時間:綿延,柏格森批評「空間化的時間」,即相較於空間有無限多的點可切分,時間則是綿延、不可切分的;切分綿延(現實化)便改變綿延的本性(潛在的、虛擬的),如同「運動」是無法切分、沒有瞬間的。接著提出圖式(圖1),說明「現在」是「過去」與「未來」之雙重界域的呈現場;用「知性」的回憶掌握「過去」的時間A,掌握到的是A的「觀念」而非A的個體。A、A’、A’’的過程是非經過同一化的綜合,「觀念」是永不流逝的(沒有時間的永恆),A’則是A的界域、背景。時間在意識活動的背後流逝,如:車廂的風景,不斷有新的風景流逝。


  另時間作為一個「過去」、「現在」、「未來」相互指涉的整體,時間為三維度的往返運動或交織,如:「過去」是以前的「未來」和最近的「現在」,「現在」是最近的「過去」和最近的「未來」,「未來」是將要到來的「現在」甚至「過去」。如:參加同學會,將「過去」當成期待的「未來」。在梅洛龐帝的時間下,即「存在」維度的時間下,我(主體)本身就是時間(因時間的關係,較少聽到德勒茲的時間,不過根據德勒茲的《柏格森主義》,其立場應該偏柏格森的時間)。


  緊接著,東海哲學系助理教授潘怡帆以〈時間人學:奧古斯丁與柏格森的辯證〉,探討從奧古斯丁到柏格森的時間。奧古斯丁曾說:「什麼是時間?如果無人問我,我知道,如果我想回應這個提問,我則一無所知。」此話反映了兩種斷裂,即1.生活與認識的斷裂:時間可被生活卻無法被討論,時間存在,卻無法被認識。2.連續與不連續的斷裂。要回到連續的生活而非將時間視為不連續的、可切分的客體,時間是不可中斷之物。然而,如何認識不中斷的東西?因為尚在持續變化、綿延,故僅能認識部分而非全面。奧古斯丁認為,中斷只會認識時間「不是」之物。因為時間並非不變、永恆,而是不斷逝去、變化、等待發生的未來;時間就是「變化」,沒有變化就沒有時間。奧古斯丁發現了時間連續不可分的特性,認為不應該假定有三重時間:過去、現在、和未來;而是有三種時間,過去的現在、現在的現在、和未來的現在。奧古斯丁試圖以「現在」作為「基質」,使過去(記憶)、現在(注意力)、未來(期待)有關。


  雖然奧古斯丁掌握到時間不可切分的特性,然而,柏格森批判奧古斯丁的時間依然是以「概念」思考、「對象化」的時間(現在),而非時間本身(變化),即概念「在場」,便驗證時間的「不在場」。柏格森的時間問題隱藏在人的認識方法,即時間唯有透過主體(我)理解,我即是時間、在時間中構成才得以認識。故柏格森的時間=人=絕對運動(對比於相對運動,絕對運動只有一種前進方向,如:生長),並以「橡皮筋」作比喻,橡皮筋拉出的運動是一氣呵成的,如同時間不可切分。爰此,奧古斯丁過去、現在、未來是變化(過去)、不變(現在)、變化(未來),時間以「現在」作為基質。柏格森的時間則是變化(過去)、變化(現在)、變化(未來),記憶不會有共在的可能(與現在平行、自成一類),但經驗上記憶持續「變化」,過去不是真的過去,更接近現在(變化、由現在聚焦過去)。如:多年未見的親友,相見不相識,因為不存在人的同一性。


  另逢甲通識中心助理教授陳慶德以〈異化時間的當代社會─資本、科技與自我〉探討信息的時代下的異化時間。異化為資本主義下物(金錢)對人的統治、死的勞動對活的勞動的統治、產品對生產者的統治。韋伯(Weber, 1864-1920)認為,異化關聯於「無意義」和「疏離感」,從宗教中跳脫出來,個體卻在其中顯得微不足道,轉而服從各種管理規則與執行。涂爾幹(Durkheim, 1858-1917)則認為,工業化、技術化的發達社會,才是異化根源。陳慶德老師探討哲學家哈特穆特‧羅薩(Hartmut Rosa)與韓炳哲,認為,異化最深在於「時間」的體驗,資本家以他人的時間做為獲利手段,如:學貸、房貸,利息資本成為資本家營利的手段。而時間也異化成「權力」,如:快時尚、翻桌率、限時性飲食等易變性、易逝性,使得人不再求「生活」而是求「生存」。  


  柄谷行人(1941-)認為,資本主義世界史的各階段,在科技世界所主導的「信息」,不再需要累積時間形成資本,反倒「信息」更著重一種「即時當下性」。「信息」為搶快、與時間競賽,標題便越聳動、內容越破碎、越缺乏邏輯、越以情緒性的言論等越方便讀者閱讀的方式生產。習慣後,人們便難以長時間專注的閱讀,如:文章標示「文長慎入」、文章開頭以「先講結論」、懶人包吸引讀者云云。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認為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不同的知識型,而信息時代的知識型,過去與現在無法成為統一的經驗,並產生精神分裂式的語言(斷斷續續、缺乏邏輯、不具思辨的情緒性發言)。陳慶德老師舉出3種信息時代的文明精神病:1.錯失恐懼症:怕遺漏任何信息而時時處於不安、恐懼之中。2.信息疲勞綜合症:處理大量資訊,導致注意力下降、焦慮、逃避責任。3.突兀化的信息:對自身資本累積有極大助益,不知道可能導致虧損,如:政治情勢影響股價。故避免異化時間在於拿回時間的主控權,給自己一段遠離手機、做喜歡做卻不一定有目的的事情(如:寫作、聽音樂、運動),找回屬於自己的時間。


  最後,政大哲學系副教授羅麗君以〈敘事的時間性:生活世界的原初時間經驗〉探討呂格爾(Paul Ricoeur, 1913-2005)試圖統一時間之主客觀、內外在。從「宇宙論」時間:代表人物為亞里斯多德(外在),到「心理現象學」時間:代表人物為奧古斯丁、胡塞爾(內在)。呂格爾的敘述時間,則認為時間不分主客觀、內外在、統一與多樣,皆是人的實際經驗。呂格爾在《時間與敘事》中認為:「每個敘事作品所展現的世界始終是一個時間的世界,……時間按照敘事的方式而被組織成為人的時間,反之,敘事亦基於其描述時間經驗的特徵而具有意義。」呂個爾的敘事包含三層模擬,即前結構、敘事內容、讀者;前結構成為敘事內容的背景,讀者再參與敘事、融入新意義的敘事內容再影響前結構(詮釋學循環)。在三層敘事中,時間可被展示出來,「過去」由「現在」說故事的活動中被回憶,並被帶入新的(「未來」的)記憶之中;人在敘事活動發生的「當下」,可同時經歷三維時態的統一時間性。


  呂格爾認為,「歷史」時間是「被經驗」的時間(意識內之時間性)和「宇宙」時間(客觀的世界時間)之間的「中介」時間形式。「歷史」時間之所以作為中介形式,在於它是「主觀」經驗之時間被「客觀化」(被收納進宇宙時間)的媒介,故可通過對歷史的「重述」而重新體驗「被經驗」的時間(意識內之時間性)。及通過「重述」使「同在的眾人」成為「公共」時間(客觀)。故「從虛構敘事的歷史化和歷史敘事的虛構化之間的親密交替源生出我們所謂的人的時間,亦即敘事的時間」人活在時間之中,即是活在歷史之中。羅麗君老師認為,若敘事本身未能建立在參與敘事活動之人本身的經驗上,則敘事時間的結構化是無法被理解的,通過胡塞爾提出的「生活世界」中的時間經驗,共構了主客觀的意義,而有將傳統二元的時間(主客、內外)統一的可能。  


  綜上,此次研討會多聚焦在「時間」而少談論空間或時空之間的關係。當然,就海德格的立場,時間是比空間更根本、更源初的。鄭會穎老師探討何謂一個經驗?然而,意識既然在時間中,那麼它便是一種運動,一種無發切分的運動,睡覺真的沒意識嗎?還是轉為潛意識?既然夢有可能成為記憶的一部分,那麼睡眠便仍然在意識之中。


  張國賢老師以梅洛龐帝、柏格森的時間,說明主體就是時間,及時間三維度的往返運動。雖然過去、現在、未來相互指涉,但「現在」卻具有優先性。這並不難理解。因為相較於「不再」的過去及「尚未」的未來,現在有更大的存有可能性、主動性。潘怡帆老師談論柏格森的時間,說明時間=人=絕對運動,即有人才有時間,不存在沒有人的時間。而人擁有兩種時間,一種是可被觀念化、概念化、無數可切分、分析、操控的時間(知道時鐘是否準確);另一種則是實際的生活狀態(活在時間之中)。另柏格森批判奧古斯丁的時間,認為概念「在場」,便驗證時間的「不在場」?此「在場」為概念、智性所能掌握的時間觀念,而非時間本身。時間本身包含時間觀念,因為思考仍在生活之中、在時間之中。


  陳慶德老師談論異化時間,試圖從資本主義、信息社會下的生活狀態,分析當代社會文明精神病的原因。非常貼切生活,在信息社會似乎沒有人能完全不受信息影響的,我們都知道解決文明精神病就是遠離3C產品,然而,3C的影響早已滲入生活中,如:靠手機處理工作、消費、分享。過去我們很怕有人看到自己的日記、對某事的心情;現在則是怕沒有人看到自己的心情。這之間的差別便是有沒有留一段時間給自己,不為任何目的、不用管任何信息,只專注在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會發現快樂離我們這麼近。羅麗君老師探討呂格爾的時間,通過呂格爾的詮釋學,將主客、內外的時間藉由歷史時間(歷史敘事的時間)統一。亦將時間建立在「人」上,因為人活在時間、歷史之中,即時間透過人的經驗有被理解的可能。時間似乎是離我們最近卻又最難以理解的東西,其之所以一直是個問題在於,隨著生活的變異(如:科技便利、強調效率),時間也隨之變異,而我們似乎遺忘了,能夠改變生活、改變時間的可能。

物理·哲學·種種意識講場系列:時間與時間意識

2022/6/6

38會員
568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本書副標題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英文原作於1958年出版,作者為曾任紐約大學哲學系教授的威廉‧白瑞德(William Barrett, 1913-1992)。轉眼間,本書已出版64年,持續影響至今。對比沙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將存在主義分為兩種,即1.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與2.
  文化資產是遊戲嗎?不是指文化資產可以作為一個IP出遊戲,如: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日前與壽山高中師生合作開發的桌遊「尖山寶藏Jian Shan Treasure-大園尖山遺址考古趣」。而是就在你我生活中真實的法定文化資產,如:古蹟、古物、考古遺址、傳統表演藝術等是遊戲嗎?那麼就必須先定義,何謂
  在理解《存有與時間》的相關概念之後,本文欲嘗試以海德格的存有論為進路,探討文化資產的新面向,即思考如何從一般對於文化資產通俗的理解,到以「此在」之「文化資產性」的存有可能性。   文化資產為何有價值?對於「此在」(人)以外的存在物,文化資產如同一般的存在物,無任何特別或意義之處,唯
  《存有與時間》1927於德國出版,作者為時年38歲的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對「此在」預備性的基本分析,第二部分為「此在」與「時間性」;《存有與時間》即「存有」關聯於「此在」、「時間」關聯於「時間性」。筆者欲從探討《存有
  本書作者為法國哲學家Roger-Pol Droit(1949-),自2001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22種語言,副標題為「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101 Experiments in the Philosophy of Everyday Life)。一般人認為哲學高深莫測,非得長篇大論才
  尼采哲學(Nietzsche, 1844-1900)的問題意識同柏格森哲學(Bergson, 1859-1941),除了對抗歐陸傳統哲學以理性主義為依歸,視經驗為普遍的,並排除非普遍的差異外(類似當今的科學),更欲對抗黑格爾哲學(Hegel, 1770-1831)指向同個目的、精神化的統
  本書副標題為「存在主義研究經典」,英文原作於1958年出版,作者為曾任紐約大學哲學系教授的威廉‧白瑞德(William Barrett, 1913-1992)。轉眼間,本書已出版64年,持續影響至今。對比沙特在〈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中將存在主義分為兩種,即1.有神論的存在主義、與2.
  文化資產是遊戲嗎?不是指文化資產可以作為一個IP出遊戲,如: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日前與壽山高中師生合作開發的桌遊「尖山寶藏Jian Shan Treasure-大園尖山遺址考古趣」。而是就在你我生活中真實的法定文化資產,如:古蹟、古物、考古遺址、傳統表演藝術等是遊戲嗎?那麼就必須先定義,何謂
  在理解《存有與時間》的相關概念之後,本文欲嘗試以海德格的存有論為進路,探討文化資產的新面向,即思考如何從一般對於文化資產通俗的理解,到以「此在」之「文化資產性」的存有可能性。   文化資產為何有價值?對於「此在」(人)以外的存在物,文化資產如同一般的存在物,無任何特別或意義之處,唯
  《存有與時間》1927於德國出版,作者為時年38歲的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本書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對「此在」預備性的基本分析,第二部分為「此在」與「時間性」;《存有與時間》即「存有」關聯於「此在」、「時間」關聯於「時間性」。筆者欲從探討《存有
  本書作者為法國哲學家Roger-Pol Droit(1949-),自2001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22種語言,副標題為「101個哲學的日常體驗」(101 Experiments in the Philosophy of Everyday Life)。一般人認為哲學高深莫測,非得長篇大論才
  尼采哲學(Nietzsche, 1844-1900)的問題意識同柏格森哲學(Bergson, 1859-1941),除了對抗歐陸傳統哲學以理性主義為依歸,視經驗為普遍的,並排除非普遍的差異外(類似當今的科學),更欲對抗黑格爾哲學(Hegel, 1770-1831)指向同個目的、精神化的統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們能知道大霹靂後一分鐘發生的事........但是我們的太虛之旅也只能走到這裡,在往前只剩一片迷霧,人類科技還無法看穿那片迷霧直達到時間的起源。
Thumbnail
聊天過程中,我們最常出現的詞是『屍體』,標本製作的剝皮去臟器過程,有令人不敢仔細想像又有點像變態殺人魔裡的恐怖畫面。當我們與花花深入詳聊,卻從她回答裡,看到她的想法及職業使命。她說:覺得自己不像動物標本師,更像動物大體禮儀師,然後盡她所能,將這些歷經窗殺、路殺、自然死亡的動物們,還原他們生前的模樣。
Thumbnail
                             撰文:王中富 3月11日禮拜五,大部分臺中一中學生還在參與社團活動,而一樁大新聞正悄然醞釀。當天晚上,一部標題為「臺中一中音樂科呂老師情緒失控」的影片在YouTube上瘋傳 ,一個禮拜後的3月19日已經累積87萬觀看,而這個數字還在攀升。
Thumbnail
植物在進化過程中獲得了光敏色素,主要接受紅光區域的光,以及多種藍光受體,包括光敏色素和光敏素,以感知光環境。..除此之外,最近還發現了一種名為 UVR8 的紫外線受體。在本文中,我們解釋了這些不同植物光感受器的分子結構和功能的最新圖像,重點是光敏色素和光敏素。
Thumbnail
身體,總是需要水、空氣、陽光;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要這樣做,身體總是需要世界、持續的與外在世界交換一些物質。身體不但活在世界之中,並且總是主動的需求、走向這個世界。
Thumbnail
有一次傳授觀點的老師是禪師出身,個性相對暴躁,他有個習慣,只要脾氣瀕臨爆發邊緣,就會不停搓手上的念珠。 隨著熊仁謙回答老師的問題,他發現老師手上的念珠搓的越快越用力,他幾乎感受到老師的神經就要斷線,隨時都會爆炸,他越講越緊張,深怕老師不認同,是不是就會被狠狠的臭罵一頓。 但他沒有打斷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大數據、演算法非常厲害,懂得掌握跟運用數據的人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狠角色。數據不僅可以用來分析我們的喜好,沒想到它竟然也可以找出名作家隱藏在作品中的小習慣,以及挖掘出暢銷書的不敗公式!⠀
Thumbnail
盧卡奇對物化社會理論解釋:社會為物體所創造的特質,變成商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被化約為物品價值;人與自身的關係變成物品價值的關係;個人與作為整體的社會之間亦以物品價值來連繫。
Thumbnail
四季國小課後ESL透過全美語教學環境,孩子將從情境中全面地體驗美語的氛圍,並藉由Our World主題教學,在各式各樣的學習活動中,包含課堂導讀、小組討論、腦力激盪等活動,培養自然的聽、說能力,用美語與他人互動、表達自我,更從美語的書寫、閱讀活動裡,持續累進更多字彙、文法概念,逐步加深美語的學習。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我們能知道大霹靂後一分鐘發生的事........但是我們的太虛之旅也只能走到這裡,在往前只剩一片迷霧,人類科技還無法看穿那片迷霧直達到時間的起源。
Thumbnail
聊天過程中,我們最常出現的詞是『屍體』,標本製作的剝皮去臟器過程,有令人不敢仔細想像又有點像變態殺人魔裡的恐怖畫面。當我們與花花深入詳聊,卻從她回答裡,看到她的想法及職業使命。她說:覺得自己不像動物標本師,更像動物大體禮儀師,然後盡她所能,將這些歷經窗殺、路殺、自然死亡的動物們,還原他們生前的模樣。
Thumbnail
                             撰文:王中富 3月11日禮拜五,大部分臺中一中學生還在參與社團活動,而一樁大新聞正悄然醞釀。當天晚上,一部標題為「臺中一中音樂科呂老師情緒失控」的影片在YouTube上瘋傳 ,一個禮拜後的3月19日已經累積87萬觀看,而這個數字還在攀升。
Thumbnail
植物在進化過程中獲得了光敏色素,主要接受紅光區域的光,以及多種藍光受體,包括光敏色素和光敏素,以感知光環境。..除此之外,最近還發現了一種名為 UVR8 的紫外線受體。在本文中,我們解釋了這些不同植物光感受器的分子結構和功能的最新圖像,重點是光敏色素和光敏素。
Thumbnail
身體,總是需要水、空氣、陽光;不管我們有沒有意識要這樣做,身體總是需要世界、持續的與外在世界交換一些物質。身體不但活在世界之中,並且總是主動的需求、走向這個世界。
Thumbnail
有一次傳授觀點的老師是禪師出身,個性相對暴躁,他有個習慣,只要脾氣瀕臨爆發邊緣,就會不停搓手上的念珠。 隨著熊仁謙回答老師的問題,他發現老師手上的念珠搓的越快越用力,他幾乎感受到老師的神經就要斷線,隨時都會爆炸,他越講越緊張,深怕老師不認同,是不是就會被狠狠的臭罵一頓。 但他沒有打斷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大數據、演算法非常厲害,懂得掌握跟運用數據的人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狠角色。數據不僅可以用來分析我們的喜好,沒想到它竟然也可以找出名作家隱藏在作品中的小習慣,以及挖掘出暢銷書的不敗公式!⠀
Thumbnail
盧卡奇對物化社會理論解釋:社會為物體所創造的特質,變成商品;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被化約為物品價值;人與自身的關係變成物品價值的關係;個人與作為整體的社會之間亦以物品價值來連繫。
Thumbnail
四季國小課後ESL透過全美語教學環境,孩子將從情境中全面地體驗美語的氛圍,並藉由Our World主題教學,在各式各樣的學習活動中,包含課堂導讀、小組討論、腦力激盪等活動,培養自然的聽、說能力,用美語與他人互動、表達自我,更從美語的書寫、閱讀活動裡,持續累進更多字彙、文法概念,逐步加深美語的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