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者:陳佩筠(淡江英文系教授、紐約州立大學賓漢頓分校比較文學博士)、潘怡帆(東海哲學系副教授、巴黎第十大學哲學博士)
時間:2023.5.18
陳佩筠:
1. 德希達〈Des Tours de Babel〉(1985)中認為翻譯既必要又不可能,翻譯不可能完全不折損意義。
2. 文化轉向(重視譯者;反映譯者的操弄、意識形態、全球化)已不能解釋當代翻譯情境,當代多語使用者,單一到單一語言的翻譯解釋力已不夠。如:吳明益《睡眠的航線》中交雜國、台、日語。
3. 科學史以事件而非時間紀錄,改變認識方式就能改變對科學史的認識,翻譯或可用事件來思考。
潘怡帆:
4. 班雅明提出原作跟譯本的差異,作者在打破觀念(打破共通性);譯者則在創造可溝通的平面(重建共通性)。
5. 布朗肖〈翻譯〉中表示,原作跟譯本的困境,正說明翻譯的可能性(布朗肖:所有可能性奠基在不可能性之上);差異點,恰恰反映有共同共處的時刻。
6. 布朗肖提出「行間翻譯」,即動態的文本,指向原作與譯作(一邊念原作一邊念譯作);透過譯本有更好的想法,發現譯本的不夠好。
7. 世界只有譯本,即處在譯本的世界而不處在原作的世界;原作是譯本的再譯本(翻譯作者心中的話),形成翻譯可對話、意義的可能性。
8. 呂格爾《論翻譯》中提出打破可譯性、不可譯性二選一的問題,翻譯是處在忠誠與背叛的徘徊之間。
9. 忠誠作者或讀者,一種是唐吉軻德式的盲從者,另一種是同理心的狀態。
10. 翻譯是一種回憶(把知道的東西寫出來)與哀悼(接受失去完美翻譯)的工作。
最後,潘怡帆老師以《追憶似水年華》第一句話的翻譯為例,說明本句話是普魯斯特在寫完七大冊《追憶似水年華》後才回頭寫的,呼應書中那句「其實當時的話我並不知道我不懂」。看到最後再回頭看,才發現含義、發現時間與幸福的關係。
2023/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