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部長、公民黑客唐鳳第一人稱親述「99格『私抽屜』」。全書分為「思考/學習/網路/工作/人生」五大篇章:99個唐鳳的「私抽屜」,每拉開一格,都可發現直透人心的知行祕訣,同時也提供心理準備,當下轉念受用!
日本人看唐鳳,就像江戶幕府時代的人,在看明治時代的人!—— 野島剛
原書編輯以思考、學習、網路、工作、人生做分類。我在摘錄及整理時想以不同的方式定義內容,故順序及分類將有所調整。
只在學業競爭的結果,就是只有5%~10%的小孩會覺得自己是贏家。
而且只有2%會得到傳統價值裡的學業紅利(?)
一個人的積累和社會位置,不是決定於他擁有多少財富,而是他給出什麼、分享什麼、為社群創造什麼、有能力照顧多少人、養得活多少生命。有資源的人不是囤積在自己身上,而是分享出去。
我認為從個人角度思考,最重要的永遠是自己,為了在如此高壓的社會活下去,不要給自己太複雜的壓力,不要被社會狀態所限制。別將社會位置、自我價值的取得等資訊視作太嚴重的任務,先固定以好好的照料身心為每日任務,再追求更高層次的實踐。
人們一定要社會身分才可以走下去嗎?
這個社會上的眾人,因為想要擁有身分認同,在社會上可以被辨識的社會身分,大家需要完成學業文憑、找到職位。只為了不用特別說明讓社會知道怎麼跟我相處。
這個段落解釋了如果沒有社會認同的身分該怎麼辦。
於我而言,更重要的是:我們不一定要被社會認同所框架,更重要的是分享經驗。例如分享感受、經驗交流,都比僅靠社會身分的往來還要更加具有深度。
共通的可以分享,不共通的可以互補。
不一定要經歷什麼痛定思痛的是,或是不滿意自己時,再醞釀改變。而是,有餘裕就可以改變。
如果當時你問我是不是在學英文,我會覺得我是在學怎麼玩魔法風雲會。
自小,我也未曾「補英文」,在家庭中的語言遊戲學習英文、在看實況或影片等休閒活動時融入英文,也在學習英文的時候當作玩遊戲。(英文融入生活,讀書考試得心應手:八個增加英文接觸時間的提案)
為什麼大家面對面時要花很多時間才能建立信任,但是在線上遊戲組隊時,只要關鍵字對了,就好像最好的朋友。
現實生活中一拍即合的情侶,也可能是在初見的對談中對上了好幾組關鍵字、人生觀,便可快速產生信任與默契,進而成為人生隊友,也就是伴侶。
ego function: perception of the external world, self-awareness, problem solving, control of motor functions, adaptation to reality, memory, reconciliation of conflicting impulses and ideas, and regulation of affect.
唐鳳認為每個人每天應對世界的方式,透過11種自我功能。
如果能照顧好自己,盡量讓自我功能都能正常運作,在親密關係中,就會有餘力分享、關心對方,這樣的關係是成長而且正向的。但是,如果沒有照顧好自己,一定要對方來照顧你,這樣就會變成是需索而不是分享。
我想,親密關係中除了要有「餘力」,也需要有能力,不然就是一個空有滿腔熱血,卻沒有能力愛人、照顧人的伴侶。
父母親越早把親少年當成大人,他就會越快成熟。唐鳳的母親在他13歲時就對他說:「你已經是大人了,要為自己的決定負責。」
比馬龍效應(Pygmalion effect):心中怎麼想、怎麼相信就會如此成就。 人們得到的不一定是想要的,而是他們心中所認定的。 只要充滿自信的期待,真的相信事情會順利進行,事情一定會順利進行,相反的,如果相信事情會不順遂,阻力就會產生。
當下的趣味(fun):即興,一剎那的快樂或為了一件事快樂。
一天的愉悅(happiness):持續一天的快樂。
更長時間的幸福(eudaimonia):無欲無求、法喜充滿深層的滿足。
唐鳳認為,只要睡夠、吃飽、有呼吸,就可以感受到eudaimonia。
有人問我:「怎樣才是值得活的人生?」,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會反過來問:「怎樣是不值得活的人生?」
「有信仰」是一個狀態,不一定需要跟宗教連結。若沒有進入信仰狀態,可能沒辦法面對、接受、處理,當然就更沒有辦法放下。
信仰與信念一直是我在探索的項目。一些沒來由的Faith,也可以支撐自己很久很久。
10年後的世界,究竟長怎樣?其實沒有人可以精準預測。所以,務實的做法,不是去預測未來的問題,而是去培養解決未來問題的能力。
於感情、家庭面而言反思,十年後,誰會是可以陪伴你面對、解決人生關卡的人呢?
「喜歡自己」就是「沒有別人在場時,還是可以跟自己當朋友」。
隨時當自己的朋友!
睡眠、觀察、創造。
如果人生遇到什麼難題,先睡一下吧!睡飽飽,夢醒之後,再來觀察、創造!
推薦閱讀
歡迎追蹤我的 Facebook 粉絲專頁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