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方格精選

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低自尊症狀:透過外在掌聲,才能肯定自己

──【當我們能陪伴自己完成目標時,就會懂得完成的本身,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饋,而不是依賴某人的鼓勵贊同。】

自尊偏低的人,因為內在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是低落的,無法自己肯定自己,以致更需要時刻外求別人的讚美與認同,才能感覺不那麼心虛和心慌。這種內在空洞的無價值感,時常讓低自尊者無法接受「任何」不同的建議或意見。因為,在低自尊者的內建翻譯系統裡,不同的意見或建議,都等於是對自己的「批評」、「否定」,並會被轉譯成:「是我不夠好」。

這樣想實在是逼自己走進死胡同,因為在這世界上,我們不可能無時無刻、每分每秒,都活在被贊同、被肯定及被讚許的情境裡。他人會有意見或是想提供些許建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偏偏對於低自尊者來說,他人的建議或意見,都像是在對他表示:「你怎麼沒想到?」、「你看,被挑出問題和毛病了吧!」因此,他們才會幾近強迫的想要時時刻刻收到讚美和認同。

低自尊的人失去客觀現實感的幻想著,希望自己身旁有一個人,能在任何時間、任何情境,為他們鼓掌拍手。就像是三歲的小孩一樣,不論在嘗試什麼事情,只要轉頭看向媽媽(或主要照顧者),他都能得到掌聲和讚美。

需要有一個鼓勵者和認同者在旁引導,這是一個孩子在建立自信過程的階段性需要。但若一個成年人仍迷戀於無時無刻的讚美和掌聲,這正好代表他的自尊建立基礎不夠穩定、強健。同時,他可能在成長歷程中,對於被讚美、認可產生了扭曲的需求:以為只有透過別人的讚美和掌聲,才代表自己夠好。


總是陷落在害怕自己不好?小心可能是低自尊作祟。

總是陷落在害怕自己不好?小心可能是低自尊作祟。


只是被詢問,卻感到被質疑

在工作中,加惠總不由自主的希望有人關注她的努力,並且對她說:「你做得真好!」、「你好厲害喔!」雖然這樣的期待,偶爾會被滿足,但不是每一次都會出現,所以加惠常會陷入莫名低落或是不知所措的感覺之中。

如果加惠向上級提出了計畫或報告,在收到主管的回覆時,若她沒有得到明確的肯定,只是簡單的「閱」、「可行」或是「通過」,她就會來回審視報告的每一行敘述、每一個字,心想,我究竟是哪裡寫得不夠好、不夠精彩或專業?或者有沒有可能這不是主管要的風格?總之,加惠會花好多時間讓心情七上八下,讓自己魂不守舍地,好像活在另一個時空裡。

倘若在加惠執行計畫的過程中,主管再加上一兩句詢問:「順利嗎?」、「怎麼進度有點慢」或是:「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她就會無法抑制的感到有把怒火在心中燃燒。那團熊熊烈火在她心中不斷的OS說:「你這麼問是什麼意思?是不相信我、不放心我的辦事能力,還是你覺得我做不好,在暗示什麼?」只要沒有獲得主管的正面評價,加惠就很容易惱羞成怒,同時將對方妖魔化,認為主管為人吝嗇挑剔。她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於被人肯定的執著有多強烈,甚至到了有些強人所難的地步。

♦【修復自尊】戒掉讚美安慰劑,發展自我評價能力

穩定的高自尊者,對外具有客觀現實感,凡事不會以自我中心為導向,希望環境、他人都順應自己的觀點和需求來滿足自己。因此他們能客觀的就事論事,以達成事情的目標和彼此共識為主,而不是以「個人主觀感受的好壞」為主。

如果,我們想維持穩定的高自尊狀態,就須發展出獨立思考和自我評價的能力。若像小孩或小學生一樣,事事都要被老師改考卷一樣被打勾,再寫上嘉許美句,才覺得自己過關及表現良好,如此的依賴別人的稱許和認可,就容易使自尊隨著他人的評價七上八下。

當別人讚許和認可自己時,我們可以真心謝謝他人的欣賞,甚至進一步也學會回饋他人肯定的話語;而不是將他人的贊同或讚美,當成一種保證自己夠好的補給品,或是舒緩自己不安情緒的安慰劑,這樣才不會造成強迫性的上癮行為。

♦【給自己力量】完成,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饋


讓我們為自己建構內在中心的價值體系,知道自己為人處事的準則,清楚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了解在自我的價值體系中,可以涵納的彈性是什麼,什麼是自己想堅持的、什麼是自己可以妥協及商量的。

越是擁有自己準則的人,就不會時時刻刻都需要一個權威者或位高權重者認同和肯定自我,卻無法讓自己歷練如何決策和承擔。當我們能從內在安穩的陪伴及引導自己完成目標時,就會懂得完成的本身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饋,而不是依賴過程中某人的拍手點頭、鼓勵贊同,以安撫那顆徬徨不安的心。

♡ Shift Thinking

我們越有自己的準則,就不必時時刻刻都需要別人的認同。

圖片來源:PEXELS

(本文摘錄自: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蘇絢慧最新作品,三采文化出版)04/26開始預購,05/03上市出版

自尊課傳送門:
博客來 http://bit.ly/2UqpGpR
金石堂 http://bit.ly/2UJL6mC
誠品 http://bit.ly/2KPyupB
三采 http://bit.ly/2ZlqVdI
讀冊 http://bit.ly/2DlGOXUl
momo http://bit.ly/2vc3Zzq


avatar-img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4.3K會員
216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
不安全感的人從小可能經歷大量被比較,不論比贏比輸,不斷地遭遇比較的經歷。如果比較中,又經常被視為較差的、較不好的、較弱的,無論是自身的容貌、外表、智力表現,又或是家庭環境的優渥、富裕或是社經地位,當個體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無論主動或被動的比較),常覺得矮人一等、不如人、輸人了…以致有自己被瞧不起...
愛自己,是一切的基礎,特別是我們與外界他人的關係。不愛自己的人,或懷疑自己值得被愛的人,最常見的一個問題,即是容易陷入一段不健康的關係,尤其是被操縱和被羞辱的情感關係裡。不愛自己的人,基本內在核心設定是:「我不值得被愛」、「我是差的」、「我有很多不足和問題」
過去幼年時,你會收到許多大人給的訊息,你都會毫不考慮的接收下來,根本無法有自我的思考和見解。當有大人對你說:你長得這麼醜,帶你出門好丟臉,你不該這麼胖,不覺得這樣丟臉嗎? 當你這樣聽大人說,你無法辨識和過濾,就認定自己好丟臉,胖得讓周圍的大人難堪,也一定會被別人取笑。 然而,這是你誤解自己的開始。
不安全感的人從小可能經歷大量被比較,不論比贏比輸,不斷地遭遇比較的經歷。如果比較中,又經常被視為較差的、較不好的、較弱的,無論是自身的容貌、外表、智力表現,又或是家庭環境的優渥、富裕或是社經地位,當個體在與他人的比較中(無論主動或被動的比較),常覺得矮人一等、不如人、輸人了…以致有自己被瞧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