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低自尊症狀:透過外在掌聲,才能肯定自己

──【當我們能陪伴自己完成目標時,就會懂得完成的本身,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饋,而不是依賴某人的鼓勵贊同。】
自尊偏低的人,因為內在對自己的看法和評價是低落的,無法自己肯定自己,以致更需要時刻外求別人的讚美與認同,才能感覺不那麼心虛和心慌。這種內在空洞的無價值感,時常讓低自尊者無法接受「任何」不同的建議或意見。因為,在低自尊者的內建翻譯系統裡,不同的意見或建議,都等於是對自己的「批評」、「否定」,並會被轉譯成:「是我不夠好」。
這樣想實在是逼自己走進死胡同,因為在這世界上,我們不可能無時無刻、每分每秒,都活在被贊同、被肯定及被讚許的情境裡。他人會有意見或是想提供些許建言,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但偏偏對於低自尊者來說,他人的建議或意見,都像是在對他表示:「你怎麼沒想到?」、「你看,被挑出問題和毛病了吧!」因此,他們才會幾近強迫的想要時時刻刻收到讚美和認同。
低自尊的人失去客觀現實感的幻想著,希望自己身旁有一個人,能在任何時間、任何情境,為他們鼓掌拍手。就像是三歲的小孩一樣,不論在嘗試什麼事情,只要轉頭看向媽媽(或主要照顧者),他都能得到掌聲和讚美。
需要有一個鼓勵者和認同者在旁引導,這是一個孩子在建立自信過程的階段性需要。但若一個成年人仍迷戀於無時無刻的讚美和掌聲,這正好代表他的自尊建立基礎不夠穩定、強健。同時,他可能在成長歷程中,對於被讚美、認可產生了扭曲的需求:以為只有透過別人的讚美和掌聲,才代表自己夠好。
總是陷落在害怕自己不好?小心可能是低自尊作祟。

只是被詢問,卻感到被質疑

在工作中,加惠總不由自主的希望有人關注她的努力,並且對她說:「你做得真好!」、「你好厲害喔!」雖然這樣的期待,偶爾會被滿足,但不是每一次都會出現,所以加惠常會陷入莫名低落或是不知所措的感覺之中。
如果加惠向上級提出了計畫或報告,在收到主管的回覆時,若她沒有得到明確的肯定,只是簡單的「閱」、「可行」或是「通過」,她就會來回審視報告的每一行敘述、每一個字,心想,我究竟是哪裡寫得不夠好、不夠精彩或專業?或者有沒有可能這不是主管要的風格?總之,加惠會花好多時間讓心情七上八下,讓自己魂不守舍地,好像活在另一個時空裡。
倘若在加惠執行計畫的過程中,主管再加上一兩句詢問:「順利嗎?」、「怎麼進度有點慢」或是:「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她就會無法抑制的感到有把怒火在心中燃燒。那團熊熊烈火在她心中不斷的OS說:「你這麼問是什麼意思?是不相信我、不放心我的辦事能力,還是你覺得我做不好,在暗示什麼?」只要沒有獲得主管的正面評價,加惠就很容易惱羞成怒,同時將對方妖魔化,認為主管為人吝嗇挑剔。她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對於被人肯定的執著有多強烈,甚至到了有些強人所難的地步。

♦【修復自尊】戒掉讚美安慰劑,發展自我評價能力

穩定的高自尊者,對外具有客觀現實感,凡事不會以自我中心為導向,希望環境、他人都順應自己的觀點和需求來滿足自己。因此他們能客觀的就事論事,以達成事情的目標和彼此共識為主,而不是以「個人主觀感受的好壞」為主。
如果,我們想維持穩定的高自尊狀態,就須發展出獨立思考和自我評價的能力。若像小孩或小學生一樣,事事都要被老師改考卷一樣被打勾,再寫上嘉許美句,才覺得自己過關及表現良好,如此的依賴別人的稱許和認可,就容易使自尊隨著他人的評價七上八下。
當別人讚許和認可自己時,我們可以真心謝謝他人的欣賞,甚至進一步也學會回饋他人肯定的話語;而不是將他人的贊同或讚美,當成一種保證自己夠好的補給品,或是舒緩自己不安情緒的安慰劑,這樣才不會造成強迫性的上癮行為。

♦【給自己力量】完成,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饋

讓我們為自己建構內在中心的價值體系,知道自己為人處事的準則,清楚什麼可為、什麼不可為。了解在自我的價值體系中,可以涵納的彈性是什麼,什麼是自己想堅持的、什麼是自己可以妥協及商量的。
越是擁有自己準則的人,就不會時時刻刻都需要一個權威者或位高權重者認同和肯定自我,卻無法讓自己歷練如何決策和承擔。當我們能從內在安穩的陪伴及引導自己完成目標時,就會懂得完成的本身就是對自己最好的回饋,而不是依賴過程中某人的拍手點頭、鼓勵贊同,以安撫那顆徬徨不安的心。
♡ Shift Thinking
我們越有自己的準則,就不必時時刻刻都需要別人的認同。
圖片來源:PEXELS
(本文摘錄自:找回愛與尊重的自尊課,蘇絢慧最新作品,三采文化出版)04/26開始預購,05/03上市出版
此篇文章會顯示動態置底廣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2K會員
210內容數
這塊文字園地中的文章,將是我從心理諮商專業出發,讓已經接觸心理相關的知識,以及在自我探索方面有相當經驗的讀者,能夠獲得更深入探討內在心理的文章,陪伴或協助自己更進一步自學,提升更多思考與情感、理性與感性之間的平衡和自我整合。希望透多定期的文字餵養,我們能以文字養心,把內在養茁壯。</p>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蘇絢慧的療癒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成人演變成一個自戀人格者,這就不太妙了,因為自戀人格者的形成,往往來自童年曾經經歷過羞恥或自卑,所反彈出來的自戀。這樣的自戀是為了杜絕任何會產生「我不夠好」的壞感受及壞評價,所扭曲變形而來的。
要讓自我的自尊安穩,不任由他人的損害及抨擊,就需要注意是否能護衛自我的情感心理空間。也就是,你有獨立的情緒感受歷程,能允許自己有個體的感受和想法,這些都不需得到他人認同才能存在。 同時,不因情緒界限混淆、鬆散,讓他人的情緒輕易就能侵入到你的內在空間,佔據你的心理、影響你的生理....
你是不是常常自己默默地就擔心起來?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自己哪裡出錯?害怕哪裡有問題自己卻不知道? 如果是這樣,那麼,你的自尊屬於低自尊的狀態,不僅對自己很難肯定和認同,還不自覺的總是懷疑自己....
低自尊狀態的人,無時無刻不處在焦慮與惶恐中。他渴望的是外界的肯定與贊同,好舒緩自己總是懷疑自己不好的那份不安。在任何情況下,低自尊者得到一句批評(其實只是建議或個人評語),即便是具有建設性的評論,聽在自尊者耳裡,也會成為一句句否定及批評的敵意攻擊....
現代人,因為從小就被要求必須成就高、條件好,贏在起跑點…搞得大家都怕輸、怕慢、怕自己不行。不是只有小孩,怕自己不如人,害怕自己不如人的大人,更是大有人在。 雖然我們的社會,集體處於這一種高壓迫、高期待的環境下生活,但因此害怕被指責和被批評,而時時處於挫折怒氣的人,就更多了....
在我們內在自尊的形成歷程,相關條件和因素,非常多重,許多層面來自這個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經驗,和互動模式。 我們可以將自尊型態分為四種型態:  穩定高自尊  不穩定高自尊  不穩定低自尊 穩定低自尊 這四種自尊型態的呈現將影響我們人際關係的模式。這一次我們探討的是「不穩定高自尊者」
一個成人演變成一個自戀人格者,這就不太妙了,因為自戀人格者的形成,往往來自童年曾經經歷過羞恥或自卑,所反彈出來的自戀。這樣的自戀是為了杜絕任何會產生「我不夠好」的壞感受及壞評價,所扭曲變形而來的。
要讓自我的自尊安穩,不任由他人的損害及抨擊,就需要注意是否能護衛自我的情感心理空間。也就是,你有獨立的情緒感受歷程,能允許自己有個體的感受和想法,這些都不需得到他人認同才能存在。 同時,不因情緒界限混淆、鬆散,讓他人的情緒輕易就能侵入到你的內在空間,佔據你的心理、影響你的生理....
你是不是常常自己默默地就擔心起來?害怕自己不夠好?害怕自己哪裡出錯?害怕哪裡有問題自己卻不知道? 如果是這樣,那麼,你的自尊屬於低自尊的狀態,不僅對自己很難肯定和認同,還不自覺的總是懷疑自己....
低自尊狀態的人,無時無刻不處在焦慮與惶恐中。他渴望的是外界的肯定與贊同,好舒緩自己總是懷疑自己不好的那份不安。在任何情況下,低自尊者得到一句批評(其實只是建議或個人評語),即便是具有建設性的評論,聽在自尊者耳裡,也會成為一句句否定及批評的敵意攻擊....
現代人,因為從小就被要求必須成就高、條件好,贏在起跑點…搞得大家都怕輸、怕慢、怕自己不行。不是只有小孩,怕自己不如人,害怕自己不如人的大人,更是大有人在。 雖然我們的社會,集體處於這一種高壓迫、高期待的環境下生活,但因此害怕被指責和被批評,而時時處於挫折怒氣的人,就更多了....
在我們內在自尊的形成歷程,相關條件和因素,非常多重,許多層面來自這個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經驗,和互動模式。 我們可以將自尊型態分為四種型態:  穩定高自尊  不穩定高自尊  不穩定低自尊 穩定低自尊 這四種自尊型態的呈現將影響我們人際關係的模式。這一次我們探討的是「不穩定高自尊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我接納過程中,如何克服對完美的追求與外貌的焦慮。透過個案的紀錄,我們瞭解到真正的自愛來自於接納不完美,以及以真誠和趣味來提升內在的魅力。文章鼓勵讀者專注於有意義的事情,並找到平衡,讓內在的光芒得以散發。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常常你聽到稱讚很開心,但又怕對方是不是出於客套。 最後決定維持原本“我沒什麼優點“的認知,裝做沒聽到別人的稱讚,告訴自己千萬別往心裡去?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我們平時說到自尊心,常常會聽到「他自尊心太強了,一聽到批評就會生氣」、「他這樣做,會傷害我的自尊心」,自尊心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受他人影響? 作者趙昱鯤《無行動,不幸福》在書中用簡單易懂的二維模型說明何謂自尊,以及建議我們要怎麼改善自我,從容面對外在世界的批評與回應。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自我接納過程中,如何克服對完美的追求與外貌的焦慮。透過個案的紀錄,我們瞭解到真正的自愛來自於接納不完美,以及以真誠和趣味來提升內在的魅力。文章鼓勵讀者專注於有意義的事情,並找到平衡,讓內在的光芒得以散發。
Thumbnail
日本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中提到,「所謂的自由,就是被別人討厭。有人討厭你,正是你行使自由、依照自己的生活方針過日子的標記。」許多人在意他人眼光,害怕被他人討厭,殊不知這「害怕被討厭」的心態,反成為綑綁自己的枷鎖,而漸漸忘記自己最真實的面貌。 有人認為害怕被討厭源於認為自己不夠好的自卑感,事實上,
Thumbnail
好評之於自信能外求得其實是僥倖,總有那種不識貨的會把你批個一文不值。
Thumbnail
❦ 這裡的『人』,可能是個孩子,也可能是個大人。 有許多人,對自己很沒自信,不管他(她)現在幾歲了。 我不喜歡自己,也沒有自信。請問我該怎麼辦? 親愛的,你真的可以對自己有自信! ∣菜b導日記∣倒數898天 ❦ 『自己』是跟自己相處最久的人。 所以,與其這麼做↓↓↓ 如何引導孩子對自
Thumbnail
常常你聽到稱讚很開心,但又怕對方是不是出於客套。 最後決定維持原本“我沒什麼優點“的認知,裝做沒聽到別人的稱讚,告訴自己千萬別往心裡去?
Thumbnail
不知道你身邊有沒有這樣的人,明明他們外貌或是工作及經濟條件都還行,可是他們總是不停的在否定自己,總嫌棄自己不夠好,對自己不滿意,總是責怪自己,總覺得自己做不到。 如果你也有這樣的問題,那麼恭喜你,你可能是有些低自尊啦!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他人的一句話而感到自己被對方貶低嗎? 或是你總是亟欲證明自己比其他人更值得被讚賞而感到疲累呢? 人之所以容易感到煩惱與痛苦,多半都是因為比較心態作祟,雖然說適當的競爭有益於整體社會的進步,但過度在意與他人之間的地位高低卻容易陷入無止盡的情緒黑洞。 首位提出「高敏感」概
Thumbnail
我們平時說到自尊心,常常會聽到「他自尊心太強了,一聽到批評就會生氣」、「他這樣做,會傷害我的自尊心」,自尊心到底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受他人影響? 作者趙昱鯤《無行動,不幸福》在書中用簡單易懂的二維模型說明何謂自尊,以及建議我們要怎麼改善自我,從容面對外在世界的批評與回應。
Thumbnail
在當今社會,我們常常被鼓勵關注他人的需求,促進和諧的人際關係。然而,對於一些人來說,這種關心他人的程度可能漸漸演變成討好型的人格,使他們在關係中失去了自己的聲音和需求。如果你發現自己陷入這樣的情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擺脫討好型人格的枷鎖,建立更健康、平衡的人際關係。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