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爲一個團隊教練,在工作坊的執行過程中,需要問自己這些問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1、緣起:這場團隊教練,是誰的需求?客戶方還是我們自己?

2、需求:清晰客戶需求永遠擺在第一位。做爲團隊教練,我在爲誰服務?客戶訴求是否清晰?是否平衡了關鍵利益者需求?結果是否正向、共贏、可持續?這是否符合我的核心價值觀?

3、系統:工作坊的設置,是否符合與組織的特性和企業文化,團隊從工作坊回到組織中,就像一個新培育花朵的移植,要考慮植物和土壤環境的適合度。

4、流程:流程設置的邏輯是什麽?流程的設置爲客戶需求服務,也就是工作坊的主題,注意流程的銜接,發散與收斂的平衡。

5、工具:爲何選擇這些工具?與主題以及個人的匹配度如何?希望實現什麽?

6、能量:能量的變化如何?流程的設置,要注意能量的變化,不同的工具引發的能量不同,要注意能量的起伏交互。

7、産出:工作坊的最終産出是什麽?每一個環節的産出是什麽?每一個環節,需要清晰意圖與産出,並銜接上下流程,爲客戶需求服務。

8、意圖:釐清我和他人的關係是怎樣的?我希望與大家共同實現什麽?在執行中,是否符合自己的初心?

9、牢記:不忘初心,釐清客戶需求,設置情境,真誠參與,共同創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引導式領導力學院的沙龍
13會員
19內容數
企業面對轉型的複雜挑戰,策略聚焦、團隊凝聚、敏捷創新、業務轉型、目標共識、落地執行、領導力提升…..等一個又一個需要翻越的浪頭,如果你對以上問題好奇,那麽,請跟隨引導式引導力教練的鏡頭,走進工作坊全流程解析的直播現場,跟隨教練團的步伐,一起學習融合策略設計思維、團隊教練、引導流程的工作坊設計,並見證其中的精彩瞬間。
2025/04/19
「力場分析」是推動變革和覆盤的利器,能有效找出驅動力和阻力。本文循序漸進地介紹力場分析的步驟,從描述當前狀態和期望狀態開始,判斷不採取行動的後果,列出驅動力和制約力,並進行力量評分和繪製力場圖,最後判斷變革的可能性及分析影響。透過視覺化的方式,讓複雜的決策變得簡單明瞭,並提升團隊合作效率。
Thumbnail
2025/04/19
「力場分析」是推動變革和覆盤的利器,能有效找出驅動力和阻力。本文循序漸進地介紹力場分析的步驟,從描述當前狀態和期望狀態開始,判斷不採取行動的後果,列出驅動力和制約力,並進行力量評分和繪製力場圖,最後判斷變革的可能性及分析影響。透過視覺化的方式,讓複雜的決策變得簡單明瞭,並提升團隊合作效率。
Thumbnail
2025/04/19
朋友們!今天要介紹一個超有趣的團隊高效對話工具——旋轉木馬!這不僅是一個經典的遊樂設施,它還能幫助我們在團隊中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樑,輕鬆化解衝突哦!看看我們的操作流程:組成圓圈:參與者分成兩個同心圓,內圈和外圈的朋友們面對面站好,準備好互動!
Thumbnail
2025/04/19
朋友們!今天要介紹一個超有趣的團隊高效對話工具——旋轉木馬!這不僅是一個經典的遊樂設施,它還能幫助我們在團隊中建立良好的溝通橋樑,輕鬆化解衝突哦!看看我們的操作流程:組成圓圈:參與者分成兩個同心圓,內圈和外圈的朋友們面對面站好,準備好互動!
Thumbnail
2025/03/18
這篇文章鼓勵團隊成員勇於挑戰自我,突破現狀,並提出具體行動方案,例如繪製奇蹟海圖、建造溫度船屋和校準團隊內驅力以提升團隊效率和士氣。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亨利·福特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只做你能力範圍內的事,你永遠不會進步。目標的意義在於讓你超越現狀。”
Thumbnail
2025/03/18
這篇文章鼓勵團隊成員勇於挑戰自我,突破現狀,並提出具體行動方案,例如繪製奇蹟海圖、建造溫度船屋和校準團隊內驅力以提升團隊效率和士氣。今天,我想與大家分享亨利·福特的一句名言:“如果你只做你能力範圍內的事,你永遠不會進步。目標的意義在於讓你超越現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在工作上,增加一個人,未必就是增加一個「人力」,有時在一開始選人的階段,若是內部人員對「選才」的意見未達一致,反而會為公司帶來「負人力」。(PS.此篇記錄第一次帶人的經驗跟反思,不見得三觀正確,還請各位多指教盲點,感謝大家~)
Thumbnail
在工作上,增加一個人,未必就是增加一個「人力」,有時在一開始選人的階段,若是內部人員對「選才」的意見未達一致,反而會為公司帶來「負人力」。(PS.此篇記錄第一次帶人的經驗跟反思,不見得三觀正確,還請各位多指教盲點,感謝大家~)
Thumbnail
任何一個願意承載起指引責任的教練們都能明白, 我們的一言一行、為人範疇, 都會在與客戶對話當中,逐漸滲透入客戶心中, 最終對客戶的人生結果,造成極大的影響, 我們能夠成為影響他人的源頭, 能協助提升他人、 也可能破壞他人。 「慎言」,這是我在培訓教練的過程中,常會做的提醒, 而「重視自己的言行帶來的
Thumbnail
任何一個願意承載起指引責任的教練們都能明白, 我們的一言一行、為人範疇, 都會在與客戶對話當中,逐漸滲透入客戶心中, 最終對客戶的人生結果,造成極大的影響, 我們能夠成為影響他人的源頭, 能協助提升他人、 也可能破壞他人。 「慎言」,這是我在培訓教練的過程中,常會做的提醒, 而「重視自己的言行帶來的
Thumbnail
一、教練基本觀念: 領導人須具備可被教練性coachability 可教練性coachable不是可以被主管命令出來的,只有自己選擇自己變成可教練的人 教練與批評是完全不同的,批評著重在行為的結果上,教練回饋的重點應該在描述對方的行為與該行為會造成的影響。,然後提出可行的建議。 二、教練方法:
Thumbnail
一、教練基本觀念: 領導人須具備可被教練性coachability 可教練性coachable不是可以被主管命令出來的,只有自己選擇自己變成可教練的人 教練與批評是完全不同的,批評著重在行為的結果上,教練回饋的重點應該在描述對方的行為與該行為會造成的影響。,然後提出可行的建議。 二、教練方法:
Thumbnail
1、緣起:這場團隊教練,是誰的需求?客戶方還是我們自己? 2、需求:清晰客戶需求永遠擺在第一位。做爲團隊教練,我在爲誰服務?客戶訴求是否清晰?是否平衡了關鍵利益者需求?結果是否正向、共贏、可持續?這是否符合我的核心價值觀? 5、工具:爲何選擇這些工具?與主題以及個人的匹配度如何?希望實現什麽?
Thumbnail
1、緣起:這場團隊教練,是誰的需求?客戶方還是我們自己? 2、需求:清晰客戶需求永遠擺在第一位。做爲團隊教練,我在爲誰服務?客戶訴求是否清晰?是否平衡了關鍵利益者需求?結果是否正向、共贏、可持續?這是否符合我的核心價值觀? 5、工具:爲何選擇這些工具?與主題以及個人的匹配度如何?希望實現什麽?
Thumbnail
為了讓說明更清晰,我把什麼是「教練」由內到外,從窄到廣分成三個層次,教練作為一份工作、一份技能、一份態度。 在第一個層次往外擴張的第二個層次就是「教練作為一種技能」。一個「很會教練」的人會有什麼技能呢?根據我的教練及被教練經驗,主要有三大塊:
Thumbnail
為了讓說明更清晰,我把什麼是「教練」由內到外,從窄到廣分成三個層次,教練作為一份工作、一份技能、一份態度。 在第一個層次往外擴張的第二個層次就是「教練作為一種技能」。一個「很會教練」的人會有什麼技能呢?根據我的教練及被教練經驗,主要有三大塊:
Thumbnail
教練服務的進行,並非只是一對一的對談,而是整個教練期間的每分每秒(沒有在一對一的時間過程中,通常會有「作業」,平常就應該一直思考主題,才有辦法達成效果)。 對話是教練技術的核心:提出有效的問題,使對象深度思考(探索新的思考面向、自我察覺)。
Thumbnail
教練服務的進行,並非只是一對一的對談,而是整個教練期間的每分每秒(沒有在一對一的時間過程中,通常會有「作業」,平常就應該一直思考主題,才有辦法達成效果)。 對話是教練技術的核心:提出有效的問題,使對象深度思考(探索新的思考面向、自我察覺)。
Thumbnail
一直以來,自己與人交往都希望秉持著能多做點就多做點,吃點虧也就算了,反正山水有相逢,一些念念不忘最終必有迴響。且自己很有自知之明,不是一個喜歡在面對面的場合馬上針對一些話題給回覆的個性,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讓對方有種「好溝通」的感覺。畢竟什麼事情只要說出來,自己都幾乎甚至是超負荷的協助處理好。 活動前
Thumbnail
一直以來,自己與人交往都希望秉持著能多做點就多做點,吃點虧也就算了,反正山水有相逢,一些念念不忘最終必有迴響。且自己很有自知之明,不是一個喜歡在面對面的場合馬上針對一些話題給回覆的個性,所以很多時候都是讓對方有種「好溝通」的感覺。畢竟什麼事情只要說出來,自己都幾乎甚至是超負荷的協助處理好。 活動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