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靡雙週報〉第17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021/8/2
主編:湘芸

精神疾病「病識感」(Insight)之社會分析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今年舉辦了以病識感為主題之一系列分享會,分別從當事人、家屬以及相關科系研究生之角度探討此一主題。然而,究竟什麼是「病識感」?病識感此一概念對於我們了解精神困擾者之處境又有何作用呢?本次的雙週報將帶大家導讀李舒中老師的論文〈精神疾病「病識感」(insight)的社會分析:一個民族誌的觀察〉,希望能深化對病識感相關之討論,若想更了解此篇論文,可參照文末的連結。

為何要研究「病識感」?

儘管病識感一詞在臨床上很常被使用,然而,在學術上,對於何謂病識感卻缺乏清楚、客觀的定義。李舒中認為有關病識感的討論將會遇到以下四個困境:
  1. 不同精神疾病所指涉的病識感有不同的意涵。
  2. 病識感並不是一個全有全無的狀態,而是一個連續的現象。
  3. 病識感並非單一的概念,會牽涉到不同的面向,像是疾病經驗和對醫療的認識等。
  4. 具有病識感不一定會對治療帶有正面效果(病識感悖論)。
因此,他認為,有關病識感的討論,不能抽離其臨床脈絡來看,並且除了微觀的醫病互動以外,也要考慮巨觀的社會結構以及歷史文化脈絡。

病識感的三面向模型

李舒中老師彙整了過去提出的病識感理論模型。其中一個比較系統化的說法是Anthony David的多面向病識感模型,他將病識感分為三個面向,第一個是對「異常心智狀態的辨識」,也就是要能注意到有什麼事情怪怪的,不太對勁的感覺。第二個則是將這樣的怪異歸因於疾病,例如有些人可能認為自己是「卡到陰」,那麼這時他可能就沒有將這樣的狀態歸因到疾病上。第三個則是對醫療的順從,也就是要乖乖聽醫生的話接受治療的意思。Anthony David認為完整的病識感要在這三個面向都有充分之展現,才算是有完整的病識感。

社會文化觀點對病識感的批評

當然,前述的說法得到很多批評。其中一個最大的部分就是將對醫療的順從放在病識感的概念中。這時候,只要病患不聽從醫療人員的指示,就會被認為不具有完整的病識感。這使得病識感一詞成為醫療中心的觀點。此外,在這樣的狀況下,病識感也常常和醫病雙方觀點的一致性混淆,這使得我們難以區分所謂「病識感」跟「病患是否同意醫護人員的觀點」這兩件事到底有什麼不一樣。又或者說,當我們使用病識感這個詞時,又多表達了什麼?除了這些批評以外,也有人認為病識感在使用上常常被全有全無,忽略了其內在的複雜面向與歷程。最後,病識感或者整個精神醫學體系其實建立在西方文化的個人主義之上,像是當我們說「一個人有沒有病識感」時,其實某種程度上也預設了人作為一個獨立、可以和他人清楚區分的個體,然而,是否在所有文化中都有這樣的預設其實是不一定的。

無法脫離脈絡之病識感

於是,在這些批評之下,Kirmayer跟Corin認為應該將病識感視為社會文化的歷程,而這樣的歷程除了疾病經驗以外,還牽涉到病患與自身、家人和醫療人員協商的歷程。作者也認為病識感的討論不能抽離臨床脈絡來談,而是要考慮到微觀的醫病互動以及巨觀的社會結構以及歷史文化脈絡。作者以這樣的理念以及臨床民族誌的方式紀錄並分析了一位病患和醫療人員互動的歷程。他發現,若從醫療的角度來看,大山的行為很容易被解讀為「缺乏病識感」,其內涵的社會意義與策略就會被忽視,然而,大山的行動以及話語並不僅僅是一句「缺乏病識感」可以概括,其背後所隱藏的語言多義性以及隱晦的社會性指涉都值得我們仔細深思,並可以為臨床現場之工作者以及相關學者帶來有用之洞見(insight)。
詳細內容請參考:http://homepage.ntu.edu.tw/~anthro/download/journal/73-3.pdf
---
〈瘋靡雙週報〉是由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政策組策劃編輯,每兩週彙整推薦的報導與文章,讓小編告訴你為什麼值得一看。鎖定瘋靡雙週報,給你第一手的資訊~
---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
▹服務對象:精神疾病經驗者的家人或朋友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13:30–20:30
▹電話專線:02-2230-8830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小甜甜布蘭妮的父親詹姆士(James P. Spears)在2008年基於布蘭妮的心理健康和可能的藥物濫用問題向法院申請了監護自己的成年女兒,同一年,監管期變成永久性的。直到近日布蘭妮才第一次站在法庭為自己陳述,這十三年來的種種遭遇。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在年初開始運作精神疾病照顧者的支持團體,而今年的主題設定為「手足年」,也就是說這個團體要呼召的是當事人的兄弟姐妹們。為什麼要把照顧者再做細分?因為手足和父母的角色位置很不一樣,父母會被視為當然的照顧者,而手足的角色則會有很多的曖昧空間和變化的可能。
最近台灣疫情升溫,迅速改變的防疫措施,對於許多人來說都造成心理壓力,而對本來就有精神疾病或是心理困擾的人,更是一大挑戰。本期瘋靡雙週報整理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的服務經驗之中,在疫情下的精神疾病當事人與照顧者可能面對的挑戰,以及可以如何因應。除此之外,也整理改寫了針對各種疾病在疫情下的因應方式。
本次雙週報由三個面向帶你讀近期相關報導及討論,科學新知-研究發現新冠肺炎可能增加神經及精神疾病風險,社會事件-太魯閣事件後,專家呼籲應注意創傷事件後心理調適以及法律變革-為改善現時難題,行政院通過「監護處分」修法。
近年來,自殺佔青少年死因比率創新高、學校自殺自傷通報次數大增、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年輕人亦逐年攀升,如今已破15萬。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究竟怎麼了?針對青少年憂鬱之現象,聯合報製作了一系列專題,分別從青少年觀點、相關統計數字、社群媒體、學生家長以及校內心理安全網等角度切入,帶我們更近一步認識此一議題。
我國《精神衛生法》規定,強制住院治療是經專科醫師診斷為嚴重病人且有傷害他人、自己或有傷害之虞,需住院治療,但病人拒絕時,由兩位醫師進行強制鑑定,並由「衛生福利部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強制住院審查會」,判定是否要強制住院治療。嚴重病人拒絕全日住院治療者,得予以五天的緊急安置。
小甜甜布蘭妮的父親詹姆士(James P. Spears)在2008年基於布蘭妮的心理健康和可能的藥物濫用問題向法院申請了監護自己的成年女兒,同一年,監管期變成永久性的。直到近日布蘭妮才第一次站在法庭為自己陳述,這十三年來的種種遭遇。
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在年初開始運作精神疾病照顧者的支持團體,而今年的主題設定為「手足年」,也就是說這個團體要呼召的是當事人的兄弟姐妹們。為什麼要把照顧者再做細分?因為手足和父母的角色位置很不一樣,父母會被視為當然的照顧者,而手足的角色則會有很多的曖昧空間和變化的可能。
最近台灣疫情升溫,迅速改變的防疫措施,對於許多人來說都造成心理壓力,而對本來就有精神疾病或是心理困擾的人,更是一大挑戰。本期瘋靡雙週報整理精神疾病照顧者專線的服務經驗之中,在疫情下的精神疾病當事人與照顧者可能面對的挑戰,以及可以如何因應。除此之外,也整理改寫了針對各種疾病在疫情下的因應方式。
本次雙週報由三個面向帶你讀近期相關報導及討論,科學新知-研究發現新冠肺炎可能增加神經及精神疾病風險,社會事件-太魯閣事件後,專家呼籲應注意創傷事件後心理調適以及法律變革-為改善現時難題,行政院通過「監護處分」修法。
近年來,自殺佔青少年死因比率創新高、學校自殺自傷通報次數大增、服用抗憂鬱藥物的年輕人亦逐年攀升,如今已破15萬。這個時代的青少年究竟怎麼了?針對青少年憂鬱之現象,聯合報製作了一系列專題,分別從青少年觀點、相關統計數字、社群媒體、學生家長以及校內心理安全網等角度切入,帶我們更近一步認識此一議題。
我國《精神衛生法》規定,強制住院治療是經專科醫師診斷為嚴重病人且有傷害他人、自己或有傷害之虞,需住院治療,但病人拒絕時,由兩位醫師進行強制鑑定,並由「衛生福利部精神疾病嚴重病人強制住院審查會」,判定是否要強制住院治療。嚴重病人拒絕全日住院治療者,得予以五天的緊急安置。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病識感 病識感,這個詞彙在醫學中代表了一個人對於自身疾病的認識與理解。當我們的身體出現問題時,大多數人都能感受到一些不適,比如頭痛、發燒、關節疼痛等,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警示,提醒我們身體可能出了狀況。然而,並非所有的病痛都能被人們清楚地感知和理解,特別是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或慢性病。這時候,病識感就
Thumbnail
普遍存在的無意義感,是當代異化和疏離的症狀之一。許多病人前來尋求心理治療,並不是因為有任何確切的疾病,而是感覺生活失去意義。體貼的心理治療師通常的印象是:這些病人正在經驗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導因於不愉快的童年經歷,也來自於文化的重大變遷所帶來的動盪。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本文是我回顧中風生病狀態的一種發現,希望藉由描述重病時的意識狀態品質,來讓大家理解,人在面臨重病時一種可能的意識狀態,並因此衍生合適的對待方式。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病識感 病識感,這個詞彙在醫學中代表了一個人對於自身疾病的認識與理解。當我們的身體出現問題時,大多數人都能感受到一些不適,比如頭痛、發燒、關節疼痛等,這些都是身體發出的警示,提醒我們身體可能出了狀況。然而,並非所有的病痛都能被人們清楚地感知和理解,特別是一些潛在的健康問題或慢性病。這時候,病識感就
Thumbnail
普遍存在的無意義感,是當代異化和疏離的症狀之一。許多病人前來尋求心理治療,並不是因為有任何確切的疾病,而是感覺生活失去意義。體貼的心理治療師通常的印象是:這些病人正在經驗的困擾,並不僅僅是導因於不愉快的童年經歷,也來自於文化的重大變遷所帶來的動盪。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作者自己的精神疾病種類,包括憂鬱症、焦慮症、反社會人格、選擇性緘默症、想殺人的人格等疾病。文章描述了作者對這些疾病的看診紀錄和自我察覺症狀的經歷。
Thumbnail
憂鬱症,已有愈來愈多文獻證實,是生理病。 因「大腦化學物質失調」。 而在我看來,他既是心理、也是生理病。 畢竟,身心也是相連。 他還是有著根源(種子),需要找出並對峙。 然而,通常,還是經歷過的人最清楚, 那個身體的「狀態」。 甚至看過有些案例: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常人不能理解,什麼是憂鬱症患者。大多數人習慣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對他人的人生指手畫腳,顯得自己多麼優越。 我知道心理生病不能只靠醫生,不能只靠吃藥,我運動,我喝亞麻仁油,我買了好幾本心理學的書。 我竭盡所能地,讓自己成為一個他人眼中正常的人, 有正常的心靈與軀殼,從來都不是那麼簡單的事。
Thumbnail
本文是我回顧中風生病狀態的一種發現,希望藉由描述重病時的意識狀態品質,來讓大家理解,人在面臨重病時一種可能的意識狀態,並因此衍生合適的對待方式。
Thumbnail
臺灣的健保制度為世界獨一無二,來看診身心科的並非只有精神病患,很多也是很努力為了生活的社會人士或是學生。現代社會的快速變化及生活與工作的多方壓力,容易導致心理免疫力下降。身心科的重點在於協助找回身心健康與平衡,舒緩壓力。
Thumbnail
「精神疾病」一詞,我想並不陌生 陌生的是 : 病友是作者 沒錯,《除了病,我一無所有》是一本心理疾病病友的自白 透過此書,可淺淺地接觸病友的世界。 對了,你知道什麼是「精神疾病去汙名化」嗎 ? 獨樹一格的觀點,與社會風氣對立的我,字斟句酌地寫下每一句 只為了向讀者們傳達,內心最真實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