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精神困擾朋友的一些相處指南>

更新於 2022/11/10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郭可盼
在活泉工作兩年多,開始會有人詢問我一些和精神困擾朋友相處的方式。我想我也沒有甚麼標準答案,只有一些自己經驗的整理。我還記得我第一年當社工菜鳥時,是和有中輟議題的青少年一起工作。面對與少年們的衝突,別的社工大吼一聲就可以鎮住場面,但我想說底氣不足的我大吼一聲大概就是被揍吧(笑),所以只能先從緩和氣氛開始找方法試試看。「相處」的重點是這是兩個人的事情,對我有用的方法不一定適合所有人,所以這些經驗不是甚麼標準答案,只是提供一些方向參考。
在討論和精神困擾的朋友相處時,大家常常會討論的好像是一些很難理解的問題:「為什麼他在自言自語?」、「為什麼他這麼敏感,老是為小事糾結?」、「好怕他生氣,講話好緊張喔!」、「他為什麼這麼想傷害自己?」 這些生活中不太尋常的經驗,好像讓精神困擾的朋友在一個無法被理解的神祕世界裡,除了所謂的「專家」以外,其他人無法涉足。
雖然因為這些外顯的行為或狀態是很多人所無法理解的,因此感到困惑、害怕和不安,但我其實想到芬蘭以協助面對精神危機的家庭的「開放式對話」創辦人,心理學家亞科‧賽科羅曾說:「當我們去瞭解嚴重精神疾患的時候, 其實是我們怎麼去瞭解人。」 這也是一直放在我心上的思考。因此對我來說,要去理解精神困擾的朋友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多一點去理解同樣身而為人的自己。

1.理解我們都身而為人,用自身面臨困境的經驗去理解對方

面對情緒好像處於極端的狀態,或是聽到別人聽不到的聲音或看到畫面的朋友,因為這些經驗或許不是我們曾擁有過的,常常難免想像對方是一個完全不能理解的對象,只有專家可以提供方向時,就會不知道如何跟他互動,甚至覺得害怕和不安。
很多時候,當對方做出自傷、自言自語、怪異的動作時,我們之間似乎毫無連結點,但藉由去對話,了解這些他在做這些行為後面的想法和感受,或許就可以比較容易找到彼此的連結點。透過這些連結點去思考:「當我在這樣狀態時,我希望被怎麼對待?」比較容易找出和對方相處的方式。

(1)觀看你的情緒經驗,去連結對方的情緒起伏

你有沒有走不出來的經驗?明明知道理性上應該要放下但就是放不下?可能是被羞辱時的憤怒、失去的痛苦、心理的遺憾...在那些時候,別人甚麼樣的陪伴幫到你?甚麼樣的陪伴反而讓你很困擾?從自己的經驗當中,找到陪伴別人可能的方法。

(2)留意與聆聽你的自動化思考,去理解和了解那些特異經驗後面的渴望

你可能沒有幻聽,但是否曾留意在做決定或與人相處時,有一些思考快速的閃過你的腦袋,你可能很少留心,但是那些想法常常是你做決定的關鍵。
-沒有人喜歡真實的我,我是沒有價值的人
-我不能拒絕別人,不能讓別人生氣
-成功都是僥倖,我一定會失敗
...
研究指出,60-70%的幻聽常常是批評或指責的聲音,這讓我想到心理學當中內在父母的理論,或是Freud的「超我」的概念。人會內化兒童時代權威人物(父母、老師...)的聲音,在長大成為對自己在內心裡面督促自己的聲音。
如果權威人物是苛刻的,那長大後自己也可能繼續對自己很苛刻。許多當事者在症狀開始之前經歷到的環境到超過自己可以承擔的環境或壓力事件,然後開始產生被跟蹤、別人都要害我、聽見聲音...所謂「不理性」的想法和感受。
與責備相反的,也有一些當事人因著聲音指令去做很多常人無法理解的動作,但是當他去討論為什麼要聽話時,可能聲音告訴他他是魔界的王子或是聽指令就會有神力受歡迎。
身為一個宅宅,我從小就非常喜歡看漫畫小說日劇美劇偶像劇武俠劇,但當我抽離一點,我可以發現我在生命某一時段當中喜歡的劇情,常常和我那時候的主題相關。想要受歡迎、想要被重視...這些願望如何被投射進這些劇情裡。
對比起來,我就覺得蠻相似的(笑)。不管是藉著想像或是藉著漫畫,我們都在試圖完成那些自己沒有圓的夢,試圖圓滿那些心理的遺憾。
差異在於,對我而言現實與投射的世界兩者界線清楚,對他們而言則很模糊。因此對我而言,重點不是放在駁斥這些想法非理性,而是去理解他經歷的痛苦和其中的渴望,然後去陪伴。
當有了這樣的連結,我就會問自己:
當我陷入了嚴重的自我懷疑時,哪些陪伴對我而言有幫助?
怎麼樣的經驗裡,我感受到了別人的接納,因此可以對自己比較寬容?

2.理解我們都是個體,每個人的處境都有所不同

我常覺得「經驗」是一把兩面刃,上面再談到如何藉由自己的經驗貼近對方,但沒有體認到經驗的差異性,經驗反而造成傷害。
-我都走出來了,為什麼你不行?
-你有照著我的方法做嗎?我不是跟你講過很多次了?
-我覺得你就是以前的我,你只需要...
去意識到彼此的差異,其實重點是要理解就算是聽起來很相似的處境,每個人的狀態、所處的環境、要走的歷程仍然不一樣。理解對方和自己的差異,才能使用自己的經驗來貼近對方和給對方一些方向,但不至於反而壓迫到對方。
我想列出一些常見需要注意的部分:

(1)「為什麼又來了?」

陪伴一個朋友度過激烈的情緒是一件很花費心力的事情,當好像很努力終於安撫下來後的隔幾天,對方又陷入焦慮、憂鬱或是其他極端的情緒時,有些人可能會陷入自責覺得自己做的不夠好,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對方怎麼可以這樣,很快的貼上情緒勒索的標籤,這些挫折、憤怒、疲憊的感覺,都讓人覺得很有情緒,或是甚至想離開這段關係了。
我不否認真的有時候是所謂的情緒勒索,但很多時候,這些情緒往往就像海浪的漲潮與退潮,不是陪伴的人做的不夠好,也不是面對情緒困擾的人不夠努力。很多時候陪伴者「我是不是做的不夠好」或是「他這樣怎麼對得起我」的情緒,反而壓垮了彼此的關係,因此知道海水會漲退,找到相應和疏通的方式,比較容易可以建立長期的關係。

(2)完美的陪伴不如穩定的陪伴

網路上有許多「千萬不要對憂鬱症的人說的話」、「如何陪伴精神疾病的伴侶」,這些文章都很有意義和方向,但有時候好像只把焦點打在生病的人身上,而忘記其實一段關係裡其實不只是只有一個人。我覺得焦點應該不是「他」(生病的當事人),是「我們」,找到彼此間舒服的相處方式,關係才能走得遠。
舒服的相處方式裡,情緒、心力、體力的平衡都很重要。有些人可以承接的是固定的時間(一周可以一次聊聊天),有些人可以承接的是固定的方式(訊息可以,但電話或見面有點吃不消),有些人可以陪伴度過情緒危機的時刻但需要一段休息的時間,有些人不擅長接很強烈的情緒但是可以是一起吃喝玩樂的好朋友…找到自己覺得舒服的方式,關係才可以走得遠。
另外,如同上述所說,每個人的狀態都不太一樣,擅長的也不太一樣,如果只有一個人支撐很容易累倒,也不容易全面。因此精神困擾的朋友如果可以有一個社群,由一個團體或不同的親友一起支持,成為一個接住人的網子,也是一個可以讓陪伴之路走得比較穩的方式。

3.結論:即使生病了,仍然是一個「人」

當一個人生病了,我們往往會一直聚焦在他的疾病和失能,拼了命想說如何讓他離開低潮的狀態、如何不要有激烈的行為…我們往往把焦點放在如何處理這個人的「問題」,但忘記了他仍然是一個人,生病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中仍然有其他的部分。有他想做的事情,有他的夢想,有百無聊賴的打混時間,有他說起來會眼睛閃閃發亮的事情。
有時候精神困擾好像籠罩、吞吃了這個人,或許身邊的人,或甚至當事人自己都忘記了這些被疾病抓住以外的時間,因此記得他還是一個人,也幫助他記得,我覺得也是重要的事情。
畢竟,「當我們去瞭解嚴重精神疾患的時候, 其實是我們怎麼去瞭解人。」
我們是伊甸基金會活泉之家,這是一個精神疾病家庭培力、找資源、學習與互相聯結的平台。如您是精神疾病經驗者、家屬、陪伴者或照顧者,或想了解我們的民眾,想諮詢相關問題,請看沙龍首頁中的「關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我寫下了這篇文章,希望能以一位在精神醫療體系中病患的角度,盡可能地再現我在病房裡經歷到的一切。讓考慮入院、即將入院的朋友們及照顧者少一些未知的恐懼;或者讓純粹對精神病房感到好奇者明白,這裡既不特別神聖,亦不特別髒汙。我的經驗僅能代表我自己,而無法代言座落在象限上其他位置的人,我會在結論更詳細說明。
現在對於精神疾病的理解,來自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綜合起來的複雜成因,即使當代漸漸看重生理層面的因素,但對治的方式若能除了看醫生、服藥外,配合著諮商或心理治療,以及當事人的人際網絡動員起來協助因應面對,對於當事人的療癒會更全面有效。
CBR是以社區為基礎的康復(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也被稱做CBID( Community Based Inclusive Development),以社區為基礎的包融性發展。
心理健康面臨一個主要想像圖像上的困難,每四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曾經經驗過心理健康的議題,然而世界上卻有超過40%的國家沒有心理衛生政策。總觀而言我們似乎不知如何有責任地、尊重地討論它。
本文談論團體家屋在日本與台灣的發展,以及精神疾病照顧推薦讀物
本次的雙週報將帶大家導讀李舒中老師的論文〈精神疾病「病識感」(insight)的社會分析:一個民族誌的觀察〉,希望能深化對病識感相關之討論,若想更了解此篇論文,可參照文末的連結。
我寫下了這篇文章,希望能以一位在精神醫療體系中病患的角度,盡可能地再現我在病房裡經歷到的一切。讓考慮入院、即將入院的朋友們及照顧者少一些未知的恐懼;或者讓純粹對精神病房感到好奇者明白,這裡既不特別神聖,亦不特別髒汙。我的經驗僅能代表我自己,而無法代言座落在象限上其他位置的人,我會在結論更詳細說明。
現在對於精神疾病的理解,來自生理、心理、社會、文化等綜合起來的複雜成因,即使當代漸漸看重生理層面的因素,但對治的方式若能除了看醫生、服藥外,配合著諮商或心理治療,以及當事人的人際網絡動員起來協助因應面對,對於當事人的療癒會更全面有效。
CBR是以社區為基礎的康復(Community-based rehabilitation),也被稱做CBID( Community Based Inclusive Development),以社區為基礎的包融性發展。
心理健康面臨一個主要想像圖像上的困難,每四個人之中就有一個人曾經經驗過心理健康的議題,然而世界上卻有超過40%的國家沒有心理衛生政策。總觀而言我們似乎不知如何有責任地、尊重地討論它。
本文談論團體家屋在日本與台灣的發展,以及精神疾病照顧推薦讀物
本次的雙週報將帶大家導讀李舒中老師的論文〈精神疾病「病識感」(insight)的社會分析:一個民族誌的觀察〉,希望能深化對病識感相關之討論,若想更了解此篇論文,可參照文末的連結。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能夠敏銳的覺察到別人的情緒狀況是不是有憂鬱症,是一件沒這麼容易的事情。但,這個敏感與覺察,其實也有可能給了你一些責任,或許我們可以先請你停一下,停下來想想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內在感受是什麼。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被紛擾纏身而亟欲想找人傾訴嗎?或是你時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一種人是即便他人沒有發出求救訊號,就急著高談闊論並下指導棋,而這樣的感受總是讓人很不舒服,有一種站在制高點的位置想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互動模式與姿態顯然是無法勝任陪伴者的角色。 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世上所有是非對錯、煩惱都是自己創造的,人幾乎能渡己…往往無法渡人” 改變一個人,這是癡心妄想!其實對方比較需要的是「聆聽」 —來自宇牛發佈於進擊的宇牛你會安慰人嗎? 會寫這篇‘’緣‘’自內心真心有感,也覺得這個~你會安慰人。亦也是我們人生中會碰到的一件事。 我除了擁抱,我最常說的話就是“
Thumbnail
一名思覺失調症患者在面臨壓力和挑戰時,重新思考人生,並透過同儕支持和復元課程,找到了改善心情和情緒的方法,並希望社會能多給予更多理解和接受。
Thumbnail
當我剛確診患有躁鬱症時,醫生提醒我「相由心生」,意味著我們的表情影響著我們的心情。透過一個朋友的故事,我們能深刻了解情緒疾患對患者的影響,並認識到患者的需要。在面對患者時,我們應該更理解、更溫柔、更體諒,而不是批評或評論他們。這篇文章深入講述了患有情緒疾患的人在面對社會壓力時的心情和需要。
Thumbnail
透過敘事治療的增能對話方式,本文分享了一位高功能助人者如何走出痛苦,並呼籲人們在面對他人的困難時,重視聆聽與陪伴的重要性,而不是急著提出解決方案。情緒的真正需要是一份同在與理解。讀者將得到一些實用的敘事治療技巧。 若對敘事有好奇,歡迎寄信或留言互動。
Thumbnail
能夠敏銳的覺察到別人的情緒狀況是不是有憂鬱症,是一件沒這麼容易的事情。但,這個敏感與覺察,其實也有可能給了你一些責任,或許我們可以先請你停一下,停下來想想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以及內在感受是什麼。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你曾經因為被紛擾纏身而亟欲想找人傾訴嗎?或是你時常扮演傾聽者的角色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發現有一種人是即便他人沒有發出求救訊號,就急著高談闊論並下指導棋,而這樣的感受總是讓人很不舒服,有一種站在制高點的位置想向他人展示自己的能力,而這樣的互動模式與姿態顯然是無法勝任陪伴者的角色。 然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人們在面對精神困擾時的心路歷程,藉由韓國漫畫改編的故事,呈現了精神疾病對人們的影響。文章探討了心理健康被忽略的現象,並提出了善待自己、尋求幫助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