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路上|六種「自找麻煩」的互動地雷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你在育兒的路上有過類似的經驗嗎?

1. 承諾孩子要做某件事,譬如說去露營、去動物園等...但最後因為突發狀況,可能是天氣不允許、可能是家人突然身體出現狀況、或家中突如其來的急事,而無法履行。

當你要忙著應對突發狀況的應變時,孩子在一旁,除了失望外,也透露不諒解的情緒。

像是:「你已經答應過我了!為什麼不能去!?」、「你們都說話不算話!」等類似的想法。

讓一邊處理事情,一邊又承接著孩子失望的你,聽到心中五味雜陳。又心疼孩子,又心疼自己。有點委屈、一點生氣、甚至還有點無力…

2. 希望孩子能夠有某項好的行為,譬如說是負責家中的某項家事、練習晚上不包尿布睡覺等等...於是你祭出了某種獎勵,像是:「如果你每天都有自己把帶去學校的餐碗拿出來洗乾淨,我就給你10塊錢。」孩子聽了露出欣喜的表情。

於是親子之間就有了這項協定。也似乎運作得很不錯,孩子回到家都有主動的將碗拿出來清洗。

有一天你不經意地順口請孩子幫忙:「寶貝你可以幫媽媽把家裡的地吸一吸嗎?」結果孩子聽到後,下一秒就問你「那我這樣可以賺多少錢?」

3. 與親友聚會時,孩子每次都要三催四請,他才會跟一起出遊的叔叔阿姨們打招呼。說都說不聽,每次打招呼都很被動,讓你不知如何是好…

當上述的情況發生時,父母的心中經常五味雜陳。有擔心、有生氣、有焦慮,但更多的時候,是擁有了這些複雜的內在情緒,卻依然不知道如何是好,迷惘該怎麼接住孩子成長過程中丟出來的一招又一招?

作者Haim Ginott在《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這一本書中,列舉出了上述幾種常見,但常會給父母帶來麻煩的互動模式。這些狀況,若稍加留意與轉化,可以透過刻意的覺察與改變互動言語,避開會帶來不滿及挫折的「互動地雷」。

我們可以怎麼替代與轉化這些互動地雷呢?分別是:

以肯定給出指示,並且搭配自然後果的方式,取代威脅的語言。

以不預期、但是帶著肯定、看見與欣賞的小驚喜小禮物,替代賄賂。

以合理的期待,和持續的陪伴與引導,取代親子之間的承諾。

覺察與杜絕會傷及孩子自尊心的嘲諷類的話語。

以平常心和平穩的直述句,面對孩子的謊言。避免明知故問的質問。

用示範與合乎社交禮節的方式,搭配成人的身教,引導孩子發展出禮貌。

若您想聽更細節的舉例與說明,歡迎點選下面連結,收聽podcast了解~

-
EP6 《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 part3》避開「自找麻煩」的互動地雷

Apple Podcast: https://reurl.cc/GXn4Gy

Spotify: https://reurl.cc/LXa4nL

Google: https://reurl.cc/qZY0nE

Mixer Box: https://reurl.cc/x136K1

KKbox: https://reurl.cc/zrqlQ6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Abby Liu的沙龍
13會員
19內容數
Abby Liu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4/19
在親子互動中, 當覺察到自己的情緒開始出現波動, 就要留意此時已進入了「誘發期」。 當父母情緒進入了誘發期, 可以這樣做來穩定自己...
Thumbnail
2024/04/19
在親子互動中, 當覺察到自己的情緒開始出現波動, 就要留意此時已進入了「誘發期」。 當父母情緒進入了誘發期, 可以這樣做來穩定自己...
Thumbnail
2024/04/15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2024/04/15
若是在親子雙方都處於冷靜期時, 在教養上可以做些什麼,預備未來可能會發生的親子風暴。
Thumbnail
2024/03/08
當親子雙方內在的空間都變得很小很小, 還有這樣一件需要用力的任務擺在眼前。 該怎麼辦呢? 我想到了敘事治療裡, 提到的「改寫」概念。 看起來像是問題的事件, 當我們跳脫了慣性,拿回了主權, 可以用什麼方法, 跟這個事件, 建立另一個我與孩子會比較喜歡的關係呢?
Thumbnail
2024/03/08
當親子雙方內在的空間都變得很小很小, 還有這樣一件需要用力的任務擺在眼前。 該怎麼辦呢? 我想到了敘事治療裡, 提到的「改寫」概念。 看起來像是問題的事件, 當我們跳脫了慣性,拿回了主權, 可以用什麼方法, 跟這個事件, 建立另一個我與孩子會比較喜歡的關係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分享【別人怎麼對待你,都因為你說的話 】心得,並從親子溝通方式的角度分享3個育兒小技巧
Thumbnail
分享【別人怎麼對待你,都因為你說的話 】心得,並從親子溝通方式的角度分享3個育兒小技巧
Thumbnail
兩年前還沒參加敘事<幸福魔法團體>時,每天面對育兒生活充滿崩潰,那時老二剛好三歲左右,正是豬狗嫌的時期,面對孩子的各種不配合,常常覺得心很累。加上我本身很愛閱讀教養書籍與上各式課程,每次看著書上寫的「溫和堅定」,回頭再看看自己總是教得灰頭土臉、知道卻做不到,又加深許多我的挫折與無力感…
Thumbnail
兩年前還沒參加敘事<幸福魔法團體>時,每天面對育兒生活充滿崩潰,那時老二剛好三歲左右,正是豬狗嫌的時期,面對孩子的各種不配合,常常覺得心很累。加上我本身很愛閱讀教養書籍與上各式課程,每次看著書上寫的「溫和堅定」,回頭再看看自己總是教得灰頭土臉、知道卻做不到,又加深許多我的挫折與無力感…
Thumbnail
「親子溝通課題」真的只能用在親子嗎?  在主管或老闆們「學習管理和提升公司向心力」是不是有所關聯呢? 成為大人(成年人)後是否忘了小時候的情誼,缺乏團結,忘了互相照顧,還是遇事害怕得推卸責任,只剩彼此競爭利益關係的陌生人呢?
Thumbnail
「親子溝通課題」真的只能用在親子嗎?  在主管或老闆們「學習管理和提升公司向心力」是不是有所關聯呢? 成為大人(成年人)後是否忘了小時候的情誼,缺乏團結,忘了互相照顧,還是遇事害怕得推卸責任,只剩彼此競爭利益關係的陌生人呢?
Thumbnail
六種「自找麻煩」的親子互動地雷,看看你們家中了幾個?
Thumbnail
六種「自找麻煩」的親子互動地雷,看看你們家中了幾個?
Thumbnail
#是你藉由溫和堅定要帶著孩子去哪裡? 晚上洗完澡後要幫孩子吹頭髮時, 叫了5、6次,沒有人來。 一個在吃點心;一個在看繪本。 媽媽說的話,反正就是,沒、聽、到。 後來我又請翎把她落在地上的屑屑清乾淨, 翎看了我一下,依然不回應我。 然後 我就爆炸了。 「我好好講你們沒有人要動作!!! 大聲一點你們又
Thumbnail
#是你藉由溫和堅定要帶著孩子去哪裡? 晚上洗完澡後要幫孩子吹頭髮時, 叫了5、6次,沒有人來。 一個在吃點心;一個在看繪本。 媽媽說的話,反正就是,沒、聽、到。 後來我又請翎把她落在地上的屑屑清乾淨, 翎看了我一下,依然不回應我。 然後 我就爆炸了。 「我好好講你們沒有人要動作!!! 大聲一點你們又
Thumbnail
這次的文章內容,是第二次團體時會與成員討論與分享的部分,提供給大家閱讀與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此次課程地圖如下: 分享親子故事:親子心靈對話的三要二不的原則。 分析行為功能:獲取注意、尋求/逃避事物、感官滿足 促進正向行為:肯定的言語、替代性行為
Thumbnail
這次的文章內容,是第二次團體時會與成員討論與分享的部分,提供給大家閱讀與參考,希望大家喜歡。 此次課程地圖如下: 分享親子故事:親子心靈對話的三要二不的原則。 分析行為功能:獲取注意、尋求/逃避事物、感官滿足 促進正向行為:肯定的言語、替代性行為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孩子和父母的關係是他人生第一層關係,是人際關係、社交發展的原型 相信我,將別人的孩子也當成自己的孩子吧!
Thumbnail
日期:7/6 閱讀時間:6:50 - 7:15 寫作時間:7:15 - 7:58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切換對話軌道 是否曾經聽過以下類似的對話呢? A:回家後,感覺家裡很亂,可以整理一下嗎? B:我工作一整天很累了,難道就一定要今天做嗎?(心裡可能會想:你怎麼都不體諒我
Thumbnail
日期:7/6 閱讀時間:6:50 - 7:15 寫作時間:7:15 - 7:58 閱讀書籍:謝謝你的指教 切換對話軌道 是否曾經聽過以下類似的對話呢? A:回家後,感覺家裡很亂,可以整理一下嗎? B:我工作一整天很累了,難道就一定要今天做嗎?(心裡可能會想:你怎麼都不體諒我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