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月的長耳兔師培,其中一項任務是設計一個活動,並且在大組聚會的時間試著帶領與進行分享。
對於這個題目,我感受到自己有很多的焦慮。一開始也運用習得的知識,設計了幾個活動。
但不曉得怎麼搞的,感覺很虛、很沒安全感。
這幾天帶自己到淡水看海,也多了很多沉靜下來的時間。除了沉靜的時間之外,有一些時間,是在閱讀天安老師這兩天上市的新書:《薩提爾自我療癒之路》。為了這個分享,我像迷妹一樣,滑了很多天安老師曾經在粉絲專業上po出的分享。
我被這幾段觸動到:(用自己的話捕捉意思)
1. 助人者,要先體會到對自己的療癒。對於療癒的過程有體驗,接著再求助人。簡單來說,就是「助人者,必先自助」。
2. 學了這些功夫,對於看待自己成為助人者,也不要著急。若是急著想療癒別人,那麼很容易變成「拯救者」,如此,也偏離了薩提爾的精神。
這兩個觀念,幫助我在設計活動上,很多很多。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一開始設計的活動,對於想要呈現,會有很多的不想面對與拖延。
因為我沒有體驗。
我感覺這樣的活動,很虛。想像著自己要帶領,也很沒安全感。
於是,我重新思考,並且調整自己的設計流程,跟隨自己在照著流程練習的過程中的感受與體驗,調整流程。
終於,我設計出了一個流程,自己在練習後,也獲得很大的觸動。我想,任何活動設計,最一開始的考驗就是:能不能讓自己感動?能不能在練習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生命力?
不管這個活動好不好,是否需要調整?但我看見我跨出了第一步。設計出自己也有體驗性的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我運用自己的感受,當作評斷的標準。先求感動自己。
我對這樣的歷程,與
張天安天安老師給我的啟發,深深感動與感謝。
打下這篇文章,是希望自己能夠謹記。最好的回饋,是來自自己最真實的感動。
若是要窺探自己的學習是否有進步,也可以運用身邊的人的回饋。
當我們與別人互動時,孩子的眼中、伴侶的眼中、同事的眼中,是否因為我們的互動,散發著感動的光彩。
這是最直接也最真實的回饋。
在感動之下,行雲流水的打下這篇文章。為的是想記錄,自己在從學習者,想要變成助人者,歷程中的困頓與體驗。
這樣的困頓與思考,很珍貴。也讓我越來越貼近,學習與分享最原始的初衷。
*
最後,還是想為天安老師的新書做一點推廣與分享。今天開始就可以購買囉!
購書連結放在留言處。
願大家,都能夠觸及生命的渴望,時刻活在被自己感動與對自己深深的感謝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