薩提爾|助人者,必先自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月的長耳兔師培,其中一項任務是設計一個活動,並且在大組聚會的時間試著帶領與進行分享。
對於這個題目,我感受到自己有很多的焦慮。一開始也運用習得的知識,設計了幾個活動。
但不曉得怎麼搞的,感覺很虛、很沒安全感。
這幾天帶自己到淡水看海,也多了很多沉靜下來的時間。除了沉靜的時間之外,有一些時間,是在閱讀天安老師這兩天上市的新書:《薩提爾自我療癒之路》。為了這個分享,我像迷妹一樣,滑了很多天安老師曾經在粉絲專業上po出的分享。
我被這幾段觸動到:(用自己的話捕捉意思)
1. 助人者,要先體會到對自己的療癒。對於療癒的過程有體驗,接著再求助人。簡單來說,就是「助人者,必先自助」。
2. 學了這些功夫,對於看待自己成為助人者,也不要著急。若是急著想療癒別人,那麼很容易變成「拯救者」,如此,也偏離了薩提爾的精神。
這兩個觀念,幫助我在設計活動上,很多很多。
我終於明白,為什麼一開始設計的活動,對於想要呈現,會有很多的不想面對與拖延。
因為我沒有體驗。
我感覺這樣的活動,很虛。想像著自己要帶領,也很沒安全感。
於是,我重新思考,並且調整自己的設計流程,跟隨自己在照著流程練習的過程中的感受與體驗,調整流程。
終於,我設計出了一個流程,自己在練習後,也獲得很大的觸動。我想,任何活動設計,最一開始的考驗就是:能不能讓自己感動?能不能在練習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生命力?
不管這個活動好不好,是否需要調整?但我看見我跨出了第一步。設計出自己也有體驗性的活動。
在這個過程中,我運用自己的感受,當作評斷的標準。先求感動自己。
我對這樣的歷程,與 張天安天安老師給我的啟發,深深感動與感謝。
打下這篇文章,是希望自己能夠謹記。最好的回饋,是來自自己最真實的感動。
若是要窺探自己的學習是否有進步,也可以運用身邊的人的回饋。
當我們與別人互動時,孩子的眼中、伴侶的眼中、同事的眼中,是否因為我們的互動,散發著感動的光彩。
這是最直接也最真實的回饋。
在感動之下,行雲流水的打下這篇文章。為的是想記錄,自己在從學習者,想要變成助人者,歷程中的困頓與體驗。
這樣的困頓與思考,很珍貴。也讓我越來越貼近,學習與分享最原始的初衷。
*
最後,還是想為天安老師的新書做一點推廣與分享。今天開始就可以購買囉!
購書連結放在留言處。
願大家,都能夠觸及生命的渴望,時刻活在被自己感動與對自己深深的感謝之中。
感謝啟發我的這片山景與河景
avatar-img
13會員
19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bby Liu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上了天安老師的工作坊,收穫最大的就是學會和小時候的自己對話的技巧。 在進行時,最重要的是要分清楚「妳」(小時候的自己)和「我」(成年人的自己)並且注意成年人的自己是穩定的存在,去傾聽陪伴小時候的自己,為她整理過去的回憶或對於事件的解讀,在她心裡與身體裡留存的記憶、能量或信念。
學校放假了。 今天本來要跟家人一起出遊,但覺察這陣子因為忙碌,身心處在極為疲憊與敏感的狀態,就決定自己不去了。在家裡練習安安靜靜地,把自己當成寶貝一般的照顧陪伴。
在一陣高張力的互動後,我與Tom在我們的房間,提姆在他的房間。從聲音判斷起來,他應該是很靠近他的房門,嘴中說著「這個家沒什麼好的,這個家不好,我要離開這個家。都沒一件好的...」重複好多遍。 這股衝撞的力量與靈活,若是在有規範、有界限的情況下發展,未來會帶給他的生命很多開展的能量。 他點點頭。 -
這陣子學校事情多,我與Tom在工作上互相搭配著、補位著,彼此都累積出疲憊。我自己,以及我感受到的Tom,都盡量的照顧與覺察自己,試著把疲憊對家庭裡互動的衝擊,降到最低。 昨晚,疲憊的我與Tom,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兩人都頗疲憊的狀況下,經歷了一場穩定內在與在情緒下盡可能一致性表達的考驗。
學習薩提爾,除了熟悉冰山、對話脈絡、一致性溝通要兼顧自我他人情境等「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 #眼光的轉變。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力的展現。在生命裡都有各自獨特的「資源」(特質) 無論是正向或負向的資源,都有帶給生命的禮物。
第二度參加完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順便回顧了自己學習的開端與其中的歷程。接觸了薩提爾六年多了,越來越感覺這是一種面對生命的態度的練習,是一種活在當下、一種愛自己、愛別人、愛生命的狀態。
上了天安老師的工作坊,收穫最大的就是學會和小時候的自己對話的技巧。 在進行時,最重要的是要分清楚「妳」(小時候的自己)和「我」(成年人的自己)並且注意成年人的自己是穩定的存在,去傾聽陪伴小時候的自己,為她整理過去的回憶或對於事件的解讀,在她心裡與身體裡留存的記憶、能量或信念。
學校放假了。 今天本來要跟家人一起出遊,但覺察這陣子因為忙碌,身心處在極為疲憊與敏感的狀態,就決定自己不去了。在家裡練習安安靜靜地,把自己當成寶貝一般的照顧陪伴。
在一陣高張力的互動後,我與Tom在我們的房間,提姆在他的房間。從聲音判斷起來,他應該是很靠近他的房門,嘴中說著「這個家沒什麼好的,這個家不好,我要離開這個家。都沒一件好的...」重複好多遍。 這股衝撞的力量與靈活,若是在有規範、有界限的情況下發展,未來會帶給他的生命很多開展的能量。 他點點頭。 -
這陣子學校事情多,我與Tom在工作上互相搭配著、補位著,彼此都累積出疲憊。我自己,以及我感受到的Tom,都盡量的照顧與覺察自己,試著把疲憊對家庭裡互動的衝擊,降到最低。 昨晚,疲憊的我與Tom,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兩人都頗疲憊的狀況下,經歷了一場穩定內在與在情緒下盡可能一致性表達的考驗。
學習薩提爾,除了熟悉冰山、對話脈絡、一致性溝通要兼顧自我他人情境等「知識」,更重要的是一種 #眼光的轉變。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生命力的展現。在生命裡都有各自獨特的「資源」(特質) 無論是正向或負向的資源,都有帶給生命的禮物。
第二度參加完崇建老師的薩提爾工作坊。也順便回顧了自己學習的開端與其中的歷程。接觸了薩提爾六年多了,越來越感覺這是一種面對生命的態度的練習,是一種活在當下、一種愛自己、愛別人、愛生命的狀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你將能獲得遠程工作者如何替自己維持心理健康,邁入不惑之年後重新定義快樂與滿足滿的心得,以及薩提爾對工作與自我價值的影響。
Thumbnail
能感動自己的才能感動他人,比起這一路是如何成為一位講師,更多的是成為自己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邀請薩提爾夥伴分享自我覺察的過程,以及薩提爾教練模式的運用。夥伴 Jack 在異鄉求學的經歷成為他探索自我的催化劑,並描述了在自我覺察過程中所得到的經驗和啟發。並介紹了『課題分離』的概念來源和其在自我成長和人際關係中的作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個我已無法用巧合形容的超自然故事。 總而言之,先前時常提到我很信任的管道,他開啟了新技能服務:薩滿療癒。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有時在新團體開展的時候,介紹薩提爾模式的自我欣賞跟感謝,都會有學員提出疑惑,也不外乎是這幾點。 什麼都沒做也可以欣賞自己嗎? 做了一些「本來就應該」的事,有需要這樣欣賞自己嗎? 一直自我欣賞會不會自我感覺良好,也太自戀、自我了⋯ 我也許無法很正確的回答這些問題,但只能從自己過
Thumbnail
本文提到了作者參加崇建老師的三天工作坊後對生命的覺知和覺受的新圖像。作者分享了童年事件對成年後的影響,並強調愛自己的第一步是覺察內在感受。透過覺察和接納,希望能夠更好地面對和處理內心的情緒。
Thumbnail
分享自己在薩提爾教練公益活動中的經歷和心得。透過深度對話,能幫助人們覺察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並療癒自己。也分享當中的觀察發現,包括與夥伴的互動狀況、性別比例、以及地理分佈等。作者除了提供薩提爾教練服務外,也願意運用『薩提爾人際溝通姿態卡』來幫助他人探索與他人應對的歷程。
Thumbnail
人生的憂傷是因為心裡有一個結,閱讀本書,會驚訝發現原來一個念頭、一句話會對一個人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如此重要。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養成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透過這篇文章,你將能獲得遠程工作者如何替自己維持心理健康,邁入不惑之年後重新定義快樂與滿足滿的心得,以及薩提爾對工作與自我價值的影響。
Thumbnail
能感動自己的才能感動他人,比起這一路是如何成為一位講師,更多的是成為自己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邀請薩提爾夥伴分享自我覺察的過程,以及薩提爾教練模式的運用。夥伴 Jack 在異鄉求學的經歷成為他探索自我的催化劑,並描述了在自我覺察過程中所得到的經驗和啟發。並介紹了『課題分離』的概念來源和其在自我成長和人際關係中的作用。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這是個我已無法用巧合形容的超自然故事。 總而言之,先前時常提到我很信任的管道,他開啟了新技能服務:薩滿療癒。
Thumbnail
在工作坊中的療癒過程可以幫助人們觸動內在的議題,並為生命注入更多的能量。重要的是要確立參加工作坊的目標,並專注於學習如何與自己的內在相處,而非追尋療癒的效果。
Thumbnail
有時在新團體開展的時候,介紹薩提爾模式的自我欣賞跟感謝,都會有學員提出疑惑,也不外乎是這幾點。 什麼都沒做也可以欣賞自己嗎? 做了一些「本來就應該」的事,有需要這樣欣賞自己嗎? 一直自我欣賞會不會自我感覺良好,也太自戀、自我了⋯ 我也許無法很正確的回答這些問題,但只能從自己過
Thumbnail
本文提到了作者參加崇建老師的三天工作坊後對生命的覺知和覺受的新圖像。作者分享了童年事件對成年後的影響,並強調愛自己的第一步是覺察內在感受。透過覺察和接納,希望能夠更好地面對和處理內心的情緒。
Thumbnail
分享自己在薩提爾教練公益活動中的經歷和心得。透過深度對話,能幫助人們覺察到自己的喜怒哀樂,並療癒自己。也分享當中的觀察發現,包括與夥伴的互動狀況、性別比例、以及地理分佈等。作者除了提供薩提爾教練服務外,也願意運用『薩提爾人際溝通姿態卡』來幫助他人探索與他人應對的歷程。
Thumbnail
人生的憂傷是因為心裡有一個結,閱讀本書,會驚訝發現原來一個念頭、一句話會對一個人造成那麼大的影響。 這也是為什麼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如此重要。一個人的童年經歷對養成自我價值感非常重要。
Thumbnail
不論是求助還是幫助別人,最終還是要回歸初心,認清自己的狀態與意圖。 祝福你我,在人生這條路上獨行之餘,有時也能互相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