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94善用一些技巧,讓學生相信自己做得到!

2023/03/03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我的粉絲專頁https://reurl.cc/kqgLdb 歡迎按讚加入追蹤
班經紀錄:善用一些技巧,讓學生相信自己做得到!
我今天早上去任科班上課,看到黑板有一項作業,是「繳交視力檢查單」。這時候我突然想起前幾天,我和任課班的導師在聊天,她就有提到班上有很多學生,都已經國二下了,志工時數沒有滿,她現在還在思考有什麼方法可以協助學生。
於是我就詢問班上同學,志工時數和獎懲未滿的人數,果然還有8到9成的學生,其實這也是個警訊,因為這只是一個班級的人數,我相信其他班應該也是差不多的狀況。
前兩年因為疫情嚴峻,教育部將那兩屆的志工時數減半,從原本的60小時縮短為30小時,但是即便這樣,學生如果沒有一鼓作氣集中火力,或是有多元的管道,即使是30小時也是很難達標,更何況是60小時。主動的學生比較不用擔心,但是多數的學生都是被動的,如果沒有時常留意,可能到國三都還在為這些分數在煩惱。
至於獎懲分數,在沒有被登記任何警告的情況之下,嘉獎只要24隻就可達標。而我相信在學校裡,除了擔任幹部和小老師,老們應該也會給很多可以記嘉獎的機會。
我看著那行「繳交視力檢查單」,便對學生說:「跟你們講一個很好康的事。只要你們第一個全班交齊,就可以全班被記兩隻嘉獎。」當場就有學生的臉垮下來,立刻回我:「這樣我們班就不可能了!」
其實我早就知道學生會有這樣的反應,連自己可以單獨完成的事情都覺得很困難,更何況是那種需要別人配合的事情?
當過導師都知道,三年最煩的事情,就是「收回條」,其實這邊的回條還包含很多,舉凡那種要家長簽名後再收回的,通通都算。謹慎的學生通常都會準時交,但是班上總是有一些拖延症狀很嚴重的學生,三催四請,不僅還要聯絡家長,最後還要祭出一些罰則,才能夠收齊這些資料。
所以我完全理解學生那種心情,與其把這「兩隻嘉獎」的希望寄望在別人身上,還是不要妄想比較實際。
因我先來說一下這件事的背景,因為每個學期都有視力檢查,只要視力不合格的學生,就會有通知單,請家長帶學生到眼科診所複檢。但是很多學生和家長不以為意,覺得就是普通近視,也不想撥空去複檢,因此我每次開導師會報時,都會看到很多班級的未交名單。也許是因為複檢率太低,學校行政有業績壓力,因此用「嘉獎」的方式來鼓勵,全班只要在期限內交齊就嘉獎一隻,如果是第一個班,就是嘉獎兩隻。
其實能夠收齊就很不錯了,我本來也不太在意時間,但是我總覺得,既然有嘉獎可以拿,為什麼不爭取?而且,既然要爭取,就試試看能不能當全校第一,一口氣拿個兩隻嘉獎!
通常學校的複檢時間會給3到4週,但為了讓他們養成習慣,我就試著把規定的繳交日期提早1到2週。在這過程中,我要求學生先回去問家長,然後把複檢日期寫在聯絡簿上,沒想到真的如期交齊,有時候也會成為第一個交齊的班級,學生完全不費吹灰之力領了很多嘉獎。
在國三上學期,還有少數學生缺嘉獎,我就號召班上同學幫忙,在一週之內全班完成視力複檢,沒想到同學們都非常地鼎力相助,一起完成這個不可能任務。當我把一疊複檢單子繳交過去時,連護士阿姨都很驚訝這群學生的高效率表現。
站在導師的角度,這些通知單可以早一點收齊,我就可以解決掉一件事情,學校也可以提升事情的完成度。但是為了達到我的目標,我得用吸引學生的說法,去引誘學生完成他們該做的事情,當學生一而再的得到獎勵,要連續達標都不是難事。而這樣的結果,不但有益於學生,也有益於導師和學校。
其實很多事情能不能完成,主導者的態度,以及使用的技巧,都佔很大的決定因素。在當這麼多屆導師之後,我真的深深體會這個道理,與其選擇「佛系」的方式,不如善用一些技巧,或是搭配既有的獎勵方式,借力使力,讓事情更好解決。
現在很多學生,一碰到稍微困難的事情,第一個反應就是「我做不到」,其實這種心態是會阻擋學習的成長,當學生一直抗拒這些稍微困難的事情,選擇用逃避的方式面對,就是一直待在舒適安逸的環境中,無法突破。
面對這樣的學生,連思考都懶的話,我就會直接提點學生,請他跟著步驟執行,先讓學生得到一絲絲解鎖的成就感,相信自己是可以做到,之後遇到類似的情形,他們也才會願意配合。就像我之前分享的午餐吃光光、準時趴下午休,或是前面剛剛分享的,提早好幾週繳齊很難應付的視力複檢通知單。
讓學生對自己有自信,是老師很重要的工作,不是課業而已,而是在日常生活的表現,都應該如此。我們常常說學生很被動,很散漫,動作很慢,但其實身為導師,在班級經營這個部分,就應該要把學生這些個性考慮進去,與其去責備學生,不如反向去思考,我該如何利用哪些技巧,或是善用學校提供的獎勵機制,去改善這些會影響班級經營的事情,說不定還會連帶改善整個班級的風氣,讓自己帶班更有效率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徐曉梅
徐曉梅
現職國中國文老師。期許自己用寫作記錄生活,用寫作反省生活,用寫作創造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