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待業很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的來訪者雖然沒有明說,卻從言談之間讓人感覺到明顯的焦慮。
雖然他還有存款足夠養活自己一段時間,但是和家人住在一起,家人或多或少總是會說:「那你下一份工作要做什麼啊?」、「有開始準備去面試下一份工作了吧?」「要趕快去找工作了啊?怎麼還在這兒玩手機呢?」
家人未必逼得緊,但是原本自己就焦慮,被他們也許是關心一問,搞得自己更為焦慮。
上次杉待業很長一段時間的時候,經過了各種待業焦慮的深刻體會。
同住家人雖然沒有一直唸,但所有事情的態度都會對杉更嚴格一點,比如說家事鐵定是要更多分擔(家人擔心我變無所事事的廢人,非要派更多的家事給我才行)。
或者是最好不要給他們看到我有過多娛樂:看小說不行、聽音樂不行、和朋友見面不行……若是看到,就是一番碎唸。
而朋友聚會的時候,得知我待業一陣子了,就會說那個誰誰誰之前也在待業啊,後來到了什麼很好的公司去,大家都很羨慕呢……
雖然朋友可能是出於好心的激勵,但是當下聽了是蠻難過的,聽起來很像被指責:別人都有好工作了,你為什麼還在家裡耍廢?
是不是你能力不足?
再來是親戚聚會時,親戚們來問你:什麼時候找到工作?要不要幫你介紹工作?
或是隱喻你別好高鶩遠自不量力、做人要腳踏實地等等,都是基本的。還有過年的時候,杉曾遇到一遠房親戚,問杉目前在哪裡高就?
我誠實地答:「目前沒工作耶。」
對方的眉毛瞬間就挑了起來。
他『哦』了一聲便沒再問下去。但我好像從他的眼神中看到一閃而過的鄙夷。
當然那個『鄙夷』可能純屬杉的想像,只是過了多年後的現在,對方的那個眼神仍在我的腦中,很清晰。
待業那時,周圍接觸到的人事物,不管是和我說的一字一句,或是他們的每一瞬表情、口吻,所有一切彷彿都在告訴我,我是一個能力不足的無用之人,所以現在才會沒工作。
這樣的認知,讓我的焦慮越發嚴重。
後來,就連只是去早餐店買豆漿,遇到老闆問道,「你要去上班了齁?」──客觀來說,第一次去那早餐店,老闆並不認識我,這麼一問可能只是平常親切的和客人談天,我卻如臨大敵。
腦中胡思亂想:他這麼問是不是覺得我怎麼這時間還沒去上班,還在買早餐?是不是覺得我穿得很邋遢,看起來像無業遊民?
他,是不是在瞧不起我?
那時杉想,不知是我自卑,還是我真的被社會歧視了。
甚至親密友人一句無心的『米蟲』,都能讓我無法克制,哭得唏哩嘩啦。
好在,時間是流動的,生命也依然在前進。
人生宛如潮起潮落,有高峰也有低谷,十分自然。
盡管待業期間,壓力和焦慮可能如影隨形,卻也一定會有一些美好的事情存在。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也不短,工作也不只是幾個月的事情,人生也不是只有工作一個面向。
人生快不快樂、過得好不好,都是自己在過,而不是那些看你不順眼,隨便認為你好吃懶做、過太爽、或是說你應該要在一個穩定的工作待著,就算那工作腐爛到不行也是。
因為不是他們待,而是你。
所以,一定要為自己而堅強起來。
大抵來說,待業時的生活範例如下:
一、盤點自己的錢可以讓自己無業多久
養活自己是義務,如果待業期間需要靠他人支應,很難不被別人掣肘。準備了一筆錢,並設下一個合理的期限待業,給自己時間和空間思考,卻不是無限期的自我放任。
二、遠離壓力源
有時候失業也不一定要讓家人知道,如果經濟獨立的前提下,還是可以每天出門『為自己上班』。
三、放鬆心情
生活有不同面向,人生多的時候是工作。因此如果經濟許可,可以放個假去玩,或是去做一些沒做過的體驗,但不管有沒有去玩或體驗,運動排毒是一定要的。
四、內省或是搜集資料
詢問自己要什麼、盤點手邊資源有什麼,並蒐集資料了解市場需要什麼。要用盡手段、抽絲剝繭,認真對待。而後擬定策略計畫並開始實施。
如果還養得起自己,先不要將就隨便一份工作。隨便將就,很有可能快速的迎來下一次的待業。
那時也會懷疑自己,是否能力真的很差,否則為什麼想要的薪資、想要的工作無法和自己媒合上?
杉還記得待業那時,有一天收到來自杉媽的line訊息圖片,那是有名的美國小詩──
Everyone is in their own time ZONE.
每個人都活在自己的時區,你沒有落後,亦未曾領先。
一切都是最美好的安排。
avatar-img
16會員
18內容數
本業人事、教育訓練領域。 SCPC國際職業策略規劃師。 期許自己成為專業的助人者,期許自己時刻優雅溫柔,卻也原諒無法完美與陷入迷惘中的自己。 #INFJ #投資信奉簡單即正義 #相信上天的安排總是有其用意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雲杉 的其他內容
問:究竟一份工作該作多久? 我最短的工作紀錄是一天。 杉曾應徵了某處上班,在面試那時和主管聊的還不錯,看一看環境和工作內容也都覺得應該不錯。 殊不知,上工第一天,杉才發現事情和自己想得不太一樣。
過去九個月雖然沒有更新文章,卻也不是白白虛度光陰,總是一步步更靠近理想中的自己。 杉回顧去年探索自我的方法(一)那篇文章,說到前年的我不斷嘗試擴展認知,想要發現更寬廣的世界、更不一樣的選擇。而如今,再看去年的我,似乎從寬廣的世界中,發現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杉自認是成長在較為傳統權威的家庭,服從性和配合度都挺高的。 如果要再進一步探討我為什麼對那些議題觀點會有喜好或厭惡?我能答出來的答案,也只是主流價值觀,彷彿出生就該是那樣的答案,卻從未自己去思考過『為什麼』。
端午連假去親戚家造訪,讀名校的高材生弟弟說他不想再讀自己沒興趣的科系,想趁還沒深入鑽研之前,轉換到自己有興趣的地方去。 客觀而言,他現在讀的校系未來鐵定能找到工作,而且是那種相對高薪且『體面』的工作。 但轉換跑道後就不一定了。 對於弟弟的訴求,我實在心有戚戚焉,因為我自己也是挺想轉換工作跑道的XD
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在減法之前,似乎還是要先釐清何謂「真正重要的事」。 比如:追劇是否為不必然、必須減少的事情?
問:究竟一份工作該作多久? 我最短的工作紀錄是一天。 杉曾應徵了某處上班,在面試那時和主管聊的還不錯,看一看環境和工作內容也都覺得應該不錯。 殊不知,上工第一天,杉才發現事情和自己想得不太一樣。
過去九個月雖然沒有更新文章,卻也不是白白虛度光陰,總是一步步更靠近理想中的自己。 杉回顧去年探索自我的方法(一)那篇文章,說到前年的我不斷嘗試擴展認知,想要發現更寬廣的世界、更不一樣的選擇。而如今,再看去年的我,似乎從寬廣的世界中,發現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道路。
杉自認是成長在較為傳統權威的家庭,服從性和配合度都挺高的。 如果要再進一步探討我為什麼對那些議題觀點會有喜好或厭惡?我能答出來的答案,也只是主流價值觀,彷彿出生就該是那樣的答案,卻從未自己去思考過『為什麼』。
端午連假去親戚家造訪,讀名校的高材生弟弟說他不想再讀自己沒興趣的科系,想趁還沒深入鑽研之前,轉換到自己有興趣的地方去。 客觀而言,他現在讀的校系未來鐵定能找到工作,而且是那種相對高薪且『體面』的工作。 但轉換跑道後就不一定了。 對於弟弟的訴求,我實在心有戚戚焉,因為我自己也是挺想轉換工作跑道的XD
什麼是真正重要的事?在減法之前,似乎還是要先釐清何謂「真正重要的事」。 比如:追劇是否為不必然、必須減少的事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在社群網路上,看到許多對於找工作感到焦慮與迷惘的情況。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於在待業中所感到的羞愧和價值追求的心魔。作者自省自己是否需要一份工作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並且提醒讀者,人的價值不僅取決於工作和收入,作者透過這些事情的發生讓自己更瞭解並認識自己。
  找工作好難,面試好可怕,是不是可以來寫求職歷程傳記?
我相信在找工作的人每天都會上網看人力銀行,一開始很鎖定自己的興趣, 自己想投入的行業 或者自己能接受的福利薪資, 漸漸的, 當一天一天的過去, 你也一天一天的降低你的標準,就會想, 先隨意找份工作有個收入吃飯就好, 然後你就會開始像雪片般的揮撒你的履歷。 然後開始等待,等待有好消息的通知。 為了
Thumbnail
接案之後我所面臨不光是自己的心態及收入,還有那總讓人隱隱約約在意的外人眼光,即便我已接案一段時間了,我家人依然覺得我只是處在職涯中場休息而已,與其說是接案,更多時候他們傾向我是處於待業中。然而他們的想法也在不知不覺間影響到我,以致於每當我講我從事接案的時候,總莫名感到不好意思,好像做了什麼說不出口的
Thumbnail
想離職成為自由工作者,除了準備足夠的經濟,支撐自己度過前期收入不穩定的期間外,心理上的調適與能力的準備,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最近在社群網路上,看到許多對於找工作感到焦慮與迷惘的情況。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於在待業中所感到的羞愧和價值追求的心魔。作者自省自己是否需要一份工作才能證明自己的價值,並且提醒讀者,人的價值不僅取決於工作和收入,作者透過這些事情的發生讓自己更瞭解並認識自己。
  找工作好難,面試好可怕,是不是可以來寫求職歷程傳記?
我相信在找工作的人每天都會上網看人力銀行,一開始很鎖定自己的興趣, 自己想投入的行業 或者自己能接受的福利薪資, 漸漸的, 當一天一天的過去, 你也一天一天的降低你的標準,就會想, 先隨意找份工作有個收入吃飯就好, 然後你就會開始像雪片般的揮撒你的履歷。 然後開始等待,等待有好消息的通知。 為了
Thumbnail
接案之後我所面臨不光是自己的心態及收入,還有那總讓人隱隱約約在意的外人眼光,即便我已接案一段時間了,我家人依然覺得我只是處在職涯中場休息而已,與其說是接案,更多時候他們傾向我是處於待業中。然而他們的想法也在不知不覺間影響到我,以致於每當我講我從事接案的時候,總莫名感到不好意思,好像做了什麼說不出口的
Thumbnail
想離職成為自由工作者,除了準備足夠的經濟,支撐自己度過前期收入不穩定的期間外,心理上的調適與能力的準備,你準備好了嗎?
Thumbnail
奔三的途上,在社群上很常看到認識的人提到「離職」。在職場打滾幾年,我身邊的朋友所面對最大的迷惘是:上司眼中他已是有經驗、能帶人的員工,理所當然的把工作交到他手上,薪金卻沒有變化,是想拼升遷嗎?忙得焦頭爛額的他卻沒這樣的想法。反倒昔日同學,一個個找到屬於自己的路向,就愈是懷疑自己——
Thumbnail
「老闆,因為生涯規劃,我年後要離職」 這應該是很多人最近的計畫,或是已經說出口的話 我也是,而這句話,跟老闆來來回回討論了一年半,我終於真的要離職了 即使這是自己的規劃,仍在時間快到時,著實充滿著焦慮和不安 剛好最近在閱讀的「僧人心態」有討論到「恐懼」這個主題 我決定要記錄這段可能三五年後
Thumbnail
這些認定答案已在某處等我的想法,來自人們從小到大常被問或聽過的話,像是發揮自己的天賦、找到靈魂伴侶等,但這種要早早確立自我、實現目標的思維,也常引發人們反向焦慮,增添不必要也可能純屬先入為主的幻想追尋之路……